多地試行「一戶一田」?3個原則必須遵守!想種地的農民有福了

2021-01-20 騰訊網

【村長曉佳一】用文字記錄農村生活,書寫三農問題,解讀社會焦點!敬請點擊關注!

土地作為農業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一直為我們提供著最重要的物質需求。作為三大產業之一的農業要依託於土地才能存在,因此土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農民作為糧食的生產者,土地的使用者,長期從事著繁重的農業勞作,但是產出卻一直不高,甚至現在只能靠外出打工才能夠生存。

而之所以農業現在的產出不高,在於多方面因素。

首先是糧食價格的長期低迷是主要原因,多年以來,無論物價怎麼上漲,房價怎麼攀升,就連隨處可見的水都能不斷上漲,而糧食價格確是巍然不動。

其次農資的價格不斷上漲,十年二十年前的農資是什麼價格?而現在呢?原來每畝地幾十塊錢就可以,現在種子化肥農藥翻了幾倍不止,進一步壓縮種地利潤。

還有土地分散,人均面積少,我國是個人多地少的國家,每個人平均才一畝多地,而就是這樣還要因為地力,水田旱田分得七零八落,因而不易耕種,一家幾畝地,再高的利潤能賺多少錢?更何況除去人工就沒啥利潤。

因而想要增加種糧的積極性,解決農民耕作難,土地不易於規模流轉,土地改革難推進的現狀,不少地方(如廣東、安徽)開始實行了「一戶一田」的政策。

一戶一田,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家庭一塊田,把所有的零散土地連成一片。在原有的土地劃分中,各個村子根據不同的土地地力、用途把土地平分給各家各戶,以致造成了一戶人家有四五塊土地情況,少的一塊地可能僅僅幾分田,多的地方一塊地會有十來畝,在當時的生產低下的背景之下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但是放到今天機械化不斷提高,一個人種上幾十畝地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而零散的土地制約了生產力的進步,更是阻止了規模化的進程,因此一戶一田,乃至「一村一田」都是必將實現的。

但是土地是我們最重要的資源,在土地改變與使用上必將有一些限制條件,首先有三個原則問題是必須遵守的。

堅持「自願、協商、民主」,不得行政命令硬性規定。在政策使用上,許多地方都存在過度解讀或者庸政懶政的現象,喜歡一刀切地解決問題,特別是基層幹部,煩心事太多,常常把一些家庭作風帶到工作中來,一言堂,聽不進建議,看不到老百姓的苦楚,樹立幹群矛盾,為社會穩定埋下大隱患。

因此要以農民利益與訴求為準,不能犧牲農民的利益,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再加上種糧食確實不賺錢,因此多數人是願意的。

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基本制度不變,30年土地承包權到期以後,我們又實行30年承包權不變,就是未來穩定民心,穩定糧食產量。而且規定「減人不減地,增人不增地」讓農民土地權益得到基礎保障。因此不得藉機損害農民合法的承包權、經營權,得藉機調整或收回農戶承包地。

堅持以農村土地確權到戶登記面積為基數,不得另行制定互換基數。也就是如果一家五口人8畝地,那麼互換之前是8畝地,換過以後還是8畝地,不能以土地肥弱,水田旱地重新分配土地,但是可以在集體分紅之中給予適當比例傾斜,讓所有人可以做到不吃虧。

一戶一田對於已經落戶城鎮或者不想種地的人可能好處不多,但是對於想要種地的農民和承租人則是好處多多,首先一塊地更適於耕種收割,減少人力物力成本;還可以利於大地塊出租給種植大戶;村集體同樣可以便於經營,現在許多農村因為收益太低,以土地入股村集體,由村裡統一經營,只要按期拿分紅就可以了。

相關焦點

  • 一戶一田:試點公布!農民申請土地:3個好消息!
    老道說:土地歸併實質上是一項土地調整制度,尤其是在推進一戶一田過程中,在農民自願的基礎上,開展互換並地!比如:小塊並大塊、多塊並一塊!未來哪怕要開展土地歸併,也必須要遵循農民自願!從這個角度來講,土地歸併本身跟拆遷、徵地並沒有關係!這一點咱們必須要清楚!
  • 春節之後,外出打工要注意3件事!一戶一田對農民有哪些好處?
    同時針對一戶一田、土地歸併方面的消息,老道要為大家做一個具體的解讀!2021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關於外出打工和土地歸併、一戶一田的相關話題咱們一起說一說!老道說:現在春節還有不到1個月就要開始了,對於咱們外出務工的農民兄弟來講,辛苦一年最期盼的就是回家過年!現在村村通客車已經全面實現,為咱們農民返鄉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不過同樣有一點要注意,那就是防控!
  • 一戶一田試點最新消息!
    根據老道掌握的相關消息來看,進入到2020年之後一戶一田的試點還將繼續推進!目前全國起碼有3個省份正在試點一戶一田!具體名單分別為:陝西、安徽、廣東等3省!推進一戶一田,對於農民來說又有哪些好處?老道說:一戶一田相關試點措施的推進,再一次證明了政策層面的高瞻遠矚!
  • 農民該不該撂荒田地而一鼓腦地都跑進城務工?為什麼?
    農民不該撂荒田地而一鼓腦地跑進成務工。種地是農民的職業,農民就應該以種地為生,以種地為業,這才是做農民的本份,做個本本份你的的農民,也是祖祖輩輩一代一代的傳承,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載體,「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都喊了多少年了。
  • 農業心聲:農民不願種地?扯蛋!不是不願種,是種地「活不起」!
    很多地少的農民,都希望自家能多有幾畝地,縱然以後幹活更辛苦了,但卻有動力。如今情況不一樣了,現在農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種地失去了興趣,而且也不會種地。很多老農民說「70後不願、80後不會、90後提都不提」,這種怪象不是一個村存在,幾乎村村都有這種情況。國家也看到這個問題,並且對農村土地開展確權,提高了土地價值,而且種地還給不少補貼。
  • 清華教授:農村「一戶一宅」不合理!農民也可有多宅!你支持嗎?
    但是,近年來,國家對農村宅基地的管理愈發嚴格,不僅實施了宅基地確權,還三令五申,要求各地農村嚴查「一戶多宅」。目前我們實行的是農村一戶一宅,每一戶都可以有一處宅基地,禁止「一戶多宅」。對於現在已經「一戶多宅」的,目前很多地方都開始排查,首先要摸排清楚,還沒有出臺下一步如何處理「一戶多宅」的具體方案。
  • 海南「一戶多宅」能否登記?權威回應來了!
    什麼情況下「一戶多宅」可以登記?什麼情況下宅基地超面積可以登記?4、什麼情況下「一戶多宅」可以登記?農村宅基地實行「一戶一宅」。村民一戶佔用兩處以上宅基地且總面積超過175㎡的,認定為一戶多宅,總面積不超過175㎡,不認定為一戶多宅。
  • 在一戶一宅大原則下,城市與農村均有房,是否違規分析!
    最近,我們腦洞認知新思維,也就是三人組,寫了不少關於房產方面的文章,與分析預測,因此,就有朋友問我們了,在監管規定,一戶一宅的大原則之下 ,如果一個人,城市與農村裡,都有自己的房產,那麼,這是否是一種:違反規定的行為呢?
  • 農民翹首以盼:生者無田種,逝者卻有地
    比如,城鎮老年人的養老金逐年提高,而很多農民一輩子只在和土地打交道,可以獲得國家發放的糧食補貼或農資補貼,以及「農村取暖補貼」等。城鎮居民福利和農村居民福利還有一定差距,所以國家也把它作為重點,每年都在不斷完善和完善農村居民福利政策。事實上,許多農村居民仍然以耕地為生。所以國家針對「種地補貼」,給予了農村居民的福利正在不斷提高。
  • 農村早稻一畝利潤400多,進入收割期,10畝地總收入不到5000元!
    農村的早稻已進入收割期,現收購價為110元一擔,一畝稻穀產量1000斤左右,除去成本利潤僅400多塊錢,種10畝水稻總收入還不到5000元,相當於普通打工者一個月的工資,而一季水稻的周期為4個月,以及需要2個勞動力,到頭來還不如打工一個月的收入多,可為什麼農民還是要種地呢?
  • 繼「農民不願種地」後,如今又出現三個現象,有人不理解,咋回事
    據村民們的說法,現在的農村,種地成本是越來越高,收益是越來越低,很多種地農民已經沒有了靠農業賺錢的意識,子女畢業後都是囑咐他們在外賺錢,不要像他們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一輩子靠種地養家。當然,農民讓子女外出賺錢,也不是說自己不要土地了,現在很多人不願種地都是無奈之舉,但在大家的心裡,以後老了,在城裡賺不到錢了,還是會考慮回到家鄉種地養老,幫子女減輕部分負擔,如果子女在城裡混不下去了,回到家裡也有口飯吃,至少能節約一些花銷。 不過,據筆者了解的情況,繼「農民不願意種地」之後,現如今的農村又出現了三個現象,具體是啥呢?一起看看吧!
  • 不願種地的農民增加,土地長草種樹的現象普遍,咋解決?辦法來了
    以前的農村,大都是以小農經濟發展為主攻方向,可現在隨著人口不斷流失,勞動力缺失導致「無人種地」的情況愈演愈烈,再加上過去那種經營模式,糧食價格不穩定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農民選擇放棄農業,外出務工。國家為了解決農村耕地閒置,無人種地的現象,不得不對農業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 農民買農機,看這4個需求,專為農民定製,看過才能買明白
    農村買農機是非常普遍的事,沒有哪個農民,不想擁有一個自己的農機。有了農機代表著,自己可以隨時隨地幹活,靈活自由,不受制於人。農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個農民想在農業上掙錢,必須有自己的機械。這樣他就可以,用農機掙錢。農民選農機,有各自不同的選法。
  • 農民需了解!
    在我看來,在2021年有3類村莊或將面臨搬遷!具體情況咱們一起說一說!老道說:涉及到農村土地,隨著土地確權的完成,在今年國家針對農村土地必然會有大動作!現在2021年《一號文件》還沒發布,不過按照政策脈絡和趨勢來看,在今年一戶一宅和一戶一田必將迎來新規安排!
  • 3個好消息!
    對於我們農民來講,在農村土地方面又有哪些發財機會?今天咱們一起來說一說!【2021年:農村土地會有哪些變化?3個好消息!】老道說:在今年《土地管理法》最新修訂版頒布實施,土地確權也將在年底前完成!進入到2021年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日益完善,在土地確權的推進之下,咱們農民跟承包地、宅基地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根據目前老道掌握的相關消息來看,進入到2021年農村土地或將迎來3個好消息!咱們農民兄弟們必須清楚!
  • 俗語「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什麼意思?此話真理嗎?
    在古代,大多數人都是農民,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人和事也比較單一,因此對於幸福也有著樸素的定義。對於尋常百姓來說,幸福就是家庭美滿,家人身體健康。甚至古人把幸福觀編纂成一句俗語: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難道腿毛和幸福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到底該如何理解這句話呢?一、為何有福之人兩腿毛?
  • 專家:農民有福了
    專家:農民有福了農村不斷發展,農民的生活越來越好的同時,一代人也已經逐漸的老去,要說大家最關心的應該就是晚年的生活,對於城鎮職工來說,因為有繳納社保退休後每月都可以領取一筆退休金,然而農民並沒有退休的說法,隨著物價的上漲,相對糧食價格也不高,雖然高齡的老人仍在地裡勞作,晚年的生活也有著一定的困擾。
  • 農民早知曉
    土地對於很多農民朋友來說就是在農村生活的基本保障,不管是耕地還是宅基地,這些都讓農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好的保護,通過種地可以自給自足,而有了宅基地之後則可以建設自己的新房子,伴隨著新農村的發展,為了更好地保護農村土地,確保土地與農民之間的權益更加明確,我國還在農村開展了土地確權工作,隨著土地確權工作相繼結束之後
  • 2020年農村一戶一宅最新規定來了,多少人算一戶?多大面積算一宅
    2020年農村一戶一宅最新規定來了,多少人算一戶?多大面積算一宅首先,農村的「一戶一宅」的定義是什麼?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的相關法律條文,「農村的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個住宅地,其住宅地的面積不能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
  • 朱啟臻:堅持農民在農業農村中的主體地位|《三農大家談》第3季第6期
    在遊牧時代,老百姓趕著牛群、羊群,逐水草而居,沒有固定住所,所以不存在村落;有了農耕文明,農業生產依賴於土地,而土地及土地上面的作物是不能移動的,人們一戶一戶定居下來就形成了村落。在村落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首先就是要適應農業的生產、遵守近地原則,便於照料農作物和飼養的牲畜。再如庭院經濟,在房前屋後可以種瓜種豆、養雞養豬,還可以發展編織、釀造、織布、印染等手工業,都依託於村落的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