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秦風·蒹葭》像極了我們學生時代的愛情

2020-12-14 流雲淺醉

上一回我們談到《國風·周南·關雎》的另一種解讀即「后妃之德」,這回來說說《國風·秦風·蒹葭》。現在大家都認為這是一首描寫追求所愛而不可得的惆悵與失落的情歌,而姚際恆的《詩經通論》和方玉潤的《詩經原始》認為是此詩用來譏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禮來鞏固他的國家或惋惜招引隱居的賢士而不可得,今天不做另論,只談「美好」,品味那份古樸之美。下面我們就走進《蒹葭》的世界:

先說東周時的秦地大致位於今天的陝西大部及甘肅東部,由於處於西陲,頻繁與少數民族戎狄接觸,生存壓力迫使秦人必須崇尚武力,情感激昂豪放他們,卻吟出這樣一首悽婉纏綿的《蒹葭》確實耐人尋味,也許這就所謂的「心有猛虎,細嗅薔薇」吧。詩的全文是: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採採,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全詩分為三章,後兩章只是對首章文字略加改動而成,這是《詩經》中常用的手法。押韻的同時,變中有穩,又造成了語義的往復推進。先「為霜」,再「未唏」,最後「未已」,短短六個字展現了分夜間的露水凝結成霜,霜因氣溫升高而融為露水,露水在陽光照射下蒸發的過程,層層遞進,突出了時間的延續,也表明了男主人公內心複雜的心路歷程以及對所思之人渴慕程度的加深。心上之人可見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最後卻是鏡花水月。詩中最為靈動的就是一個「宛」字,到底是心上之人的身影若隱若現,還是男主人公朝思夜想痴迷心境下產生了幻覺?我們不得而知,留給我們的只是無盡的遐想······

讀罷全詩,不禁讓人想起學生時代的愛情,年少的我們懵懂,羞澀,單純,熱烈。我們是那樣渴望擁有,網易雲熱評說「學生時代喜歡一個人,作業本放在一起都覺得幸福」。每次發消息都是字斟句酌,生怕哪句不合適;每次假裝漫不經心,其實早已心潮澎湃;每次的偶然相遇,背後卻是不斷模擬排練。但學生時代的愛情往往沒有結果,有人說五十九分比零分更難受,因為差一點就可以得到。縱然青澀,但卻為我們的青春增添了色彩。也許現在的我們再也沒有當年的信仰與單純,所以才會如此懷念曾經的時光吧。

也是因為這首詩,舊時書信中懷人的套語用的就是「蒹葭之思」(簡稱「葭思」)和「蒹葭伊人」。詩中的「伊人」可以實指亦可虛化,如果比作事業、親情或是友情,《蒹葭》就有了新的解讀。國畫講究留白,自由想像發揮的空間極大,《蒹葭》也正是因為這種「朦朧」,所以才能穿越千年,讓人跟著一起淺吟低唱。

相關焦點

  • 詩經中的植物之蒹葭
    這是出自《詩經·國風·秦風》裡的古詩《蒹葭》,那麼詩中不斷提到的蒹葭是什麼呢?「蒹者,薕;葭,蘆也。」這是《毛傳》中對蒹葭的解釋,《本草綱目》中也說「葦之初生曰葭,未秀曰蘆,長成曰葦。 葦者,偉大也,蘆者,色盧黑也,葭者,嘉美也。」
  • 《詩經 蒹葭》先秦:佚名
    選自《詩經國風秦風》,大約來源於2500年以前產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蒹葭》屬於《秦風》。秦風共十篇,大都是東周時代這個區域的民歌。蒹葭是一種植物,指蘆荻,蘆葦。蒹,沒有長穗的蘆葦。葭,初生的蘆葦。蒹葭者,蘆葦也,飄零之物,隨風而蕩,卻止於其根,若飄若止,若有若無。思緒無限,恍惚飄搖,而牽掛於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露之為物,瞬息消亡。
  • 這首《蒹葭》唱得太好聽了!
    這首《蒹葭》唱得太好聽了! 蒹葭蒼蒼 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 道阻且長 溯遊從之
  • 先秦佚名《蒹葭》原文、背景及賞析 小學必讀詩文
    在這裡,我們姑且先把它當作一首愛情詩來解讀:為追求心中思慕之人不可得而作。《蒹葭》屬於《秦風》。秦風共十篇,大都是東周時代這個區域的民歌。 《蒹葭》注釋: 蒹(jiān)葭(jiā)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大片的蘆葦青蒼蒼,清晨的露水變成霜。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什麼意思(全文翻譯)唯美白露帶字圖片說說配圖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什麼意思(全文翻譯)唯美白露帶字圖片說說配圖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大概很多人心中都還記得這句話。白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天文年曆上是當太陽到達黃經一百六十五度時交白露節氣。今年的北京時間9月8日零時30分我們將迎來晝夜溫差最大的節氣——「白露」。
  • 最美詩詞——《詩經》-秦風·蒹葭
    賞析 如果把詩中的「伊人」認定為情人、戀人,那麼,這首詩就是表現了抒情主人公對美好愛情的執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悵心情。 注釋 蒹葭(jiān jiā):蘆荻,蘆葦。蒹,沒有長穗的蘆葦。葭,初生的蘆葦。 蒼蒼:茂盛的樣子。下文「萋萋」「採採」義同。 為:凝結成 所謂:所說,這裡指所懷念的。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從古至今,《詩經》中的這句詠嘆,成為人們吟誦節氣與愛戀的絕美佳句。酷暑離去,秋意漸濃。面對無盡秋色,文人墨客的情懷落在層林盡染間,也落在沾滿清晨露珠的草木上。《蒹葭》 先秦· 《詩經·國風·秦風》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採採,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 俠客|我在大理,與蒹葭老師聊了聊民宿和旅遊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採採,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 中考文言文《蒹葭》全文詳細翻譯
    蒹 葭 選自《詩經·秦風》 蘆葦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結為霜。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另一邊。逆著彎曲的河道尋找她,路途艱難又漫長。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逆流尋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間。蘆葦初生茂盛,白色露水還沒幹。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 《詩經》兩首之【蒹葭】
    蒹葭                         ——詩經·秦風 【原文】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 詩經《蒹葭》硬筆書法作品欣賞
    蒹 葭 詩經·國風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 愛情是一朵永不開敗的花,她不在彼岸,她永遠的存留於你我的心中
    這一句,寫愛情,也到了極致,如看著開在彼岸的蓮花——欲接近而不可得的絕望。」這一段安意如也把《蒹葭》關於愛情描述到了極致,她代表了現代人對於《蒹葭》的普遍共識。《毛詩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這段話的意思很明確,是在諷刺襄公不習周禮治國。漢人認為襄公治理國家時,不用周家施之已久的禮教,而實行兵戎政策。
  • 唐人街探案3:秦風已經黑化?
    第一點在《唐人街探案1》就是報考警校志願,一開始秦風並沒有考上警校,後來因為報考警校的時候面試的時候說自己想完成一次完美的犯罪。第二點我們都知道第一部真正的犯人其實是思諾,而第二部的宋義也是案件背後的其中一個犯人,但是秦風明知道兩個人都是犯人,並沒有這兩個人抓捕歸案。
  • 一句簡單的話需要一生來兌現——讀《蒹葭》
    愛需要努力追尋——從《蒹葭》看愛情的迷茫文/高登權愛是自然的,需要我們誠然的接受。愛是痛苦的,需要我們細嚼慢咽。還是神秘的,需要我們努力追尋。愛是纏綿的,需要我們一注傾心。愛是迷茫的,需要我們努力尋找。下面我們看看《詩經》中的《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洄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悽悽,白露為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 像極了愛情中的我們
    今天我們分享的主題是「路飛明確拒絕了女帝,為何還對他一往情深?像極了愛情中的我們」!《海賊王》是一部很精彩的動漫,除了那些精彩的冒險外,很多角色的感情經歷也是值得一看的。就如路飛和女帝,女帝對路飛的感情是一往情深,愛的死去活來。不過路飛明確拒絕了女帝,那為何還對路飛一往情深呢?
  • 他們的愛情像極了曾經的我們
    這次的愛情主角是摳門王和愛哭包,也就是王航和方蔓這對小可愛。看到他們的情感互動,青澀中帶著甜蜜,像極了青蔥歲月裡我們曾經的模樣。沒有轟轟烈烈的海誓山盟,沒有虐戀情深的浮世男女,有的只是最平凡最普通不過的都市愛情。
  • 秦陵博物院發布「蒹葭十二士」文化創意 秦俑化身「蒹葭十二士...
    央廣網西安7月17日消息(記者雷愷)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蒹葭十二士」創意今天(7月17日)正式發布,千年秦俑化身為十二位「蒹葭」勇士,組成戰術小分隊,共同開啟「彩蛋之戰」。活動中亮相的「蒹葭十二士」,其原型便來自館藏文物中的將軍俑、武士俑、御手俑、跪射俑、文官俑等,分別被賦予了有所思、傷別離、覓終南、射天狼等十二種主題,代表著不同的情感、人生和社會角色。「雲上蒹葭」數位化交互平臺同時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