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財經大學2項成果獲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2020-12-27 山東教育新聞網

近日,教育部發布《關於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獎勵的決定》,山東財經大學2項成果獲獎,其中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彭紅楓教授的論文《人民幣國際化研究:程度測算與影響因素分析》獲二等獎;劉培德教授的論文《2-dimension uncertain linguistic power generalized weighted aggregation operato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ultiple attribute group decision making》獲三等獎。

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是我國人文社科類最高等級的獎項,開展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評獎工作,是教育部為表彰獎勵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取得的突出成績,展示高校社科界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大理論與實踐成果,推動高校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重大舉措。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共有1539項成果獲獎(含香港、澳門高校獲獎成果)。其中:著作論文獎1241項,含一等獎152項、二等獎783項、三等獎306項;諮詢服務報告獎77項,含一等獎10項、二等獎47項、三等獎20項;普及讀物獎20項;青年成果獎201項。

相關焦點

  • 中石大2項科研成果獲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中石大2項科研成果獲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2020-12-21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蘭州大學9項成果獲得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 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
    蘭州大學9項成果獲得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 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2020-12-17 15: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經管學部6項成果獲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獲獎名單,共有1539項成果獲獎(含香港、澳門高校獲獎成果)。華東師範大學獲獎39項,在全國排名第10,獲獎總數為歷年最高,經濟與管理學部共有6項成果獲獎,名列學校前三。其中,包起帆《長江口疏浚土利用和新橫沙資源戰略預留的建議》獲得諮詢服務報告獎一等獎。
  • 華東師範大學經管學部6項成果獲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獲獎名單,共有1539項成果獲獎(含香港、澳門高校獲獎成果)。華東師範大學獲獎39項,在全國排名第10,獲獎總數為歷年最高,經濟與管理學部共有6項成果獲獎,名列學校前三。其中,包起帆《長江口疏浚土利用和新橫沙資源戰略預留的建議》獲得諮詢服務報告獎一等獎。
  • 西南大學19項成果獲第八屆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
    日前,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評選結果。「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2008年以前稱之為「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設立於1995年,是教育部為表彰獎勵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取得的突出成績,鼓勵高校科研人員嚴謹治學、勇於創新、鑄造精品,推動高校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繁榮發展的一項重大獎勵舉措。
  •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楊子暉教授、曾燕教授獲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
    近日,教育部印發《教育部關於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獎勵的決定》(教社科〔2020〕4號),公布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獲獎名單。中山大學共25項成果獲得獎勵。其中,獲著作論文獎19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9項,三等獎7項);獲諮詢服務報告獎二等獎1項,青年成果獎5項。
  • 北大法學院六位老師榮獲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
    日前,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獲獎名單。該獎自1995年首設以來,一直是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最具公信力和影響力的獎項。 在本次評選中,北京大學法學院共有6位老師獲獎: 一等獎:2項 蒲 堅,《中國法制史大辭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8月版。
  • 南昌理工學院校長傅修延著作獲評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於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獎勵的決定》(教社科[2020]4號),全國共有1539項成果獲評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 ...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評選結果出爐 中國人民大學...
    教育部公布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評選結果,中國人民大學共有84項成果獲獎,獲獎成果總數取得較上一屆39項翻番的可喜成績,再創歷史新高。中國人民大學84項成果中包括著作論文獎70項,佔該獎項總數的5.64%,展現出學校強勁的科研實力,諮詢服務報告獎2項、普及讀物獎2項、青年成果獎10項。
  • ...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數字人文與語言智能實驗室...
    12月19日,語料庫、語言數據與智慧教育研討會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上海外國語大學數字人文與語言智能實驗室、上外語言數據與智慧教育研究中心揭牌成立。12月17日,教育部組織評選的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獲獎名單正式公布。上外共有7項成果獲獎,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青年成果獎1項。
  • 山東大學20項科研成果獲獎
    獲獎成果中包含著作成果14項、論文成果6項,學科分布為:中國文學4項、法學3項、經濟學2項、歷史學2項、考古學1項、哲學1項、政治學1項、馬克思主義理論1項、社會學1項、體育學1項、新聞學與傳播學1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1項、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1項。
  • 昆明理工等多所雙非大學獲國家科技獎!衝擊雙一流大學更有希望!
    ★昆明理工大學科研成果,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本項目是由昆明理工大學、中國銅業、金川集團、北京賽維美和寶鋼股份共同申報的冶金爐窯強化供熱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2020年3月,昆明理工大學獲由教育部主辦的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同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浙大54項成果獲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近日,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評選結果正式公布,全國共有1539項成果獲獎。我校在本次評選中再獲佳績,共有54項成果獲獎,獲獎率為33.75%,獲獎數並列全國第六(按申報時標識的單位統計)。
  • 山東大學:聚焦雙一流建設, 構建學科發展新格局
    學科創立國際公認的「非線性期望」中國學派,構建國際密碼中國話語權,相關專業入選國家一流專業,新增國家級科技平臺2個,2人獲未來科學大獎,1人獲求是傑出科學家獎,1人獲陳省身數學獎,ESI全球排名第72位。同時,充分發揮數學學科引領輻射作用,帶動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科學等學科快速發展。目前,控制科學與工程ARWU世界排名51-75,通信工程ARWU世界排名76-100。
  • 山東大學這5位教授獲評「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獲得了山東大學第十屆「我心目中的好導師」榮譽稱號。現兼任山東省數學會副理事長,國際期刊ERA編委。黃性濤 黃性濤,男,山東大學前沿交叉科學青島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大學特聘教授。
  • 2020年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評審委員會會議專家...
    2020年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評審委員會會議於2020年11月24—30日召開,現將參加會議的專家(第三批)名單公布如下(按姓氏筆畫排序)。
  • 走進山東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2009),山東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2009,2014,2018),山東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2018)。近五年以來,學生在科技創新競賽中取得省級以上獎勵200餘項,其中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獲全國一等獎2項;在4萬餘名選手參加的第八屆「藍橋杯」全國軟體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中獲得嵌入式組唯一一項全國特等獎。申請國家級和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0餘項,國家專利10餘項。
  • 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系列:重大成果排名
    2015-2019年,南京大學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多達49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其中有5項一等獎,30項二等獎,充分體現了南大在人文社科領域的深厚底蘊。南大不僅在人文社科領域具有優勢,在科學技術方面的實力同樣也不打馬虎。在2015至2019年,南京大學以第一完成單位共獲得12項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 上戲電影學院院長厲震林教授摘下教育部高校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
    《教育部關於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獎勵的決定》日前發布。經專家評審,面向社會公示,獎勵委員會審議通過和教育部批准,共有1539項成果獲獎。開展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評獎工作,是教育部為表彰獎勵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取得的突出成績,展示高校社科界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大理論與實踐成果,推動高校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重大舉措。該獎項自1995年設立,每三年評選一次,至今已成功舉辦八屆,共有5667項優秀成果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