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成果中包含著作成果14項、論文成果6項,學科分布為:中國文學4項、法學3項、經濟學2項、歷史學2項、考古學1項、哲學1項、政治學1項、馬克思主義理論1項、社會學1項、體育學1項、新聞學與傳播學1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1項、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1項。
一起來看看: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是教育部為表彰獎勵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取得的突出成績,鼓勵高校科研人員嚴謹治學、勇於創新、鑄造精品,展示高校社科界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大理論與實踐成果,推動高校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重大舉措。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於1995年設立,每三年評選一次,迄今已評選了八屆,共有5667項優秀成果獲獎。由於組織嚴密、程序公正,歷屆獲獎成果都具有較高的公信力和影響力,高校普遍將其視為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最高獎項。
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參評成果是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間的著作、論文、諮詢服務報告、普及讀物成果,經專家評審、面向社會公示、獎勵委員會審議通過和教育部批准,共有1539項成果獲獎(含香港、澳門高校獲獎成果)。其中:著作論文獎1241項,含一等獎152項、二等獎783項、三等獎306項;諮詢服務報告獎77項,含一等獎10項、二等獎47項、三等獎20項;普及讀物獎20項;青年成果獎201項。本屆評獎首次設立了青年成果獎,全部獲獎成果中作者在45歲以下的佔到近30%。
本屆評獎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質量和貢獻為導向,以多元分類評價為抓手,重點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體現繼承性民族性、原創性時代性、系統性專業性研究,決策諮詢與社會服務研究,具有重要文化價值和傳承意義的「絕學」、冷門學科、新興和交叉學科研究,有力提升哲學社會科學國際影響力研究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一批研究闡釋黨的創新理論、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傳承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品力作脫穎而出,充分展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素材 | 社科院
文 | 胡玉翠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