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合一」並不是懸空寺獨特之處,大雄寶殿才是令人回味的地方

2020-12-19 龍山大先生

精美的造像懸空寺塑有造像幾百尊,大的高達數米,小者不足盈尺,均都製作精巧,栩栩如生。特別是大雄寶殿的三尊佛像尤為珍貴。這三尊佛像,一為阿彌陀佛,一為毗盧遮那佛,一為釋迦牟尼佛,都採用工藝複雜的夾縇塑像法製成,在懸空寺所有造像中堪稱精品,具有珍貴的文物價值。

毗盧遮那佛

我國寺廟造像方法,一般分為鑄造法、雕刻法、泥塑法、繪畫堆砌法和夾縇法等數種。前幾種造像法在我國南北方寺院中屢見不鮮。唯有夾縇造像頗為少見,在北方寺院中更是鳳毛麟角。夾縇造像工藝比較複雜,它先用泥將塑像捏塑成型,然後加上木框,蒙上麻進行燙化,乾燥凝固後,再除去裡面的泥塑才算完成。這種塑像修造起來雖然費時費工,但成形後堅固結實,如鐵澆銅鑄一,而且輕巧美觀,易於保存。

阿彌陀佛

日本東京般大唐召提寺中鑑真和尚塑像就是用這種方法造成的,被視為國寶。我國北方地區的寺廟中,除懸空寺外,只有北京香山碧雲寺和五臺山黛羅頂寺各保存一組,極為珍貴,貨真價實的國寶。

釋迦牟尼佛

懸空寺這三尊佛像為一組完整塑像,中為阿彌陀佛,左右分列為釋迦牟尼和毗蘆遮那佛。釋迦牟尼,為佛教創始人,原名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是佛教徒對他的尊稱,相傳他原為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飯淨王的太子,母親生下他第七天後死去。29歲時有感於人之生老病死各種苦惱,便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後在菩堤伽耶樹下靜坐思想「四諦」、十二因緣之理,最後達到覺悟。此後一直在印度傳教,奠定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成為佛教師尊。

毗盧遮那佛為佛教中的報身佛,為蓮花藏世界的教主。

阿彌陀佛為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能接引信徒往生「西方淨土」,故又稱「接引佛」。他共有十三個名字:即無量壽佛、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等。

懸空寺建於北魏時期,距離當年北魏都城大同僅一百來裡,而且又地處北嶽主峰翠屏峰之半壁之中,憑著這樣優越的地理位置,它自然成了中西文化交匯的重要地點,從印度傳來的佛教思想和佛教文化,首先在這裡散播。佛像珍品能在這裡出現和保存下來,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三尊佛像兩頰豐滿圓潤,從側看,挺立的鼻梁、口與額頭成一條直線,眼帘又極薄,作凝視狀,從外型看,帶有明顯的「西域人」特徵,較多地保留了早期佛像那種莊嚴肅穆的神態和風格,這種造型特點,在國內寺廟造像是極為少見的。

另外,懸空寺「三教殿」是懸空寺體現奇特的「三教合一」宗教的集中典型殿閣。它集佛、釋、道三教鼻祖於一殿,充分展示了「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殿宇正中為佛教師尊釋迦牟尼,上手為道教創始人老子李耳,下手為儒教領袖孔老夫子,三人皆正襟危坐,象在商討什麼大事。三人一殿,這在全國各地寺廟建築中極少見到。

如果細細端詳塑像神態,就會發現三人神情各異,表情豐富,令人忍俊不禁。

釋迦牟尼端坐正中,面目安詳,一副大慈大悲的樣子;李耳呢,道貌岸然,清高灑脫,大有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的神情,唯有孔老夫子特別,只見他雙唇緊閉,橫眉怒目,似有不樂之色。

看到孔夫子那副不高興的樣子,人們不禁會停下腳步,琢磨琢磨他不高興的原因,是不願三人共居一室,還是嫌居位不尊,失了身份,有點委屈呢?

其實,老夫子為座位之事,大可不必耿耿於懷,佛教從西漢時期就傳入中土,傳播地域之大,教徒之廣,都為三教之首,理應居中。儒道創立教派,比佛教晚,形成完整體系,那更是宋元以後的事了。從這一點上說,就應該象老子那樣豁達大度,再說釋迦牟尼由印度遠道而來,本為客人,居中而坐,那也順理成章。

孔子和老子爭席位,更不應該,兩位本是老熟人,老子比孔子年齡要大二三十歲,更何況孔子對老子還應稱上一聲老師,老師居上,學生居下,也在情理之中。

相傳孔子在三十多歲時,曾專門去洛陽看望老子,當時,老子已是東周大思想家、大學問家了。臨分手時,送給孔子這樣幾句話:要去掉驕傲,去掉貪戀,去掉架子,去掉妄想。看來一向以聖人自居的孔夫子,並沒有聽進老師的話,居然和客人、老師爭起名次、座位來了。

部分資料來源:家父張劍揚《北嶽恆山志》

相關焦點

  • 遊記 懸空寺
    懸空寺的總體布局以寺院、禪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關帝廟、鼓樓、鐘樓、伽藍殿、送子觀音殿、地藏王菩薩殿、千手觀音殿、釋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純陽宮、棧道、三教殿、五佛殿等。懸空寺小巧玲瓏,以奇險絕著稱,整個建築分散中有聯絡,對稱中有變化,曲折迴環,虛實相生布局緊湊,錯落有致,重重疊疊,窟中有樓,樓中有穴,半壁樓殿半壁窟,窟連殿,殿連樓,佛像有銅鑄、鐵鑄、泥塑和石刻等,風格獨特,各有千秋,小而全,小而精,是寺中精品,加之高懸於絕壁,值得一觀。
  • 航拍——北嶽恆山下的懸空寺
    恆山水庫70餘米的大壩遏住關口,兩側崖壁幾乎呈90度垂直,崖頂如華蓋遮風擋雨,下壁凹陷部分則為千古名寺——懸空寺。1958年破土動工建成的恆山水庫大壩,由於它是我國第一座實驗性拱壩,壩體為混凝土雙曲薄拱,歷時四年才完工,因此倍受水利專家的關注。大壩上寬下窄,呈扇弧面將唐峪河之水截於金龍峽內,杜絕了泛濫的洪水衝刷懸空寺下的崖基,有效保障了懸空寺的安全。
  • 懸空寺關帝殿裡,關公塑像為何是金臉而不是紅臉
    他是我國唯一被三教供奉的人物,儒教稱他為武聖人,佛教稱他為伽藍菩薩,道教稱他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就是民間也沒有閒著,稱他為「武財神」,足見關羽受世人欽仰之博大深厚。歷代帝王對關羽更是青睞有加,從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褒封不盡,廟祀無垠,成為歷史上獨一無二的「英雄有幾稱夫子,忠義唯公號帝君」的公眾人物。
  • 北嶽恆山 · 懸空寺
    在遊覽的過程中確實可以感覺得到它與其它四嶽的差距是很大,不但總體的景色景觀可謂是平淡無奇,而且在文化底蘊方面更是顯得十分的寒酸……我想這或許跟北嶽恆山的歷史有著一定的關係吧,據說北嶽恆山是在漢代的時候才被冊封的,是五嶽之中最晚的一個,而且當時被冊封的北嶽恆山也並不是如今的山西恆山,而是位於河北曲陽主峰是如今河北省保定市境內的大茂山,直到明末清初,才將北嶽從河北曲陽改為山西渾源,因此山西境內的恆山也就成了北嶽恆山
  • 廣種福田丨大雄寶殿三樓守護寶殿榮盛長安的銅門募化中……
    廣種福田丨大雄寶殿三樓守護寶殿榮盛長安的銅門募化中……彌陀寺大雄寶殿三樓內部裝修彩繪,貼金後···將會安裝大雄寶殿三樓的守護者——千年銅門一座寺可以存世百年乃至千年大雄寶殿是整個寺院的主殿也是寺院的核心建築
  • 懸空寺憑什麼千年不倒
    懸空寺,是我國五嶽名山之一、北嶽恆山十八景中最為獨特的,號稱恆山第一勝景。始建初期,最高處的三教殿離地90米,現經千百年來河床淤積,僅剩58米。
  • 山西晉東南有個小小「懸空寺」,小巧玲瓏石窟美,堪比大同懸空寺
    與它類似,在山西晉東南的上黨地區,也有一個小小的「懸空寺」,是建立在懸崖峭壁之上,近乎山巔的地方,小巧玲瓏,險峻而美。這就是有上黨「懸空寺」之美稱的金燈寺,位於山西河南交界處的林濾山洪峪嶺的主峰金燈山顛。屬於山西平順縣管轄,距離縣城僅有不到60公裡。
  • 華嚴寺大雄寶殿:現存最大的遼金建築,身上滿是歷史的細節
    據殿內梁枋上的題記,這座巨構的建造持續了四年以上的時間。大殿立於高四米的臺基(現存遼金建築中最高者)之上,氣勢恢宏。大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十架椽,長寬比接近 2:1,為單簷廡殿頂。屋頂坡面平緩,出簷較深,簷口平直,散發出古樸的氣息。▲遼金巨構大雄寶殿與高高的臺基▲感受一下四米高的臺基登上臺基,更能體會到大殿體量之大。
  • 罕見的三教廟,三廟一塔三教合一,免門票
    但是北京有一個三教合一的寺廟,裡面供奉著孔子、釋迦牟尼的老師燃燈佛和老子,這就是通州三教廟。北京通州三教廟位於通州西海子公園的東北角,濱臨京杭大運河,地鐵六號線通州北關站的南邊。通州三教廟嚴格來說是個建築群,包括「三廟一塔」,分別指的是:文廟(儒家學府,又稱學宮)、紫清宮(俗稱紅孩兒廟)及燃燈佛舍利塔及其附建的佑勝教寺。
  • 大雄寶殿因何得名 供奉的都是什麼佛?
    「大雄」為佛的德號,為什麼叫大雄呢?是因為佛具足大力,能降伏四魔,四魔是指:一,煩惱魔,貪等煩惱,能惱害身心,故名魔。二,陰魔,又雲五眾魔,新譯雲蘊魔,色等五陰,能生種種之苦惱,故名魔。三,死魔,死能斷人之命根,故名魔。四,他化自在天子魔,新譯雲自在天魔,欲界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之魔王,能害人之善事,故名魔。此中第四為魔之本法,他三魔皆類從而稱魔也。
  • 福建這座古寺 建世界最小大雄寶殿 佛前奇樹不沾陽光雨露竟能開花
    福建省省會福州,歷史悠久,人文積澱豐厚,佛教文化更是舉世聞名,早在五代時期就有「佛國」之稱,是全國重點佛教寺院最多的城市。其中坐落在羅源縣雙貴山的碧巖寺,始建於唐鹹通年間(860年),初名碧巖庵,明代重建後改稱碧巖寺,是福建省著名的寺廟之一。
  • 《哆啦A夢:大雄的金銀島》的兩點不足之處
    《哆啦A夢:大雄的金銀島》的上映,是忠實粉絲的大喜,也是很多80、90後甚至00、10後共同的回味。有時候,簡直不能想像沒有大雄和哆啦A夢陪伴的日子。《哆啦A夢:大雄的金銀島》講述的是大雄、哆啦A夢、靜香、胖虎、小夫一行探尋金銀島的冒險故事。
  • 浙江也有懸空寺,而且是江南唯一懸空寺,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但也有一些寺院比較特殊,位於懸崖峭壁之間,被稱為「懸空寺」,大多位於北部,其中山西恆山懸空寺最為有名,不過,江南也有懸空寺。大慈巖是江南唯一的懸空寺,位於浙江省建德市西南20多公裡處,據了解,這座懸空寺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盤亙於離地面140多米的懸崖絕壁上,比恆山懸空寺還高60多米,遠眺,格外壯觀。
  • 五臺山唯一有祈福殿的寺廟 被譽「五臺山第一風景」 順治在此出家
    其中坐落在忻州市五臺縣臺懷鎮南清水河西側的鎮海寺,以其獨特的悠久歷史、民間傳說和絕妙的風景享譽海內外。五臺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當今中國唯一兼有漢地佛教和藏傳佛教的佛教道場。鎮海寺所在的五臺山石山嘴景區,海拔高達1600米,左右兩側山峰環繞,猶如兩條飛龍落下河谷,形成一處「二龍戲珠」的風水寶地,自古被譽為「五臺山第一風景」。
  • 福建有座千年懸空寺,一條神秘瀑布從天而降,不知水從何來
    說起懸空寺,最有名的當屬山西渾源的懸空寺了,其實在廣西、河北、河南、青海、雲南、浙江等地都聽說有懸空寺。福建也有一座懸空寺是真不知道,據說福建的靈通山懸空寺是已有千年歷史的古寺,氣勢不輸山西懸空寺,香客比遊客還多!
  • 佛、儒、道「三教合一」的宗教勝地 真佛山自成一派
    我覺得這個說法不準確,只要是來達州市真佛山都值得一去,這裡既是全國少有的佛、儒、道「三教合一」的宗教勝地,也是一座集古廟、林海、秀峰、溶洞、湖水於一體,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交相輝映的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大門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真佛山風景區位於達川區福善鎮、景市鎮境內,有公交車通往這裡。
  • 這條街上三教合一,知名度不高景點豐富!
    留存主要建築為門樓、禮拜殿、明善堂等部分。 當時泉州剛經歷改朝換代,經濟不發達,要建一座廟不是很有能力,就將這間水神廟換作關帝廟。這樣,從明初到現在供奉關帝已有600年的歷史,一直香火旺盛,尤其是每年除夕,這裡可以說是人山人海。
  • 全真道龍門派是正宗道家,為何明朝時期提倡三教合一?
    進入明朝之後,雖然朝廷不在格外優待,而發跡於南方的明朝對正一道有格外的情感,北方的全真道於是逐漸衰落,不復往日的風採,幸好有最大支系龍門派支撐才不至於滅亡。由於明朝對理學的加持,朱元璋主張以儒家為主,官方面前佛道兩家都很脆弱,但是在民間,千百年浸潤下,基礎非常雄厚,而且對釋儒道的區分不是很多,早就融合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