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儒、道「三教合一」的宗教勝地 真佛山自成一派

2021-01-07 胡文凱見聞

有人說到達川區如果不去真佛山,就等於沒有來過這裡。我覺得這個說法不準確,只要是來達州市真佛山都值得一去,這裡既是全國少有的佛、儒、道「三教合一」的宗教勝地,也是一座集古廟、林海、秀峰、溶洞、湖水於一體,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交相輝映的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

大門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真佛山風景區位於達川區福善鎮、景市鎮境內,有公交車通往這裡。在福善鎮下車,抬頭遠望,拔地而起的俊秀群峰,幽思綿綿,像海一樣的綠色世界頓時展現在你眼前。上山有兩條路繼續乘車可達山腰,而步行需要爬一條千步石階。

山門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真佛山山勢陡峭,林木眾多,這條千步石階感覺是直通天際的,蒼松古柏香樟整齊排列在道路兩側,猶如威武肅嚴的將士一般。真佛山之難直讓我這個廣元人想起蜀道難,兩難之間都不相伯仲。

石階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田園風光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登梯向上,有如一步步脫離凡塵,一步步臨近仙境,一步一級大約1179級。石階右側依山就勢,建有一亭,飛簷翹角、典雅玲瓏,亭名曰望龍亭。這裡自然是看不見龍的,不過倒是另有一番風景。山下田連阡陌、炊煙嫋嫋,一派巴山田園風光盡收眼底。

門匾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德化寺是真佛山的名剎,真佛山原名「德化寺」。相傳如來佛祖下凡投胎化為孝子,取名蔣德化,自幼以孝善為本,曾五次割股療親和救治當地百姓,後落髮為僧,在此自立佛堂,修建廟宇,取名「德化寺」,從此揚名千裡,香火日益鼎盛。

建築群大門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整個寺廟群依山就勢,三座殿堂依次排列,錯落有致地坐落在山腰、山頂之間。殿堂間又有石梯相接,寺周古柏相擁,林木蔥蘢,林間鳥語蟲鳴,使人頓生「萬籟此皆寂,唯聞鐘磬聲」之感。寺廟大門有6根6面大石柱構成牌坊式山門,其上正中嵌刻「真佛山」三個鎏金大字,特別醒目;其下兩旁各書一字「勝」、「境」。石柱楹聯題一妙對:「何處尋蓬島瑤臺,只山水清奇,長留四時佳景;此即是洞天福地,看雲霞縹緲湧出萬朵蓮花」。由寺門往上,依次為前殿、中殿、後殿。

前殿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戲臺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前殿為玉皇殿,面積約2000平方米。正中是玉皇大帝,兩旁立著四大天王。對面為戲樓,樓頂呈半圓形,起回音作用;戲臺底部大梁飾七組戲劇人物的木雕圖象,其間樓臺亭閣,高低遠近,層次分明,小巧玲瓏,人物形態容貌各異,衣褶條紋清晰,維妙維肖,神情動人。正殿門牆,均為木雕,人物鳥獸花草林木,應有盡有。

天子殿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真佛山中殿為天子殿,也叫「十王殿」,是真佛山的佛心。殿門上橫書「洞天福地」,門旁門聯「乾坤不老此靈山,忠孝由來即真佛」,殿門上嵌刻浮雕龍虎像。

浮雕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天子殿的殿門上嵌刻的浮雕十分精細,刻畫人物惟妙惟肖,造型自然唯美。這在國內的寺廟中極為少見,在沒有3d列印技術的當時來說依舊代表了工匠的極高水準,這樣的建築雕刻只能用精湛絕倫來形容。

殿門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塔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塔墓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天子殿左右側有一群造形奇特的和尚塔墓,呈四方模樣,似槨非槨,似塔非塔。埋葬的都是真佛山歷史上重要的僧人,青雲派的一些大師。

寺內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忠孝是我國儒家自古倡導的道德規範,修身齊家之訓,早已深入人心。蔣善人避開佛教的玄機妙理,把深奧難懂的佛教哲學思想跟佛學傳統的道德教育結合起來,歸結為高明的「忠孝」二字。蔣善人的弟子把這種忠孝德化即佛學信仰核心的理論,定名為「青雲派」,納入佛教禪宗。

後殿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出中殿後門,沿陡直的百級石梯直上便是真佛山最高的後殿。殿門正中「儼然天竺」四個大字赫然醒目。後殿內建築由一大殿和兩小殿構成,構思巧妙,各具特色。前小殿設有樂樓,後小殿叫關帝閣,供文武二神像。小殿與大殿之間的兩側是禪房。殿內屋脊翹簷,千姿百態的鳥、獸聳於殿之上,形成殿中有塔,塔在殿中的獨特建築風格。在石塔外的右偏殿內,有三尊菩薩的蓮花寶座,均以整段檀木精雕細鏤為四層,除鏤有各式花紋外,還飾有「唐僧取經圖」,圖案精美,工藝精湛。

後殿殿內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真佛山三大殿及寺門,均系六面石柱支架,石柱面寬22-25cm,高8-14m不等,均為無接頭的完整石柱。據統計,寺內石柱有36根。三殿建築,是川東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大的寺廟,建築藝術、建築風格,以及寺內的雕塑藝術,都是川東地區絕無僅有的,是一座藝術寶庫。在全川的寺廟中,也是建築藝術最特別的寺廟之一。

遊詩石碑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有求必應是這裡香火旺盛的原因之一,每年農曆六月十九是真佛山的傳統廟會,從各地趕來朝山拜佛的香客更是人山人海。就在我離開真佛山寺廟建築群的時候,我竟然看見了一位蜀北詩人的遊詩。不知道這位同袍來這裡求了什麼?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真佛山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全年來玩最佳。

除此之外,我還提到了...

美食:

在真佛山,但凡休息處都可見「酸辣粉」,走累了來一碗,簡直是美味。下山後到大風鄉去嘗嘗那裡的羊肉,尤其是羊雜湯和粉蒸羊肉不可不吃。

相關焦點

  • 還只知道三大宗教嗎,我們中國還有個廣為流傳的民間宗教,三一教
    三一教,又稱「三教」、「夏教」,於明嘉靖三十年辛亥,由興化府(現今莆田市)林兆恩創立的民間宗教,三一教在福建一帶及其相鄰地區信眾眾多。為了避免與儒道釋三大教的傳統說法相混淆,並且因為該教主張的是三教合一,故稱為「三一教」,歷史上,隋唐時期,統治者大多採用儒、釋、道三教平衡的政策,多次集中和尚、道士、儒生在皇帝面前爭論三教的優劣長短。他們對儒、釋、道三教或抑或崇,或變抑為崇,或變崇為抑,主要是根據當時的政權與統治者的好惡來決定。一直到中唐以後,才陸續有了三教合一的說法。
  • 三教聖地真佛山:觀光攬勝休閒度假好去處
    國家4A級風景區——達州市真佛山風景區以其獨特的三教文化和林木森幽的自然風光,吸引著眾多遊客前往禮佛朝拜、觀光攬勝、休閒度假。真佛山旅遊景區位於達川區福善鎮,面積約37平方公裡,是以寺廟為特色,集道家文化苑、儒家文化苑、蔣佛爺祠堂等宗教文化於一體的旅遊風景區。景區內群峰疊翠、秀麗多姿、山巒起伏、山山相望,具有「深山藏古寺」的幽靜和清雅。達州臺記者 陳明: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 看完這三句話,你就明白「儒、道、佛」的區別了,悟三教明人生
    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其中,儒、道、佛三家各自發展,各有傳承,衍生出眾多支派,開枝散葉,並成為華夏顯學,統貫著學術與文化的命脈。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三家思想始終在看似矛盾鬥爭中融合發展,猶如三枝奇葩,相互輝映。後世的仁人君子也都在這種文化氛圍中修身立人,做著出世入世的事業。
  • 道教,中國的本土宗教
    太極八卦在我國五大宗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伊斯蘭教】中,道教是唯一發源於中國、由中國人創立的宗教,所以又被稱為本土宗教。道教對我國古時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都發生過深刻的影響,是統治階級的三大精神支柱(儒、釋、道)之一。道家是指先秦時期道家思想,不屬於道教。一、道教歷史東漢至魏晉南北朝,是道教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東漢後期,太平道、天師道等民間原始教團相繼成立。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漸趨完備,並得到統治者的承認,演變為成熟的正統宗教。
  • 佛系 儒系 道系 法系?進來看看你是哪種跑者
    每個人的目的都是不一樣的這也體現了跑者的不同的跑步態度大體可以分為 佛、儒、道、法四大門派你覺得你是哪個系列的呢?佛系跑者隨緣不動怒、不吵架都行、看淡一切、開心就好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佛系跑者是天生的自由派,無所謂月跑量,從不立flag,天氣好跑一跑,天冷了就冬眠。
  • 真佛山下悟「真佛」
    新華社成都3月26日電題:真佛山下悟「真佛」新華社記者任硌 盧宥伊3月,灶房裡還掛著許多臘肉香腸,新年的氣息猶在,但艾陽忠兩口子已忙得不可開交:養在山坪塘裡的魚需要割草去餵、前兩年陸續栽種的晚熟柑橘也要修枝除草……「我承包的這片坡地種了30畝柑橘,從去年開始陸續掛果
  • 全真道龍門派是正宗道家,為何明朝時期提倡三教合一?
    在佛教的催化之下,中國本土道教在宋朝時期,逐漸產生了全真教和正以教,南方是正一教,北方是全真道,也算是南北對峙之下的別樣景觀,因為元朝的統一,全真道一家獨大。丘處機勸成吉思汗不要亂開殺戒,成吉思汗和後來的繼承者都對丘處機非常尊敬,也對全真道非常寬容,甚至委任丘處機為總管天下道門的國師,身份地位十分尊崇。
  • 「三教合一」並不是懸空寺獨特之處,大雄寶殿才是令人回味的地方
    釋迦牟尼佛懸空寺這三尊佛像為一組完整塑像,中為阿彌陀佛,左右分列為釋迦牟尼和毗蘆遮那佛。釋迦牟尼,為佛教創始人,原名喬達摩·悉達多。毗盧遮那佛為佛教中的報身佛,為蓮花藏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為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能接引信徒往生「西方淨土」,故又稱「接引佛」。他共有十三個名字:即無量壽佛、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等。
  • 宗教統一的預言詩
    「道法自然」揭示了整個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間所有事物的屬性,宇宙天地間萬事萬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規律,道以自己為法則。「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道家思想家莊子發展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系,並由此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
  • 「儒釋道」三家寶典,分別是這三本書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各學科取長以補短,萬物以衝和,方為中華之真精神,世人之福氣。道根儒莖佛葉花,三教本來是一家。「釋」是古印度(今尼泊爾境內)喬達摩·悉達多創立的佛教,人們稱之為釋迦牟尼佛,故又稱釋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說到佛教,就不得不提佛教的《金剛經》。因為《金剛經》直指宇宙真相「空性」,而大乘佛教最後的歸宿都要證悟空性,所以這是所有大乘佛教宗派都會涉及的一部佛典,尤其是禪宗的必讀經典。
  • 曾經的匪幫據點,如今的旅遊勝地,北國名山,黑龍江尚志市萬佛山
    萬佛山的山峰盡現鬼斧神工,峰峰相連,各具特色:有的陡峭,有的險峻,有的像佛,有的像龍。就說主峰吧,一個圓形的石錐直插雲端,下邊一個碩大的「主佛」,面西而立,年復一年,似有誦不盡的經倫。登上此峰,真需登華山的勇氣和登泰山的耐力,儘管使盡渾身解數,也難免驚出一身身冷汗。其它各峰,雖沒主峰奇險,也別具特色,各領風騷。
  • 武術之鄉,詠春葉問——佛山
    佛山位於廣東省的中南部,在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帶,是一座歷史悠久,久負盛名的手工業極為發達的城市。另外呀!佛山也是一個武術之鄉,像葉問、黃飛鴻黃師傅啊,都是這裡的名人。相傳這裡有一座名叫塔波坎的一個土丘,每到深夜會發出異彩,像寶石壘成的山。
  • 神道教佔領日本,儒學為何在江戶時代躋身「一線」,神儒合為一體?
    他們選擇了「理教」和「王道」,這些先決條件對於統治非常有益。2. 珠聯璧合,以求倒佛日本的民族,非常善於學習但是也有保守思維。兩者之間,自然而然的就發生了衝突碰撞。因此,在日本就形成了一種糾結的思想。引入儒家,也要選擇一個適應發展的契合點。
  • 孫悟空的師父是誰,為何會教他本領?
    西遊記原著這樣介紹的菩提祖師,收孫悟空為徒,傳授他大品天仙決,七十二變,筋鬥雲,但卻要求悟空出師後不能提起師門保守自己的狀況,為一個精通諸之百家,三教合一的世外高人形象。精通諸之百家,三教合一的世外高人可以知道其對佛、道、儒都有很深的研究。意思就是佛法、道法都高深的人。如來佛祖和太上老君都只精通一種。
  • (許三泉原創)「道」是科學不是神話《第十一集》道家的全真教
    歡迎大家來到《三泉不知"道"》宇宙是個時間和空間統一,未知始終的物質世界。無論我們懂得多少知識都無法全部了解。宇宙間蘊藏著無窮無盡的奧秘等著我們去研究和探索。三泉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道家的全真教。以全老莊之真為宗旨,從更高的地方向老莊回歸,並逐漸包容合併了太一道、真大道和金丹南宗。全真道倡導道士必須出家住宮觀,重陽祖師立教之初,令出家者須住庵修行,居住條件力求儉樸。《重陽立教十五論》謂:「茅庵草舍,須要遮形,……雕梁峻宇,亦非上士之作為,大殿高堂,豈是道人之活計。」在這期間,全真道士亦仿佛教倡修苦行,王嚞七大弟子皆以頭陀式苦行著稱。
  • 「俠」:儒、墨、道三家的思想共同體,談談武俠精神的內在特質
    俠是一種思想理念、一種生活狀態、一種精神追求,這與我國傳承千年的儒、墨、道家精神是息息相關的。而由於儒、墨、道三家所追求的精神狀態不同,它們所闡釋的俠也就具有了不同的特質。一、儒、墨、道三家武俠精神的特點談「俠」必談「義」,而行俠未必動武,只有道義是俠者行動的行為動機。而俠的行為是多種多樣的,正所謂「夫俠者,蓋非常人也。雖然以諾許人,必以節義為本。
  • 第五人格:「糖果少女」建模來襲,畫風獨特自成一派,整體質量OK
    玩遊戲道遊戲,貓語陪你聊遊戲。歡迎大夥收看本期的《第五人格》遊戲那點事。自從《第五人格》的官博,公布了「糖果少女」的三視圖原畫稿以及相關的人物立繪海報之後,玩家們對於這款將於新賽季S12上線的推理紫皮,便有不少的期待。儘管接下來的「開學季」,讓部分玩家沒有時間去獲取這款限定皮膚;但對於「糖果少女」的具體建模情況,這部分玩家還是比較好奇的。這不?隨著新賽季S12登陸步伐的逐漸推進,官方最終還是公布了「糖果少女」的局內建模展示視頻。
  • 揭秘:武術宗師葉問到底教了李小龍什麼?
    門派如同宗教,歸根結底是人創造了門派,門派要適應人的認知的提升,就像我們中學課本裡學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門派反作用力與人,讓人跟上門派成長,但人的認知能力又決定門派。 問公到了香港,不同佛山,佛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有大半天可以用來練拳,一周練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