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前三季度,康泰醫學(300869.SZ)實現營收11.11億元,同比增長350.59%;實現歸母淨利潤5.15億元,同比增長1208.92%,而2019年公司收入不足4億元,淨利潤只有7000萬。
康泰醫學2020年8月24日上市,上市首日被市場爆炒,股價最高突破300元,較10.16元的發行價漲幅高達29倍多。截止發稿日,康泰醫學市值接近600億元,在A股醫療器械上市公司中市值排名第六。
康泰醫學主要從事醫療診斷、監護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產品涵蓋血氧類、心電類、超聲類、監護類、血壓類等多個大類,2019年,公司血氧類、監護類和心電類產品收入佔比分別為28.21%、25.59%、18.88%。
從估值上來看,康泰醫學2020年前三季度5億元的淨利潤支撐著近600億元的市值,動態市盈率達到80倍以上,而醫療器械頭部公司邁瑞醫療(300760.SZ)動態市盈率不到60倍、樂普醫療(300003.SZ)20倍、魚躍醫療(002223.SZ)14倍。
事實上,康泰醫學上市首日遭爆炒與其三季度業績大幅預增有關,估值水平高於可比頭部企業,也與其今年以來的業績高增長有關。但如果康泰醫學透支了明年的業績呢?明年的市值恐怕會跟隨業績下滑而縮水。
公共衛生事件不可持續產品需求開始下滑
第三季度銷售收入環比下滑,終端市場對產品需求下降。
康泰醫學2020年營收利潤實現大幅增長主要是因疫情防控和治療需要,紅外體溫計、血氧類等產品的需求量激增。2019年血氧類產品銷售收入1.09億元,而2020年上半年該產品收入達到4.18億元,相比去年增長了近3倍;公司在2020年2月取得了醫用紅外體溫計TP500和TP600的醫療器械註冊證書,而且該產品迅速實現量產,2020年前半年該產品就實現收入2.12億元,同樣成為公司經營業績增長的重要原因。
2019年公司的歸母淨利潤僅7378萬元,因為疫情對公司產品需求激增,公司業績暴增12倍。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持續時間存在不確定性,如果本次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得到有效控制,則康泰醫學紅外體溫計和血氧類產品銷量可能回落。顯然,公司如此的增長不可持續。
公司的醫療診斷、監護設備產品主要用於醫院、門診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體檢中心、養老機構、家庭個人等。一般來講,醫療診斷和監護設備更換周期較長,突發事件會導致下遊醫院、門站等客戶對產品的需求量在短時間內達到最大,產品需求量在滿足診斷量和患者需求之後,終端客戶購買量會逐漸下滑。即便是疫情持續,重複購買的客戶也會較少。因此,對於康泰醫學來講,疫情持續的時期內,主要是拓展產品尚未覆蓋的區域來增加銷量。
事實上,從公司2020年第三季度收入環比增長放緩也可以看出,終端需求增速下降。2020年第三季度,康泰醫學實現營收3.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1.34%,但是前三季度同比增長350.59%,也就是說第三季度銷售收入環比下滑,終端市場對產品需求下降。
除此之外,公司產品對外銷售佔比在70%以上,而海外疫情更為嚴重,對產品需求更旺,因此康泰醫學營收增速明顯高於以國內為主要市場的魚躍醫療。2020年前三季度魚躍醫療營收同比增長僅36.33%。
數據來源:康泰醫學招股書
近期,海外多家公司疫苗開始投入使用,2020年12月2日,英國批准使用美國輝瑞公司和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的新冠疫苗,俄羅斯新冠疫苗開始批量生產,我國5個疫苗正在開展Ⅲ期臨床試驗,數十萬人緊急接種國藥集團旗下兩款新冠滅活疫苗。
隨著全球新冠疫苗接種鋪開,疫情將得到有效遏制,全球範圍內對醫療診斷和監護設備需求或快速下降。
今年量價齊升明年業績或腰斬
疫情結束後,產品售價會下降,銷售費用會增加,利潤可能會腰斬。
疫情爆發突然,全球醫療設備缺口巨大,在供不應求的市場條件下,公司產品適當提價。公司產品銷售毛利率從2019年的47.23%提升至2020年年中的65.04%,第三季度下滑至62.23%,2020年整體來看,公司對外銷售均價提價明顯。
事實上,在疫情爆發之前,由於市場的激烈競爭,公司產品銷售價格逐年小幅下降,產品毛利率從2013年的58.01%下滑至2019年的47.23%。
數據來源:康泰醫學招股書
最近三年,在公司產品售價下滑的同時,公司銷售費用同比增速快於或等同於營收增速,公司對外銷售拓展具有一定的壓力。但是2020年由於市場需求旺盛,公司銷售費用增速遠低於營收。2019年公司營收3.87億元,銷售費用5276萬元,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1.11億元,銷售費用僅6023萬元。銷售壓力小同樣是公司今年利潤大增的重要原因。
由於疫情影響,康泰醫學2020年對外銷售量價齊升,業績大增。如果剔除疫情影響公司營收大概率會大幅下滑。未來全球範圍內接種新冠疫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後,醫院、診所等終端客戶對診斷、監護等產品需求回歸正常,康泰醫學產品銷量也會回歸正常。
2017年-2019年,公司公司營收同比變動為-10.02%、-8.84%、6.78%,2019年公司產能利用率達到157.66%,各類產品產銷率接近100%。假設公司在剔除疫情影響後,營收年複合增長50%,按照售價不變,2021年公司營收在8.7億元左右,相對2020年預估14億元的營收將同比下滑37.8%。
同時,疫情結束後,公司產品的售價會下降,銷售費用會增加,在營收下滑近40%的基礎上,公司利潤可能會腰斬。
剔除疫情影響後,公司的實際動態市盈率將在160倍以上,現有600億元的估值將需要好幾年的業績去消化,股價也大概率會長時間維持在一個價格區間,投資者想要明年在康泰醫學上獲取超額收益恐怕會很難。
(文章來源:英才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