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條城)懷古十六景詩
吳定川
中國歷史以來,有著對地方名勝或風景特色提煉概括的文化現象,這種文化現象往往出自當地民間,或是地方文化代表及遊歷學者、或是地方政府為系統提升當地文化品位而組織有關人員針對本地特點,把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聯繫和結合起來,用文化的形式高度概括並加以量化,以清晰明靚、一聽便曉,使人們感覺有美的享受,大有看景不如聽景之效果,故而用來代表和彰顯地方形象和知名度。用數字從二到十、十二、十四、十六不等,其中用八、 十六者居多,最具代表性的是燕京八景,具說最早出自金代,直到清朝乾隆年間又進行了整理,為「太液秋風、瓊島春陰、薊門煙樹、金臺夕照、西山晴雪、玉泉趵突、盧溝映月、居庸疊翠」。於是,全國各地紛紛效仿,風靡一時,從秀麗的江南到粗獷的北方,許多古城名鎮都用「八景思維」來總結提煉本地風光特色,如揚州八景、洛陽八景、金陵八景,長安八景等,在「八景思維」的基礎上還擴以十、十六,或者更多,如西湖十六景,甚至到蘇杭三十六景。人們旅遊或者要了解某一地方,如果能先了解該地方已總結出的諸如八景之類的風景特色介紹,不但有提前引人入勝之感覺,更有擴充知識之效果。一般總結提煉的方式基本上都以四言為主,讀起來朗朗上口,說起來津津樂道,大凡這種文化現象在一些古老的城市或名勝地區,往往還會有很多名人對應景觀題寫一些對聯和詩歌,這種形式既豐富了景觀的內涵,又擴大了景觀的外延,更可貴的是還能引出一些美麗傳說和歷史典故。
青城雖小,自古被稱為塞上江南,地理風景優美,水菸商業發達,世世崇文,代代重教,且人文景觀甚多,在「八景思維」的影響下,明清以來本邑的文人墨客提出了青城八景,即「鹿谷新耕、崇蘭列嶂、葦泉月夜、夾河煙樹、午當神鍾、大船古渡、小巖晚照、黃崖滴水」。前人對應八景也寫過一些優美的詩聯,長期以來,並為後人所傳誦。
餘青年時代,在故裡青城生活了十五年之久,對青城山山水水瞭然於胸,很多人文景觀也歷歷在目。青城作為歷史文化名鎮,餘覺得青城景觀遠不至八景,於是,爬山攀巖,涉水跨溝,登高望遠,細察近觀、反覆思考、細心琢磨,認為在青城(條城)原來八景的基礎上擴為十六景很有必要,以全面體現青城自然景觀之美、人文景觀之勝、歷史文化之厚重。因為有些景觀由於歷史原因已不復存在,餘一方面回憶,一方面了解,本著尊重歷史,尊重文化,尊重事實的原則,進行分析整理, 精心錘鍊,在前人的基礎上提出了青城(條城)懷古十六景,分別為:「鹿谷新耕,葦泉夜月,崇蘭列嶂,崗崗飛瀑,龍堡烽燧,夾河煙樹,紅山行人,大船古渡,普濟梵宇。小巖晚照,午當神鍾,雷祖遠眺,龍山晴雪。野渚飛鴻,黃崖滴水。尖峰曦光」。又對應十六景創作了七言古風十六首。十六景,是對原青城八景的擴補,是青城歷史文化傳承基礎上的延伸,是發展青城文化旅遊的重要內容。雖為一己之見,實乃青城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客觀之存在,也為民間所認可。古風十六首之拙作,不乏囿於時間和水平,借景寄情、託物言志,很難做到詩境之妙,還望方家同道指正。
一、鹿谷新耕
鹿谷連峰溝壑深,脈承南北接蒼穹。
細雨陣陣呦聲遠,暖風微微殘雪融。
春回大地見新綠,影動耒耜在屲中。
生長收藏談何易,櫛風沐雨為誰躬。
二、葦泉夜月
峽口波動蕩山影,星月交輝映水中。
石羊跨澗越陡壁,落雁平沙宿葦叢。
樹隱高瓴大宅院,濱涯茨屋小柴門。
碕灣夜色邀明鏡,宛如帛畫奪天工。
三、崇蘭列嶂
崇蘭山色晴方好,列嶂層疊連碧霄。
天轉雲升遊龍起,峰走谷動銀駒飆。
暮春將盡草方綠,晚秋未臨樹空搖。
南坪東西廟九座,星稀早課靈音飄。
四、崗崗冰瀑
磊拓嵯峨開洞天,怪石兀立出清泉。
崗崗巉巖分五級,瀝瀝玉珠掛崖前。
北風一夜變銀幕,晶瑩千花靈波仙。
冰流逶迤遂長谷,天河落地盡渾然。
五、龍堡烽燧
嶙峋巖下滔滔水,懸頭崖上傳回聲。
山隆臨河稱龍頭,地險築堡樹旆旌。
晝起煙燧送戰報,夜燃烽火傳軍情。
土壘遺址今尚在,移步猶聞戰鼓鳴。
六、夾河煙樹
邊牆內外梨花稠,鳥鳴鴨戲夾河洲。
郝車提灌木槽渡,溉田迴轉跨渠流。
晨霧籠翠平似水,夕煙涵綠繞樹頭。
箍窯兩座避風雨,清風一枕似瓊樓。
七、紅山行人
一嶺相隔不便走,西望兩灣東廟溝。
沉積巖裂紅欲燃,壁峭崖懸土蓋頭。
山路曼聲傳謠曲,水車咿呀伴鄉愁。
舊寫丹青今何在,唯見黃河日夜流。
八、大船古渡
兩溝對峙疾流過,古道駝聲渡口開。
小商巨賈跨河渡,大船滿載劈浪來。
千裡迢迢追日月,萬事紛紛落塵埃。
成就多少名利客,一曲蒼龍訴樂哀。
九、普濟梵宇
百年禪林倚崇蘭,殿宇臺榭懸其間,
菩薩坐蓮執法器,神獸蹲脊衛歇山。
仄仄門邊賞偃月,幽幽徑裡聽潺湲。
檀香梵音繞柏柳,香客誰能得銜環。
十、小巖晚照
臥牛諸峰拱小巖,壯座東南勢綿延。
千年風雨容不改,一抹雲霞東懷煙。
夏前高山播糜谷,秋來疊巒勝金蓮。
夕陽皴染分明暗,晚照唯美醉心田。
十一、武當神鍾
天梯百級達玉宮,一座洪鐘享勝名。
蓮山有聲馳千裡,蒼穹震蕩雷公驚。
每見天變發白雨,鐘鳴雲散驟然晴。
避災免禍農家樂,武當九禮祈神靈。
十二、雷祖遠眺
鳳凰山上鳳凰頂,雷祖殿前紫氣生。
凝態丹霞赤巖柱,祈雨禳災燈常明。
日映玉帶蜿蜒過,風動紗帳綠波清。
霧氣氤氳雲中閣,久立蒼茫播遠聲。
十三、龍山晴雪
白雪皚皚天放晴,二龍舞動閃晶鱗。
級級石階層層雪,重重瓦稜道道銀。
霽光寒照疑無路,猶來踏雪進香人。
樹掛霧淞觀奇秀,清涼界裡淨凡塵。
十四、野渚飛鴻
古來東灘水沼地,野渚煙雨蓼吟風
大小灘涂接天際,多少草木出水中。
魽走鰍行引落雁,蘆搖茅動起飛鴻。
來去迴旋聲漸遠,空留蘆間撐筏翁。
十五、黃崖滴水
秀麗神奇黃崖山,豎巖壁立滴聖泉。
古剎三殿峰環抱,端陽一飲結善緣。
胡楊葉茂接瓊露,側柏香薰生嵐煙。
亂石深溝恁陡峭,仄路曲徑別有天。
十六、尖峰曦光
河畔聳然立金剛,晝夜暸哨矚遠方。
一柱擎天撐日月,單劍穿雲震天堂。
彌霧難阻衝霄志,風雨洗禮更堅強。
盡覽條城景色地,最是尖峰對曦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