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昔興琪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沱江內江段迎來39年最大洪峰、脫貧攻堅迎來決戰時刻、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這一切機遇與挑戰都與「成渝之心」內江息息相關。
在「十三五」收官時刻,內江召開的市委七屆十二次全體會議上,內江市委書記馬波代表市委常委會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這一年,面對大疫大汛、大戰大考,市委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時,用非常之力推進非常之事,集中力量做好「把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加快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等11張答卷。
這一年,420萬內江人團結一心,圍繞書寫滿意答卷,圍繞大力實施產業項目提升年;著力推進鄉村振興和縣域經濟發展 ;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創新;深入推進世代工程;用心用情用勁保障和改善民生;做深做細宣傳思想和意識形態工作;全面加強民主法治建設;堅決守住安全發展底線;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九個方面推進工作。
據悉,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內江明確「村子為戰、社區為戰、劃片包幹、網格管理,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防控思路,先後成立750個臨時黨支部、3549名黨員投身抗疫一線,21名優秀醫務人員馳援湖北,湧現出一批先進典型,而通過艱苦努力,內江在全省較早實現確診病例「清零」。
疫情常態化防控,受其影響的經濟社會秩序也要逐漸恢復。今年,內江出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28個方面104條政策,逐項研究「農業多貢獻、工業挑大梁、投資唱主角、消費促升級」,同步推動「金融添血液、財稅保運行、要素強保障」,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據悉,全市經濟增速從一季度下降3%到上半年增長0.6%,再到第三季度增長2.4%、11項主要經濟指標中10項實現正增長,呈現出逐季向好、穩定恢復的態勢,後疫情時代,內江彰顯出強大韌勁和活力。
面對「脫貧攻堅」收官之戰,內江走出丘陵地區「插花式」貧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新路子,全市建檔立卡的21.78萬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01個貧困村全部退出。內江市從2017年起連續3年獲評全省脫貧攻堅先進市。
面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內江更是堅持「聯通雙城抓配套服務、聯合毗鄰抓協同突破,聯動市域抓自身發力」,建設「一樞紐、兩中心、三基地、四區塊」,實施「五項重大行動計劃」,建設成渝發展主軸重要節點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務中心。建立1個領導小組+5個專班工作機制,梳理「四重」清單340項,與成都、重慶相關地區籤署合作協議70個,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