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海內南經——古國:氐人國——古名木:建木
正文↓
有木,其狀如牛,引之有皮,若纓、黃蛇。其葉如羅,其實如欒(luán),其木若蓲(ōu),其名曰建木。在窫窳(yà yǔ)西弱水上。
氐(dī)人國在建木西,其為人人面而魚身,無足。
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為蛇青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
旄(máo)馬,其狀如馬,四節有毛。在巴蛇西北,高山南。
注釋↓
1.引:拉,牽。
2.羅:捕鳥用的網。
3.欒(luán):欒華,傳說中的一種樹木,有黃色的樹根,紅色的樹枝,青色的樹葉。
4.蓲(ōu):木名,即刺榆。
5.氐(dī)人國:傳說中的古國名。我國古代有氐族,居住在西北一帶。
譯文↓
有一種樹,形狀像牛,樹皮可以拉下來,樣子像冠帽上的纓帶、黃蛇皮一樣。它的葉子像羅網,果實像欒華樹結的果實,樹幹像刺榆,名叫建木。這種樹生長在窫窳所在之地西邊的弱水岸上。
氐人國在建木生長之地的西面,那裡的人都長著人的面孔、魚的身子,沒有腳。
巴蛇能吞下大象,吞吃三年後才吐出大象的骨頭。君子如果吃了巴蛇的肉,就不會患心痛或肚痛之類的病。這種巴蛇的顏色是青色、黃色、紅色、黑色混合交錯的。也有一種說法認為巴蛇的樣子是黑色身子、青色腦袋,在犀牛所在之地的西面。
巴蛇生活地的西北有一座高山,高山的南邊生活著一種馬,名叫旄馬。旄馬看上去就像一匹很平常的馬,只是它四肢骨節處有很長的毛。
建木形象↓
"建木"是上古先民崇拜的一種聖樹。
傳說建木是溝通天地人神的橋梁。伏羲、黃帝等眾帝都是通過這一神聖的梯子上下往來於人間天庭。在廣漢三星堆中出土的青銅神樹上,有枝葉、花卉、果實、飛禽、走獸、懸龍、神鈴等,專家認為,這種神樹的原型,有可能就是建木。後"建木"在詩歌中用來泛指高大的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