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20年,他用銀幕營造的「時間迷宮」,藏著人生的真相

2020-12-24 週遊世界電影

近日好萊塢少有掌握話語權的電影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影片《信條》上映,作為諾蘭從影二十年來,第10部電影長片,《信條》的上映將8月初就開始的電影「諾蘭月」活動,推向了最高潮。自出道以來,諾蘭的作品向來以懸疑難懂,邏輯精巧,被影迷們又愛又恨。愛的是他影片中詭異靈巧的邏輯關係,讓我們仿佛置身於更高的維度窺探人生,而恨的是,諾蘭在影片中拍攝的故事,總是有太多炫技的地方,以至於看他的影片,絲毫不能鬆懈。不然錯過的不是一個細節,而是一部完整偉大的作品。

眾所周知,電影是一項面對大眾的藝術,即便是如許多追求詩意的文藝片,也並不會刻意炫弄邏輯關係和時間關係,以達到影片的某種噱頭。而在諾蘭之前,如希區柯克、科恩兄弟、大衛芬奇等大師級導演,也多以懸疑驚悚著稱,但是他們的影片比之諾蘭而言,在敘事方式上,對觀眾要友好許多。其實藝術也是講求付出和回報的,過於複雜的故事,不僅僅觀眾難懂,其實在電影創作上,也往往要注意許多細節。所以諾蘭的影片,絕不僅僅是為了製造觀影噱頭。

包括新上映的影片《信條》在內,諾蘭的代表作《記憶碎片》、《盜夢空間》、《星際穿越》中,都有對於時間關係和故事邏輯的把弄。這些影片無論在敘事上,還是故事手法上,幾乎代表了整個電影界最先進的探索方向。而且每當有諾蘭的影片上映後,影迷們頭號任務就是對影片各種故事邏輯關係和時間關係的解讀,如《星際穿越》中的四維空間,如《盜夢空間》裡的四重夢境,如《記憶碎片》裡的敘事順序。仿佛這些表象的手法,成為了諾蘭影片的最大看點。

但是電影作為一部藝術作品,其中的思想性,才是一部影片的靈魂。而之所以諾蘭能夠成為偉大的導演,也全在於,他通過複雜的故事,超現實的影像語言,在銀幕上對人生況味的表達。所以諾蘭影片的偉大,不在於其難懂,而在於難懂背後,蘊含其中的,對人生況味,人類文明深邃的探討。

從第一部長片《記憶碎片》開始,諾蘭就在銀幕上找到了他特有的思想表達方式。這部影片被譽為懸疑經典,但是這部影片的經典之處不在於故事的跌宕起伏,而在於其獨特的敘事手法,和故事素材。影片的主角,因為受傷,在這之後,他只能保留10分中的記憶,而在受傷之前的記憶,他依然能夠非常的清晰。從相關的資料來看,影片的創意來自於諾蘭的弟弟喬奈森.諾蘭的一部小說,而這個小說的創意,則很有可能就是他們將一種短暫記憶的怪病和一起犯罪事件聯繫後,創造出的影像邏輯。

這個以懸疑為特色的影片,並沒有和驚悚勾連在一起。諾蘭而是另行蹊徑,將這個懸疑的故事,和人生況味進行了潛移默化的呼應。通過倒敘的創作手法,通過超現實的影像,通過嚴謹的畫面邏輯,諾蘭將銀幕前的觀眾,由男主的第一視角帶入到銀幕上碎片化的故事中。諾蘭並沒有膚淺的把這個精巧的敘事手法當作影片的噱頭,而是在經過細緻的把控後,將這種故事邏輯關係,營造的猶如一個「時間迷宮」。其實整個影片的故事時間軸是逆向的,因為男主的記憶只有10分鐘,他通過寶麗來、小紙條、紋身所記錄的記憶是碎片化的,所以故事唯有逆向,才是朝著真相走去的。

這樣迷幻的敘事方式,讓一些「資深」影迷有了雄厚資本炫耀自己的觀影成就,在影片出來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這部影片被作為「資深影迷」的必要標準。而貌似能夠看懂故事的邏輯,就已經十分的了不起了。如果僅僅如此,諾蘭頂多只能算是一個好萊塢的一流導演,絕對進不了超級大師之列。其實在「資深影迷」的視線之外,諾蘭蘊藏在影像背後的,絕不僅僅是一個「時間的迷宮」。

我們繼續回味諾蘭這部20年前的《記憶碎片》,其實影片的故事內容非常的荒誕。只有10分鐘記憶的男主角,將為妻子報仇定義為他人生繼續存在的意義,所以他的生活中,會一直有一個假想敵,以促使他的生命有繼續存在下去的意義。而相對於周圍人而言,他僅有10分鐘的記憶,以及滿身的紋身,和幾個口袋裡裝的拍立得照片,就是他全部的線索。這就造成了,他相對於周圍人而言,認知非常的有限。影片中男主的處境,很像是一個在社會中,被完全孤立的個體。而他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唯有苦苦掙扎。

其實換言之,將每個個體的人生,放大到整個人類歷史或者人類社會當中,無論是縱向還是橫向,其實我們和《記憶碎片》中的男主處境又會有什麼區別呢?我們膚淺、單薄,用以支撐人生意義的認知,不一樣的是整個人類社會或歷史當中的「記憶碎片」嗎?

從這個角度看待諾蘭的創作技巧,我們才更應該驚呼偉大,他在嚴謹的邏輯,超現實的影像之下,所蘊含的不是難解的謎題,而是人生的真相。他看似超出常人的視角,其實就是讓觀眾們,在他的看似嚴謹晦澀的故事中,窺探到人類個體之於人類社會和人類歷史之下的現實況味。

後來諾蘭拍攝了被譽為漫改電影天花板的「蝙蝠俠系列」大片,在暗黑的哥譚市裡,蝙蝠俠的故事,被諾蘭營造的如夢如幻。銀幕前的觀眾,在罪惡、正義、人性之間,領略到了超級英雄的精神偉大和現實處境的悲哀。

在這期間,諾蘭還拍攝了他電影生涯中,最負盛名的作品《盜夢空間》。這部影片中國,諾蘭用一個超級特工的故事,將觀眾拉入到他在銀幕上塑造的夢境迷宮裡。在層層潛入的夢境裡,看似是盜夢團隊在完成一個獨特的任務和救贖,其實諾蘭帶領觀眾最終在夢境中找尋的,是人生如夢的真相。最後旋轉不停的陀螺,看似開放式的結局,其實就是諾蘭在銀幕上對人生如夢最徹底的表達。

20年來,諾蘭引領了世界電影敘事潮流。不過在故事方式上敢於探索的諾蘭,其實在影像語言上,他一直是一位保守的大師,在3D電影大行其道10多年後,諾蘭仍然堅持IMAX的拍攝方式,並認為這種方式,才是當前電影藝術最佳的選擇。

所以即便是剛剛上映的電影《信條》,諾蘭依然堅持了IMAX的創作方式,除此之外,他在這部影片中有構建出了新的「時間迷宮」,如果你想知道他在這個迷宮中藏著什麼樣的人生,在影院的大銀幕中藏著「真相」。

相關焦點

  • 諾蘭:10年《盜夢空間》,50年迷宮夢影-虎嗅網
    2009年《娛樂周刊》做了場活動,評選當代最偉大的50位導演,諾蘭排名第四,前三分別是史匹柏、彼得·傑克遜和馬丁·斯科塞斯;2017年,著名電影數據統計網站TSPDT公布了21世紀全球百大導演名單,在這份名單中,諾蘭排名十五。
  • 看不懂的諾蘭,看得懂的諾蘭現象
    《星際穿越》復映票房破億,老片《盜夢空間》8月28日馬上就安排上了,新片《信條》又定檔9月4日登陸內地銀幕。諾蘭三連,粉絲過年,恍惚間都有點「救市主」的感覺了。 得虧吳京同期沒有片,不然又惹起「吳京浪費諾蘭時間」的陳年往事。2017年諾蘭來華宣傳《敦刻爾克》,與吳京對話「中外導演巔峰論壇」。「吳京也配」的飯圈話術,讓人們第一次見識了諾蘭粉的摧毀性。
  • 諾蘭電影:在時間的魔術裡,聚焦時代困境
    然而,事實證明諾蘭與好萊塢相互成就,他的電影難得地達成了商業與藝術的微妙平衡。  敘述迷宮與時間迷戀  諾蘭電影最大的迷人之處,來自對觀眾智性和審美的尊重。諾蘭從不墨守類型電影的成規,即便如「蝙蝠俠三部曲」這樣典型的漫畫改編商業電影,也要融入科幻、黑幫、黑色、成長等類型元素,賦予影片更複雜的感觀和更深長的人文思考。
  • 諾蘭在20年前的《記憶碎片》中藏了一個彩蛋:與《信條》逆向子彈有...
    《記憶碎片》是諾蘭來到好萊塢後拍攝的第一部商業片,故事改編自弟弟喬納森諾蘭的短篇小說《死亡象徵》,目前豆瓣評分8.6,並贏得了第74屆奧斯卡和第59屆金球獎最佳原創劇本提名,奠定了諾蘭「燒腦」的作品風格基調。日前,諾蘭接受Complex採訪時透露,《記憶碎片》中藏著和《信條》內容有關的彩蛋。
  • 諾蘭成名作《記憶拼圖》回來了!DVD搞烏龍20年後還原經典倒敘版
    不過奠定他大師地位的《記憶拼圖》20周年的數位修復版,即將以「原版倒敘版」的方式重返大銀幕,雖然還沒能看到新作品,但粉絲可以先重溫諾蘭的經典。,雖然還沒能看到新作品,但粉絲可以先重溫諾蘭的經典。以《全面啟動》、《黑暗騎士三部曲》等片,奠定影史票房名導地位的克裡斯多福諾蘭,他在2000年的第二部導演長片《記憶拼圖》被影迷公認為「燒腦神片」,該片最大的話題,就在於全片利用倒敘剪輯手法來呈現劇情,並採取雙線敘事手法,明線是一環扣一環的分段倒敘,每段的開始都是下一段的結尾;暗線則是回溯式的順敘獨白,主角以自己的「理性規則」控制著自己的行為。
  • 英國人諾蘭,一個忠誠的「電影騎士」
    諾蘭曾說過:「看[銀翼殺手]時,我記得自己當時深陷其中,並且不斷地幻想將來我也能做這樣的工作。我記得電影的氣氛營造(一個陰雨連綿的賽博朋克世界)十分成功,這種感覺就像是你是如此深信在銀幕外真的有這樣的世界存在。而在這個世界中,正發生著電影中的故事。」再比如,作為庫布裡克著名「迷弟」,諾蘭在人前從不掩飾對庫布裡克的超級崇拜。
  • 分析《天能》五大亮點,導演諾蘭玩的是「時間」概念!
    分析《天能》五大亮點,導演諾蘭玩的是「時間」概念!由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動作大片《天能》,導演諾蘭希望給觀眾一個重新進入影院的理由,從一個新的角度體驗電影,共同進入神秘多變的國際間諜世界。導演充分發揮了「反轉時間」的概念,節奏緊湊,不小心可能會錯過精彩的畫面。約翰·大衛·華盛頓說,這絕對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天能》劇照。2.導演諾蘭。
  • 也許是未來的諾蘭回到過去,寫了一個流水...
    就像一個人的大腦的容量無法打敗計算機一樣——無論諾蘭多麼堅守大銀幕,多麼堅持用膠片攝影機,他的創作已經在某種層面上出賣了他「反電影」的傾向。也許120幀、8K不是超越人類體驗的電影創作方式,一個用計算機運算量寫作的劇本才是。影迷製作的時間線 圖源:陀螺電影《信條》用一個工業化極限的講法講了一個非常流水線的故事。
  • 諾蘭新作《信條》將於9月4日上映,回顧大師的「封神」之路
    這部華納兄弟出品的影片有望成為第一部上映於大銀幕的好萊塢新片。在克里斯多福·諾蘭2006 年的電影《致命魔術》中,波登(克裡斯蒂安·貝爾飾)批評了一個已經達到頂峰卻失去了優勢的對手:「米爾頓獲得了成功,不管那意味著什麼,但現在他害怕了,他不會冒任何風險。
  • 諾蘭是窮盡了電影「時間」,還是耗盡了觀眾耐心?
    《記憶碎片》劇照 《記憶碎片》真正的精彩之處在於顛覆了時間順序,而開頭這個像是倒帶回放的影像畫面顯然已經陪伴了諾蘭20年, 事實上沒有時間去思考《信條》裡錯綜複雜的映射邏輯,因為在新任剪輯師詹妮弗·拉梅(Jennifer Lame)麻利靈巧的剪輯下,快速的節奏推動著觀眾度過151分鐘。諷刺的是,對於一部渴望觀眾在大銀幕上看到的電影來說,它延續了諾蘭對IMAX的迷戀,但對於諾蘭鐵桿粉絲來說,等藍光出來後,有了暫停、倒退然而思考的時間之後,他們一定會慢慢分析劇情。
  • 諾蘭「時空三部曲」最後一部《信條》來了,9月4日上映!
    主人公穿梭於全球各地,開展特工活動,力求揭示「信條」之謎,並完成一項超越了真實時間的神秘任務。這項任務並非時間之旅,而是「時空逆轉」。諾蘭說:「《信條》不是講時間穿越的,它涉及時間和時間運轉的不同方式。我不是要上物理課,但『逆轉』時間是將物質的熵倒轉,讓它相對我們來說在時間中是反著跑的。」 在《信條》中,諾蘭再次開創了銀幕新玩法,再造令人瞠目的動作奇觀。
  • 諾蘭在《記憶碎片》中藏了彩蛋 是《信條》逆轉時間的原型
    據外媒報導,近日,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他早年間拍攝首部商業片時就有了「時間逆轉」的想法。在電影《記憶碎片》中就隱藏這一個與《信條》相關的彩蛋。
  • 時間魔術師諾蘭《記憶碎片》,突破電影章法,無法複製的完美特例
    很多人對諾蘭有記憶的第一部作品是《盜夢空間》但其實《記憶碎片》同樣有著令人驚豔且目不轉睛的魅力,且影響了之後20年影壇許多電影對於時間流的理解。破碎的記憶,什麼才是真實?我認為《記憶碎片》並不是個多麼特別的故事,患有「短期記憶喪失症」的男子找尋殺害自己妻子死亡的兇手,這樣的劇情架構無法說有多特別,但透過諾蘭那操弄時間的手法,將一個流暢的故事,拼接成一個無法走神,需要全神關注到最後一刻的作品。
  • 電影|《信條》首映 諾蘭:時間定義著我們的存在
    看過相關介紹的觀眾都知道,這次諾蘭還是圍繞著時間展開敘述,但玩的更大了," 時間逆轉 ",和我們平時接觸到的穿越、時空摺疊完全不同,一刷看懵是正常的,所以有觀眾表示 " 看完就想二刷 ",而這一全新劇情設定也讓觀眾讚嘆有 " 穿透身體直擊心靈的嗨爽。"
  • 諾蘭的《致命魔術》8.9分,對於時間和空間的運用精彩絕倫
    但是這就是諾蘭的厲害之處,他總能發現平凡故事裡的亮點,對它進行重構,最後輸出一個精彩絕倫的結果。在這部電影裡,諾蘭對時間和空間的運用是教科書般的示範。電影僅僅開始了三分鐘,就有三條時間線交錯電影開始,是魔術機關師卡特正在給一個小女孩講解魔術的三要素。
  • 影視劇丨諾蘭「時空三部曲」最後一部《信條》來了,9月4日上映
    主人公穿梭於全球各地,開展特工活動,力求揭示「信條」之謎,並完成一項超越了真實時間的神秘任務。這項任務並非時間之旅,而是「時空逆轉」。諾蘭說:「《信條》不是講時間穿越的,它涉及時間和時間運轉的不同方式。我不是要上物理課,但『逆轉』時間是將物質的熵倒轉,讓它相對我們來說在時間中是反著跑的。」在《信條》中,諾蘭再次開創了銀幕新玩法,再造令人瞠目的動作奇觀。
  • 11年過去了,這部關於夢境與現實的電影,仍然是諾蘭的巔峰之作
    諾蘭的懸疑片最為人嘆服的便是敘事結構的超強把握能力,他的電影總是會打破常規的時間與空間界限,讓觀眾墜入他設計的敘事迷宮中欲罷不能。其實單獨按照正常的時間與空間的邏輯線拆解諾蘭的作品,其實你會發現電影的設定並沒有那麼的燒腦,但就像他在《記憶碎片》中做的將回憶與現實兩條時間線剝離用不同畫面色彩加以區分,並採用倒敘的敘事手法就將觀眾置入了一個精神的迷宮,無法逃脫;《致命魔術》也沒有使用常規的敘事線,將倒敘、插敘與閃回巧妙結合,用過兩本筆記本形成三層嵌套的講述模式。
  • 諾蘭和《蝙蝠俠》的幕後情懷
    有什麼電影在上映的時候需要增加影院的警備有什麼電影在上映的時候需要增加影院的警備,有些國家甚至禁止放映這部電影,這麼轟動的電影就是去年的《小丑》搞得這麼緊張可不僅僅是電影有不適宜小孩觀看的內容,而是因為7年前的這部《黑暗騎士崛起》2012年《
  • 《信條》觀影指南:如何在時間的迷宮裡逆行
    有人可能會被影片中提出的「熵」、時間鉗形等概念所迷惑。但這些只是為了給設定提供理論支撐。大家沒有必要去花太多精力理解科學概念,或者在概念上糾結,這些陌生的概念也不是阻礙理解的真正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諾蘭這次為觀眾打造的體驗,不僅是前所未有,還極其陌生和反常。
  • 《信條》IMAX主創特輯發布 諾蘭天團玩轉傳奇攝影機再造視覺奇觀
    電影《信條》海報9月4日,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使用IMAX膠片攝影機拍攝的電影《信條》即將登陸全國IMAX大銀幕。作為「逆轉時空」的新一力作,諾蘭導演在IMAX大銀幕上視覺奇觀的開創玩法徵服海內外媒體,強勢口碑早已讓影片未映先火。今日,IMAX發布《信條》幕後製作特輯,影片主創包括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男主約翰·大衛·華盛頓、攝影指導霍伊特·范·霍特瑪等在鏡頭前為觀眾講述幕後故事,解讀他們如何玩轉IMAX攝影機締造這場逆轉時空的視聽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