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的蛻變之路

2020-12-24 騰訊網

曹操這個人呢有很多優點,也有很多缺點。我們都知道曹操是個非常狠毒,奸詐多疑的人,那為什麼曹操會變成這樣呢?

一、還沒做官的曹操

《三國志》上說「太祖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唯梁國橋玄,南陽何顒異焉。玄謂太祖曰:「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就是說沒做官的曹操有點放蕩,不置產業,很少人注意到曹操,不過橋玄與何顒二人卻認為曹操與眾不同,認為曹操是個做大事的人。(橋玄當時是東漢的一人尉,位列三公)這一點上曹操與漢高祖劉邦非常相似,劉邦沒做皇帝前就是個無賴,很多人都不喜歡他,不過劉邦同樣也被呂公看重。

這就是沒做官之前的曹操了,不被大多數人喜歡,但是還是有人青睞的。正如我們的言行離不開父母老師的言傳身教一樣,曹操在受到二人的稱讚後,確實得到了很大改變,因此在曹操發達以後每每路過橋玄的故鄉,都會到橋玄的墓旁拜祭,而且禮節之高,曹操父子用太牢祭奠橋玄,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用大牢,曹操用太牢祭奠橋玄,足見橋玄對曹操的影響之大,橋玄對曹操的看重可以說是曹操的第一次蛻變。

二、在靈帝朝做官的曹操

《三國忘》中說「年二十舉孝廉為郎,除洛陽北部尉,遷頓丘令,徵拜議郎。光和末,黃巾起,拜騎都尉,討潁川賊。遷為濟南相,國有十餘縣,長吏多阿附貴戚,贓汙狼藉,於是奏免其八,禁斷淫祀,奸宄逃竄,郡界肅然。」這裡已經非常明確的說了東漢末年,封建官僚階級已經非常腐敗了,曹操做了一些事試圖改變這種局面,不過失敗了。在做洛陽北部尉的時候,造五色大棒,專門杖打違反法紀的人。皇帝寵幸的宦官蹇碩的叔父蹇圖違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將蹇圖用五色棒處死。於是,「京師斂跡,無敢犯者」。曹操也因此得罪了一些當朝權貴,礙於其父曹嵩的關係,明升暗降,曹操被調任頓丘令。到頓丘不久曹操就被免職了,後來,曹操閒居了幾年,並熟讀了兵書,為後來後曹操的戎馬生涯奠定了基礎。

曹操做官的這些年,曹操目睹了官場的腐敗不堪,曹操剛踏入官場時是剛正和天真的,他杖打權貴,整治吏治可是當他發現統治集團內部的腐敗,曹操不得不停下思考,這為曹操的第二次蛻變。

三、董卓之變時的曹操

根據《三國志》上說「太祖至陳留,散家財,合義兵,將以誅卓。冬十二月,始起兵於己吾」即曹操首倡義兵攻打董卓。後來天下諸侯紛響應,組成了關東聯軍。不過關東聯軍各懷鬼胎,這時「太祖曰:「舉義兵以誅暴亂,大眾已合,諸君何疑?向使董卓聞山東兵起,倚王寶之重,據二周之險,東向以臨天下;雖以無道行之,猶足為患。今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不知所歸,此天亡之時也。一戰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後來呢,聯軍還是不動,曹操於是帶著自己的人與董卓打,不過實力懸殊,曹操差點喪命,曹操回到酸棗大營指責袁紹等人不進兵打董卓,並羞辱了眾人,然後憤然離去。曹操在董卓之亂後寫了《蒿裡行》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鹹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通過曹操首倡義兵攻打董卓,可以看出在董卓之亂前曹操至少還是忠於漢室的,不過,經過董卓之亂,曹操看到了天下諸侯的醜惡嘴臉,他已經發現天下早已不是劉氏天子的天下,而是天下諸侯的天下,他明白自己所忠心的漢王朝早已遠去,因為沒有一個諸侯願意心甘情願的救下早已水深火熱的漢獻帝了,這也是為什麼只有曹操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原因,在天下諸侯眼中,漢朝已是明存實亡了,漢獻帝已經沒用了。因此董卓之亂後的曹操,開始了逐漸向為自己謀利的方向靠攏,曹操已經對漢王朝和天下諸侯心上人寒了,曹操的政治報負開始改變,此為曹操的第三次蛻變。

四、官渡之戰後的曹操

官渡之戰曹操以弱勝強,曹操的根據地也從許昌搬到了鄴城,而天子留在了許昌,但是曹操更多的人都去了鄴城,政令也是從鄴城發出,事實上曹操在官渡之戰後已經開始架空了漢獻帝,因為從官渡之戰才有了絕對的實力,緊接著,曹操遠徵烏桓,消滅了袁氏殘餘勢力,殺死了烏桓單元蹋頓,並,消除了東漢末年烏桓對漢王朝的威脅,此時的曹操志得意滿,即興登上了竭石山,寫下了《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官渡之戰的曹操開始志得意滿,有著一流天下的雄心壯志,他把自己的治所設在鄴城,意味著漢獻帝開始遠離政治中心,曹操正從政治上完全架空這塊漢朝皇帝,曹操開始飄了,此為曹操的第四次蛻變。

五、赤壁之戰後的曹操

赤壁之戰曹操驕傲自滿,大敗而歸,感概萬千。他開始反省自己的錯誤,但是令其無奈的是三國鼎立的局面已經形成,曹操雖然也有幾次攻打劉備孫權,但效果甚微,此時的曹操早已年過半百,走向了自己的人生暮年。曹操雖然仍徵戰四方,但是已經力不從心。晚年的曹操,野心已經充分暴露了,建安十八年,曹操受封魏公,建魏國,後又封魏王,當然這都其實是曹操自導自演的。建安二十五年,一代奸雄曹操去世,享65歲。

赤壁之戰後,曹操的野心膨脹了,同時他也犯了很多帝王共同的錯誤,他的疑心也大了,我認為疑心大是人老了,有些事真的不可能一一過問,對自己的部下產生了信任危機,此為曹操的第五次蛻變。

曹操一生戎馬,平定一方,上安漢獻帝,下安臣民,雖生性狠毒奸詐,但亦可謂英雄。

相關焦點

  • 史話三國:曹操是奸雄,劉備是梟雄,孫權是英雄,呂布算什麼?
    誰能被稱之為英雄?誰又是別人眼中的梟雄?奸雄又當從何而論?英雄、梟雄、奸雄,應該如何評判?第一猛將呂布應算哪種雄才? 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弄清楚英雄、奸雄和梟雄的概念和定義。三者之間的相互聯繫和邊界。 這樣做還不夠,還要放到某一個具體的時代上來講。
  • 亂世之梟雄,治世之能臣,一代梟雄之路的起始
    曹操字孟德小名叫阿滿,我們稱他為,曹阿滿。曹操的一生不可謂不精彩,非常的傳奇。挾天子以令諸侯,以漢獻帝劉協的名義徵討四方,對外平定蠻夷之徒,統一了中國北方地區。曹操出生在宦官家庭,他的祖父為大宦官,我們都知道,在漢朝時,宦官當權外切與宦官的爭鬥不斷,所以宦官的權力非常之大,這也是起到的左右平衡作用,為了保障皇權而起。
  • 智超郭嘉武壓張遼,卻不受重用,曹操:沒人能駕馭住他!
    曹操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軍事家、詩人,被稱為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曹操一生非常善於用人,身邊聚集了一眾英雄豪傑。在謀臣方面,早期曹操有智謀冠絕天下郭嘉郭奉孝,後期有能夠與諸葛亮掰手腕的司馬懿。武將有五子良將在左右,還有自己宗室的一眾猛將。
  • 《三國演義》十大經典語錄,關羽霸氣,曹操果然奸雄
    曹丕聞之,潸然淚下。確實,兄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要相親相愛。第九: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同戮!點評:這句話出自《三國演義》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劉關張桃園三結義,開啟兄弟創業新篇章。第八: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公。
  • 《閒話三國志》之二 奸雄入仕
    曹操被許劭評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以後,在二十歲的時候被推舉為孝廉,任郎官,後來被任命為洛陽縣北部尉。曹操剛到尉公署的時候,修繕了四門,又製作了五色棒,有違法犯禁者,不管你是豪強還是百姓一律棒殺。有一次,漢靈帝非常寵信的小黃門蹇碩的叔父夜間行走,曹操立馬下令把他殺了。
  • 曹操被一小人誤導,殺錯一位猛將,實力碾壓關羽張遼!
    曹操被稱為「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他從一無所有起家,一步一步招兵買馬建立了魏國的龐大基業,堪稱是一個時代的楷模。曹操這個人非常愛惜人才,即便是對曾經的敵人,也想要將他們招攬到麾下。但是曹操生性多疑,因為這個性格也錯殺過不少無辜人。曹操被一小人誤導,殺錯一位猛將,實力碾壓關羽張遼!
  • 曹操:唐以前尊,宋以後貶,近代毛主席魯迅等又尊曹操,為何?
    民離政亂,安之者哲人;德喪時危,定之者賢輔」和「帝以雄武之姿,常艱難之運;棟梁之任,同乎曩時;匡正之功,異乎往代——李世民《唐太宗文皇帝祭魏太祖武皇帝文》李世民這文中對曹操的敬仰之情溢於言表。南宋以前,陳壽的《三國志》中曹魏是正統地位。
  • 曾被貶成三國演義最大反派的曹操,究竟何時開始被「洗白」的?
    「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 不過在最近幾年,曹操開始慢慢地從「反派」這個名號剝離出來,還獲得了不少喜歡曹老闆的追隨者,那麼究竟是何時開始,曹操就走上了「洗白之路」,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的呢?
  • 曹操見過大喬、小喬嗎?大喬、小喬之父和曹操什麼關係?
    曹操而橋玄,就是少有的幾個能看出曹操身上隱藏的潛質的人。橋玄見到曹操時,曹操還不到二十。《後漢書》、《資治通鑑》的記載是: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三國志》裴註裡收錄了一種記載: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 最熟悉的陌生人——曹操冷知識17則
    (許)劭鄙其人而不肯對,操乃伺隙脅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操大悅而去。瞧,妥妥的一差評。不過,曹操很開心,奸賊也好,英雄也罷,只要不是庸才就好!而羅貫中《三國演義》卻採錄了孫盛《異同雜語》之說:「(曹操)嘗問許子將:『我何如人?』子將不答。固問之,子將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太祖大笑。「於是,曹操「治世能臣,亂世奸雄」之名號廣為流傳。
  • 為何《三國演義》中曹操被稱為奸雄,劉備被稱為梟雄?
    我們看《三國演義》,都知道人們稱曹操為奸雄,劉備為梟雄。但是這兩位為啥有了這麼個名號,卻是沒人能說明白,今天我給絮叨絮叨。為啥曹操是奸雄?曹操名叫曹阿瞞,名字中就有個瞞字,生性奸詐狡猾,鬼點子特別多。曹操老爸於是再不聽他叔打他小報告了。曹操十幾歲跟袁紹一起道上混,高大帥氣的袁紹總被相貌平平的曹操壓一頭,就想弄死曹操。有一天晚上,曹操睡著,袁紹從外面刷就是一飛劍,恰好擲到曹操頭前一尺。曹操一看,知道袁紹還要扔第二劍,而且會扔到剛才往下一尺的距離,於是偷偷又往下縮了一尺。袁紹果然扔了第二劍,就扔到曹操以前頭顱的地方。
  • 新三國:曹操精彩的七段演說,這才是我們心目中的奸雄!
    新三國在這點上對曹操刻畫的還是挺成功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新三國中曹操的一些經典對話和語錄。一 死不認錯的曹操曹操和陳宮避難逃到了呂伯奢的家中,可因為誤會殺害了呂伯奢的一家。曹操在祭奠呂伯奢事說:伯父,不是阿瞞害了你,是這個亂世害了你呀,你的大恩大德,大仁大義,侄兒至死都不會忘,侄兒想念你。伯父,曹操定會為你老人家報仇雪恨,舉義討賊,廓清天下。
  • 三國演義:如果曹操在華容道被殺,劉備能不能統一天下
    三是「歸降派」,曹操在統一北方的過程中,收編了袁術、袁紹、張繡等割據勢力的殘部。在曹操死後,「保曹派」會面臨著「站隊」的煩惱,是效忠曹丕、曹植還是曹彰呢?而對於「保皇派」來說,曹操死後,是漢獻帝重掌朝綱的最好時機,他們必然會趁機奪權,以求匡扶漢室。「歸降派」,或搖擺不定、或陰奉陽違、或重新割據……總之曹操一死,其集團內部會亂成一鍋粥。
  • AI復原古人容貌:曹操的臉讓人感到不適,樓蘭美女堪稱絕世美人
    歷史上有很多亂世而起的英雄,曹操就是其中一個,他挾天子以令諸侯,似乎從小就擁有獨特氣質。曹操在年輕時曾找過相面大師許邵給自己相面,許邵一見曹操就說,「君治世之能臣,亂世之英雄」,三國演義為了突出曹操反面形象,把英雄二字改成了「奸雄」。
  • 《鐵血三國志》曹操介紹 重要NPC不可扮演
    簡介:曹操,字孟德,魏王。人稱「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黃巾大亂之時,以騎都尉身份參加討伐從此顯露頭角。董卓作亂,招集關東義軍討伐。董卓死後,縱橫亂世,南徵北戰,掃平北方各路豪強,奠定魏國的基礎。角色:重要NPC,玩家不能扮演。人物造型與特點:頭戴冕冠。以黑為主。冕冠兩側,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與髮髻拴結。並在笄的兩側繫上絲帶,在頜下繫結。
  • 曹操:其實我不想稱帝,你們信嗎?
    但是這兩種意思曹操明顯都不符合,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問了,曹操不是「竊國賊」嗎?即有偷竊,又是大壞蛋,這可真是誤會曹老闆了。曹老闆在最開始是想做一個治世之能臣的,無奈當時的世道太亂,容不下這麼一個能臣,最後不能不跳到亂世之梟雄的行列之中。直到去世,也終歸沒有稱帝,依然是漢相,所以他不能被稱為漢賊!
  • 典韋外號古之惡來,張遼古之昭虎,劉備的外號讓曹操笑掉大牙
    正是由於劉備廣泛在民間傳播他「興復漢室」的理想,並且以「劉,關,張」結義之意氣為根據,用仁義廣收天下英雄! 就連曹操都吃過他的大虧!公元199年,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曹操當時說了一句「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聽到此話,自然感覺到不妙,適逢天打大雷,劉備故意將手國湯匙掉落在地,並且聲稱「聞雷聲,尚且如此,何以為英雄也」後來藉故逃脫曹操控制。
  • 白馬門荀彧與曹操的最後一次互勸,漢臣與魏王之間,荀彧以死明志
    這一次衝突是兩人決裂點,也是曹操下決心迫使荀彧做出選擇的點。荀彧可以說是曹操的三國生涯之中最重要的謀士之一,為曹操立下了不世之功。曹操稱荀彧為吾之子房,由此可以看出曹操對荀彧的看重。東漢末年,曹操早早抓住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在軍事實力上屬於上遊水準。
  • 曹操冷知識:原姓夏侯,與劉備和孫權是親戚,並不是三國時期人物
    ▲曹操高陵出土刻銘石牌6、汝南郡人士許劭兄弟,主持一個叫月旦評的東西,有點類似於點評類節目,經常能捧人出道。曹操當時還沒發達,也想讓許劭點評自己。但許劭懶得搭理曹操,於是曹操嚇唬許劭:我這個人狠起來,夢裡都能殺人。無奈之下,許劭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評語:「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7、曹操與劉備、諸葛亮、張飛、孫策、孫權都是親戚。當然,和大喬、小喬、黃月英也都是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