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網
「相隔一年,世界已經巨變,技術變革提前並且加速,與其擔憂,不如擔當。」馬雲在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講到。
疫情之下,對於願意思考未來的企業家來說,機會才剛剛開始。新科技將改變未來商業世界版圖。
港科大EMBA中英雙語課程以雲課堂,參觀實驗室,專題報告,知識轉移四部曲的方式開展了「走進科大實驗室」系列活動,邀請到首屈一指的科研教授,與大家一起分享世界級的科研成果,一起感受科技的力量,以及其蘊含的巨大商機。
「光」可謂萬物生命之源,改善人類的科技也是源自「光」的創新研究。唐本忠院士致力於聚集誘導發光(AIE)機理的探究,2016年《自然》期刊將AIE列為支撐未來納米光革命的四大納米材料之一,且是其中唯一一個由中國科學家原創的新材料體系。AIE分子材料有如競賽場上的 「全能運動員」,可應用在物料、醫療、病毒檢測、食品質量監測等多個範疇,具有極大的潛在商機。
一、光學研究對人類有多重要?
「許多改變人類生活的技術,均是來自關於『光』的研究,在研究光與其他物質的互動中,從重大的基礎科學發現新創新。」(《自然材料》2015年14卷社論)在眾多關於光的研究中,發光分子在稀溶液裡閃閃生輝,一直引起我的注意和喜愛。
早期的重大光學研究成果,例如愛因斯坦在1905年發表「量子論解釋光電效應」,一直改變人們思想的概念與機理,直至近代有關光學的大影響力研究,包括2008年及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的項目,分別是「綠色螢光蛋白的發現和改造」、「超分辨螢光顯微技術的研發」;而2014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獲獎項目就是「高效藍色發光二極體的發明」,全都是發光材料與器件,它們是改變世界面貌的材料與技術。
聚焦光與其他物質互動的研究,主要有兩大類。其一是光物理 (Photophysics),特性是以固態聚集,探索光與電的相互作用、能量轉換的過程,已經常應用至許多電器用品中,如大型電視屏幕、柔性顯示、省能照明等,一般人非常熟悉。其二是光生物 (Photobiology) ,特性是以水相聚集,用作理解生物結構、探索生命的過程,醫療應用普遍,包括成像示蹤、健康診療、疾病防治等。
二、聚集誘導發光AIE的劃時代突破
有機發光材料通常在固態和水相使用,隨著水的加入,分子開始聚集,發光逐漸減弱,直至徹底消失。這種現象叫做ACQ (Aggregation Cause Quenching),意思是「聚集導致發光猝滅」。因為發光材料多在聚集態下使用,比如製作一塊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手機屏幕,發光材料就是在濃度最高的固體薄膜態使用。那麼,究竟如何降低ACQ效應的不利影響?其中一個被大多數研究人員採用的方向,是抑制發光分子的聚集,但效果並不理想。
由我們研發的概念──聚集誘導發光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與傳統ACQ現象完全相反,隨著水的加入,分子開始聚集,發光逐漸增強,直至閃閃發光;原理是具有AIE特性的分子,跟與平面共軛的ACQ螢光分子不同,AIE分子通常具有螺旋形或者扭曲的空間結構,使份子在聚集態下,限制了分子內的自由運動空間(Restriction of intramolecular motion,RIM),抑制了激發態的能量以非輻射躍遷衰退的途徑,轉而以螢光的形式耗散,令發光強度顯著。
三、AIE的多元優勢
AIE具備多項優勢,包分子結構可按RIM機理設計,發光顏色可覆蓋紫外,即紅外波段,聚集態發光量子效率也可調節。經過20年的發展,AIE材料已經廣泛應用在化學/生物傳感、光電器件、癌症診療和納米藥物遞送等眾多領域。
這項百分百中國原創的技術,使聚集誘導發光研究團隊榮獲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我有幸成為科大創校以來,首位獲此殊榮的學者。目前,全球有145個國家或地區,共約12,000個研究機構或部門從事AIE相關領域研究。
AIE的突破性貢獻,在於AIE可被套用到不同物料上,可說是材料競賽場上的「全能運動員」,應用層面涵蓋:血管成像、細胞追蹤、液晶顯示、智能材料、發光二極、指紋檢測、爆炸物探測、有機光波導細菌甄別、食品質量監測、化學傳感器、細胞器影像,AIE的出現,逐步打破國際間對螢光檢查技術,以及相關產品的壟斷局面。
四、AIE的技術和應用範圍
AIE材料的技術和應用主要分三個範疇:
(一)效率光電轉化材料和器件的開發與應用
目前,中國在能源領域上面對巨大的需求,發展環保照明和各類顯示工具是必然的趨勢。以OLED為主的顯示和照明為例,可應用於摺疊顯示、柔性照明等多個普及化的場景,然而代表性材料功能單一,且全方位依賴進口,設備亦全面依賴進口,中國缺乏自主智慧財產權如螢光、金屬磷光材料體系。
1、環保照明及低成本三維成像
具備AIE特性的OLED材料,保證材料高固態光致發光效率,特殊發光機制提高材料的激子利用率,可製造低成本、低滾降、高器件表現力的成品,建基於AIE,可發展出一系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電生光材料、器件和工藝設備,滿足能源的需要。
至於應用在量子計算、自旋電子學光通信、光學保密及3D顯示的「圓偏振光發射」技術,行業痛點同樣是光學組件依賴進口,由AIE支持的非摻雜性CPL(圓偏光鏡)材料及器件,是高效率偏振光材料,可裸眼多角度立體顯示,是低成本的三維成像器件。
2、簡化LED點膠
而LED的其中一個工序:點膠,除了現行原料基本依賴進口外,還有點膠分散性差,能量傳遞不充分,更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嚴重等缺點。按AIE的原理,可製造反Kasha規則的單分子白光,新理論傳新跟發光能級充分利用,有效降低器件製備成本和簡化工藝,而且AIE顏色豐富,與現行點膠工藝結合。
(二)高靈敏度和高特異性的智能傳感材料和器件
新冠病毒引起全球疫症,環境保護監測、公共安全衛生等領域的訴求只會有增無減,多類別、複合型和大通量的檢測材料和設備,均為市場所需,研發中國原創的智能傳感材料和設備,也有助打破國外在此領域的壟斷。
1、及早發現缺鉀症
以金屬離子類為例,現行常規的材料是無法採用可視化的螢光法檢測鉀離子,而採用AIE為材料的鉀離子螢光點亮探針,有助發現人體缺鉀症,當人的體內缺鉀時,會造成全身無力、疲乏、心跳減弱、頭昏眼花,及早檢測,病人適時補充鉀,支持心臟舒展和伸縮自如,調節心跳節律,維持身體健康運作。
2、含汞或銀量汙染物
另一方面,納米銀產品泛濫,美白袪斑等護膚品亦常被發現含汞或銀量超標,汙染源十分廣泛,而AIE為材料的汞離子螢光點亮探針,則可有效找出有害汙染物。而食品新鮮度更加是市民最關心的項目,尤其是活魚海鮮,我們將AIE材料應用至胺類揮發性氣體監測,可容易驗出三文魚的放置時間,叫人吃得安心。
3、綜合工業汙染檢測
工業產生的有毒氣體或廢水,無色無味,長期損害人體健康,一直是社會關注的課題,唯工業排放的檢測行業痛點多,不但檢測時間耗時長,且每次檢測只針對特定物種條件,混合體系失效,可攜式檢測器亦較少。AIE技術可解決以上痛點,因為AIE多為單一反應型,選擇性好、精密度高,例如有機毒氣可視化含量監測,可應用至化工廠區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含量測試,檢測出有機磷(如沙林毒氣);又可應用至甲醛(福馬林)含量監測,檢測室內環境VOC的含量。其他常見氣體類測驗,包括高濃度二氧化碳氣體監測,進行工廠排放等氣體分析;而水含量的可視化監測,可進行封裝及纖維等溼氣含量測試。
4、壓力敏感材料
此外,AIE可作為壓力敏感材料,可以為飛行器進行風洞實驗。風洞是一種產生人造氣流的管道,專門用來研究物體在氣流中,產生的氣動效應以及進行耐熱抗壓實驗等,測量飛行物體與空氣相對運動所受到的阻力,精準度提高,飛機安全度相應提高。至於作為微壓力敏感的材料,細緻之程度,足夠檢測細胞運動。
最後是應用至有機底物,葡萄糖選擇性識別與監測、胺基酸選擇性識別與檢測和爆炸物選擇性識別。
(三)高解析度和對比度的成像和示蹤材料及器件
隨著人口老齡化,人們對健康要求提高,醫療健康、生物、製藥等領域有龐大的需求,AIE可以將微觀過程和治療模式等以可視化和動態監測形式展現,立足精準醫療,整體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1、線粒體成像和示蹤
精密度高的AIE,可為存在於細胞中的線粒體製造成像和示蹤檢測,線粒體可說是細胞中能量工廠,是人體一切動力的來源。由AIE進行成像,線粒體的螢光顏色可調,區分生物體自發螢光,達高解析度和對比度。技術可應用於科研試劑、病理研究和藥物篩選,實驗包括將正常與患者線粒體形貌對比,藉以確定是否原發性疾病;或進行特定過程的監測,確定該過程的核心步驟;至於藥物,可以比較服用藥物前後的線粒體變化,協助醫駕人員確定藥物是否有效;醫療人員更可就特定細胞進行活性檢測,而不是從身體抽取出來已無生命的細胞,直觀動態成像,作出最佳的病情判斷。
2、治療癌症新希望
以令人聞風色變的癌症為例,AIE的精準醫療,為治療癌症帶來新希望。首先是協助醫生從線粒體區分出癌細胞,及早篩查出癌症,我們又發現一種AIE材料,可以精準地追蹤四處逃竄的癌細胞,在癌細胞中聚集發光,卻對正常細胞視而不見,這種能力有機會成為未來早期診斷癌細胞的新手段。在治療的過程中,AIE可對腫瘤或癌細胞等組織進行長期追蹤和顯影,亦可對即使極微量的化學品進行高靈敏度的檢測、預報及控制。
在動手術時,犬牙交錯的腫瘤邊緣,為醫生切除過程帶來嚴峻的考驗,因為切除不淨,會留下復發的隱患,如切除過多,又會讓病人遭遇不必要的傷害。對此,使用AIE材料進行細胞器成像,只有一毫米大小的腫瘤,都可以通過螢光精準呈現,醫生可精準地只切除癌細胞。我們已經在大動物身上開展了AIE用於手術螢光導航的初步實驗,並取得了很好效果。
3、細菌病毒快速測試
除了癌症,細菌、真菌、病毒的快速診療,都是醫療界渴求的技術,目前的行業痛點是難以靠形貌去辨認細菌、病毒,如每次化驗都要依靠孵育,時間太慢,病毒傳播不等人,大型爆發,後果堪虞。如以AIE為材料的細菌陣列傳感晶片,可區分細菌、真菌的種類;而AIE雙通道精確定性定量分析,檢出病毒準確率可達99%。我們進行過的實驗包括檢測寨卡病毒。
4、檢視毛細血管
血管閉塞是另一個引致嚴重病症的原因。近/遠紅外AIE點成像,其高亮度可為血管進行超深度成像,通過非侵入式快速逐層掃描及三維建模,窄小如4.4微米毛細血管的情況和血流速度,都可以被顯示出來,醫生可了解血液的黏度,從而為潛在血栓定位,防止中風。
5、光聲/光熱複合診療
雖然AIE材料在生物應用,主要是善用其螢光顏色或強度的變化,但稍為修改其分子設計,可以賦AIE材料分子多種功能,例如在螢光導向的化學治療上,AIE材料既可作為螢光示蹤劑,更可以作為癌細胞的治療藥物,在光聲成像導向的光熱治療方面,溶液中的AIE材料具有更多的分子內運動,使其激發態能量以熱的形式釋放,實現高效的光聲成像和光熱治療,簡化診療程序,應用材料一體化。
6、百分百中國原創
歸納以上三大範疇的應用,場景連結能源、空氣、水源、食物、醫療、健康,跟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AIE一方面為現有技術提供更好的材料體系,切實提高成像品質,同時實現手術導航定位精準切除,將診斷與治療一體化。重點是專利權屬於我們,可打破國外的壟斷,因為全球大部分商業化生物螢光探針都是傳統的ACQ材料,其智慧財產權由國外企業把控,價格昂貴且效率遠不如AIE材料。中國原創的AIE擁有長效、穩定、成本低,普惠性強的優勢;我們期望將其成果產業化,切實為改善人民的醫療條件貢獻力量。
我本身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AIE高等研究院亦設於華南理工大學,我以黃埔軍校的精神定位這所「黃埔實驗室」。因為當中有一流的基礎科學人才及應用技術型能手,不以文章考察人的能力,重點以應用型產品為導向,闖出一條真正中國特色的、世界公認的,從原始創新到應用轉化的新路。以AIE材料學研究為基石,不斷向外拓展生物學、醫學、環境 學等應用,整合設備製造、智能分析和大數據云平臺資源等,帶領中國由製造走向創造,切實滿足人們生活生產需求,打通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的最後一公裡。
五、未來計劃:技術落地的三大方向
(一)高效率光電轉化材料和器件
目前行業面臨的問題是設備買得起,材料則被國外壟斷,價格高企;擬從以下四步驟開發應用。
第一步:OLED材料篩選
篩選合適的AIE材料體系及匹配材料等穩定性評估,明確專利所屬權和技術轉移分配,包括發光材料類、匹配空穴電子材料類、陰陽極材料類等,儘量避免商用專利幹擾。
第二步:產線性能評估及工藝初步參數確定
採用工業器件結構,製備大尺寸和頂發射器件,從而取得產線性能分析,得到重複性高及穩定的數據參數。
第三步:中試生產線參數及連續性能評估
篩選材料批量合成與純化,獲取大規模生產線工藝參數,用作考慮融資等商業化操作的基礎。
第四步:孵化企業
與OLED企業籤訂採購合同,完成進口產品替代。
(二)高靈敏度的智能傳感材料和器件
行業面臨問題是核心檢測材料具選擇性,以及配套檢測設備和耗材脫節,實落要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步:確定應用場景及材料選擇和測定對象形式
進行專利調查及轉移。場景包括:玻璃化轉變溫度的確定;食物農殘含量測定,如金屬,有機物等;環境中VOC(如甲醛等)的監測;特定疾病的靶向物監測,如全血、血漿、組織切片等。
第二步:配伍AIE材料體系與檢測手段及形式
建立全球AIE材料及性能平臺及專利庫,篩選材料體系及驗證,肯定其重複性和穩定性;常規光學檢測方式配伍,如氣態/液態;折射率/光強/光色;自動/手動等;光譜採集及算法優化軟硬體,包括圖像識別、高光譜分析、雲端數據傳輸等。
第三步:初步集成及樣機穩定性測試及反饋
當技術成熟度及市場估值顯著,可以孵化和融資等商業化操作。
(三)高解析度和對比度的成像和示蹤材料及器件
目前行業面臨的問題,是生物螢光探針領域,包括高附加值和關鍵性材料被壟斷。
第一步:針對不同生物應用場景篩選材料體系,進行專利篩選及傳遞
完善全球AIE材料及性能平臺及專利庫建立,篩選材料體系及驗證;集中開發選擇性細胞器示蹤探針、雙光子及遠紅外探針、納米粒子及相關包覆技術等。
第二步:批量生產生物探針及穩定性控制,試劑包裝、貯存運輸等技術
穩定批量有機螢光量子點製備,包括:微流控技術、渦流循環技術、擠壓技術的設備開發。就不同形態,如固態、液體、懸浮液的產品,控制其穩定性,調節合適的貯存條件、包裝形式及冷鏈運輸方案。
第三步:生物探針市場培養及推廣
現已成功銷售予深圳艾伊津有限公司及 Sigma-Aldrich公司。其中艾伊津生物科技,是第一家公司獲得科大專利授權,基於生產AIE材料,提供創新的生物成像方案,以解決現有商業螢光材料所面臨的種種問題。
第四步:建立專屬耗材大型儀器的開發及分析平臺
一方面建立超高深多光子成像系統及光學平臺,另一方面成立臨床檢驗技術轉化中心。
(四)專用試劑及設備的開發
由於有些行業的特殊性,訴求獨特,普遍性的試劑設備難以介入;AIE材料靈活多變,可以應用至以下三個特殊行業:
1、高解析度指紋採集材料及快速甄別技術
固態指紋粉已進入市場推廣,合作夥伴包括刑偵科技產品商廣州市鷹洲科技有限公司;其他同類產品還有:噴霧式指紋泡沫及長波段指紋激發材料,可避免UV燈激發,保障警員安全;以及傻瓜式穩定採集系統及雲端連結和快速甄別系統。
2、衝拭潛血識別材料及圖像採集系統
產品包括可大面積噴灑的潛血識別泡沫,價格低、無毒,更可選擇性成像,適用於人源與動物源;另外,我們與中國政法大學證物中心合作,開發持久性顯示及高解析度成像。
3、基於AIE材料的毒品傳感晶片及快速分析儀
檢測醉酒駕駛的工具很普及,然而毒後駕駛的禍害不比醉駕低,卻沒有實時的吸毒測試劑,為道路安全帶來危機。採用AIE材料,配合核酸適配體與特定種類毒品的選擇性結合,可驗出海洛因、嗎啡、可待因等;另外,陣列式毒品傳感晶片及數據採集系統的開發,可從血液、呼氣或體液測試司機有否吸毒。在搗破毒犯的現場,由AIE材料發展而來的設備集成,以及相關便攜化和耗材研製,方便實地調研。
總的來說,將AIE材料從產品轉化為真正落地的應用方案,「新材料」及「新設備」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拓展AIE原料和試劑等高附件值的商品的銷售領域和渠道,打破國外品牌在螢光探針領域的壟斷地位;同時,在現有設備基礎上,開發可替換國外產品的檢測耗材和試劑盒等,走出國外控制檢測領域相關長期耗材的困境,改變「以藥養醫」 的策略,爭取未來競爭的主動權。
在新設備方面,重點圍繞AIE研究和應用所需的設備,整合材料製備、採集數字 化、檢測分析和設備集成等領域的資源,系統開發出具有實際應用功能的AIE專用設備,取代目前市場佔有的外國品牌,並通過自主培養和成立聯合實驗室等策略,加快現有檢測設備更新換代的產業化力度。
將AIE產業化的合作模式有三:一是成立聯合實驗室計劃,適合有長遠投資計劃,樂意共享成果的投資者;其二是股份合資公司模式,以明確的項目及清晰股比分配,建立合作關係;三是特定AIE項目支持,以產出量為明確目標。
關於香港科大EMBA|中英雙語課程
香港科技大學自1991年創校以來,在短短二十幾年時間裡,已躋身世界頂尖大學之列。香港科大商學院是擁有國際地位的著名商學院,研究實力及多項課程在世界排名中均位列前茅,金融時報評選中凱洛格-香港科大EMBA課程連續9次位列全球第一,全球MBA課程連續3年排名全球二十強,泰晤士報全球年輕大學排名中香港科大連續3次位列亞洲第一。
香港科大EMBA中英雙語課程為亞洲及大中華地區行政人員、企業家而設,致力於全面提升學員的綜合領導管理能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全球視野的國際化人才。自2002年開辦以來,香港科大EMBA中英雙語課程將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知識和中國管理實踐相結合,並融合香港中西合璧的獨特文化和管理經驗,為亞洲及大中華地區的企業家及高管提供了一個跨越地域和文化界限的終身學習平臺。課程將在16個月內,通過9個核心模塊、3個進階提升、4個大洲環球遊學模塊、3個層面提升領導力等,為學員展現一張完整清晰的學習藍圖。
十餘年來,課程吸引亞洲最傑出以及最具影響力的商業領袖和管理精英,EMBA校友網絡遍布全球。(內容來自 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