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十六周,醫生說高齡做唐篩肯定高危,讓直接做無創,有必要嗎

2021-01-10 凝媽悟語

看到一個問題:現在孕十六周,產檢醫生說年紀大了做唐篩肯定高危,讓直接做無創dna,有必要嗎?

非常有必要。我懷孕的時候也是超過35歲,是高齡產婦,去建檔的時候,醫生直接就說「高齡不要做唐篩了,這個不準,直接做無創DNA,這個不要在我們醫院做,你問下計生辦,應該有免費政策!」當時還是很感謝醫生的,要不是她提醒,都不知道要做無創,還會享受優惠政策。

高齡孕婦為什麼不做唐篩而做無創呢?

1、唐篩數據和年齡掛鈎,假陽性率高

唐篩的檢查比較特殊,不是僅僅通過抽血化驗就可以得到準確的數據,而是要結合孕婦的年齡、體重等因素綜合判斷,如果孕婦的年齡過大,基本都是假陽性。一般來說,超過35周歲的孕婦,都不能做唐篩,而被要求做無創DNA。

2、無創更準確

無創DNA的方法和唐篩不同,是抽取孕婦的血液,通過分析血液中的DNA來確認胎兒是否有唐氏症候群的風險,比唐篩更加直接和準確。

有朋友疑惑了,是檢查的孕婦血又不是胎兒血,怎麼就知道胎兒有沒有問題呢?

在上世紀90年代,國外的研究者發現孕婦血清和血漿中存在高濃度的胎兒DNA,孕早期佔總血漿DNA的3.4%,孕晚期佔6.2%,最早在懷孕的第7周就可以檢測到胎兒的DNA,其濃度隨著妊娠時間的增加而增加。經過研究確定在16-18周檢查無創DNA最為合適。

無創DNA可以檢查3種染色體,分別是21三體染色體、18三體染色體、13三體染色體。雖然不能檢查全部染色體,但是唐氏兒常常出現的問題就是這三種染色體的問題,非常具有代表性。沒有特殊情況,不會影響檢查結果。

高齡產婦不要忽視唐氏檢查

1、唐氏兒的危害

有很多孕婦不想做唐氏篩查,認為自己身體沒有問題,不會生出唐氏兒,但是很多唐氏兒的父母都沒有問題,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問題。

在我國新生兒中,唐氏兒的發病率約為1/800~1/600,典型臨床特徵是小指短小、手掌中有橫紋、肢體鬆弛軟弱和面部扁平等,後期可能還會出現明顯的智力和溝通障礙等。受當今醫學發展的制約,還沒有唐氏兒的有效治療方法,只能在孕期做篩查進行避免。

由此看出,關注唐氏兒的篩查是多麼重要的事情。

2、高齡產婦出現唐氏兒的機率

隨著孕婦年齡的增長,唐氏兒出現的機率也越來越高。據《懷孕聖典》中對不同年齡的唐氏兒發生率進行了介紹:

孕媽媽25歲以下:概率是每1500個中有一個唐氏兒。孕媽媽30歲:概率是每1300個中有一個唐氏兒。孕媽媽35歲:概率是每380個中有一個唐氏兒。孕媽媽40歲:概率是每110個中有一個唐氏兒。孕媽媽45歲:概率是每30個中有一個唐氏兒。孕媽媽50歲:概率是每6個中有一個唐氏兒。

從理論上來說,高齡產婦的卵子質量下降,攜帶致病卵子的機率增加,更容易生出唐氏兒。

所以,高齡產婦也要重視自己的身體情況,積極做好唐氏篩查工作。做無創DNA一般可以報銷1000元左右,自己負擔一部分費用就可以,所以價格也不是很高。

如果孕媽媽認為無創DNA還不放心,那就就直接做羊水穿刺,這是診斷唐氏兒的金標準,是最準確的方法。除了檢查,還要注意飲食健康、不要抽菸喝酒、濫用藥物、到有輻射或者化學汙染的環境中去,確保胎兒健康。

如果您覺得有用,麻煩點個讚再走唄!如果有不清楚的可以留言,我們一起討論哦!感謝支持!#我懷孕了#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孕婦唐篩高危,可以不做無創或羊穿嗎?看看一位唐氏兒媽媽的忠告
    沒幾天醫院打電話過來,說她的唐篩結果顯示21三體高風險,讓她有時間去醫院找醫生了解下情況。周小姐不敢耽擱,接到電話就馬上到了醫院。醫生告訴周小姐,她這個結果屬於高危,很嚴重,建議做進一步的檢查,要做無創DNA或者羊水穿刺,無創DNA價格會相對貴一點,但比較安全,羊水穿刺有流產的風險,但結果準確一些。
  • 懷孕16周,唐篩結果低風險,還有必要做無創嗎?
    「低風險」即表示胎兒患唐氏兒的機率很低,準媽媽可以放心;「高風險」即表示胎兒患唐氏兒的機率比較高,但是準媽媽也不必驚慌,因為高風險人群中也不一定都是唐氏兒,這時候需要進行羊膜穿刺或無創DNA確診。懷孕16周唐篩結果低風險,還有必要做無創嗎?
  • 孕16周遺傳病檢查,唐篩不可靠,必須選無創DNA檢測?
    目前的唐篩技術,除了可以篩查先天愚型之外,還能夠篩查帕陶氏症候群和愛德華氏症候群,也就是13號染色體和18號染色體分別是三條。小麗因為年齡大了,醫生就直接告訴她讓她做無創DNA檢測。因為普通的唐氏篩查是抽取母體血清,以用來檢測母體的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甲型胎兒蛋白以及游離雌三醇的濃度,再集合孕媽的身體狀況,計算出胎兒有缺陷的危險概率,準確度不高。
  • 孕檢時不做NT檢查,直接等16周做唐篩,這份錢和麻煩可以省嗎?
    NT檢查是在懷孕11-13周+6天時做的檢查。通過測量胎兒徑後透明帶的厚度來推測胚胎情況。不需要抽血,採用B超超聲檢測。只要胎兒配合,能夠給醫生看到徑後就可以了。如果透明帶厚度小於3mm則為正常,大於3mm有唐氏兒的可能性大。但NT只是提示了概率,患唐氏兒的風險大,並不一定就是唐氏兒。想要確診,還要做進一步的檢查。
  • 35歲以上高齡孕婦,唐篩,無創,羊穿,應該怎麼選擇
    上午,剛上班,表妹英子就來到辦公室,招呼坐下了,表妹就說「哥,先別忙了,我問點事?」,我說「沒事,你說。」「我這想要個二胎,現在四個月了,按照醫生說的流程,我應該做唐篩了。今天,到產篩門診,醫生告訴我,我年齡超了, 36歲了,不能做唐篩,需要直接做無創或者羊穿,還需要到省裡醫院去做,弄得我迷迷糊糊的?這不,來找你給拿個主意。」表妹說道。「這樣啊,那你坐下,喝點水,我簡單給你講一下唐篩,無創,羊穿都是什麼,有什麼作用,然後你再選擇。」
  • 唐篩高風險先做無創基因檢測可以嗎?
    小丫今年28歲,懷孕5個月了,因為是多囊卵巢症候群結婚兩年沒有懷孕,經過促排卵治療以後懷孕的,所以就特別緊張,隔三差五就來諮詢該檢查什麼。今天一大早,小丫又在走廊等著我了,又不知道接下來該如何產檢了。
  • NT值偏高唐篩卻顯示低風險,還要不要做無創DNA?疑惑孕媽看這裡
    結果上星期做了唐篩,顯示低風險,她徹底懵了,這到底有沒有問題?她總覺得做無創會更安心,但她工作也忙,短時間內又不大能抽得出時間來,於是百般糾結中給我發了私信諮詢。這種情況其實很普遍,關於唐氏症候群的系列檢查,很多孕媽都有這麼一段糾結的心情,擔心是否胎寶寶出了問題。
  • 12周NT和18周唐篩有啥區別?前者數值大於6mm,後者就沒必要查了
    孕檢發現NT數值大於6mm,醫生直言:唐篩已經沒必要了小旭是一名舞蹈老師,因為工作的關係,她過完30歲生日才開始備孕,於同年成功懷孕。原本一切都很順利,她連妊娠反應都很微弱,感覺懷孕跟沒懷孕沒啥兩樣,然而,在她12周的一次NT檢查中,醫生發現了異常:NT數值大於6mm。「你們考慮一下,這種情況很大概率是有問題,最好可以做一下羊穿。」儘管是徵求性表達,但語氣卻非常肯定。
  • 唐篩和無創DNA哪個更好?二選一行不行?有些孕婦兩項都要做!
    要說孕期最擔心的是什麼?孕媽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胎兒發育,寶寶發育得好不好,現在有很多方法可以檢測。如四維彩超、普通B超,唐氏篩查……說到這些孕檢項目,很多媽媽可能都一頭霧水,雖然自己嘗試了解了很多,但更多時候還是不明就裡。
  • 關於唐篩的「那些事」,醫生可能不會告訴你,孕媽最好要搞明白
    在懷孕之後,孕婦媽媽就需要準備經歷無數次的產檢。雖然說母子連心,只隔著一層肚皮,但還是沒法直接觀察到寶寶的情況,所以需要多頻率的進行孕檢,通過一些特質的醫療器械來掌握寶寶在腹中的情況。"但是最後是否患有唐氏症候群的結果,還需要通過孕媽在懷孕期間,其他的一些孕檢的檢查結果,再加上孕媽本身的年齡,和孕媽的身體狀況來進行判斷。2、最佳時間:孕媽們四個月份左右的時間會進行"唐篩"孕檢,可是具體的時間哪周比較好呢?
  • 羊水穿刺和無創DNA究竟怎麼選?兩者區別要讀懂,醫生建議這樣選
    所以對於「唐篩」檢查,一些孕媽就會吐槽道:「既然不能確定結果,那做這個產檢又有什麼意義呢?做檢查不就是為了能夠確定肚子裡的寶寶是健健康康的嗎?」沒錯!相對於「唐篩」來講,「羊水穿刺」和「無創DNA」價格要高出許多,所以大多數的媽媽在唐篩檢查低風險的時候,一般情況下就不會在做相關的檢查。可如果檢查出的見過是高風險,很多醫生就會建議做這兩項檢查來進一步的確定,每到這個時候,孕媽就會非常的糾結,這兩項檢查究竟應該怎麼選?
  • 無創dna篩查的是什麼無創dna篩查最佳時期
    很多懷孕媽媽在懷孕過程中想必遇到過這樣的選擇困難症:在內地做無創dna產前檢測好還是到香港做無創dna產前檢測比較好。今天裕力健康給大家分享下內地和香港無創dna產前檢測有什麼區別。
  • 後期排畸做唐篩還是無創,區別要知道
    NT是孕早期一項很重要的檢查項目,但是之前有很多人都不重視檢查,甚至不去檢查這是不對的,一定要按時檢查,並且要在最佳周數去檢查。NT高就屬於高風險嗎?既然已經高風險了,那就及時諮詢醫生該如何進行下一步檢查,千萬不要怕花錢而忽略檢查項目哦。NT高風險,只做唐篩可以嗎?原則上來說是不可以的,因為唐篩的結果並不準確,只用於檢查18三體症候群、21三體症候群、先天性神經管畸形這三項檢查。
  • NT和唐篩哪項排畸更靠譜?醫生:NT值大於6mm時,唐篩就沒必要了
    01孕媽12周NT數值8mm,醫生高度懷疑胎兒畸形,建議直接羊穿同事的表妹小林懷孕12周,也到了做可是檢查做完了,NT檢查的結果卻不盡人意,原因是通過檢查結果醫生高度懷疑胎兒存在畸形,建議小林下次13-16周的唐篩檢查直接換成羊水穿刺。一聽到這裡小林可嚇壞了,不就是一項B超檢查嗎?這樣就可以直接看出來寶寶發育畸形?她有點不敢相信醫生的話。
  • 孕期唐篩6點要早知道
    唐篩其實有兩次:一次是早期唐篩,需要在懷孕12周(NT檢查)左右做;另一次是中期唐篩,大概是在懷孕14~21周做。還有一部分孕媽媽頭胎沒有做唐篩,孩子正常,後來懷二胎了,認為這個檢查沒有必要浪費錢,甚至認為這項檢查是醫院為賺錢而設立,從而不去做唐氏篩查。這些孕媽媽要注意啦,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為了寶寶健康人生,為了家庭幸福美滿,唐氏篩查不能不做!
  • 唐篩、無創和羊水穿刺,怎麼選最靠譜?怎麼選最省錢?一次性講透
    一般這項檢查是在孕14~20周進行,如果結果小於1:1000就為低風險,處於1:271~1:1000為臨界風險,等於或大於1:270為高風險。 如果為臨界風險或是高風險,醫生會進行進一步做羊水穿刺或是無創DNA來進行確認,看看胎兒是否患有唐氏症候群。
  • 家裡人都很健康,可以不做唐篩嗎?
    很多人會問醫生:「我們家庭沒有這種遺傳病,我們夫妻孕前檢查很健康,是不是不會有生育唐氏兒的風險?」 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要知道唐氏綜合症是一種偶發性疾病,由攜帶遺傳基因的染色體數量出現異常而造成,具有隨機性的特徵,即使沒有明顯家族史,即使健康夫婦也可能生出唐氏兒。
  • 唐篩一定要做嗎?孕5個月後查什麼呢?
    陳大夫,懷孕16周需要做唐氏篩查嗎?唐氏篩查是一種通過抽取孕婦血清來檢查胎兒是否健康或者計算生出先天缺陷胎兒的危險係數的檢測方法。唐氏篩查有中期唐氏篩查和早期唐氏篩查。早期唐氏篩查的最佳時間是在懷孕10-14周之間,中期唐氏篩查的最佳時間是在懷孕16-20周之間。
  • NT值偏高唐篩卻低風險怎麼辦?疑惑的孕媽,後續該關注這些檢查
    結果上星期做了唐篩,顯示低風險,她徹底懵了,這到底有沒有問題? 她總覺得做無創會更安心,但她工作也忙,短時間內又不大能抽得出時間來,於是百般糾結中給我發了私信諮詢。 這種情況其實很普遍,關於唐氏症候群的系列檢查,很多孕媽都有這麼一段糾結的心情,擔心是否胎寶寶出了問題。
  • 懷孕4個月,醫生說唐篩結果高風險,準媽媽的心情有些複雜
    案例 群裡有位準媽媽,懷孕4個月,之前做的唐篩結果出來了,醫生說是「高風險」,建議她再驗血檢查一下。 其實這樣「虛驚一場」的體驗,很多準媽媽都會有,真的不必太緊張糟心。 但是,為了安心,排除一切不利因素,還是要聽從的醫生的建議,該做的檢查必須做,你還有好幾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