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獨一無二的金基德

2020-12-15 生活美需要我們去發現

2020年12月11日,韓國導演金基德在拉脫維亞去世。筆者想起高二時趁著周末用教室裡的班班通看《聖殤》,由此成為電影啟蒙之一,不禁作此文,以為紀念。

金基德的作品一向被詬病主題先行、符號性強、空間封閉、基調壓抑、幾乎沒有臺詞等。換言之,他的電影有太強的個人風格,太「金基德」,經常「叫好不叫座」。

但在筆者看來,金基德是韓國導演中少見的以赤裸裸的、疼痛的方式切入現實的一位,更是少見的在表達上跳出窠臼、深具東方美感的一位。痛和美,構成了獨特的金氏美學。

底層出身,15歲輟學,工廠打工。這些經歷凝結為投向社會問題的冷峻目光:《時間》中的整容問題,《撒瑪利亞女孩》中的少女援交問題,《聖殤》中赤貧底層和高利貸的問題;甚至《海岸線》和《收信人不詳》中隱約指向的朝鮮問題。

最典型的是金獅獎作品《聖殤》裡,其部分內容直接來自金基德青年時代在清溪川一帶工作的經歷。依靠著一臺機器維生的窮人,其生存只剩下動物性的維持,猶如寄生於機器之上的行屍走肉,最終被機器吞下一隻手、一條腿……在電影的結尾,年輕的男主藏身車底,讓冰冷的鋼鐵盒子終結自己的生命。

這無聲的吶喊,與《燃燒》的結尾一般震撼人心。

如果說上述題材是「大隱隱於市」,如手術刀般精確地切入社會的病灶,那麼他另一類題材則是「小隱隱於野」:《春夏秋冬又一春》中漂泊在湖上的廟宇,《漂流欲室》中遠離塵囂的水域,《弓》中茫茫大海中的孤島,都是超越日常體驗的環境,而這些環境中的主角仍面臨現代人共有的精神困境。

因此,題材的迥異之外,金基德關注的一直是人類的心靈與命運。

金基德的作品以性和暴力著稱。

這些性和暴力無美化,無象徵,而接近一種自然主義的刻畫。如《漂流欲室》中,啞女賣淫以維生,性是一種職業和工具。影片中有一個驚人的排洩鏡頭——排洩和工具性的性被放在同一層次表達。

吃喝拉撒,是人的動物性。

直到一個逃犯來到湖上,兩個畸零人的牽絆以無聲而激烈的性愛表達。逃犯另有所愛。啞女的撫慰是他唯一的撫慰,卻也是令他更加沉淪的誘惑。這裡要談到影片中另一個驚世駭俗的情節——啞女將魚鉤系在他離去的船上,一端放入下體,當船離開,啞女撕心裂肺的嚎聲將他帶回。然而,溫情終是片刻。最終,逃犯因追捕離開,啞女橫屍水中。

魚鉤表徵的欲望不僅是性慾,也是人的各種追求,對各種人、事、物的佔有欲。人受累於此、受困於此,而人之種種痛苦,多半由此。人之生存狀態正是在欲望的漩渦中起起伏伏,如影片中那條被殘忍虐待後放生的魚,因無法遏制欲望而再次咬鉤。

因此,對話甚至臺詞的缺失對應的是身體的表達:《漂流欲室》中的啞女雖不能言,我們完全能從這一決絕行為和她欲呼而無聲的張開的嘴巴中感受到她蓬勃的欲望和激烈的情感。《撒瑪利亞女孩》中,少女以出賣身體的方式向好友贖罪。《壞小子》中,小混混透過一面鏡子看愛人賣淫而痛苦得面容扭曲……這絕非獵奇,而是金基德對人類普遍境遇的一種刻畫。

這樣的刻畫並不脫離社會現實,而是處處呼應之。在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的關係被物與物的關係取代。「人非工具」的啟蒙理想已被異化的殘酷現實抹去。金基德電影裡滿目飄零者,「被侮辱與被損害的」者,在這個意義上,其實是無用之人——因無或少社會生產力而無對社會和他人無價值。而唯一完完整整屬於他們自身的,只剩下身體。

於是,性和暴力是身體唯一的表達。人物彷徨、孤立於異化的社會中,不再信任,或者不能信任,因而停止交流。失語與暴力相結合,成為無助者僅剩的向世界表達和抗爭的方式。

金基德在談及《聖殤》時說,「這是一部揭露資本主義極端性的電影……我們現在生活的這個社會因為金錢而腐朽,人和人之間產生了猜忌、憎惡和殺意,這些想法正在蠶食人性,我們的人生和社會只有崩潰和走向悲劇。」

《聖殤》的開場就是以操作機器為生的小手工業者因無力償還高利貸而將手伸進機器之中;此後,江道對求歡以還債的女子無情鞭打;美善含淚咽下江道從自己身上割下的肉;江道對美善毫無憐憫的強暴;美善的自殺;江道的自殺……一幅幅血腥場面、一聲聲慘叫。

肉體的衝突和碰撞是人與人之間唯一真實的交流。而言語在這駭人的貧窮和弱勢前蒼白無力。畸形的性與赤裸裸的暴力交織在一起,觀眾不適的觀感中也伴隨著思考:這個社會怎麼了?

金氏電影裡的性也絕非為吸引眼球,它們總與主動或被動獻出的身體有關。

金基德本人年輕時曾在巴黎學畫。他像痴迷於描畫妓女的畫家般痴迷於表現女性,特別是「妓女」。《雛妓》、《壞小子》、《撒瑪利亞女孩》均是如此。金氏電影中對女性的剝奪和男性「凝視」也廣受詬病。

但仔細推敲,其電影中的男性凝視又是曖昧的。如上文提到的排洩鏡頭與性愛鏡頭並置,誠然為自然主義的刻畫。如《聖殤》中即將自殺的「母親」對江道的大俯視鏡頭,那裡江道卑微如螻蟻。應該說,在表徵著現實社會權力關係的男性凝視之上,金基德還提供了一種類似上帝的悲憫視角——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而在敘事層次,她們並不止於出售身體和提供性服務,而成為某種救贖。身體成為救贖的通道。人物通過性給予和獲得救贖,甚至相互救贖。如《撒瑪利亞少女》的開頭講述了聖妓婆須彌多的故事。

而整部影片也由此展開:女主人公變身妓女向朋友贖罪,又在和男性的性中完成某種「拯救」,從而成為雙重「救贖」:救贖他人進而自救。這一「妓女」和「聖女」間的微妙轉化,與《破浪》等西方電影殊途同歸。

又如,《空房間》 探討自我救贖;《呼吸》探討他人的救贖;《聖殤》中美善向江道復仇救贖自我,而江道在領悟了前因後果後,臥屍車輪之下,同樣是對自我的救贖。

它們呈現了「救贖」的多重意義和可能:不再依靠上帝的恩典,而是立足於人的自我發現——人作為個體經歷著社會性的剝削和入侵,人或許不能擺脫這一悲劇處境,但對於這一處境的發現,對於自我作為「人」(而非物)的認知(如《時間》的女主痛苦呼喊「我是誰?」),已經構成救贖。儘管這些認知往往以慘烈的面貌出現。

當代韓國電影深諳類型片的秘訣——激烈的矛盾衝突,起承轉合的結構,跌宕起伏的情節,打破正常時空的敘事方式……一言以蔽之,讓觀眾一波三折。

但金基德是異類,他的影片敘事手段多種多樣(如敘事順序上使用倒敘、閃回……),情節卻往往很簡單。線索鮮明、矛盾集中。

與之相對應的,是單一的環境、曠遠的背景、簡單的意象、精練的排列:《弓》裡的碧海、藍天、斜陽、少女;《春夏秋冬又一春》中的綠水、古寺、碧樹、木船;《漂流欲室》 中的平湖、薄霧、山巒、水藻……其景如畫,其意如詩。

最明顯的風格是「失語」:很多電影沒有臺詞或只有一句臺詞,即使臺詞相對較多的《春夏秋冬又一春》中,臺詞也被壓縮到了84句。《壞小子》的主人公亨吉、《漂流欲室》的女主人公熙真分別是啞巴和啞女;《空房間》中的男女主人公沒有言語交流,單憑眼神和行為建立信任;《弓》中的老人和少女乾脆用弓來完成交流。

「失語」始於交流的不可能,而沉默中卻生發出無限的內涵。於是,敘事的表層結構和所喻的深層結構構成兩個意義層次,並統一於表達的美學,直接指向一種存在主義審視——

金基德的電影充斥著水和島/舟的意象。水無邊無際、任意奔流,正如欲望滔滔不絕,無可抑制;人生而孤獨,猶如在欲望之海上漂流。順水或逆水,不由己。水不穩定、善變、無根基;但作為環境的水又無從逃離、包裹一切。

於是,無論是「島」還是「舟」,人生活的空間大抵封閉,欲望卻無法封閉且肆意奔流。人生即是在欲望之上的漂流。

這正是存在主義的圖景:人是孤島。交流不是不可能的,但根本上是無意義的。人的孤獨既來自於無法與龐大的世界溝通,也來自於與相對微觀的他人的溝通之不可能性,歸根結底來自意義的不存在——存在先於本質。人被扔進荒蕪的世界,徒然在荒蕪中尋找意義。

這一痛苦的發現在金基德那裡最好的表達是《春夏秋冬又一春》。

《春夏秋冬又一春》裡,水和舟之外,出現了門。廟宇的所有房間都在水中。無牆,有門。門自開自合,人劃小舟穿行其間。這裡的隱喻不言自明:門是戒律、規則、內外在的種種規範。蕩舟而行,即是 「渡」,渡己,渡人。而在這禪意的外衣下,金基德探討的是人性與罪惡,罪惡與救贖這樣的現代問題。

儘管《春夏秋冬又一春》基調清爽,不似金基德其他電影的那般「悲涼之霧,遍被華林」,其描繪的時光無情流逝和四季機械輪迴,卻仁者見仁。樂觀者可能從種種「萬物有靈」的細節中發現生機,而悲觀者亦可能感其如冬天的樹木——光禿禿、純粹、也寒冷。

春天,還是孩子的小和尚把小石頭綁在小動物身上,咯咯笑。老和尚沒有制止,而是在小和尚身上綁了一塊石頭。夏天,小和尚長成俊俏的青年。有天他看到兩隻蛇在交配,春心蕩漾。小和尚見到了一個來養病的姑娘,或是出於愛,或是出於寂寞,偷吃禁果,離開廟宇,去往紅塵之中。秋天,小和尚因為嫉妒殺死了出軌的妻子,逃回廟裡。冬天,小和尚服刑歸來,重新修行,直到一個女人抱著一個孩子來到這裡,他開始撫養這個孩子,輪迴之鐘叩響。

「夏」一章,小和尚和姑娘依偎在巖石上,下一鏡是兩隻魚在臭鞋裡遊泳。「秋」一章,老和尚抓住貓尾巴蘸墨寫心經(佛教有「靈貓捕鼠」之喻,貓喻正念,鼠喻妄念)。

在上色時,小和尚睡著了。醒時,警察已至,彩色的心經文字正在陽光下如此鮮豔、清明,他遽然一震。鏡頭中景物晃動,然後慢慢靜止,猶如心境由濁轉清。隨後,他跟隨警察離開,老和尚就地坐化。

文字不足以傳達這些鏡頭震撼力之萬一。金基德以不可思議的直白和驚人的美感描繪了人的掙扎和境遇。那一汪臭水,那一根貓兒尾,那一抹亮堂堂的陽光,本是生活中尋常的瞬間,卻被電影語言提煉出來,指向我們存在的無端,指向可將人吞噬的可怖的虛無。

直到「冬」一章節,已成老和尚的小和尚(由金基德本人飾演)腰間栓著巨石,懷抱沉重的佛像,艱難地攀登至山巔安放之。而當佛像被安放到山頂,鏡頭豁然一轉為俯拍,貫穿全片的水中寺院成為小小一隅,儼然神之垂首。

這一意象,分明是西西弗斯。而金基德選擇本人飾演,未嘗不是其對生命理解的寫照。樂觀者或許會理解為,經歷虛妄和苦難後,最終到達佛的超然視角。但這難道不是一種美好幻想?在佛看來,在一次次生命輪迴中,我們執著追尋的救贖,終究是無果的。也許生命的種種悲苦都是來自欲望。有情皆孽,無人不冤,眾生實苦。

反觀現實,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小和尚那樣走到覺悟的冬季,大多數人只是停留在不能自拔的夏季或苦不堪言的秋季。

金基德曾言,「即使激情最後轉化為佔有欲甚至憤恨,也未嘗不是推動我們活下去的動力。」勘破欲望與其說是得到解脫,不如說是歸於虛無。正如小和尚,哪怕回到了寺廟,依然逃不脫日日負石上山。

《空房子》中,男主角騎著摩託車四處散發傳單,私自開鎖進入他人家中吃飯、洗澡、睡覺、留影。這些舉動反覆出現。在《弓》中,老人睡覺前習慣性抓少女手和划去掛曆上日期。這兩個動作反覆出現。

——這正是我們的生命。也許生命即是日日推石,直至戛然而止那一日。但在推石之餘,我們看到推石本身的荒謬,又由此理解我們的存在,而電影正是理解的「舟」之一。

相關焦點

  • 以這樣的方式死亡,很金基德
    2020年,韓國導演金基德死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之前對《野生金基德》的書評裡,我將當時的金基德作品,劃分為三個階段。事實上,他是金基德(作品)的前半生,也是廣大中國影迷最熟悉的階段。野路子出身的金基德,為了逃脫父權魔掌,逃到了巴黎學畫,陰差陽錯寫劇本走上了電影之路。另一面的金基德,他在片場性侵女演員,以職務之便行各種不軌之事,也遭致其他電影人的不齒,直到近年被曝光,不敢回國。我曾經這樣理解金基德的前半生。
  • 金基德,你現在在幹什麼?
    2011年5月,坎城,韓國導演金基德肖像寫真。圖片:視覺中國他的作品之所以無法成為主流,和金基德的電影風格有很大關係。2008年後,金基德宣稱自己換上了社交恐懼症,開始離群索居。沒辦法社交,但他仍然要拍電影。2011年的紀錄片《阿里郎》,編劇、導演、演員、後期製作、主題曲演唱,全部由金基德一人完成,加之大量的自問自答和獨白,整部影片猶如金基德的一次自我獨家專訪。
  • 毀譽參半 金基德孤獨地走了
    金基德突然離世的消息令人惋惜,釜山國際電影節執行董事長全陽俊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哀悼:「從朋友那裡,我聽到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金基德導演從哈薩克斯坦搬到拉脫維亞,卻在生日前一周因新冠去世。住院兩天後,就匆匆離去,對於韓國電影界是無法彌補的巨大損失,令人十分悲傷。願逝者安息。」
  • 韓國導演金基德去世 頂級名導為何「毀譽參半」?
    從2000年上映的《漂流欲室》,到《空房間》《阿里郎》《聖殤》等名片,金基德導演的電影在坎城、柏林、威尼斯三大電影節等各大國際影展中多次斬獲獎項,在歐洲是備受寵愛的頂級名導。金基德是三大電影節常客  因為深陷性醜聞,加上其作品風格對韓國觀眾的口味漸行漸遠,金基德近年來愈發被韓國影壇邊緣化。於是他萌生了晚年去東歐發展,甚至在當地定居的想法。
  • 著名導演金基德去世,韓國電影界「一片寂靜」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靜 董銘】韓國JTBC電視臺13日稱,著名導演金基德11日在拉脫維亞去世後(享年60歲),根據其家人意願,將在當地火葬並舉行葬禮。據韓國外交消息人士透露,金基德家屬疫情下難以前往拉脫維亞,希望授權韓國駐當地大使館代辦葬禮。
  • 金基德:那個用身體說話的人開始沉默了
    但近年來,金基德的個人生活也備受詬病,捲入諸多性侵和毆打女演員之類的醜聞。據韓國《朝鮮日報》援引俄羅斯消息人士11日報導,金基德因新冠肺炎併發症在拉脫維亞去世。他去世後,韓國電影界鮮見公開悼念,而是陷入一片尷尬的沉默。本刊特邀與金基德有過面對面交流的著名影評人賽人對金基德短暫而豐盛的一生做出回顧。這位導演的一生不應該只被那些緋聞和訴訟定義,對他的理解也不應該只停留於大尺度的爭議。
  • 從自我放逐到客死他鄉,「毀譽參半」的金基德為何讓人尊敬?
    年輕時的金基德儘管金基德全部否認指控,2019年,韓國法院仍判令金基德向受襲擊的女演員做出賠償,支付500萬韓幣的罰金。但因缺乏證據,最後不了了之。如同大洋彼岸另一位才華橫溢卻同樣深陷性侵醜聞的名導伍迪艾倫一樣,金基德也被國內同行和民眾聲討和指責。
  • 「壞小子」金基德死於新冠,春夏秋冬不再有下一春
    金基德之死就好像一部金基德電影。這位韓國最具爭議導演,因為此前在韓國的不光彩指控,計劃移民到拉脫維亞,並打算通過在海濱城市尤爾馬拉買房的方式獲得綠卡,但是,他沒有在約定的時間出現,朋友因此去拜訪他,方知他去世的消息。金基德是因新冠於12月11日在拉脫維亞去世的,享年59歲。
  • 金基德,你現在在幹什麼?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11年5月,坎城,韓國導演金基德肖像寫真。圖片:視覺中國他的作品之所以無法成為主流,和金基德的電影風格有很大關係。2008年後,金基德宣稱自己換上了社交恐懼症,開始離群索居。沒辦法社交,但他仍然要拍電影。2011年的紀錄片《阿里郎》,編劇、導演、演員、後期製作、主題曲演唱,全部由金基德一人完成,加之大量的自問自答和獨白,整部影片猶如金基德的一次自我獨家專訪。
  • 金基德因新冠肺炎去世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據拉脫維亞門戶網站Delfi新聞網報導,當地時間12月11日,將於本月20日年滿60歲的韓國著名電影導演金基德被證實死於新冠病毒感染併發症。
  • 金基德遺體或在拉脫維亞火化 家屬因疫情難赴葬禮
    來源:海外網金基德海外網12月13日電據韓聯社12日報導,韓國知名導演金基德11日凌晨因新冠併發症在拉脫維亞去世,終年59歲。最新消息稱,其家屬決定授權韓國駐拉脫維亞大使館,全權處理金基德的葬禮事宜。因此金基德的遺體可能在當地火化。據韓國外交消息人士透露,金基德家屬已向大使館方面轉達了希望授權其代辦葬禮的意願,具體程序還在協商中。金基德家屬疫情下難以前往拉脫維亞,故作出上述決定。
  • 導演金基德因新冠去世,當年差點在片場弄出人命
    世上再無金基德。拍過《空房間》、《撒瑪利亞女孩》、《聖殤》的導演在拉脫維亞因新冠去世。 金基德估計是在國內除了奉俊昊之外最著名的韓國導演。 雖然很多人把金基德的片子當風月片看,但誰都不能否認:他是一名怪才。
  • 韓媒:韓國導演金基德因新冠併發症去世
    金基德(路透社)海外網12月11日電 據韓國《朝鮮日報》援引俄羅斯消息人士11日報導,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因新冠肺炎併發症在拉脫維亞去世。報導稱,金基德出生於1960年,為韓國著名導演和編劇,其作品多次入圍威尼斯、坎城等國際電影節並獲獎。(海外網 趙健行)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信息。
  • 死在異鄉的金基德,終究還是要回到不喜歡他的韓國
    在中國人即將開始網購狂歡的雙12前夕,網上傳來韓國導演金基德在拉脫維亞的死訊。社交媒體上一片沸騰,有人傷感一聲嘆息,有人高呼少個禍害。還有9天就將迎來60歲生日的金基德,生于禁忌,死於新冠。那之前他的《撒瑪利亞女孩》和《阿里郎》早已解鎖了柏林電影節和坎城電影節,在藝術成就上金基德已經是亞洲導演中無可爭議的第一人。韓國三大導演,金基德、奉俊昊、樸贊鬱,三座奇峰,金基德在最頂端。高處不勝寒。
  • 韓國著名電影導演金基德因新冠病毒肺炎在拉脫維亞去世
    韓國駐拉脫維亞大使館通過當地醫院確認了金基德去世的消息屬實,金基德具體的去世時間是當地時間12月11日凌晨,相關部門將儘快聯繫金基德的家人,在葬禮等問題上提供幫助。據悉,金基德上個月20日抵達拉脫維亞,近日他因出現新冠病毒肺炎症狀而住院,僅僅兩天後就因併發症而去世,離他60歲的生日還有不到9天時間。金基德1960年12月20日生於韓國廣尚北道奉化郡一個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小山村,自小熱愛繪畫。9歲那年全家移居漢城,就讀於一所農業技校,中學還沒畢業就輟學走進工廠。20歲時應徵入伍。
  • 金基德電影多次獲國際大獎 近年深陷性騷擾醜聞中
    來源:新浪娛樂金基德新浪娛樂訊 當地時間11日,韓國著名電影導演金基德因新冠併發症於在拉脫維亞一家醫院去世。 金基德在1993年開始擔任編輯,劇本《畫家與死囚》、《二次曝光》、《非法穿越》都曾獲獎。1996年,金基德籌得資金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鱷魚藏屍日記》,從此走上了職業電影人的生涯,但是之前他並沒接受過任何有關電影或者美術的正規教育。1997年,金基德拍攝了第二部電影《野獸之都》,並首次入選第16屆溫哥華國際電影節。
  • 金基德去世,他滿是爭議的前半生,值得重新審視嗎?
    12月11日晚,韓國導演金基德突然離世的新聞突然席捲各大社交平臺首要位置。首先發布消息的拉脫維亞門戶網站德爾菲(Delfi),報導稱,12月11日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因病不治在當地醫院離世。而這一天距離金基德六十歲的生日,僅僅只差九天。
  • 釜山國際電影節執行委員長:金基德去世是韓國電影界的巨大損失
    【環球網報導】據韓國SBS電視臺剛剛消息,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執行委員長全陽俊(音譯)11日通過個人社交媒體發布了導演金基德死亡的消息。韓國SBS電視臺:釜山國際電影節執行委員長:金基德導演於60歲生日一周前因新冠去世全陽俊在個人社交媒體帳號上表示,從哈薩克斯坦評論家處得知金基德去世這一「受衝擊的噩耗」。全陽俊表示,金基德去世的噩耗距離他12月20日的60歲生日不過約一周時間。
  • 金基德去世,讓我們再回憶一下經典的《空房間》
    有多少人是從《空房間》開始知道金基德的,又有多少人是從《空房間》開始喜歡上金基德的,今天回憶一下這部經典電影《空房間》。 電影《空房間》由是金基德編導,李丞涓、在熙主演的愛情電影。
  • 釜山電影節負責人哀悼金基德,客死他鄉詳情曝光:住院兩天便去世
    據多家外媒報導,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因新冠於12月11日在拉脫維亞去世,享年59歲。而這距離他60歲生日僅有9天。據悉,金基德於上個月20日抵達拉脫維亞,住在尤爾馬拉的一家酒店,前不久他出現新冠症狀併入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