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城開啟「大甩賣」逾8億掛牌旗下兩公司股權

2020-12-15 東方財富快訊

進入12月後,華僑城延續前期的資產「甩賣」模式,繼續出售旗下企業股權。

12月3日,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披露了關於華僑城的2項股權轉讓信息。信息顯示,華僑城旗下的重慶華僑城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計劃轉讓成都華僑城盈創實業有限責任公司80%股權及32011.42萬元債權,轉讓底價約4.79億元。

武漢華僑城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武漢華僑城實業」)則掛牌轉讓武漢森億青城文旅創業發展中心(有限合夥)26億元有限合夥份額(約佔總份額的99.96%),轉讓底價約為3.57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華僑城在此前就已經多次出售資產。據媒體報導,華僑城在10月、11月已經先後近10次公開轉讓資產,出讓總金額逾50億元。

頻繁出售資產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華僑城此次出售的成都華僑城盈創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17年5月5日。該企業項目已超過一年未動工,今年前11月的淨利潤為-1154.58萬元。另外,其房地產開發經營資質也已經於2020年9月4日到期。

武漢森億青城文旅創業發展中心(有限合夥)則成立於2020年6月15日,截至11月30日淨利潤為-34.62萬元。值得一提的是,武漢森億青城文旅創業發展中心(有限合夥)並非唯一被武漢華僑城實業出售的資產,與其同日成立的武漢風尚青城文旅創業發展中心(有限合夥)也已經被掛牌出售。

11月2日,武漢華僑城實業掛牌轉讓武漢風尚青城文旅創業發展中心(有限合夥)26億元有限合夥份額(佔總份額的99.96%),轉讓底價約為10.71億元。該項目於12月4日掛牌期滿,截至目前尚未徵集到意向受讓方。

據了解,除了以上地區,華僑城在雲南、河北、河南等地均有資產出售。從出售標的的經營規模來看,這些企業多為中、小型規模,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虧損。相比之下,武漢的兩個標的顯得有些不同尋常。

武漢兩個被出售標的均成立於今年6月15日,經營規模較大。成立後,兩家公司聯手競得一地塊,即武漢市青山區濱江商務區東片P(2020)051號宗地。而截至評估報告日,雙方皆未繳款籤訂土地出讓合同。

對於兩家公司的成立以及被出售是否都與此地塊相關一事,《國際金融報》記者致電華僑城,但截至發稿前電話仍無人接聽。

優化業務板塊

關於公司為何頻繁變賣資產,華僑城相關負責人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一系列動作是華僑城按照相關要求,實施新戰略指導下進行的產業結構調整。公司將進一步聚焦文旅主業,以確保有更多的精力和資源集中於文旅項目的開發建設。

西南證券研報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華僑城新獲取土地項目23個,佔地面積479萬平方米,對應建築面積1000萬平方米,土地價款351億元。其中文旅綜合用地達13塊,總建面達694萬平方米,佔比近7成。

可以看出,華僑城確實在不斷加大文旅板塊的布局。有業內人士稱,雖然在華僑城所出售的資產中有不少文旅項目,例如大理華僑城楊麗萍大劇院項目、麗江麗月旅行社有限公司、迪慶茶馬古道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等。但這些虧損項目算不得優質資產,對於華僑城而言,這些項目出售之後不僅可以回籠資金,還可以優化業務板塊。

億翰智庫研究總監於小雨則認為,除了優化業務外,華僑城出售資產還有部分來自疫情以及「三道紅線」的影響。其表示,「今年受到疫情影響,來自文旅酒店業務的收入並不樂觀。另外,華僑城『三道紅線』踩中了兩條,出售資產有利於資金回流,但主要原因還是為了優化產業。華僑城很多地拿的便宜,賣地都能賺一部分錢。我理解他們其實在做平衡,對於華僑城拿地的量來看,賣這些資產其實也還好。」

克而瑞最新數據顯示,華僑城前11月全口徑銷售金額為741億元,位居第51位。對於華僑城在房地產業務上的表現,於小雨稱,從發展戰略來看,華僑城其實還是側重於發展文旅板塊的業務,該公司一直沒有將住宅當做重點業務板塊。其直言:「目前華僑城似乎在發力小鎮項目,住宅更像是附加的。」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

相關焦點

  • 業績極速下滑、華僑城頻繁轉讓子公司股權,難敵資本寒冬
    近日,據全國產權行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顯示,華僑城(成都)投資有限公司、重慶華僑城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擬分別轉讓成都華僑城錦華投資有限公司50%股權及29385.7056萬元債權及重慶悅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70%股權。兩公司截至10月31日的淨利潤分別為虧損4.08萬元及109.91萬元。
  • 華僑城32.13億元出售重慶和成都項目公司股權 保利接盤
    近日,華僑城旗下的兩個項目公司股權在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順利成交。一是重慶悅嵐房地產開發公司70%股權,掛牌底價為29.19億元,二是成都華僑城錦華投資公司50%股權及2.94億元債權,掛牌底價為2.94億元。據悉,上述兩筆股權為捆綁轉讓,二者合計的掛牌底價為32.13億元。
  • 等不到的魯能「戈多」,華僑城再次掛牌轉讓成都美麗匯
    近年來,在戰略收縮中,華僑城(000069.SZ)紛紛置出旗下的項目股權;不過,眼下這一筆資產出售,雖然是它資產置出計劃中的一部分,但卻有著另一番曲折。   12月3日,據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披露信息顯示,重慶華僑城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重慶華僑城」),擬轉讓成都華僑城盈創實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華僑城盈創」)80%股權及32011.42萬元債權,轉讓底價約為4.79億元。
  • 華僑城底價3.57億轉讓武漢森億青城99.96%股權
    觀點地產網訊:重慶產權交易網12月3日披露顯示,武漢華僑城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掛牌轉讓武漢森億青城文旅創業發展中心(有限合夥)26億元有限合夥份額(約佔總份額的99.96%,簡稱:標的公司),轉讓底價3.57億元,信息披露起止日為2020年12月3日至2020年12月30日。
  • 華僑城的AB面:在全國「大甩賣」,在雲南「大會戰」
    A面:資產「大甩賣」 「分手」之後,楊麗萍大理做公益,而華僑城在滇壓力重重 從大手筆布局雲南到密集出售資產,外界一度認為華僑城的「雲南戰略」發生了變化。但鮮為人知的是,雖然出售了部分項目的股權,但這些項目依然由華僑城運營,後期取得收益後,華僑城將與當地政府共享收益。
  • 拿地周報|華潤置地43.2億奪地為近年最大涉宅地,華僑城進入全球...
    江蘇55.9億掛牌8宗地 總建面超100萬平米7月23-24日,江蘇省內共計掛牌了8宗地塊,總起拍價55.9億元,總出讓面積49.51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05.48萬平方米。其中,蘇州常熟、崑山、太倉各掛牌了1宗涉宅地塊,鹽城掛牌了1宗宅地和1宗商住地,徐州掛牌了3宗涉宅地塊。8宗地塊均將於8月下旬陸續入市出讓。
  • 華山論劍之華僑城分享篇
    今天很高興能夠為大家分享華僑城,今天主要從四個方面來分享華僑城,一是行業,二是公司,三是估值,四是總結。1、行業情況當前的房地產行業規模非常大,達到了十五六萬億;預計未來行業會保持基本穩定或者是緩慢下降。格局上,由於三條紅線出來,未來格局偏向穩定,很難出現彎道超車。
  • 李嘉誠退休兩年多:旗下公司市值蒸發超3400億,能源等業務虧損巨大
    繼在10月底以38億加元(29億美元)出售了其一生中最偉大的投資赫斯基能源後,近日李嘉誠家族又開始著手剝離歐洲電訊基建資產,將歐洲電信塔以117億美元的價格賣給西班牙Cellnex Telecom SA公司。 除了甩賣歐美資產外,李嘉誠也在不斷的買買買:2020年以來,已經斥資數億資金,多次增持旗下上市公司股票。
  • 泰康集團背後股權架構生變:招商局逾30億掛牌出售嘉德投資股權
    12月10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查詢北京產權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發現,招商局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正在掛牌尋求轉讓持有的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德拍賣」)0.578%股權和嘉德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德投資」)5%股權,轉讓底價累計約為30.82億元。
  • 21億!麥當勞中國生變,是「大甩賣」還是「左手轉右手」?
    2020年伊始,麥當勞中國就迎來了一次「大甩賣」,不過,這次大甩賣的並不是所謂的快餐食品,而是麥當勞中國被自己的大股東「甩賣了」。入資麥當勞中國三年後,中信股份開始逐步退出。1出售股權1月8日,北京市產權交易所披露了一則中信股份掛牌轉讓麥當勞中國股權的產權轉讓項目。
  • 文旅「加速度」的背後:華僑城的戰略定力與改革實踐
    中華網財經12月22日訊:本月初,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披露了關於華僑城集團的兩項股權轉讓信息。信息顯示,此次華僑城掛牌轉讓的是位於成都、武漢的兩家公司股權,轉讓底價共約8.36億元。而在資產出售的同時,華僑城也在積極拿地。
  • 4.3億轉讓旗下地產公司100%股權
    7月16日,雲南產權交易所發布公告,雲南錫業房地產開發經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錫地產」)掛牌轉讓旗下全資控股公司雲南龍都工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都工貿」)100%股權。掛牌底價約4.3億元,掛牌起止時間為2020年7月16日至2020年8月12日。值得注意的是,原股東已放棄優先受讓權。
  • 麥當勞被大股東「甩賣」,快餐王者因何走下神壇?
    導讀:2020年伊始,麥當勞中國就迎來了一次「大甩賣」,不過,這次大甩賣的並不是所謂的快餐食品,而是麥當勞中國被自己的大股東「甩賣了」。
  • 華僑城、國信集團合作 啟動江蘇省房地產公司重組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建)繼華僑城集團旗下公司成為江蘇國信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大股東後,華僑城集團將與江蘇省國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信集團」)再次展開合作。今天(9月21日),華僑城集團發布消息,經國務院國資委審核批准,國信集團與華僑城華東集團就江蘇省房地產投資責任有限公司(簡稱「江蘇省房地產公司」)的戰略重組達成合作,正式進入重組實施階段。公開信息顯示,2018年6月,華僑城集團子公司深圳華僑城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參與了江蘇國信定增,成為其第二大股東,目前持股11.12%。
  • 世茂股份、寶龍商業、太古地產、華僑城等2020半年報陸續出爐,商業...
    廣州太古匯上半年零售額逆勢上漲3%,上海前灘太古裡年底落成;華僑城上半年營收171.08億,旅遊綜合行業收入99.49億;嘉裡建設上半年營收39.18億港元,內地收入佔比逾6成… 來源 | 銥星雲商新媒體中心
  • 華僑城:表內表外都「藏」債?
    2019年,華僑城實現投資收益總額為44.77億元,同比大增90.84%,佔淨利潤31.22%。因為其中絕大部分來自子公司股權出售,屬於非經常性損益,所以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為100.05億元,僅同比增長5.33%,遠沒有營業利潤、淨利潤20%左右的增幅喜人。
  • 華僑城「增資擴股」休止符:終止113.58億收購曲江文投!
    一直在加速文旅布局的華僑城,這一次卻擱淺了對曲江文旅的百億收購。   5月30日晚間,曲江文旅宣布,公司收到大股東曲江文投與曲江新區管委會、華僑城集團、華僑城西部投資、曲江文化控股籤訂的終止協議。根據協議,華僑城將終止113.58億元參與曲江文投的增資擴股。
  • 江蘇黃金打包轉讓兩公司股權
    □本報記者 李陽丹  中國黃金集團旗下的江蘇黃金公司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打包轉讓江蘇金地礦業有限責任公司55%股權和江蘇省金源黃金有限責任公司52%股權及1743.98萬元債權,掛牌價格分別為2860萬元和1753.98萬元,合計4613.98萬元。
  • 首創集團8.6億掛牌首創陽光房地產46.486%股權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觀點地產網訊:據北京產權交易所顯示,1月11日,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開始掛牌轉讓北京首創陽光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46.486%股權,轉讓底價為86005.26萬元。截至評估基準日,證載權利人為北京陽光房地產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曾用名:北京陽光綜合房地產開發公司),未做產權變更;北京首創陽光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擁有位於駝房營住宅小區(梵谷水郡)項目14#樓5—6層公建房屋及5#、6#樓地下29套產權房的經營管理及收益權,未在北京首創陽光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帳表體現,屬表外資產。該房產產權持有單位為北京電子城有限公司。
  • 神秘房企浮出水面:總價1.1億,年底售賣3家農商行股權
    各大房企正在加速衝刺,期盼圓滿完成全年銷售目標。有的或將再創銷售奇蹟,有的卻忙著變賣資產。 近來,瀘州農商行約1918.8萬股作價3012萬元,四川瀘縣農商行1874.25萬股作價5435萬元,四川古藺農商行932.4萬股作價2568萬元,長城華西銀行3146萬股作價1.16億元,被公開掛牌待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