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上海中運量T1示範線:一次能載三百人的公交有多高大上

2021-01-20 央廣網

臨港中運量T1示範線正在不載客測試中,記者帶你提前探秘。

2021年1月1日,臨港新片區中運量T1示範線啟動不載客上線測試,這也是全球第一條採用數字軌道磁釘技術的中運量列車,它究竟有多麼「高大上」,和目前上海的中運量公交有何不同? 1月14日,記者來到滴水湖探訪。

現階段不載客測試中的兩列臨港中運量T1示範線 本文圖片均由澎湃新聞記者 陳逸欣 攝

全球第一條採用數字軌道磁釘技術運營的膠輪電車

走出16號線滴水湖地鐵站,記者步行約200米,來到了臨港中運量T1示範線站臺。只見兩列遠觀和地鐵列車差不多模樣的車輛,停靠在站臺,唯一的不同點是,路面上沒有軌道,他們就像普通汽車一樣,只是裝備了更多的輪胎。

中運量T1示範線外觀

「和張江、松江有軌電車等上海已有的中運量公交最大的不同是,T1示範線沒有在地面上鋪設軌道。電車依靠地面上一米一個的磁釘組成的虛擬數字軌道,進行循跡導航。也就是說,電車通過安裝在列車底部的磁傳感器,接受到地面上磁釘發出的數位訊號,然後根據智能計算和信號轉換,引導車輛前行。」臨港公交運營管理部副經理朱志強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是全球第一條採用數字軌道磁釘技術運營的膠輪電車。

和鋪設軌道相比,磁釘對地面破壞更小,後期維護成本也更低。「更重要的是,數字軌道有更大的靈活性和應用功能,也不容易受惡劣天氣的影響。」朱志強解釋稱,物理軌道除了要考慮日常運營導致的摩擦損耗,遇到極寒極熱天氣,也會有熱脹冷縮的問題,需要經常維護保養,而磁釘基本沒有這方面的問題。此外,有軌電車一旦遭遇故障,就會影響下一列車的運行,而數字軌道上膠輪電車,也可以像普通車輛一樣,離開「軌道」自主開行。

中運量T1示範線有16個膠輪,每個輪子都是轉向輪,使其行駛起來更靈活

記者體驗:噪音小,可實現高級輔助駕駛

正在試運營中的膠輪電車外形呈子彈型,全長30米。車頭和車尾都設有駕駛室,當車輛到達終點站後,駕駛員從車頭換到車尾位置,即可出發回程。

電車共有6扇門,左右兩側各有3扇,車門寬度比普通公交略寬,大小和地鐵車門相似。其中,中門上客,前後門下客。在中門上客處,設置了四臺檢票設備,可支持交通卡、刷碼、現金等多種支付方式。

車廂內部。專門放大件行李的架子

走進車廂內,第一感覺空間特別大,沒有乘坐一般公交的壓抑感。兩側除了有50多個座位外,還有不少人性化布置:如專門放大件行李的架子。

「一輛列車最多可以載客300多人,目前試運營的列車都是樣車,通過測試還在不斷改進內部設置,比如增加輪椅專用乘車區等,提升乘客的舒適度。」朱志強說。

列車緩緩離開滴水湖站,在行駛過程中,記者明顯感受到電車的噪音較地鐵要小很多,而且在轉彎時,也沒有普通車輛轉彎時的眩暈感。「這也是膠輪電車的優點之一。因為膠輪和地面的摩擦力小,所以噪音肯定比有軌電車要輕;此外,車輛有16個膠輪,每個輪子都是轉向輪,轉向時幅度很小,也更加靈活;而普通的車輛只有前輪是轉向輪,打方向時幅度比較大,容易造成不適。」

最讓記者感到驚奇的是,T1示範線還能實現高級輔助駕駛。

行駛中,司機的雙手完全離開了方向盤,實現高級輔助駕駛

當列車駛到兩港大道準備轉彎時,司機的雙手完全離開了方向盤,此時,方向盤自動轉動起來,車輛按照地面軌跡,正確進入了兩港大道。「其實,全程都可以實現高級輔助駕駛,司機的作用之一就是應對各種突發,保障車輛的運營安全。」朱志強表示。

臨港T6線年底開建,未來6條中運量線路將連接成環

臨港中運量T1示範線全長21.7公裡,從滴水湖地鐵站至位於泥城社區的鴻音廣場,沿途經過海昌公園、天文館和大學城等地標,今年7月份將完成全線貫通。此次試運營的為滴水湖站至水華路折返站8.2公裡。

臨港公交運營管理部經理周舟介紹,T1示範線從2020年8月18日開建,僅用四個多月的時間,就完成了規劃批覆、項目建設等一系列工作。 2021年1月1日進入不載客測試階段,這是T1示範線在開通試運營前最後一個重要調試階段,相當於一次「綜合性考試」。目前上線兩列車參與「考試」,每天每列車需要跑滿三個來回,「在此過程中,我們希望遇到各種難題,經歷各類惡劣的天氣,臨港前幾天的最低氣溫達到了零下10℃,但列車運營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全線為單一票價2元,支持交通卡、刷碼支付

周舟透露,T1示範線全線為單一票價2元,每列車將配備一名乘務員負責服務和引導。今後還將配合16號線的直達軌交,開行鴻音廣場至滴水湖地鐵站直達線路,進一步方便臨港市民的出行。

記者注意到,在臨港的交通規劃中,一共將建設6條中運量線路,分別為T1、T2、T3、T4、T5、T6,6條中運量線路將連接成環形,成為臨港主要的公交動脈。

臨港公交消息,平安社區至泥城的T6線2021年年底將啟動建設。

相關焦點

  • 上海第一條中運量公交線——71路三歲了!今後將推出這項「全新服務...
    上海第一條中運量公交線——71路三歲了!今後將推出這項「全新服務」!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上海第一條中運量公交線
  • 上海三輛中運量71路「進博會主題專車」上線運營
    上海三輛中運量71路「進博會主題專車」上線運營 澎湃新聞記者 陳逸欣 2020-10-26 15:12 來源:澎湃新聞
  • 上海延安路中運量公交開通試運營,高峰期2-3分鐘/班
    2017年2月1日,上海申昆路停車場,71路公交車從始發站準備駛離。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韋毅 圖2月1日清晨4點30分,隨著22號全程頭班車從申昆路樞紐站準點發出,歷時一年多時間的建設,上海延安路中運量公交71路(下稱「71路公交」)正式開通載客試運營。
  • 中運量71路虹橋機場T2線開通運營 ( 附線路圖及站點)
    (圖片來源於攝圖網)   進出虹橋機場2號航站樓, 可以更方便乘坐中運量71路啦!  2019年10月26日,與中運量公交71路無縫銜接的「71路中運量巴士虹橋機場T2線」開通試運行,此舉不僅將方便旅客來往於虹橋機場2號航站樓(T2)和市中心區域,同時也為沿線單位員工通勤多一種綠色選擇。
  • 上海71路公交的「靜音」公約會被遵守嗎?記者實地探訪
    繼京滬高鐵設置靜音車廂、上海地鐵頒出「靜音令」後,上海的公交主幹線路中運量71路於2021年1月5日正式推出車廂文明「靜音」公約,進一步倡導市民乘客文明乘車。71路車廂內張貼的一則紅色《車廂文明「靜音」公約》。澎湃新聞記者 陳逸欣 攝但是,此次71路推出的「靜音」公約,不同於地鐵「靜音令」,沒有法律約束力,一些市民對實施效果存疑。
  • 全球首輛數軌膠輪電車亮相上海,將加入臨港中運量試運營
    9月2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門口,全球首列數軌列車亮相。目前已開工的臨港新片區中運量T1示範線就將選用此車型。9月2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正在門口,全球首列數軌列車將亮相。本文圖片由上海國際展覽中心有限公司提供當天,由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國展展覽中心有限公司主辦的年度活動——「2020第十五屆上海國際軌道交通展覽會(Rail+Metro China 2020)」開幕。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國展展覽中心有限公司獲悉,這列由中車浦鎮公司研製的數字軌道膠輪電車,是在傳統低地板有軌電車基礎上重新改進設計的。
  • 112歲上海公交成長記
    從第一輛有軌電車至今,上海公交的發展經歷了「百年巨變」,已走過112年光陰。於2020年12月2日開幕的上海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檢測診斷設備及服務用品展覽會(Automechanika Shanghai,簡稱「AMS」)還在繼續。在展會設置的「明日出行板塊」中,特設置了「上海公交成長記」展區,展示上海公交百年的滄海變遷。
  • 2020上海軌道展今開幕 世界首列數字軌道膠輪列車亮相
    展會由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國展展覽中心有限公司主辦,包括世界首列數字軌道膠輪電車(DRT)列車在內的多款新品驚豔亮相。上海申通地鐵集團、中國中車、龐巴迪、高鐵電氣、中國移動、上海城建院、上海隧道院、卡斯柯、上海電氣泰雷茲、富欣智控等企業積極參與本次展會,展品涵蓋軌道交通車輛及其配套、信號關鍵技術、設計諮詢、運營與維保產品、5G新技術應用等。
  • 世界首列數字軌道膠輪電車亮相上海國際軌交展
    由中車浦鎮公司設計製造的全球首列由光電磁數位化導向的膠輪低地板列車將「駛入」上海軌道展。這列數字軌道膠輪電車是在傳統低地板有軌電車基礎上重新改進設計的。列車採用以電磁標記為主,視覺導航和衛星導航為輔的數位化軌道導向方式。
  • 71路,開往上海今夕
    2017年投入運營的中運量71路公交線路,是上海第一條擁有專用道路和專用車輛的快速公交線路。它是一條全新的線路,同時也是一條有歷史的線路——1957年7月,31路公共汽車調整為71路。
  • 上海公交進入「迎戰寒潮」模式,「公交愛心驛站」方便室外工作者...
    隨著日前的一股全國性寒潮級別的冷空氣來襲,上海氣溫持續低迷。為應對寒潮天氣,巴士三公司、五公司、浦東楊高公交等多措並舉迎戰寒潮。據巴士三公司披露,一部分有人售票的線路會相應提前調整乘務員終點站迎客地點。當氣溫低於10度時,每天早晨7點前,晚上19點後,乘務員由車邊迎客調整為車廂迎客。
  • 上海公交正式推出靜音公約,公眾場所靜音應該嗎?
    繼京滬高鐵設置靜音車廂、上海地鐵頒出「靜音令」後,上海的公交主幹線路——中運量71路也正式推出車廂文明靜音公約,進一步倡導市民乘客文明乘車。據《新民晚報新民網》報導,上海公交正式推出靜音公約,包含範圍較為典型,引發了廣大網友的共鳴。
  • 長三角示範區打造H型城際軌道,大力推進上海地鐵17號線西延!
    構建由高速鐵路、城際軌道、城市軌道、中低運量公交等系統構成的示範區公共客運系統,其中,十字相交高速鐵路是指滬蘇湖高鐵與通蘇嘉甬高鐵,而H型城際軌道則是指通蘇湖線和滬蘇嘉(示範區)線,城市軌道方面,長三角示範區現有上海地鐵17號線和蘇州地鐵4號線,近期內將推進上海17號線西延伸到吳江和嘉善。
  • 上海公交車之最
    公交車是上海出行最為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數據顯示,上海公交系統每天運送的乘客數量約為650萬人次,運載量相當於一個新加坡人口(564萬,2018年數據)的總數還多。 說起公交車,老上海人對其的感情要比地鐵更加濃鬱,公交車比起地鐵更多了一份可以沿途看風景,和放空自我的空間。
  • 以「空姐」為師,上海71路公交乘務員拜師學藝
    9月8日,久事公交中運量71路邀請上海航空乘務一部的乘務員和上海鐵路局上海段一車隊的乘務員為71路新入職的22名乘務員進行禮儀培訓,系統教授車邊迎客、微笑服務及如何化妝等專業知識,以提升公交車乘務員形象氣質和服務水準,也為即將到來的進博會提升服務能級,打響上海公交服務品牌。
  • 數字軌道列車、復興號「擎天柱」……多款軌交高科技新品亮相上海...
    (DRT)列車在內的多款新品亮相。 據悉,這款新車作為臨港地區中運量公交網用車,最快將在明年年初與上海市民見面。 根據臨港新片區《交通提升三年行動計劃》,中運量是其中骨幹公交、品質公交建設的重要內容,臨港中運量交通規劃共6線成網,主要服務地區各功能性組團之間民眾的快捷出行,全網線路總長約105公裡。2020-2022年擬開工建設T1線、T6線和T2線。
  • 2018上海進博會交通出行全攻略(地鐵+公交+出租+停車場)
    9號線中春路站  國家會展中心——P1停車場或P6停車場(乘坐接駁公交)——中春路站(乘坐9號線)  進口博覽會期間(11月5日至10日),地面公交將採取增能、延伸、接駁等方式,全力保障展會順利舉行。同時,440輛純電動新能源公交車將首次亮相進口博覽會。  ——園區周邊90條常規公交線增能  展會期間,國家會展中心周邊90條公交線路,將根據線路情況增加運能5%—15%。屆時,還將根據實時客流進行動態調整。
  • 中運量71路首推「靜音車廂」 文明乘車人人有責
    繼京滬高鐵設置靜音車廂、上海地鐵頒出「靜音令」後,本市公交主幹線路——中運量71路近日正式推出車廂文明「靜音」公約,進一步倡導市民乘客文明乘車。  中午時分,記者在71路外灘終點站上車,看到車廂內張貼著一則紅色《車廂文明「靜音」公約》。
  • 上海公交新能源車電控模擬故障維修系統啟用
    原標題:上海公交新能源車電控模擬故障維修系統啟用   上海公交的新能源電動車愈加普及,隨之而來的維修設備是否能跟得上?久事公交巴士三公司率先行動,近日啟用新能源車輛電控模擬故障維修系統,為「雙節」運營及即將到來的進博會交通服務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