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沙龍《大都會》電影片段配樂表演現場
開幕儀式上建築電訊派(Archigram)視頻短片現場
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也是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成立10周年。十年來,前海作為一個承載著先行先試探路者使命的戰略地區,實現了高速度、超常規、跨越式的發展,無論是區域建設,還是建築實踐,都反映出「時空疊加」的疾速行進狀態。
MVRDV展覽現場
OMA展覽現場
2020年12月18日,「疊加城市:前海未來城市/建築展暨第八屆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前海分展場」作為前海首個兼具學術性和公眾價值的大型展覽,在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前海開幕。展覽積極回應了前海的第一個十年以及即將展開的未來圖景,共分為「回到未來」、「前海疊加態」和「瞬間城市」三個版塊,其中,Archigram在中國的首次文獻回顧展、世界頂尖建築師事務所精品首次集體亮相以及多位建築規劃界專家學者的對話和論壇都在展覽中進行了精彩呈現,展覽還集中向公眾展示了前海規劃建築領域的學術探索和實踐成果。
高強度、多角度,對話中梳理前海城市價值
2020前海未來城市/建築展開幕周與前海第五屆規劃建築周同期舉辦,當天上午,前海規劃建設專業諮詢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前海舉行,當天下午則舉行了「前海疊加態——2020前海未來城市/建築展暨第五屆前海規劃建築周開幕論壇」,會議聚合規劃建築、藝術、社會等多個領域專家,國內外知名建築師和青年設計師從城市建設的歷史、模式、文化等多個角度切入。論壇現場座無虛席,觀眾反響熱烈,也為展覽的順利開幕做出鋪墊。
RSHP上海分公司總監 Benjamin Warner在開幕論壇上進行學術報告
在當天下午的開幕論壇上,5家深度參與前海建設的國際頂尖建築事務所就各自在前海的實踐作品及創作理念逐一做出學術匯報,全局展示在前海規劃、建築研究和實踐中出現的新的城市建設思想。MVRDV 聯合創始人Winy Mass及亞洲總監Steven Smit在發言中強調深圳這座城市擁有自己的基因、文化和發展方式,是未來的實驗室,而前海正是一個好的起點;OMA合伙人Chris van Duijn表示,前海自建立起就是面向未來的,而創新作為OMA的創作核心理念之一,在這一節點回顧OMA過去十年在深圳前海的重點實踐成果,與周邊環境形成了某種不言而喻的默契與聯繫;RSHP上海分公司總監 Benjamin Warner認為建築應該發揮連接空間的作用,RSHP的項目正是建立在「城市幹預」之上,將城市基礎設施中各自離散的元素整合到一起;gmp的合伙人吳蔚將前海視為深圳飛速發展的一部分,並以gmp項目為背景,探討了有關「垂直生活」的建築新靈感、新理念;Foster + Partners高級合伙人Colin Ward和主任建築師印鳴在發言中反覆提到,一座城市並非由建築師和城市規劃師建造而成的,跨學科的合作是創新的關鍵,他們期望將城市的魅力安置到空間之中,構建人才協作的網絡。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設計專業委員會、前海規劃建設專業諮詢委員會委員朱榮遠在開幕論壇圓桌會議上發言
在圓桌討論環節,主持人、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李翔寧從前海特別的城市模式導入,帶領與會人就當代建築環境和城市主義所面臨的最大、最緊迫的挑戰展開討論。在座多位發言人的回應中,皆提及可持續性、可適應性、城市功能靈活度,以及審慎反思當下城市人文環境對於一座城市發展的重要性。中國建築與城市中心主任、香港大學建築系教授王維仁認為,前海作為一個全球化的產物,應當具備一定的彈性,形成真正意義的生態系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設計專業委員會、前海規劃建設專業諮詢委員會委員朱榮遠批判性地指出,前海的建設進程,較之全世界而言都是罕見的,今天前海要梳理自身城市屬性及價值所在,讓高速前行的建設帶動文明的升維,發揮其先行示範的意義。
建築電訊派(Archigram)展覽現場
建築電訊派(Archigram)展覽現場
「建築界披頭四」!Archigram在中國的首次文獻回顧展
建築電訊派(Archigram)成立於上世紀60年代的英國,是現代最具開創性和影響力的建築團體之一,創造了許多20世紀最具標誌性的圖片和項目。其成員包括彼得·庫克(Peter Cook)、沃倫·喬克(Warren Chalk)、羅恩·赫倫(Ron Herron)、丹尼斯·克朗普頓(Dennis Crompton)以及邁克·韋伯(Michael Webb)和戴維·格林(David Greene)。
建築電訊派重新思考了科技、社會與建築之間的關係,早在幾十年前便對信息革命進行預測和設想,徹底再造了建築教育模式,並提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全新建築理念。建築電訊派突破建築學邊界的大膽探索和前瞻性思考,對於前海這樣一個擁有無限可能的都市發展片區,具有未來實踐的啟示性意義。
建築電訊派(Archigram)展覽現場
此次2020前海未來城市/建築展呈現了這一自稱為「建築界披頭四」的傳奇團體在中國乃至在亞洲的第一個文獻回顧展,從城市、家庭、個體及零件四個維度,展示建築電訊派自上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末對未來生活和社會的想像和探索,展覽包括58個項目、200餘張圖片、22個視頻及一個景觀裝置。
疫後啟示錄!重新審視未來城市生活
經歷了疫情帶來的時空的斷裂和阻隔,在延期9個月之後,2020前海未來城市/建築展重新開幕,特邀6位/組來自頂尖國際事務所的規劃、建築、景觀等領域的學術領袖,作為深度參與前海建設的見證者和實踐者,他們共同探討了前海規劃建設,思考在疫後現實之下應當如何重塑我們的未來。
建築師的回應,一方面從建築本體出發探討技術對策,例如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合伙人理察·保羅(Richard Paul)提到:方艙醫院的實例讓我們看到了廣泛運用模塊化、重複步䠫等工法在效率及材質上的優勢,此舉能快速提升日常空間的質量。另一方面,建築師們還由不斷轉變中的現實處境出發,進一步思考未來城市建築所能傳遞的人文力量,幫助每一個身處城市生活中的個體在與物質空間及現實境況的互動中尋求慰藉,獲得完整的自我實現。
瞬間城市展覽現場
瞬間城市展覽現場
瞬間城市展覽現場
前海的未來會有怎樣的可能性?此次2020前海未來城市建築展在「瞬間城市」版塊邀請年輕建築師和藝術家共同參與,營造一個開放性的有機組織的臨時社區,以參與和共建來探知城市空間的潛能。在「回到未來」板塊,未來的一代也被納入展覽的關注範圍。參展人通過主題工作坊和網絡徵集的方式搜集大家對於未來時空和未知現實的想像,用文學、模型、影像以及VR技術多種媒介,展示他們關於前海、關於城市、關於未來的各種探索。據悉,諸多中小學生也將在隨展覽延伸而出的活動之中,回應1960至1980年代末的未來想像,敘述他們眼中的未來城市,以「回歸」的方式照應版塊主題「回到未來,再次出發」。
展覽海報
展覽信息
2020前海未來城市/建築展
展覽主題:疊加城市
展期:2020.12.18——2021.02.06
展場地址:前海嘉裡中心,深圳市臨海大道與前海大道交匯處
主辦單位: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
承辦單位 :嘉裡建設(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前海開發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前海科創投控股有限公司
協辦方 :互文組(深圳貝果文化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