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報告劇如何「接地氣」

2020-12-17 騰訊網

《最美逆行者》《在一起》《石頭開花》之後,圍繞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黨100周年等重大時間節點,目前已經開始創作的至少還有三部時代報告劇。

來源:傳媒內參

從《最美逆行者》《在一起》到前不久收官的《石頭開花》,時代報告劇成為今年電視劇市場一道特殊的風景線,《最美逆行者》《在一起》以抗疫為題材,《石頭開花》聚焦十個典型脫貧工作難題,這三部作品由國家廣電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牽頭,打破制播常規,集結最強創作陣容,以「前所未有的即時性」在央衛視等平臺播出。

比如,《在一起》《石頭開花》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策劃指導,《最美逆行者》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在播出方面,最好的平臺、最好的時間段、最好的資源均向時代報告劇「傾斜」,多平臺協同播出。

《最美逆行者》登陸央視一套黃金檔,《石頭開花》在東方衛視、江蘇衛視、浙江衛視黃金檔播出,隨後在北京衛視、浙江衛視、湖南衛視、廣東衛視重播;《在一起》在東方衛視、浙江衛視、江蘇衛視、廣東衛視黃金檔播出,北京衛視、湖南衛視次黃檔播出,同時在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上線,可謂盛況空前。

何謂時代報告劇?「時代」二字要求劇作及時地反映時代主題、時代精神,而「報告」則要求劇作以真人真事為基礎進行創作,同時還要彰顯紀實性。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在今年2月召開的網上視頻會議中提出「時代報告劇」這一全新影視劇概念。一般而言,時代報告劇以現實生活為源泉,以真人真事為基礎進行藝術加工,及時反映時代主題、傳遞時代精神、講述時代故事。

比如《最美逆行者》《在一起》以抗疫一線真實事跡改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石頭開花》選取的十個真實的扶貧故事呈現著脫貧實景。可以說,時代報告劇以真實的紀實鏡頭和充滿戲劇性的藝術加工,為「電視劇報告文學」這一類型「打了新樣」。

最短時間集結最強力量,堪稱史無前例

時代報告劇緊扣當下背景,以較快速度創作、以真實故事為原型、以紀實風格為特色,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條件下在廣電總局等相關機構的協調下,最短時間集結了最強的攝製力量,從策劃、籌備、拍攝到製作完成並與觀眾見面,前後歷時半年左右,可謂刷新著國產電視劇創作拍攝的紀錄。

比如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策劃指導,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牽頭製作出品、幸福藍海等影視製作公司創作的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於11月17日開播,該劇歷時近9個月,完成了製作。

《最美逆行者》於9月17日晚登陸CCTV-1黃金檔。該劇的拍攝過程同樣體現了「中國速度」。5月份立項,8月初殺青。從立項、籌備、拍攝、後期到定檔播出,《最美逆行者》用時僅僅4個月。讓電視劇從 「過去時」變成了 「現在完成時」和「正在進行時」 。

《在一起》於9月29日開播,該劇由國家廣電總局策劃組織指導,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耀客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尚世影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這部劇於2月17日提出策劃、3月2日召開第一次項目策劃會、4月14日首個單元開機、8月18日10個單元全部殺青。

《在一起》實現了當年策劃、當年撰寫劇本、當年拍攝、當年播出,創作播出時間進程為7個月。為加快拍攝進度,《在一起》劇組採取邊策劃、邊創作、邊拍攝的特殊創製模式;為加強全劇的整體性,劇組將採用包括剪輯、音樂在內的統一後期團隊來進行後期製作,形成統一的風格和氣質;為確保順利播出,劇組將按每個故事的完成程度及時送審、滾動修改、平行推進。

單元劇藝術形式開始流行

《最美逆行者》《在一起》《石頭開花》等時代報告劇均採用單元劇的創作模式。在敘事結構上,時代報告劇多圍繞一個重大主題,以單元敘事結構展開故事。可以說,時代報告劇與單元劇模式非常契合。

《在一起》分為《生命的拐點》《擺渡人》《同行》《救護者》《搜索:24小時》《火神山》《方艙》《我叫大連》《口罩》《武漢人》十個單元故事,全部取材於抗疫期間的真人真事,用單元劇模式敘事,致敬英雄。

耀客傳媒副總裁、製片人孫昊在回應《在一起》為何會選擇單元劇形式時表示,「時間緊、任務重」 ,內容決定形式,在時間緊任務重的前提下,通過一個大主題貫穿社會的不同面,是最合理的方法,單元劇如同「輕騎兵」,所具有的「短平快」也是最適合的創作法則。

《石頭開花》通過《青山不負人》《古村情》《七月的火把》《最後的土房》等十個故事單元展現脫貧工作的十大難題,將扶貧幹部的典型事跡和貧困地區幹部群眾艱苦奮鬥的感人故事呈現給觀眾。

《最美逆行者》用《逆行》《別來,無恙》《婆媳戰疫》《幸福社區》《一千公裡》《了不起的兔子叔叔》《同舟》組成系列劇,這七組故事風格各異。比如《逆行》偏新聞紀實性,通過湖北省總二院醫生、援鄂軍醫、公交司機等多組人物的抗「疫」速寫,營造出「危機來臨」時的緊張與壓迫,迅速將觀眾身臨其境般拉回年初那段時光。《婆媳戰疫》和《了不起的兔子叔叔》在敘事風格上則分別貼近家庭倫理劇和輕喜劇。

業內人士指出,為避免情節拖沓和人物關係生拉硬套,採取單元劇的形式來拍攝,還有一個好處是不兌水,所以節奏才緊湊。此外,近兩年短劇模式盛行的趨勢下,利用單元劇這一相對精緻短小的敘事模式,更容易在高包容度的大主題下吸引觀眾的注意力,避免了主旋律題材篇幅過長以至劇情注水等不良製作現象的產生。

如何避免喊口號、貼標籤、同質化?

圍繞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黨100周年等重大時間節點,目前已經開始拍攝或籌備拍攝的至少還有三部時代報告劇。

脫貧攻堅時代報告劇《脫貧先鋒》由農業農村部、國務院扶貧辦、廣電總局重點扶持,以國務院扶貧辦和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遴選的近年來在扶貧攻堅中湧現出的10個脫貧先鋒人物為原型,進行藝術創作,全面再現扶貧英雄的鮮活故事,該劇全劇20集,每個人物兩集為一個單元。

11月開機的獻禮建黨100周年時代報告劇《我們的新時代》由6個單元組成,以真實人物為原型,講述十八大以來不同地區的青年黨員在不同崗位上努力奮鬥的故事,該劇採用了拼盤式的結構方式,以新時代作為切入背景,以平凡小人物作為故事主角,從多個側面、多元切口展現新時代黨員的整體精神面貌。

《功勳》通過「國家敘事、時代表達」的藝術手法,用單元劇的敘述方式,根據于敏、申紀蘭、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等9位共和國勳章獲得者真實事跡改編,預計將於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完成製作並與全國觀眾見面。

隨著主流受眾的年輕化,使得他們的審美和喜好也有相應的要求。作為時代報告劇,既要傳遞深刻思想內涵,又要兼顧作品的藝術性與趣味性,其實並不簡單。近日,廣電總局副局長朱詠雷在調研《功勳·屠呦呦》時強調,要深根於時代,紮根人民、紮根生活,在創新藝術手法方面努力探索,避免喊口號、貼標籤。

前不久,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楊爍一行赴電視劇《我們的新時代》之《因為有家》單元拍攝現場調研,在他看來,主旋律創作不是「貼標籤、喊口號」,要用「新語態、新人物、新狀態」來展現新時代的偉大實踐。

時代報告劇如何避免喊口號、貼標籤?在筆者看來,要想贏得觀眾口碑並能經受得住時間考驗而留存下來,其實更需要下真功夫。首先劇情對所選用的一些素材要有深入的挖掘,編創出來的故事既合情也要合理,不需要也做不到在一個作品中面面俱到地予以表現,可以用一個側面、一個角度來表現其內核。

其次,要塑造出具有這個時代特點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在人物描寫上摒棄人物形象扁平化和概念化,塑造人性化,真性情的平凡普通人物,只有緊湊的節奏感才能給人以強烈衝擊,只有角色性格鮮明才能富有說服力,讓人印象深刻。

歸根結底,時代報告劇創作要「接地氣」,不要「假大空」,貼近身邊人身邊事,要以大眾視角堅持作品深入生活,在群眾的生產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才能創作出反映時代要求和觀眾心聲的傳世之作。

相關焦點

  • 《在一起》之後,時代報告劇找到了方向
    恰逢今年為脫貧攻堅工作決勝之年,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在今年2月召開的網上視頻會議中提出了「時代報告劇」這一全新影視劇概念。時代報告劇種的誕生旨在快速及時地反映時代主題、傳遞時代精神,其以真人真事為基礎進行藝術加工的創作手法可以說為紀實風格影視劇種開闢了嶄新天地。
  • 用影像傳遞感恩敬意,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致敬時代英雄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塑造的人物是接地氣的、可信的,是和老百姓之間同呼吸的。」時代報告劇「報告時代」展示重大主題藝術魅力今年2月底,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提出了「時代報告劇」這一新概念,作為電視劇產業在新時代下類型創新的產物,「時代報告劇」指的是以較快速度創作、以真實故事為原型、
  •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創作研評會在北京召開 廣受好評
    由國家廣電總局指導,江蘇廣播電視總臺牽頭、幸福藍海等影視製作公司創作的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創作研評會12月9日在北京召開。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高長力出席並講話,《石頭開花》出品方代表,主創代表,文藝單位專家學者,以及播出平臺、數據機構負責人和青年觀眾代表參加了研評。
  • 書寫戰「疫」群像,致敬平凡英雄——走進時代報告劇《在一起》
    一份使命還原真實 疫情百態防控戰「疫」 人間皆安幕後解讀 致敬英雄本期《國劇面對面》走進戰「疫」時代報告劇這是一部「時代報告劇」,意為以較快的創作速度和真實的故事原型,創作的紀實風格電視劇作品。該劇根據發生在戰「疫」期間的真實故事改編,傾情創作了十個單元故事,講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發生的感人故事。
  • 時代報告劇《在一起》啟示錄:以單元劇形式組織創作 探索現實主義...
    記者 | 劉燕秋1時代報告劇《在一起》於9月29日至10月8日在東方衛視、浙江衛視等黃金檔,湖南衛視和北京衛視非黃金檔以及騰訊、愛奇藝、優酷等平臺播出。第一,要緊緊地跟上時代的步伐。找準選題,講好故事,拍出精品。第二,要深入發掘時代的精神。《在一起》「以小見大」地反映了民族精神,引發了全民的共鳴和共情。第三,遵循藝術創作規律,尊重藝術家。第四,用心、用情、用功抓藝術創作。
  • 時代報告劇《我們的新時代》開機 塗凌實力演繹村民代表
    11月6日,時代報告劇《我們的新時代之因為有家》在大窯村舉行開機儀式。該單元由知名導演呂行執導,作家候蓓擔任編劇,知名影視劇演員譚松韻、白敬亭攜實力演員塗凌傾情出演。據了解《我們的新時代》由六個短劇單元組成,均以真人或真實事件為基礎改編。在《因為有家》拍攝期間,塗凌也去深入的體會並融入當地生活,與當地人打成一片,致力於更加真實立體的演繹好「老唐媳婦」一角。目前該劇正在緊鑼密鼓的拍攝中,預計在2021年與大家見面,一起期待吧!
  • 時代報告劇《在一起》在湖北衛視熱播
    《在一起》是一部時代報告劇,由國家廣電總局全程組織指導,國家衛健委和上海市委宣傳部、湖北省委宣傳部、武漢市委宣傳部大力支持,上海廣播電視臺、耀客傳媒和上海尚世影業聯合出品,整部劇由《生命的拐點》《擺渡人》《同行》《方艙》等10個單元故事組成,取材於武漢抗疫一線的真人真事,用紀實性的創作風格、單元劇的製作模式,啟用不同編劇、導演及演員等共同完成。
  • 繼《在一起》後的又一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如何講好脫貧故事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螢屏中彰顯時代印記的重大題材劇不少。無論是《一個都不能少》《花繁葉茂》《我們在夢開始的地方》《綠水青山帶笑顏》,還是近期官宣將於11月17日晚19:30在江蘇衛視首播的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都無一例外將主題對準了「脫貧攻堅」。
  • 探索現實主義題材新類型 原型人物出席時代報告劇《在一起》研討會
    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研討會日前在京舉行。在劇中出現的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陶久娣、外賣騎手吳輝、志願者司機王利等作為原型人物也來到研評會現場。他們在發言中說,《在一起》重現了那段艱難的日子,每次看都會淚流滿面,故事讓他們回想起抗擊疫情時的事和人,宛如昨天、歷歷在目。
  • 不可忘卻的記憶 抗疫時代報告劇《在一起》湖北播出
    抗疫時代報告劇《在一起》用十個故事講述2020年初全民戰疫的真實狀態,一幕幕感人的鏡頭,訴說小人物的英雄壯舉,該劇定檔10月22日於湖北衛視播出,重現那些人那些事帶給我們的感動。 真實自有千鈞之力 十大故事共書抗疫故事 取材自疫情期間各行各業的真人真事,20集電視劇《在一起》用影視化語言記錄了武漢疫情期間全民參與、共克時艱,各行各業因疫而戰、為情共生的時代故事
  • 看著看著就哭了,時代報告劇《在一起》收官,亮眼數據實證口碑熱度...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悅「時代報告劇」《在一起》於昨晚(10月8日)在東方衛視以高收視率正式收官。最後篇章《武漢人》的播出,再次迎來了口碑與熱度的雙豐收。多個話題詞登陸熱搜榜,超燃情、催淚劇情點燃觀眾討論度。
  • 《在一起》:開創時代報告劇的新類型
    這部被稱為「時代報告劇」的電視劇問世,開創了一種新的時事紀實集錦劇種或類型,即一種以紀實風格敘述當下已經或正在發生的重大事件,由影視群星聯合飾演普通正劇型人物的短劇集,並初顯這一新型電視劇類型的鮮明美學特徵。
  • 以鳳凰縣樟坡村扶貧工作隊為原型拍攝的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之...
    紅網鳳凰縣分站11月20日訊(通訊員 歐平清)11月20日,筆者從江蘇電視總臺獲悉,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指導,江蘇電視總臺出品的扶貧題材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從11月17日起在已江蘇、浙江、東方、北京、湖南、廣東等六大衛視播出,並在愛奇藝、騰訊、優酷等視頻網站同步播出。
  •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開講「脫貧攻堅」壯舉背後的故事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開講「脫貧攻堅」壯舉背後的故事文|寶華(珞思影視研究組)繼高口碑的《在一起》之後,又一部時代報告劇和觀眾見面了!作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脫貧攻堅重點劇目」之一,全劇將全景式、系統性、生動化反映「脫貧攻堅」這場中國乃至全球減貧史上的奇蹟是如何創造出來的,而「石頭開花」四個字,象徵了變不可能為可能的信念,以及在貧瘠中綻放出的希望。
  • 首部抗疫「報告劇」《在一起》啟動,張黎沈嚴六六等加盟
    首部全面反映抗疫的「時代報告劇」《在一起》今日正式宣布啟動。該劇計劃籌拍20集,每2集1個獨立故事,每個故事分別由一位編劇和一位導演主創, 編劇六六、秦雯、高璇、任寶茹、馮驥,導演張黎、安建、沈嚴等已加入該劇的創作。3月8日,編劇六六從上海出發,前往武漢實地採訪。
  • 臺鈴行業獨家贊助的時代報告劇《在一起》收官!
    10月8日,《在一起》正式收官,作為由國家廣電總局牽頭的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被稱為「年度最好哭的電視劇」,用高口碑、家國情懷,感動無數人心。時代報告劇《在一起》鏡頭背後   是觸動人心的中國精神
  • 雜技報告劇《蘆葦青青菜花黃》呼之欲出
    「經過近兩年的精心創製,雜技報告劇《蘆葦青青菜花黃》呼之欲出。」   為迎接2021年建黨100周年、新四軍重建軍部80周年和魯藝華中分院建院80周年,江蘇省雜技團創新思維,獨闢蹊徑,決定用雜技藝術形式表現我軍文藝戰士那段特殊的抗戰史,以主旋律作品的觀賞性和藝術性相統一為目標,融合時代審美理念,打造一部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紅色題材雜技報告劇為建黨百年獻禮。
  • 小人物,大情懷——我看時代報告劇《在一起之武漢人》
    面對如此艱難考驗,全國人民迅速馳援,然而作為武漢人如何自救,本集描寫的社區人,這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一馬當先,主動出擊和疫情作鬥爭,並穩住社區,穩住人心。「空空蕩蕩的長江大橋,無人的街道,靜靜矗立的樓房,禁閉著無數的不安、慌張和被迫停擺的人。在所有禁止出入的小區裡,只有很少的幾個人能夠自由的通行,這便是我們的主人公—基層的社區工作者。」
  • 位卑未敢忘憂國——我看時代報告劇《在一起,之擺渡人》
    圖《在一起》劇照文/臨海憑風看了反映抗疫題材的時代報告劇《在一起之擺渡人》,主要講述了武漢封城以後,外賣小哥顧勇不懼個人安危和妻子的擔心,日夜奔忙,接送護士,堅持外賣並照顧孤獨的孩子,儘管他知道自己地位卑微,卻盡著自己的一份力量為這個城市,為需要自己的人奉獻微薄之力,展現了平凡者的不凡,為平凡賦能,為美好加碼,堪稱時代楷模和英雄。
  • 《抗疫戰歌——來自一線的報告》舞臺情景報告劇劇本創作完成
    5月27日上午,《抗疫戰歌—來自一線的報告》舞臺情景報告劇劇本評審會在省社會主義學院舉行,主創團隊以專題報告、詩歌朗誦、情景表演、歌曲演唱等多藝術融合形式作了生動的劇情匯報。省委宣傳部、省委統戰部、省教育廳、省文旅廳、省衛健委、省文聯等相關部門領導及專家學者40餘人參加評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