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廣電總局指導,江蘇廣播電視總臺牽頭、幸福藍海等影視製作公司創作的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創作研評會12月9日在北京召開。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高長力出席並講話,《石頭開花》出品方代表,主創代表,文藝單位專家學者,以及播出平臺、數據機構負責人和青年觀眾代表參加了研評。
作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脫貧攻堅重點劇目",江蘇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於2020年2月開始創作, 11月17日在江蘇衛視、浙江衛視、東方衛視等六家衛視平臺播出,同時在愛奇藝、騰訊、優酷三家網絡平臺以及海外YouTube江蘇衛視官方頻道同步上線,播出首日收視率即獲得三臺破1的好成績,網絡相關話題閱讀量超3億,成為脫貧攻堅題材的又一部精品力作。
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高長力對該劇在脫貧攻堅主題宣傳電視劇製作和播出方面的獨特貢獻予以了充分肯定,認為江蘇廣電總臺作為主流媒體擔負起了主題創作的使命和責任。《石頭開花》以時代報告劇的嶄新形態,反映了貧困地區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在面對貧困挑戰時迸發出的無窮智慧和力量。江蘇廣播電視總臺從文化扶貧到教育扶貧再到電商扶貧,將扶貧從劇中延伸到劇外,在扶貧工作中進行劇情聯動,在劇集宣傳中進行實地扶貧,用"1部電視劇+N項活動"的"組合拳",實現"真扶貧、扶真貧"。
中國作家協會影視文學委員會副主任範詠戈表示:「聚點成面,全景式的反映了中國扶貧現狀。這部電視劇在螢屏上為我們的扶貧一線幹部樹立了一座豐碑,通過現場感和樸實的農村圖景,使我們對中國新農村有了一個準確的有溫度的認識,一下子打破了我們以往對農村劇的一些表現的偏頗,這個是非常可貴的。」
研評會上,該劇的出品方、主創團隊以及播出平臺代表分別就該劇的創意策劃、創作歷程、播出形式、受眾反饋及時代報告劇在主題宣傳方面的創新等多方面分享了觀點。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研究所所長丁亞平、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編輯部主任李躍森、光明日報文藝部執行主任鄧凱、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戴清等與會專家圍繞該劇在時代報告劇創作規律、獨特價值,以及時代報告劇如何進一步推進和改進等方面進行了研討。與會專家認為,該劇在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三方面實現了較好的統一。
中國文聯電視藝術中心副主任趙彤表示:「以前我們的電視劇寫了很多脫貧攻堅的精彩故事,但限於一省一地,沒有一個全局的視角,限於各種創造條件的制約,只能講好本省的故事。但要講好一個全國的故事,得有一種全局的視野和一個全格局的調動能力、協調和全視域的擔當。所以說集納了這麼多優秀的編劇導演、集體力量,我們是集中力量辦脫貧攻堅這件大事,然後集中廣電系統的力量,創作了《石頭開花》這部精品劇。」
江蘇廣電總臺始終堅持"責任塑造形象,品質成就未來"的辦臺理念,按照"好主題、好作品、好品質"的原則,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這一重要節點,脫貧攻堅獻禮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的播出,全面展現了黨領導人民為實現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奮鬥實踐,以十個平臺的超豪華的播出陣容,迅速形成了最廣泛的傳播影響力。
文藝報藝術評論部主任高小立表示:「江蘇臺集合了全國的優秀的編劇、導演、演員來參與這部創作。一個是我們江蘇臺非常有號召力,再一個我覺得也是《石頭開花》這部劇從體裁到內容很吸引這些主創。再一個也體現了我們現在的電視劇人他身上擔當的責任,真的是為我們的脫貧攻堅這場戰役奉獻了智慧、奉獻了力量,也為我們全國的電視劇觀眾奉獻了一部好作品。」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鄭偉康、趙立孟、劉辛、亓晨報導)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