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擰不過大腿。」
「我就得擰!擰折了算!」
11月17日,由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榮譽出品,幸福藍海影視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稻草熊影業有限公司、騰訊影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霍爾果斯新媒誠品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白露風河文化公司出品,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脫貧攻堅重點劇目《石頭開花》正式播出,全劇共二十集,分為十個單元,每個單元為一個故事,皆有原型素材,上述對話正是出自於首個故事《青山不負人》。
這個故事裡,兩個村子的第一書記就各自的工作「被迫」展開合作,他們從原本互看不順眼到成功攜手合作,最終雙雙帶領各自的地方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而「擰大腿」則是安家坪第一書記吳非飛對扶貧工作的回應,簡簡單單的八個字,彰顯了他的決心與堅定,洋溢著年輕幹部特有的熱血。
憑藉對人物的精準刻畫和對事件的藝術化處理,《青山不負人》在播出後,立即引發了業內外的熱議。
有觀眾評價到:「山清水秀很養眼,景色都好美,既拍出了真實接地氣的鄉村氛圍,很有親切感,又拍得很有大片的質感,製作精良,很良心了!」還有製片人評價到:「扶貧劇是命題作文,拍攝有一定的難度,這部劇採用單元的形式,每個故事短小精悍,非常巧妙。」
顯而易見,《青山不負人》為《石頭開花》打響了頭炮,不僅在觀眾那裡收穫了高口碑,其呈現方式也在業內掀起了水花。於市場貢獻的角度看,觀眾對後續內容持有較高的期待值,而於行業的角度看,單元形式為扶貧題材開闢了創作的新路徑。
對此,結合已播出的內容和部分公開資料,烹小鮮(pengxx01)試圖從劇集精彩度、扶貧關聯度與社會關照度三個方向分析,《石頭開花》如何將扶貧劇拍出「新花樣」。
無論是任何題材,一部劇之所以能受到好評,首先得益於它的可看性和精彩度。就這個維度而言,《石頭開花》的劇情結構和編劇手法值得稱道,具體表現於三個方面:
第一是多元素融和,雖然本劇的主題為扶貧,但是角色千人千面,並且在具體敘事上,情節融合了懸疑、勵志、喜劇、愛情等元素,可看性很高。
先說人物,以《青山不負人》為例,吳非飛(富大龍飾)和康吉溝第一書記秦楠(喬大韋飾)是該單元的雙男主,兩個人人設鮮明,前者是「老倒數」,後者是「老磨嘰」,他們之間的「相愛相殺」與相互打趣,為劇集增添了喜劇色彩。
當然,即便此二人性格與處事方式極為不同,可是對扶貧工作都有一顆積極負責的心,所以兩個人在磨合之後,反而以互補的方式實現了扶貧目標,既完成了主線任務,也走出了一條隊友情的支線。
再說敘事,故事以縣扶貧辦幹部周志永(郭濤飾)為主視角,用欲揚先抑的手法,引出了吳秦二人,接著以戲劇化的矛盾衝突令劇情的發展充滿懸念,使之跌宕起伏。
比如,周志永看到村民懶漢的房屋漏雨,上去詢問得知,村幹部秦楠不管這些。然而,就在觀眾對秦楠的不作為感到憤慨之時,一切峰迴路轉,原來秦楠早就想修繕房屋,而是村民不同意。那麼秦楠要如何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呢?
再比如,當吳非飛的家庭和事業陷入矛盾,愛戴他的村民為了留住他,竟為其「打低分」。吳非飛會就此放棄鄉村嗎?被打低分的他是否會遭到不公待遇?他與妻子的關係又該如何恢復?這些都是欲罷不能的看點。
基於《青山不負人》呈現的劇集屬性,可以判斷《石頭開花》的整體亦是如此,每個單元皆是多元素的內容,各有各的構思。
第二是播出篇幅短且單元之間沒有重複性。據公開資料顯示,《石頭開花》的十個故事分別講述了扶貧工作的十個難題,每道難題的原因和處理方式各不相同,這就致使每段故事短小精悍,側重於核心矛盾,沒有冗長繁瑣的劇情,保證了劇集的整體節奏。
第三是幕後班底強。《石頭開花》的十個單元分別由十位風格迥異的導演執導,每位導演均曾拍出過市場上的頭部作品。這種配置無疑使得劇集更加多元化且富有極高的品質,相當於看了一部劇實際是看了十部劇。
首個單元《青山不負人》由全國政協委員、北京新聯會副會長、北京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內地著名導演劉家成執導,其曾以《鐵齒銅牙紀曉嵐》等膾炙人口的作品被大家熟知,也曾憑藉《正陽門下》系列、《情滿四合院》和《芝麻胡同》等講述「老北京」文化的劇集打出招牌,被觀眾贊為「京味兒」劇第一導演。而在後續的單元中,李少紅、滕華弢、高群書、餘淳等知名導演也會奉上自己的作品。
相應的,《石頭開花》的演員班底同樣強大,匯聚了林永健、韓雪、李光潔、富大龍、馬天宇、白客、張鐸、於曉光、馮文娟、王佳佳、郭濤、張馨予、尹正、鞏漢林、許文廣、黃小蕾、鄭雲龍、杜志國、韓童生、喬大韋等老中青三代的實力派演員,受眾年齡層廣泛。
總的來說,鑑於多元素融和、單個故事精緻以及擁有超強班底「保駕護航」,《石頭開花》從劇集本身而言,具備極強的精彩度和標準化的製作水平,成功助推扶貧劇突破了以往的局限性,上升至一個新臺階,與其他爆款頻出的大眾題材看齊。
在保證劇集的精彩度和製作水平之外,扶貧劇與現實的關聯度亦是判斷其優質與否的重要標準。不同於多部同類劇集的單向輸出,《石頭開花》對於扶貧工作本身的價值更大。
一方面,劇集具有鮮明的紀實性,並非「形而上」的懸浮內容。全劇以嶄新的藝術形態「時代報告劇」為呈現形式,聚焦時代主題,用影視化獨有的方式,把精準扶貧政策在中國大地上落地生根取得實效的艱難過程告訴觀眾,真實地反映了扶貧工作的艱難和不易,涉及的現實原型有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扶貧專員、各色各異的受幫扶對象等。
另一方面,《石頭開花》與拍攝當地的扶貧項目實現了雙向聯動,劇組以身作則,將現實事件轉化為藝術美學的同時,亦對扶貧工作的開展形成了反向輸出。
據了解,劇組曾在開播活動上,舉行了以「空中課堂 築夢未來」為主題的捐贈活動。本著「扶貧先扶智」的原則,為劇中十個拍攝地的小學捐贈了學習系統,讓當地學生能接收到中國教育電視臺第二套節目,旨在提升貧困地區的教育普及度。
另外,該劇在陝西安康拍攝時,曾於當地舉辦直播帶貨市集作為劇情事件拍攝,由於活動效果突出,安康未來擬將此打造為當地一項傳統活動。《青山不負人》的茶葉直播橋段正是來源於此。
現如今,直播帶貨已成為扶貧攻堅、拉動當地經濟的主要手段,而《石頭開花》顯然通過影視劇IP的體量,加強了這種作用,讓劇集與扶貧形成了「1+1>2」的效果。
根據官方信息顯示,在《石頭開花》的播出期間,劇組將會安排每天在各單元劇集拍攝地進行一場直播,在對當晚播出劇進行宣傳的同時,圍繞劇中主題、主創和真實扶貧人物開展扶貧專題直播節目。
而在直播期間,均會邀請一些知名主播在頭部平臺上,以宣傳劇集為殼,聚焦帶貨,為當地的農副產品帶貨推銷,實現大型聯動扶貧行動。其中最令人驚喜的是,曾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的頂級主播薇婭將在27號進行直播,為《石頭開花》和扶貧工作加油助威。
與此同時,聯合衛視舉辦線下落地活動,邀請劇中主創來到活動現場進行採訪,宣傳劇情及直播帶貨活動,拿出劇中主演的衣服或道具,和淘寶拍賣合作,拍賣所得將捐給該劇援助的相關地區扶貧。
可以看出,《石頭開花》在扶貧領域的功能突破了電視劇的局限,通過整合資源,打通各個環節,形成了IP化的扶貧產業鏈,是為扶貧劇功能化的全面進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種影像媒介,電視劇除了為觀眾提供娛樂價值,還有關照現實的責任。
這樣看來,《石頭開花》以扶貧工作為載體,傳達的人物品質與精神具備高度的普適性,值得各行各業參考,就如吳非飛與秦楠的執著、認真與執行力。由此可見,本劇在扶貧領域之外,也實現了優秀影視作品的社會影響力。
如果說《青山不負人》的主題為「脫貧不易脫身難」,那麼《石頭開花》的後續主題必然有別於此,或更有看點。據獲悉,《古村情》單元將展開「偵查線」,鎖定誰是真的貧困戶;《最後的土房》直擊「釘子戶」這一難題;《雲寨大灌籃》聚焦於扶貧產業鏈的開發;《三月三》則以「三月三慶典」為背景,體現民俗文化……另外還有更多「小而美」的單元等待觀眾解鎖。
目前,《石頭開花》正在江蘇衛視、浙江衛視、東方衛視、北京衛視、湖南衛視、廣東衛視、愛奇藝、騰訊視頻和優酷等平臺同步播出。期待後續單元的精彩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