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現實主義題材新類型 原型人物出席時代報告劇《在一起》研討會

2020-12-06 青瞳視角

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研討會日前在京舉行。在劇中出現的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陶久娣、外賣騎手吳輝、志願者司機王利等作為原型人物也來到研評會現場。他們在發言中說,《在一起》重現了那段艱難的日子,每次看都會淚流滿面,故事讓他們回想起抗擊疫情時的事和人,宛如昨天、歷歷在目。

《在一起》於9月29日-10月8日期間播出,取得了優異的收視成績和廣泛的社會好評,真實、細膩、動人的劇情獲得點讚。

研評會上,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朱詠雷肯定了《在一起》在製作、播出等方面的成功經驗,提出抓好電視劇精品創作的幾點啟示:第一,找準切入點,呈現大時代。不喊口號,不貼標籤,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和感受得到的細節來折射中國抗疫鬥爭的壯舉和成就。第二,探索新類型,追求真實感。《在一起》不是一部常規意義的電視劇,是新時代中國電視劇創作類型的一次積極探索。

《在一起》的成功印證了現實主義創作的強大生命力。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上海市電影局局長高韻斐談到,對於推進重大題材文藝創作,上海已經形成了「選題前置」的工作傳統,導向為先,策劃在前。提前制定創作生產規劃,遴選出具有引領性、標杆性的重點選題。近期,國家廣電總局圍繞「全面小康」和「建黨百年」兩大主題,以戰略性的高度在全國策劃組織了「4+2+1」重點劇目《功勳》《大國擔當》《光榮與夢想》《在一起》等,上海的國有、民營影視企業主要承擔了7部重點作品中的4部。

著名文藝評論家酈國義認為,《在一起》這部作品在重大題材反映現實生活、彰顯時代精神、書寫中華民族史詩般的偉大實踐等方面具有標杆意義。「不論多麼宏大的創作,多麼高的立意追求,都必須從最真實的生活出發,從平凡中發現偉大,從質樸中發現崇高,深刻地提煉生活,生動地表達生活,全景地展現生活。」

著名文藝評論家仲呈祥在發言中提到,《在一起》的創作其實是自覺承擔起了「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的神聖使命。同時,這部劇集結了國內最優秀的編導演陣容,保證了它的水準是一流的,相信今後它會成為研究這段歷史時不可不看的影像記錄。

中國廣播影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總結說,《在一起》不但成功,而且有突破;不但有突破,而且對今後創作還帶來了許多有益的啟示。第一,這部劇最大的難點是做到了真實性和故事性的結合;第二,在創作上,《在一起》解決了陌生感、熟悉感、親切感之間的關係;第三,單元劇看似獨立成章,實則總體貫通。整體來說,《在一起》是時代報告劇成功的範例。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北師大文學院教授王一川形容,時代報告劇《在一起》的成功在於譜寫了一曲在平凡中顯現崇高的新時代人民史詩。他同時還分享了對單元故事、短劇集這種形式的觀點,「在今天全媒體時代,網際網路時代,微電影、短視頻日益活躍,所以觀眾更樂於觀看若干短劇、短故事或者其他短平快的東西組成的故事集粹。「

《在一起》主創和與會嘉賓也做了發言。《擺渡人》單元導演沈嚴最大的感受是,在藝術創作中還是要求真,只有真情實感才能讓觀眾獲得共情。《武漢人》單元楊陽導演最初接到任務時就覺得「難」,因為要去拍一個不能去的城市,去表現一群不熟悉的人,要冒著天津盛夏的烈日去呈現武漢陰冷潮溼的冬天。但她堅信只要用質樸的手法去做記錄就一定會喚起觀眾的共鳴。編劇六六則表示,現實題材劇在今天恰逢其時,因為書寫了百姓生活,描繪了社會百態,記錄了嶄新的時代,觀察記錄著變遷。

[ 北京頭條客戶端 ]

相關焦點

  • 時代報告劇《在一起》啟示錄:以單元劇形式組織創作 探索現實主義...
    記者 | 劉燕秋1時代報告劇《在一起》於9月29日至10月8日在東方衛視、浙江衛視等黃金檔,湖南衛視和北京衛視非黃金檔以及騰訊、愛奇藝、優酷等平臺播出。研評會上,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朱詠雷肯定了《在一起》在製作、播出等方面的經驗,並提出了這部劇給電視劇精品創作的三點啟示。第一,找準切入點,呈現大時代。不喊口號,不貼標籤,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和感受得到的細節來折射中國抗疫鬥爭的壯舉和成就。第二,探索新類型,追求真實感。在他看來,《在一起》不是一部常規意義的電視劇,而是新時代中國電視劇創作類型的一次積極探索。
  • 《在一起》之後,時代報告劇找到了方向
    硬班底 高速度 單元故事凝視人性閃光 在疫情的宏大背景下,《在一起》作為衝在第一方陣的時代報告劇,既要保證對於記錄全民抗疫戰線的現實主義立場,又要通過影視劇的特有藝術形式凝練民族記憶和中國力量、迎合群眾對於後疫情時期文化補給、強化信念的精神需求。
  • 2020年終盤點:《在一起》包含了現實主義創作的真正內核
    在今年的國產電視劇中,時代報告劇《在一起》是非常特別的一部。 而不同製作團隊基於同一題材的獨立創作,又為這部劇打開了對類型和風格的探索可能。
  • 《在一起》:開創時代報告劇的新類型
    這部被稱為「時代報告劇」的電視劇問世,開創了一種新的時事紀實集錦劇種或類型,即一種以紀實風格敘述當下已經或正在發生的重大事件,由影視群星聯合飾演普通正劇型人物的短劇集,並初顯這一新型電視劇類型的鮮明美學特徵。
  • 時代報告劇如何「接地氣」
    比如《最美逆行者》《在一起》以抗疫一線真實事跡改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石頭開花》選取的十個真實的扶貧故事呈現著脫貧實景。可以說,時代報告劇以真實的紀實鏡頭和充滿戲劇性的藝術加工,為「電視劇報告文學」這一類型「打了新樣」。
  • 用影像傳遞感恩敬意,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致敬時代英雄
    近日收官的時代報告劇《在一起》講述就是疫情期間的真實故事,播出後擊中了很多觀眾的淚點,豆瓣評分高達8.9分。該劇以單元劇的模式,塑造了奮戰在一線的平民英雄群象,以此為一個個剖面,勾勒出了一幅全民「戰疫」的全景畫卷。
  • 首部抗疫「報告劇」《在一起》啟動,張黎沈嚴六六等加盟
    首部全面反映抗疫的「時代報告劇」《在一起》今日正式宣布啟動。該劇計劃籌拍20集,每2集1個獨立故事,每個故事分別由一位編劇和一位導演主創, 編劇六六、秦雯、高璇、任寶茹、馮驥,導演張黎、安建、沈嚴等已加入該劇的創作。3月8日,編劇六六從上海出發,前往武漢實地採訪。
  • 與時代共振的中國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 重塑現實主義之魂
    投射中國社會變遷:從關注個體命運到民生百態早在改革開放前,中國的電視熒幕以農村題材作為塑造典型,電視劇創作十分明顯地受到了當時文藝創作思潮的影響,忽視了作品的藝術性,將人物英雄化、完美化,脫離了現實主義基礎,並一度進入停滯期。改革開放以後,在國家「大辦電視劇」的口號之下,中國電視劇踏上復興之路。
  • 書寫戰「疫」群像,致敬平凡英雄——走進時代報告劇《在一起》
    一份使命還原真實 疫情百態防控戰「疫」 人間皆安幕後解讀 致敬英雄本期《國劇面對面》走進戰「疫」時代報告劇這是一部「時代報告劇」,意為以較快的創作速度和真實的故事原型,創作的紀實風格電視劇作品。該劇根據發生在戰「疫」期間的真實故事改編,傾情創作了十個單元故事,講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發生的感人故事。
  • 電視劇《國家孩子》引現實主義題材新思考
    電視劇《國家孩子》引現實主義題材新思考 2019-10-11 15:46:1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郭澤華
  • 不可忘卻的記憶 抗疫時代報告劇《在一起》湖北播出
    抗疫時代報告劇《在一起》用十個故事講述2020年初全民戰疫的真實狀態,一幕幕感人的鏡頭,訴說小人物的英雄壯舉,該劇定檔10月22日於湖北衛視播出,重現那些人那些事帶給我們的感動。 真實、感人,成為眾多觀眾對這部時代報告劇的最大觀感。
  • 以鳳凰縣樟坡村扶貧工作隊為原型拍攝的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之...
    紅網鳳凰縣分站11月20日訊(通訊員 歐平清)11月20日,筆者從江蘇電視總臺獲悉,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指導,江蘇電視總臺出品的扶貧題材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從11月17日起在已江蘇、浙江、東方、北京、湖南、廣東等六大衛視播出,並在愛奇藝、騰訊、優酷等視頻網站同步播出。
  • 精準扶貧題材電影以商業化模式探索主流價值新表達
    回顧精準扶貧題材電影作品的歷史脈絡,精準扶貧題材電影在藝術創作上不斷探索意識形態敘事與市場商業模式的融合,許多電影作品尤其是2020年出現的電影作品用商業類型完成主流價值表達,成為精準扶貧這一特定類型題材的一大亮點。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精準扶貧題材電影早在2016年就已誕生,2016年7月1日,《幸福快車》上映。
  • 原標題:精準扶貧題材電影以商業化模式探索主流價值新表達
    回顧精準扶貧題材電影作品的歷史脈絡,精準扶貧題材電影在藝術創作上不斷探索意識形態敘事與市場商業模式的融合,許多電影作品尤其是2020年出現的電影作品用商業類型完成主流價值表達,成為精準扶貧這一特定類型題材的一大亮點。  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精準扶貧題材電影早在2016年就已誕生,2016年7月1日,《幸福快車》上映。
  • 《我們的新時代》亮相上海電視節
    本文轉自【電影網】;時代報告劇《我們的新時代》正式亮相上海電視節,重磅發布概念海報。《我們的新時代》這部積極向上、充滿主旋律色彩的獻禮巨製,切準時代脈搏,選取了十八大以後來自不同地區背景的優秀基層黨員代表,在真實人物或者事件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創作,獻禮建黨100周年。每個故事,都將平凡人生與偉大時代相融合,將青春勵志與奮鬥精神相結合,展現以青年黨員為代表的廣大青年人傳承黨員精神,以及他們為實現中國夢勇於擔當、不斷奮鬥的歷程。
  • 專家研討都市律政劇《精英律師》 現實主義佳作引發熱議
    華語劇集題材類型的新拓展 行業劇具有深厚的現實力量研討會上,中國傳媒大學學術期刊中心主任彭文祥高度讚揚電視劇《精英律師》並表示:「該劇具有非常迷人的內在魅力,既有律政類型的審美張力,也有現實生活的藝術顯影,不僅有跌宕起伏的高能敘事,還有時尚趨新的影像風格。」
  • 《巡迴檢察組》以現實主義打開創作新格局
    導讀:熱血演繹新時代檢察官,《巡迴檢察組》為全國觀眾奉上了一部凝聚「依法治國,維護正義」正能量的法治題材現實主義力作。文 | 霓星12月13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金盾影視中心、湖南廣播電視臺(湖南廣播影視集團)、阿里巴巴(北京)軟體服務有限公司、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上海利達影業有限公司、弘道影業有限公司等出品的掃黑除惡依法治國檢察題材時代報告劇《巡迴檢察組》在優酷全網獨播。
  • 中國類型片中的現實主義:從《我不是藥神》到《少年的你》
    實際上,近些年來,一些中國電影導演正嘗試把這兩種影片的創作和表現手法結合在一起,因為類型片需要用現實主義元素來貼近觀眾,令觀眾產生情感共鳴;現實主義電影則需要通過類型化表達,來提高觀賞性,從而贏得更多的觀眾。
  • 脫貧攻堅題材劇創新升級 主題創作抒寫時代故事-國際在線
    緊跟時代 題材創新內容製作升級  近年來劇集市場創作創新不斷,但農村題材劇集卻變化不大,加之觀眾年輕化等原因影響,農村題材作品日受冷落。但隨著時代大背景的改變,以鄉村為主題的作品也逐漸獲得市場關注。  儘管都是反映脫貧攻堅的相同主題,但近來這些作品卻選擇了不同的切入角度和緊跟時代的題材內容,打破傳統「農村劇」刻板印象,最大限度的拉近與觀眾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