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法天馬行空,家長正確回應極重要,會影響到孩子日後的理想

2021-01-08 菁媽育兒

現如今,有很多新興職業的輸入,也讓很多人了解到從未見過的職業,這也是一種經濟發展迅速的結果,是一個好趨勢。現在,有一個新興詞語出現在大夥眼中——「網紅」。其實「網紅」也是一種職業,既讓人覺得特殊但又是一份普通的工作。

其實很多人都覺得「網紅」這個職業賺錢快,又不累,便紛紛在抖音平臺、快手平臺等等平臺當上「網紅」,就連未成年的小朋友都有了當網紅的想法,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前不久,有個媽媽在網上分享了自己跟孩子的對話,引來很多網友的點讚。簡單說是這樣的:

那天剛好趕上主持人朱廣權和主播帶貨人李佳琦跨界合作,一起為湖北人民直播帶貨。

這場直播可以說是非常成功,一個主講才思敏捷,金句頻出,一個主推業務熟練,很多貨都一掃而空,而媽媽也不由自主的下了好幾單。這時候一起看直播的兒子突然跟她說:「媽媽,我以後也想當李佳琦,可以嗎?」

這個媽媽先是愣了一會,沒有急著反駁,而是輕言輕語的問他:「為什麼想當李佳琦,而不當朱廣權呢?」

而她的兒子是這麼回答的:李佳琦現在好厲害,買什麼都有人搶,而且還可以請明星來他直播間一起玩。感覺比明星還厲害還賺錢。

面對兒子的回答,媽媽沉默了一會,一會從網上找到了李佳琦成名前和成名後的照片,問兒子:你想當哪個李佳琦?

兒子不解的看著她,緊接著媽媽又說,你羨慕的其實是光鮮亮麗的李佳琦,而不是默默無聞的李佳琦。

「他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你可以做到像他一樣一年365天足足做到389場直播嗎?

你可以做到像他一樣每天從晚上7點直播到凌晨1點,且凌晨4點才睡覺嗎?

你可以做到像他一樣直播試380支口紅最後嘴唇幾乎要裂開嗎?

並且這還只是他經歷的一小部分,」媽媽這樣和你講,並非不認同你的想法,就是讓你知道沒有誰能夠隨隨便便成功。希望你以後如果認定了自己的目標,就要能吃下這份苦,無論以後做什麼,都不會讓媽媽失望。

這是一則很真實並且值得學習的例子,這個媽媽三觀正確的態度頓時引來了很多網友的稱讚。孩子的想法有時是很簡單的,他們只是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好奇心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位媽媽的做法就很好了。

父母對於孩子都是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培養的,這有好,但也有不好。

孩子想法天馬行空,家長正確回應極重要,會影響到孩子日後的理想:

從小愛玩洋娃娃的男孩,到成為奧馬馬夫人盛稱的服裝設計師,離不開媽媽的支持

很多女孩子都有一個芭比娃娃夢,女孩子愛玩芭比娃娃是天性,但是全球有名的華裔設計師吳季剛在小時候,不喜歡玩男孩子玩的機器人,汽車,獨愛洋娃娃,喜歡給洋娃娃縫製漂亮的衣服

這個特殊的癖好她不敢告訴同學,自己能為洋娃娃縫製美麗的衣服,但是沒辦法分享,讓吳季剛變得內向而孤僻,幸好吳季剛的媽媽非常開明,他縱容了孩子的這份獨特。

支持孩子的這種特殊的愛好,讓吳季剛在17歲時就拿到了芭比娃娃設計獎的雙料獎金,在18歲的時候設計的娃娃已經可以賣到幾千美元。

在大學的時候考入紐約最頂尖的Parsons設計學院。邊學習一邊籌備自己的服裝秀。開始得不到別人的認可,最後卻得到了白宮女主人米歇爾 歐巴馬的盛讚。甚至穿著吳季剛設計的白色雪紡長裙,參加了丈夫的就職典禮!

1、 互相溝通,支持鼓勵

父母不要一聽到孩子不符合自己想法的要求就直接抹殺掉,要學會互相溝通,彼此交流心中的想法,在幫孩子分析想法的對錯點,錯的就加以引導,對的要好好鼓勵孩子,繼續發揚。

2、 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凌駕於孩子身上

有時候孩子的想法會跟父母的要求偏離,而作為父母就會認為孩子不對,不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執行。不僅否定了孩子,還總是覺得自己為了孩子好。這時候會讓孩子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所以,堅決不能將自己的想法凌駕於孩子身上。

3、 互相尊重

讓孩子對父母心生信任與尊重,作為父母也要尊重他們,或許他們年齡還小,但是一般他們是會有自己的理念的,不要一言不合就說孩子不適合,不行,這些都是忌諱的。要尊重他們的做法、想法,對的就多鼓勵,錯的要耐心引導。

4、 包容心

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奇思妙想的想法時,他們會覺得很不能理解,也會大罵自己的孩子不學無術,這不僅讓孩子心靈受挫,還會打擊到他們的積極性。作為父母要包容他們的想法,要讓他們嘗試,結果只有試了之後才會知道。

沒有誰天生就是「網紅命」,一個活躍在大眾眼前、光鮮亮麗的網紅,勢必也是要經歷很多磨難,吃過很多苦才能坐上高位的。平常的人也一樣,做的每一件事,學的每一件事,都是需要堅持,努力,再堅持,再努力,才有可能成功。作為一個孩子只要他敢有想法,父母就應該支持他,讓他嘗試,只要他能堅持,肯努力,這就是很好的回報。

相關焦點

  • 00後孩子想法天馬行空,鄧亞萍不僅不反對,反而極力支持「夢想」
    從前大家總是覺得90後是難以理解的一批人,但現在隨著00後乃至10後的長大,大家發現對於這兩代人的想法更加難以理解。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他們所接觸到的東西越來越多,網際網路、電子遊戲成為他們最常見的東西。
  • 家長對孩子自我評價的影響,家長應正確認識、評價孩子
    在家庭生活中家長的言談舉止,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父母對自己孩子的評價,在某種程度上比教師的評價影響更大。他們當中有的對孩子要求過高;有的對孩子溺愛過多;也有的任其發展;而更多的家長只重視智力開發,忽視了幼兒個性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培養,缺乏對孩子足夠的認識。因此,指導家長正確地評價幼兒的工作非常重要。
  • 3歲孩子叛逆期,家長如何正確疏導?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叛逆期的三歲」的現象呢?叛逆期原因孩子2-3歲的時候各項身體機能逐漸成熟,自我意識開始加強。父母卻覺得孩子還小,想幫孩子料理好所有的一切。孩子想做的,家長常常阻攔,孩子便有了反抗的情緒。在父母看來,這便是孩子的叛逆期來了,殊不知這是孩子開始成長了。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在孩子的性格培養過程中,幼兒時期尤為重要。那我們如何在孩子的3歲叛逆期時正確的疏導呢?
  • 家長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學會正確教育
    家長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你的處理方式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 在網上,有不少家長焦慮地發出信息求助,寶媽小語(化名)就是其中一位。 小語家女兒正在上小學三年級,平時小語夫妻倆也會給孩子一些零花錢,但是管控比較嚴格,孩子手裡的錢通常不超過10塊。
  • 李玫瑾:當孩子開始頂嘴,父母多說這2句話,孩子將來會感激你
    要說孩子長大後什麼事情最讓家長心煩,那肯定是學會頂嘴了!許多父母抱怨他們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頂嘴的次數也越來越多,有時候甚至氣到家長說不出話來,這讓父母非常難過。家長要明白,孩子頂嘴不是在向父母示威,而是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頂嘴也是很正常的。
  • 相比評價孩子畫作,家長更應該傾聽
    所以不論孩子的畫作呈現出來的是多麼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家長們都不需要太過驚奇,它是孩子內心世界、不定式的思維反應,即使畫作上沒有具體的物象。面對孩子各種各樣「天馬行空」的畫作,有些家長的做法比較欠妥。比如他們會剝奪孩子自由畫畫的權利,讓孩子按照固定的物體進行描摹繪畫等。
  • 每個孩子都有「底線」,家長教育時不要踩雷,否則影響孩子一生
    都說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在學校裡老師的教育,可能只會影響孩子幾年,但是,家長的教育會影響孩子一生。所以,家長在批評孩子時,一定要控制住自己,不要因為一時衝動說錯話,影響到孩子的未來。有些孩子心理素質比較差,會因為家長訓斥兩句而改變性格,更甚者會出現輕生的想法,批評可以,但要適度。
  • 孩子的想法並不是天馬行空!要想付出實際,鄧亞萍教你這個方法做
    ,反而會陷入一個惡性的循環,最終在自己與孩子之間建立起情感的隔閡,讓關係更加緊張矛盾。當記者問到,如何正確的去判斷這個正確的標準,鄧亞萍回答道,最重要的就是回歸人性了,回歸看一個人怎麼樣看待他,這一點不管小孩還是大人,作為一個人應有的尊重或者需要的一個被尊重的這種感覺,我覺得可能就是一個標準。
  • 孩子沉迷網絡,家長該如何正確引導?
    3、家庭環境的影響 由於父母缺少對青少年的陪伴和交流,很有可能造成孩子精神上的孤獨,那麼,孩子便會在網絡中尋找可歸依的群體,迷戀於網上的互動生活。 4、教育環境的影響 由於青少年學習壓力較大,經常在學習上面遭受挫折,如果得不到家人、老師和同學的理解。
  • 孩子正確刷牙的方式很重要,不然小心這些疾病找上門,家長該重視
    刷牙是每個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可以有效地保護牙齒的健康,所以許多家長從小就會注重培養孩子的刷牙習慣。
  • 家長怪Cosplay影響孩子的成績,多少孩子去演戲拍視頻,怎麼不說
    無論是在現實中還是網絡上,我們都總能遇到一些奇葩家長,他們的三觀實在令人質疑,寵溺自家孩子任由他們的熊孩子行為不加以管教,反而指責別人「跟一個孩子計較」。而到自家孩子學習成績平平,這些家長就找各種理由,埋天怨地,怪這怪那,這些家長被網友稱為「中國家長」。
  • 家長正確教育孩子,如何防止孩子沉迷網路遊戲
    然而,網絡是把雙刃劍,它可以給我們帶來任何便利,同時也會給我們的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對孩子的影響更大。目前,網絡的不良因素已成為廣大家長和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熱點,孩子沉迷網路遊戲怎麼辦?網路遊戲的危害作為父母要知道網路遊戲對孩子的危害。
  • 孩子犯錯不承認,家長別逼著認錯,常說這三句話孩子主動認錯
    不由分說,強迫孩子認錯,這是很多家長最常用的做法,看似圓滿解決了問題,實則留下了很大的隱患。家長總是逼迫孩子認錯,會對孩子產生哪些影響?這是讓孩子反思自己的錯誤,只有真正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日後,在遇到類似的事情,才能夠採取正確的方式去應對。3.不管你做了什麼,爸爸媽媽依然愛你有些人在孩子犯錯後,會告訴孩子,你再這樣,媽媽就不要了。
  • 該不該打破孩子的童話世界?家長鬚知:孩子再造想像力發展需童話
    每個孩子心中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童話故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之前有一個孩子有一天一直悶悶不樂,後來了解得知是因為自己期末考試的成績不理想,擔心過幾天的平安夜,聖誕老人不來送禮物給自己。原來媽媽之前說過一個故事,就是聖誕老人只會給學習成績好的孩子送禮物,而學習成績差的孩子就沒有禮物收了。
  • 孩子喜歡惡作劇,家長別急著打罵孩子,正確引導才能解決問題
    因為孩子是有自尊心的人,他們經常被其他人否定,內心就會對肯定非常嚮往,但是孩子與大人的想法不同,就會使用錯誤的方法尋求肯定。在孩子世界中,能夠引起其他人劇烈反應的方式,就是證明他們並不像其他人口中講述的那樣糟糕。但實際上,惡作劇是一種消極行為,只會讓孩子錯上加錯。
  • 孩子很難融入集體?家長正確引導,才能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文/羊駝媽媽 對帶孩子交朋友這件事,有一些家長會感到非常的為難,雖然現在很多家長都鼓勵孩子交朋友,但是奈何一些小朋友的性格膽小,永遠沒有辦法融入集體,這也讓一些家長為孩子感到擔憂。
  • 孩子弄壞別人東西,「愚蠢」家長只會打罵賠錢,高明爸媽都這樣做
    讓孩子有規則感非常重要。我們要告訴孩子過馬路要遵守交通規則;在學校要遵守校規;讓他們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一次去逛超市,有個小孩子見到東西就亂摸,家長也沒制止。逛到了化妝品專區,媽媽認真地挑選化妝品,沒有顧上孩子。就在這時「哐當」一聲,孩子把一瓶價值不菲的精華水摔壞了。
  • 孩子嘴笨不僅是情商低,教孩子學會表達到能說會道,家長要用3招
    A說,自己的孩子就是這樣「嘴快」,說話仿佛不經過大腦,也不管會不會傷害到其他人,在家裡也是,所以總是被別的家長暗地裡說情商低不會說話,也不怎麼討人喜歡;B說,自家的是個男孩子,心思本來就不是很細,也不會體諒女孩子,該吵的時候絕對不退讓,真是讓人操碎了心
  • 愛因斯坦:孩子都是天才,是家長的錯誤教育抹殺了孩子的天賦
    生活中,很多家長也是如此,他們不尊重孩子的想法,認為孩子的選擇是荒謬的。他們早已為孩子鋪平了道路,不能走錯一步,更不能想著換一條路。 所以家長不要剝奪孩子的選擇權,要讓孩子順應天賦成長,才能形成獨立健全的人格,擁有理想的未來。
  • 孩子會說卻說不好,家長堅持做5件事,快速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可以培養出來的,雖然孩子會說話,但是不一定能夠完整或是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完整表達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家長努力培養出來的。這個時候孩子說的話可能一點定向和意義都沒有,但是家長千萬不能沒有耐心,要認真地傾聽孩子說話,就算是天馬行空的話,家長也要和孩子溝通共和交流,這樣才能鼓勵孩子喜歡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