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內知名藥企,拿下眼科全球創新在研產品

2020-12-17 中國製藥網

  【製藥網 企業新聞】近日,遠大醫藥發布公告,其與撥雲製藥訂立產品授權協議,獲得撥雲製藥開發的全球創新產品CBT001在大中華地區的生產(含技術轉移)及商業化權利。
 

  根據授權協議的約定,遠大醫藥將根據產品的註冊開發進度分階段向撥雲廣州支付頭款和裡程碑付款不超過人民幣7450萬元,並根據CBT001的年度銷售金額淨額支付若干比例的權利金。同時以約563萬美元認購撥雲開曼若干股份,完成重組後持約7%的股份,並獲得撥雲開曼的一個董事席位。
 

  公開資料顯示,撥雲製藥美國創始團隊出自全球眼科知名公司,研發管線目前有7個產品,除CBT001外,其他產品處於研發及臨床前階段。
 

  據了解,CBT001為對已上市治療肺纖維化藥物尼達尼布的創新改良產品,對新生血管和組織纖維化均有抑制作用。目前已在美國完成2期臨床,安全性好,臨床療效顯著,可降低翼狀胬肉充血,控制病情進展。
 

  實際上,翼狀胬肉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症增生性眼表疾病,通常發生於眼角部結膜,逐漸侵襲至角膜,引起散光或遮擋瞳孔,從而導致視力下降甚至致盲。統計顯示,翼狀胬肉總體患病率約為10%,隨著年齡增長,比例逐漸增長。在中國,4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約為13.4%,患者近9000萬。目前並沒有治療翼狀胬肉的專門藥物,CBT001是頭個全球創新的治療翼狀胬肉產品。
 

  除此之外,CBT001還有望擴展適應症至眼部紅腫、青光眼術後和角膜移植術後等,可進一步擴大適用人群。據悉,CBT001計劃在2021年開展全球多中心3期臨床試驗以支持產品上市,目前正在評估將中國區域納入該全球多中心3期臨床試驗,一旦獲準加入,將有望加快CBT001在中國獲批上市的速度。
 

  總的來說,作為中國較大的眼科藥研發、生產及銷售綜合企業之一,遠大醫藥一直致力於眼科領域新產品的開發及引進。在2019年12月,遠大醫藥就與臺灣全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福生技)籤署授權協定和股份認購協定,獲得全福生技開發的全球初創治療乾眼症的產品BRM421在中國二十年的單家開發和商業化權益,同時投資新臺幣1.55億獲得全福生技約6%的股權。
 

  而此次撥雲製藥合作,不僅為遠大醫藥在眼科板塊引進了頭個全球創新的治療翼狀胬肉產品,進一步豐富了眼科板塊高創新壁壘的產品線,也為公司的中長期發展提供戰略儲備。

相關焦點

  • 華東醫藥與美國知名藥企ImmunoGen籤署卵巢癌ADC全球創新藥獨家...
    原標題:[公司]華東醫藥與美國知名藥企ImmunoGen籤署卵巢癌ADC全球創新藥獨家臨床開發和商業化協議
  • 百億眼科用藥市場TOP10產品曝光!
    繼重金引進眼科新藥後,恆瑞國內首家報產「網紅」滴眼液再次引發市場關注。近年來,國內眼科用藥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國內藥企對該領域關注度也在提高。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眼科用藥銷售額為109.31億元,同比增長14.83%。產品TOP10中,3個產品銷售額超10億,康柏西普銷售增長率領跑;品牌TOP10中,外資品牌佔據大半席位。
  • 日本創新藥企的崛起與仿製藥企的集中
    根據日本2018年最新版《藥價基準目錄》,9254 種仿製藥佔所有處方藥數量的56.3%,3943種原研藥佔比23.9%,仿製藥處方藥數量是原研藥數量的2倍多。而如果以銷售額計算,仿製藥佔比僅為15%,原研藥佔比78.3%,仿製藥銷售額僅為原研藥的不到1/5。日本醫療市場的發展與經濟緊密相關。
  • 我國眼科醫藥市場需求日益擴大,參天製藥滴眼液灌裝速度應需提升6倍
    國內知名眼科專家、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孫興懷教授分析,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人口老齡化導致,年齡上去之後,各類眼科疾病也就出現了,最典型的就是老年性黃斑變性。二是跟環境變化有關。環境汙染以後,眼睛、鼻子這些器官跟空氣密切接觸,角膜炎、角膜損失也會增多。第三是跟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有關,比如長時間盯著手機、電腦屏幕,也容易造成眼部疲勞和疾病。
  • 加速國產化替代 華東醫藥等國內藥企加速GLP-1類藥物布局
    其中,華東醫藥臨床研發進展領先,其在研產品利拉魯肽注射液2型糖尿病適應症和減肥適應症均已進入三期臨床,明年有望申報上市。  2019年,GLP-1RA全球銷售額超100億美元,在全球降糖藥市場中佔比達到19%。近十年,GLP-1類藥物在全球保持了39.7%的複合增長率,遠超胰島素類14.4%的增速及口服降糖藥11.7%的增速。
  • 強生、輝瑞、賽諾菲等全球頂級藥企共同的供應商,剛剛科創板上市...
    現場,「種子庫」被嚴防死守,一般人不得入內,每一個冰箱被一把鎖鎖住。成都先導的工作人員說,「我們有嚴格的內控規範,開鎖取樣都要一一登記記錄」。存放的不僅是成都先導貴重的資產「DNA編碼化合物庫」,也可能是未來數個新藥產品的「胚胎」。
  • 復旦張江踐行中國創新藥企使命與擔當
    時代浪潮下,中國創新藥企業迎來發展良機,身處產業鏈上的相關公司,也紛紛搶抓機遇,加快創新發展,蝶變升級。  從1996年在上海浦東張江高科技園起步,到2002年香港創業板上市,到2013年轉板香港主板,再到今年6月登陸科創板,復旦張江(688505.SH)一直本著「我們多一分探索、人類多一分健康」的發展信念,立志成為一家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生物醫藥創新藥企。
  • 類似藥倒逼原研藥企降價,阿達木百億市場再增實力玩家
    產品示意圖 對標國際標準 多款產品獲全球知名期刊認可阿達木單抗是這一體系之下,復宏漢霖研發管線裡的眾多產品之一。
  • 創新藥新秀邁威生物科創板IPO獲受理 專注抗體藥領域在研品種多達...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今年以來已有多家創新型藥企搭乘科創板東風一舉邁入A股市場而頗受市場關注。就在17日,邁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邁威生物」)申請科創板上市獲得了受理。邁威生物是一家專注於抗體藥物研製的創新型製藥企業,擁有涵蓋自身免疫、腫瘤、代謝、眼科和感染等疾病領域的多項在研品種。
  • 抗病毒創新藥:中外藥企鏖戰新賽道
    一方面,國內創新藥企業藉助資本市場,接連刷新融資紀錄。另一方面,跨國醫藥巨頭也在持續加碼中國本土創新。除了傳統的抗腫瘤、心血管疾病,抗病毒、抗感染和人工智慧醫療也成為各方爭相下注的新賽道。接連刷新融資紀錄 火熱和創新成為國內藥企關鍵詞「回顧近兩年的中國醫藥市場,可以用兩個關鍵詞來形容,火熱和創新。」近日在上海張江舉行的CHC-中信證券醫療健康大會上,中信證券投行部醫療健康行業組董事總經理程傑表示。所謂火熱,從資本市場的追捧可見一斑。
  • 第三批國採,多家知名藥企入局:齊魯、先聲、普利、華東...|國家...
    據賽柏藍梳理,自7月21日,上海聯採辦發布《關於開展部分藥品相關基礎信息採集工作的通知》確定了第三批國採品種以來,近期,又有一批藥企趕在了第三批國採前夕通過了一致性評價,有望與其他藥企一爭高下。
  • 賣賣賣,跨國藥企扎堆剝離非核心資產,諾華7.9億元出售蘇州工廠
    有分析人士指出,九洲藥業通過此次併購,其原料藥產品可以登陸全球市場,實現自身品牌的國際化,這或許也是雙方此次合作雙贏的最好結果。諾華公司在接受健識局的採訪時表示,向九州藥業轉讓蘇州諾華製藥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資產是諾華變革戰略的一部分,旨在使 AICO平臺為我們諾華產品線生產新一代的原料藥, 聚焦於創新型藥物的生產,並通過經濟實惠的非專利原料藥提高競爭力。
  • 全球知名藥企等積極「備戰」進博會 受益者將推動未來創新
    他希望今年再次通過進博會,就前沿科學和突破創新開展更多交流與溝通,展現企業加速引入突破性創新產品的努力。  2020年,席捲世界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把目光更多聚焦健康領域。第三屆進博會開幕在即,醫藥、醫療器械版塊已備受關注。
  • 跨國藥企紛紛拆分業務,意欲何為?
    業界分析,隨著全球專利懸崖的到來,越來越多的重磅藥物將持續降價,醫藥市場的競爭也將更加激烈,跨國藥企將迎來新一輪的併購潮。拆分過後企業眾生相事實上,併購與分拆(剝離)都是常見的商業操作。可以是產品和研發管線的併購,也可是公司或業務板塊的併購。
  • 眼科用藥市場規模超千億,「缺醫少藥」仍待解
    參天製藥旗下他氟前列素(滴眼劑,商品名「泰普羅斯」)在2019年醫保談判中入選醫保支付產品,降價幅度達到72.3%,醫保支付價格為74.8元。據悉,這一產品是參天製藥眼科用藥中治療青光眼的主要產品,於2015年11月獲批在中國上市。
  • 國家醫保談判疊加第四批集採 「靈魂砍價」讓藥企「瑟瑟發抖」
    「用現有的仿製藥作為收入的基礎,養活企業,用以往賺的錢來投入研發,或者購買創新品種才是解決燃眉之計,但有理想的企業還是要做長遠規劃,買和自己研髮結合。」據了解,目前恆瑞醫藥、正大天晴、科倫藥業等都在走高仿與創新結合之路。凱乘資本創始人鄒國文也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創新、併購成為藥企尤其是傳統仿製藥企過冬關鍵 ,目前也很多傳統企業讓幫助推薦創新藥(項目)。
  • 康希諾、復宏漢霖、成大生物等近20家藥企「衝刺」科創板,底氣在哪
    公司主要客戶來自於國內外知名藥企,如全球跨國製藥企業(輝瑞、武田製藥、勃林格殷格翰、利奧製藥等),國際生物技術公司(基因泰克、Aduro、弗瑪醫療等),國內大型醫藥企業(揚子江藥業、先聲藥業等)。其中,海外客戶收入佔比90%以上。值得關注的是,近兩年國內代表性CRO企業藥明康德、康龍化成紛紛布局DEL業務。
  • ...eTheRNA達成大中華地區獨家戰略合作及全球創新產品授權協議
    (「奧羅生物」)以搭建獨立完整的mRNA技術研發及生產平臺來進行mRNA技術的研發和生產,其中集團將出資約810萬歐元,持股比例為75%;同時奧羅生物獨家獲得eTheRNA全球創新針對人乳頭瘤病毒HPV陽性頭頸部癌的產品在中國大陸、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及臺灣地區(「大中華地區」)的全部權益及後續產品的優先權。
  • 恆瑞醫藥訴日本藥企「滴眼液」專利無效
    本報記者 高瑜靜 北京報導因旗下4款「網紅」滴眼液產品被加拿大衛生部禁售,日本參天製藥公司(以下簡稱「日本參天製藥」)近期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作為一家專注於眼科醫藥的製造商,日本參天製藥生產的眼藥水,一度被稱為「眼藥水界的愛馬仕」。
  • 抓住眼科進口替代機遇,「愛博諾德」成為首家科創板IPO的眼科醫械...
    該企業共有兩大手術類和視光類兩大產品線,其在手術領域的核心產品為人工晶狀體,視光領域的核心產品是俗稱為「OK鏡」的角膜塑形鏡。角膜塑形鏡:愛博諾德自主研發生產的角膜塑形鏡「普諾瞳」2019年獲批上市,採用非球面加工技術和高透氧材料,是目前全球透氧率最高的角膜塑形鏡之一。成為繼歐普康視之後,國內第二家角膜塑形鏡生產企業。根據披露的2019年年度財務數據,愛博諾德營收達1.9億元,淨利潤超6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