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囊美術館」成都開館 4平方米空間賞朱佩君、何多苓等名家大作

2020-12-19 瀟湘晨報

四川在線記者 邊鈺

在膠囊美術館裡看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11月14日,位於成都市青羊區通順橋街69號的「老朱家」舉行開館首展。作為四川本土第一家「膠囊美術館」,它的面積僅四平方米,但現場卻展出康有為、謝無量、朱佩君、朱欣、何多苓、朱萬春的書畫精品12幅。六位參展者作為中國近現代百年歷史的文化名人,他們的文脈延綿了整整五代,而且他們的生活軌跡大都和這家「迷你」美術館有過直接和間接的交集。

膠囊美術館起源於國外,一般興建於寸土寸金的大都會市中心,以最小的面積給觀眾帶來最獨特的觀展體驗,因此參展畫作基本都是以小而精著稱,力求每幅作品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種小而精的美術館尤其適合在節奏很快的大城市生存,此前上海和北京都有膠囊美術館問世。如今「老朱家」這座膠囊美術館問世,也引起了業內的普遍關注。

「老朱家」館長朱萬春今年39歲。作為成都本土新銳藝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幼年開始學習中國畫,後來因為喜愛動漫,在大學時學習製作三維動畫。在此期間,朱萬春並未放棄傳統繪畫,甚至還開創了一種全新的繪畫門派「騷靈畫」,使用現代化工具結合了中國書法藝術與中國國畫藝術兩大藝術形式的精髓,使得作品帶有濃厚的東方韻味和幻想氣息。當天的開館展現場就展出了幾幅朱萬春創作的騷靈畫,其中有他創作的一幅《愛情像把刀》系列之一,此畫創作於2008年,他用大量黑白色條紋堆砌出了一個抽象的畫面,沒想到幾年之後籃球巨星科比就穿了一雙有類似圖案的籃球鞋,這次「撞車」也常常被籃球迷和藝術同行所津津樂道。

現場,記者看見,雖然展區面積不大,但參展者各個都來頭不小。比如,康有為(1858年—1927年)的書法真跡。康有為的書法力倡北碑古拙之風,其書自成一格,被稱為「康體」。

四川近代大書法家、大教育家謝無量(1884~1964)的一幅親筆對聯也是全場亮點,相比康有為書法的厚重莊嚴,他的書法更自由爛漫,極具瀟灑之韻味。

鮮為人知的是,無論是康有為還是謝無量,兩位已故大家的作品都和現在的「老朱家」有著極深的淵源。朱萬春介紹,他本姓朱,朱家從清乾隆到民國時期都是成都乃至中國西南的藝術大家和收藏世家,其先祖朱啟鹿是乾隆時期著名書法家,曾為成都皇城科舉考場前的牌坊題書「為國求賢」。朱萬春的曾祖朱懋先不僅是著名藏家,也是傑出的藝菊大師,秋天人氣爆棚的成都人民公園菊展便由他當年一手創辦。

「這次展出的康有為書法便是百年前為朱懋先所題。」朱萬春說,晚清時期,他們兩人是好友,當年朱懋先在上海為他的變法事業籌款,故康有為寫下書法一幅以示感謝。而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張大千,徐悲鴻,謝無量,馬萬裡等藝術家都曾是老朱家老宅餘園(現成都紅星路第三幼兒園)的座上賓。這裡借謝無量在朱家寫的詩,勾勒出老朱家這個成都最具代表的開明士紳家族的生活場景:「已謝閒名旦飲茶,餘園坐隱老朱家。自畦自畝勤澆灌,夜起持燈照菊花。」

值得一提的是,朱懋先的養菊也直接讓他的七位侄女成為女畫家,如朱佩君、朱紉君、朱煒君等都是當年畫菊名家,擅長工筆重彩的朱佩君最後成為了成都畫院首任院長。

此次展覽作品中也有朱佩君當年所作的一幅花鳥小品。而朱佩君的下一代朱家代表人物是朱萬春的父親朱欣,作為本土著名書法家,他曾多次就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委員會委員。而朱欣有兩幅對聯佳作參展。和朱欣書法作品並列參展的還有著名當代藝術家何多苓的一幅肖像畫,朱欣與何多苓是多年好友,兩人年輕時不僅經常切磋畫藝,而且多才多藝的他倆還共組樂隊,朱欣拉小提琴,何多苓拉手風琴,兩人曾多次登臺合演屢獲好評。朱萬春說:「希望這家小小的美術館讓大家看到朱家文脈的傳承,更希望它能成為外地人了解成都藝術往事的一個窗口。」

康有為給朱懋先寫的對聯讚美他種的菊花

當天,成都市美協主席姚葉紅和藍頂藝術家趙彌也來到膠囊美術館開展現場,他們對這家小小的美術館給予了高度評價。「空間的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藝術作品能把傳統的東西繼承下來,並產生新的東西。用傳統語言,去探索現在這個時代的趨勢,這才是重點。」姚葉紅說。

據了解,這家膠囊美術館將 24小時全天開放。

【來源:四川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四川首家「膠囊美術館」開館 講述了一個極簡版的近代藝術史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攝影 陳羽嘯 11月21日,位於成都文殊坊的「老朱家」美術館舉行開館首展。作為四川本土第一家「膠囊美術館」,它的面積僅區區四米見方,但足以見微知著,以管窺豹。
  • 四川首家「膠囊美術館」開館,講述了一個極簡版的近代藝術史
    作為四川本土第一家「膠囊美術館」,它的面積僅區區四米見方,但足以見微知著,以管窺豹。現場展出了康有為、謝無量、朱佩君、朱韌君、朱欣、何多苓、朱萬春的書畫精品12幅,7位參展者作為中國近現代百年歷史的文化名人,他們的文脈延綿了整整五代,而且他們的生活軌跡大都和這家「迷你」美術館有過直接和間接的交集。
  • 4平米美術館藏有康有為、何多苓作品 24小時全天開放
    在11月21日,成都增添了一家特別的美術館,面積僅區區四米見方,是四川首家「膠囊美術館」。值得一提的是,這家膠囊美術館將24小時全天開放,夜晚亦不熄燈,隨時對外展示陳列。「老朱家」位於青羊區通順橋街69號,雖然僅四平方米,觀眾超過三人便難有立錐之地,但其氣場卻很大,館內一口氣呈現了康有為、謝無量、朱佩君、朱欣、何多苓、朱萬春等六位名家的12幅書畫作品。
  • 街邊「膠囊美術館」僅四平米,展出著康有為、謝無量等名家書畫精品
    11月21日,位於成都市青羊區通順橋街69號的「老朱家」舉行了開館首展。作為四川本土第一家「膠囊美術館」,它的面積僅區區四個多平方米,小到令觀展者「幾無立錐之地」,卻一舉展出了康有為、謝無量、朱佩君、朱欣、何多苓、朱萬春六位近現代名家的書畫精品12幅。
  • 為普通人圓夢:藝術微場景在成都興起
    上月,「老朱家」美術館在成都文殊坊開館。這個美術館是四川本土第一家「膠囊美術館」,它的面積雖然區區四米見方,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展出了12位在中國藝術界響噹噹的人物的作品。與此同時,平凡人演唱會全新宣傳片上線,這個由成都人馮偉於2014年發起的演唱會品牌已經為57位熱愛音樂的平凡人舉辦了演唱會。
  • 天一美術館開館 長沙藝術打卡地又添一新成員
    長沙晚報11月4日訊(全媒體記者 王斌)4日,天一美術館在長沙市天心區妙高峰開館,展出了多幅珍藏作品。該館由中央數位電視書畫頻道和中國書畫報共同打造,是承載天心區文化生活的新高地,也是天心區青山祠片區有機更新的亮眼名片。 天一美術館的開館,標誌著長沙藝術打卡地又添一新成員。
  • 天一美術館開館 周末快呼朋喚友打卡感受藝術魅力
    (11月4日,由中央數位電視書畫頻道和中國書畫報共同打造的天一美術館在長沙妙高峰開館。)(開館當日吸引了眾多文藝愛好者前來,欣賞展出的近80幅館藏作品。)(天一美術館精品較多,既有錢松喦、于右任、啟功等大家作品,也有省內外當代名家的精品力作。
  • 天一美術館開館 天心又多了一處藝術打卡地
    天一美術館開館 天心又多了一處藝術打卡地 2020-11-04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鄭州美術館新館本周日開館
    今天上午,由鄭州市委宣傳部、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鄭州美術館承辦的「鄭州美術館新館開館暨『聚美中原』首展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在鄭州美術館新館學術報告廳舉行。相關負責人詳細介紹了該館建設情況及開館系列首展展覽和學術活動內容。
  • 擁有「藝術第三城」之稱的成都,這四家寶藏級美術館,你都去過嗎?
    看來自古成都就有著滋養藝術的沃土,如今的成都作為發展、宜居、旅行都排名前列的熱門城市,所有的主人和客人,都開始不止談論美食了,那些肩負大眾美育功能的藝術空間,漸漸的成為了城市的標誌。有"藝術第三城"之稱的成都 ,這幾年藝術群落和展館越來越多,如今成都已經擁有了120家美術展館,比如何多苓美術館、知美術館、麓湖A4當代藝術中心、四川省美術館等等。面對越來越多的藝術館和多樣化的展覽不斷出現,成都用寬懷的胸膛包容了所有美好的事物,走吧!
  • 深圳福田美術館開館邀請展開展
    9月22日,福田美術館舉辦「以美育人——深圳福田美術館開館邀請展」,匯聚當代美術界極具影響的藝術家、藝術教育家共22位,展出精選作品121幅。作為深圳福田美術館的開館展,本次展覽嘗試性的提出一個與當下社會、生活、藝術乃至城市發展命題緊密相關的新的視角——「美育」來切入。並由中央美術學院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這兩所最為重要的藝術學府作為學術支持單位,由兩校著名藝術家、藝術教育家為主的共計二十餘人參加精心打造而成。
  • 章嘉陵美術館在我市開館
    12月6日上午,我市在南關廂歷史文化街區舉行「不繫舟」——章嘉陵美術館開館儀式,標誌著我市再添一處重要的文化陣地。市委副書記、市長曹國良等出席開館儀式,向章嘉陵先生頒發名譽館長聘書,並一同為美術館揭幕。章嘉陵,1942年生,號風堂,籍貫海寧,長居南京。當代文人畫家,書畫、印文、制硯、制陶、制瓷造詣頗深,著有《兔起鶻落—風堂談藝錄》《章嘉陵畫集》《風堂硯》等。
  • 章嘉陵美術館開館
    原標題:章嘉陵美術館開館 粉牆黛瓦,黑白構成,江南流韻……走進位於嘉興海寧南關廂西南河街150號的章嘉陵美術館,一股藝術氣息撲面而來。近日,章嘉陵美術館正式開館,佔地面積約720平方米,館內共展出章嘉陵原創書法、篆刻、繪畫、陶器、硯臺等作品160餘件。
  • 當代抒情現實主義畫家、何多苓人物畫作品欣賞
    何多苓1948年出生於中國成都。1978年考入第一屆復考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1982年畢業自研究院後從事油畫創作。現居成都。作為當代抒情現實主義畫家、西南藝術以及「傷痕美術」的代表人物,何多苓上世紀80年代初即以 《春風已經甦醒》、《青春》、連環畫《雪雁》等作品轟動一時,與陳丹青及羅中立等齊名。在同代的畫家當中,何多苓即以抒情現實主義的裸女及彝族題材冠絕,神秘憂鬱的畫面氣質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的經典。
  • 「海峽兩岸 一脈相承」——中國畫名家走進李奇茂美術館隆重開幕
    2020年10月6日,「海峽兩岸 一脈相承」——中國書畫名家走進高唐縣李奇茂美術館將在山東高唐李奇茂美術館展出,本次預計展出作品140餘幅。此次書畫展覽不僅是展示當代名家藝術成就,還將成為傳承中華文化,弘揚書畫藝術,促進海峽兩岸書畫交流,推廣國際藝術活動的重要事宜。
  • 本周日鄭州美術館新館正式開館!市民可免費預約參觀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楊凌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陳浩作為鄭州CCD建設的亮點之一,經過5年建設,鄭州美術館新館將於10月25日正式開館。10月20日,鄭州美術館新館開館暨「聚美中原」首展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在鄭州美術館新館學術報告廳舉行。相關負責人詳細介紹該館建設情況及開館系列首展展覽和學術活動內容。
  • 海寧新添一座美術館!以他為名,剛剛開館,160多件寶貝亮相! 
    有人說,城市和美術館的關係就像是人的軀體和靈魂,城市總是行色匆匆而美術館能夠讓我們停駐。章嘉陵美術館由海寧市人民政府出資,並委託海寧市文旅創意產業控股有限公司進行建設和管理,位於南關廂西南河街150號,面積約720平方米。美術館由展覽廳、藏品庫房及章嘉陵先生創作室等功能區塊組成,館內共展出章嘉陵先生原創書法、篆刻、繪畫、陶器、硯臺等作品160餘件。章嘉陵何許人也?
  • 不二美術館開館:豐富文化體驗由此出發
    位於北京798的「不二美術館」正式開館。為防控疫情期間人流過量,預約而至。近千平米的展館內,眾來賓一同見證了這所美術館的誕生,分享禪畫帶來的震撼與喜悅。不二美術館主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798藝術園內,佔據兩條主街交會的核心區域,是一所以當代藝術中傳統寫意國畫為主題,以道法自然的「雪山圓相」為特色的、充滿傳統文化意蘊的美術館。館內設有畫展區、畫作區、茶飲區、公共教育區、藝術文創區等諸多活動空間,意在讓參觀者欣賞畫作的同時,更有多樣豐富的文化體驗。
  • 藍頂美術館今日線上開展 VR實景觀展+藝術家「真人講解」
    受疫情影響,成都各大美術館與藝術空間此前都紛紛暫停了展覽計劃。據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多數美術館與藝術空間的新展覽最早也是從四月中下旬開始。因此,今(31)日下午開幕的「真實與理想:藝術家的2020」展覽,也是成都本土最早「重啟」的藝術展覽之一。
  • 三年翻新,京都市京瓷美術館4月4日開館首展杉本博司
    澎湃新聞獲悉,在歷經3年的翻新改造後,京都市美術館(Kyoto City Museum of Art)將於2020年4月4日,以「京都市京瓷美術館」(Kyoto City KYOCERA Museum of Art)的新形象重新開放。京都市京瓷美術館全面整修後的新開館日原定於3月21日,後因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新開館日改為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