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鍊之前如何熱身的問題:熱身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全身熱身,類似跑步機,或者是騎自行車或拉雪橇、划船,是全身讓血液循環,使關節內潤滑的液體釋放出來,減少訓練時關節摩擦的全身熱身,使肌肉發熱,血液循環,主要是這個目的。
準備活動和放鬆活動都是健身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正是許多人容易忽視的一個環節。在整個健身過程中,熱身、健身和放鬆是缺一不可的,忽略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達到良好的健身效果,甚至可能事與願違。「熱身」這個詞非常形象,它的目的是使身體熱起來,為即將到來的健身做好準備,這個準備還包括心理等多個方面。相應地,放鬆也可以被理解為冷身,讓身心回到平靜狀態。
健康也是道理。平時生活中,人的血液流動,身體各個部位細胞的活力,以及肌肉韌帶的狀態,都有一定的規律。突如其來的劇烈運動,血流就會突然加速,供氧就會相對不足,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有時生活中突然跑幾步喘不過氣來,而長跑卻能如此持久。因此,熱身運動就是起到了過渡作用,使身體細胞更加活躍,神經系統更加興奮,從而更好地進行健身活動,達到更好的鍛鍊效果。
第2階段是動作形成有目標的關節性熱身,類似於一些泡沫滾軸可以使用,或訓練前的一些動態拉伸,目標是練習過的關節。假如你今天要練習下肢,那麼至少你的髖,膝,踝關節要熱開。若進行與槓鈴深蹲或槓鈴硬拉相似的綜合訓練,則可將肩關節熱開。
因此,這與熱開髖關節、膝關節和腳踝關節的方法相似,也可以是像箭步蹲式,或者像不負重的深蹲式,或者像是坐著坐著站著做腿外旋,用這種動態伸展熱你的各個關節。因此熱身的第二階段目標性或關節性目標性也有可能是針對肌群的,如果你明顯感覺到大腿或某一部位酸痛,你甚至可以用泡沫軸來滾動,讓肌肉放鬆。
這種方式並非靜態拉伸,因為在訓練之前通常不建議使用這種方法,它有可能使關節鬆弛,從而在進行力量訓練時增加關節摩擦。因此訓練前一般建議做一些動態拉伸,這樣不但能活化肌肉,讓肌肉能更好的發力,能更有針對性的增加練習後關節潤滑液的釋放。
熱身階段的第三個階段是動作有針對性的熱身,這是訓練動作。這對器械訓練或者自由槓鈴、啞鈴等訓練來說比較重要,也是非常簡單的熱身,大多數人都會做,和你做臥推一樣,你肯定會先做較輕的重量,然後慢慢的熱到最重的重量,其實這就是運動目標熱身。
但人們常常忽視的是,他們的第一個動作會使體重減輕到大重量,而他們在做第二個動作時,則直接按訓練體重進行。但實際上你在換動作的時候,練習的角度不同,應該是放一組熱身。
鍛鍊後的放鬆比較簡單,也就是說,你今天鍛鍊的肌群應該是哪幾種,這些肌群應該也是有步驟的,先放鬆一下肌肉,然後再放鬆一下肌肉,因為,實際上肌肉靜態拉伸的過程就是關節與肌肉的對抗。
您剛開始練習,肌肉非常緊張,您直接拉伸,不會有特別好的效果,反而會使關節鬆弛。因此,實際上最好是先用泡沫軸或網球器材進行肌肉放鬆,然後在同軸上緩慢滾動,或用網球壓下相對緊張的肌肉。接著肌肉鬆弛之後再做靜態拉伸,效果會更好。
因此一般全身熱身要十至十五分鐘的跑步機快步或慢跑、騎自行車都可以;有針對性的關節熱身基本上就是挑三至五個動作,每次動作做二至四組,如果次數多的話也可以做十至十五甚至二十次,但不要將其作為一種訓練。運動針對性熱身就是輕重量慢慢熱到大重量,一般第一個動作需要兩到三組熱身,第二個動作需要一組熱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