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朋友在朋友圈裡面分享了一件事,特別有意思。曬出來了一張圖片,看樣子是一個小學生寫的作文,題目是「我的理想」。配文的內容卻是,這孩子的理想可讓媽媽愁壞了。當時我們都覺得納悶,留言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朋友專門在群裡面說了事情的前因後果。
原來這作文是朋友一個小表弟寫的,寫完還拿了高分,但是回家裡媽媽一看卻發起了愁。兒子寫了一篇作文,說自己的理想是當一名警察,被老師評優卻讓媽媽發愁:這將來咋娶媳婦呢。
媽媽擔心兒子將來不好找對象
朋友說表弟這作文寫得挺好的,真情實感,對於小學生來說很優秀了。但是表弟的媽媽看了,並不是因為作文本身發愁,重在兒子的理想是當一名警察。由於這名小表弟的媽媽是高齡生子,四十幾歲才有了這個孩子,也是意外之喜,全家就格外寵愛。上面兩位姐姐都是大了十幾歲,如今也都結婚了,那媽媽可不就一心放在小兒子身上了。
據朋友描述,這位媽媽一是覺得當警察太辛苦,並且有一定危險,不放心兒子。二是覺得當警察,上警校,總歸是男的多,工作了也沒有處對象的條件。更何況現在願意嫁給警察的姑娘也比較少,顧不了家裡,這就是一大弊端。
還真別說,這媽媽的擔憂也挺有道理,這職業在相親市場上確實沒什麼優勢。不過孩子才上小學,媽媽的擔心未免太早了些,關於孩子將來從事的專業,還是要放寬心態。
孩子的未來規劃,不能由父母單獨決斷
類似的家長不滿意孩子將來想要從事的職業,這種情況是很常見的。因為大多數父都認為孩子不成熟,而自己替孩子規劃的是最佳道路。比如說家裡面曾經有位親戚,從小給孩子安排的就是理科,以便於將來學習會計相關專業,畢業就職於銀行。但是孩子從初中到高中,完全不擅長理科,就算是這樣親戚也沒允許孩子學文。
雖然知道家長是想讓孩子有一個好的前途,平穩的生活,但是這種方式對孩子來說並不好。孩子知道反抗不了,但是又要艱難地學習自己所不擅長的東西,其實最後只有兩種結果,一個是一無所成,一個是為了父母而學習,幹著自己不喜歡的事。因此,針對這方面,家長最好不要單獨決斷。
結合孩子的興趣和天賦,幫助孩子規劃未來
父母應該是領路人,是孩子前行路上的嚮導者,而不是控制者。人生來都是各有所長,要結合孩子的興趣,以及自身所擁有的天賦,再教導孩子需後天努力,幫助他規劃未來。畢竟人生是孩子自己的,只有孩子過得幸福快樂,才是父母最根本的期望。
各位網友們有什麼意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