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53年,蜀漢帝國已經走過了33個年頭,再過10年,蜀漢帝國就要滅亡了。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天大的事情,費禕被刺身亡。
費禕是蜀漢的大將軍,軍政大權一把抓的人物,類比於諸葛亮。這種人居然在宴會上,被一個曹魏投降來的將領郭循給隨意殺害了。
費禕的死對蜀漢到底造成了多大的傷害呢?可以這麼說,蜀漢之所以會加速滅亡,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費禕被殺了。
費禕死後姜維主抓軍政大權,再次窮兵黷武。
諸葛亮死後蔣琬成為了軍政大權一把抓的人物,可是蔣琬歲數不小了,他跟諸葛亮屬於一個輩分的人。因此蔣琬之後便是費禕上臺執政,可以說蜀漢這段時間的權力更迭,那是相當穩定。
看看東吳的諸葛恪被滅了滿門,曹魏的曹爽也是被誅滅三族,再看蜀漢,這政治體制是真的好,畢竟權力是平穩過渡的,誰都沒有將私心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
費禕上臺以後,姜維也得到了提升,但是這兩個人的政見是完全相反的。費禕主張休養生息,而姜維主張北伐明志,我們不能說任何一方有過錯。
費禕被刺身亡以後,論資歷和能力,姜維終於走到了前臺,成為了軍政大權一把抓的人物。他主政以後,立刻改變了費禕休養生息的做法,主動向曹魏發起了進攻。
不管是什麼理由,姜維都能轉化成北伐的理由,這就是他的本事。比如說司馬家奪取了曹家的軍政大權,他當成伐魏的理由。司馬昭弒君他也當成伐魏的理由,這理由是真的好找。
姜維九伐中原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目的是為了恢復中原,完成諸葛亮的遺志。可惜的是,當時蜀漢的國力根本就支撐不住他這麼折騰。
後十四年夏,還成都,成都望氣者雲都邑無宰相位,故冬復北屯漢壽。延熙十五年,命禕開府。十六年歲首大會,魏降人郭脩在坐。禕歡飲沈醉,為脩手刃所害,諡曰敬侯。子承嗣,為黃門侍郎。承弟恭,尚公主。禕長女配太子璿為妃。---《三國志》
蜀漢在蔣琬、費禕的治理之下,的確有了一些生機,國力也得到了提升。
可是不能連年都在打仗,他們攢下來的那點積蓄,其實都被姜維花光了,而且還不夠。
蜀中軍民瘦骨如柴,能吃飽飯的,那都是有錢有勢的人,普通老百姓個個是面有飢色,可見姜維北伐,造成了蜀中嚴重的經濟壓力。
可以說蜀漢滅亡的直接原因,其實不是鄧艾伐蜀,而是財政赤字。手裡沒錢了,姜維帶著一堆人去沓中耕田了,因為沒人養得起這些士兵。費禕死後,姜維連續10年都在北伐,結果導致蜀漢民生凋敝,最終蜀漢走向了滅亡。
費禕對蜀漢的功勞,那是相當巨大的。
沒有費禕的話,蜀漢提前10年滅亡是不成問題的。費禕主政蜀漢10年的時間裡,將蜀漢從諸葛亮多次北伐的狀態下給拉了回來。
諸葛亮執政的12年裡,也是多次北伐。但是這個時候蜀漢的國力還是有的,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可是等到他去世的時候,打了這麼多年仗,這個經濟算是被掏空了。
諸葛亮自己都說,後期每次打仗所依靠的,居然是蜀錦。
這玩意兒也能成為當時的硬通貨了,要是曹魏和東吳咬咬牙,下令禁止所有人買賣蜀錦,那不是掐斷了蜀漢的經濟?
諸葛亮去世以後,蔣琬起到了一個過渡作用。他在位期間雖然也想著休養生息,但是蜀漢君臣都想著要北伐,這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畢竟國力擺在那裡。
為此蔣琬心裡很難受啊,一邊想著要北伐,一邊想著要休養生息。結果是兩頭不討好,既沒有搞好北伐,也沒有搞好經濟。
他自知體力不足了,所以在晚年主動提拔費禕上來,這也是諸葛亮所看重的人,當然有他的長處。費禕幫著蔣琬處理了不少政務,因此逐漸成為了蜀漢的核心人物。
五年,維率眾出漢、侯和,為鄧艾所破,還住沓中。維本羈旅託國,累年攻戰,功績不立,而宦官黃皓等弄權於內,右大將軍閻宇與皓協比,而皓陰欲廢維樹宇。維亦疑之。故自危懼,不復還成都。---《三國志》
等到蔣琬去世以後,費禕正式成為了蜀漢的實權人物。他開始擯棄所有北伐的想法,主動投身於經濟建設當中。
他執政的10年裡,是蜀漢老百姓最幸福的10年。其實老百姓懂什麼國家大義呢?只要吃飽喝足日子過得好,管他姓曹的還是姓劉的做皇帝呢?反正都是剝削統治,誰上臺還不是一個樣?因此費禕執政期間,老百姓是發自肺腑地高興的。
諸葛亮早就安排好了一切。
諸葛亮真的是我見過的所有歷史人物當中,最牛逼的一個,幾乎是完美的化身。
我們不能以最後的成敗來論英雄,畢竟結果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整個過程,人死了以後管他什麼結果跟他都沒什麼關係了。
諸葛亮在臨終前,給劉禪安排上的蔣琬和費禕包括後來的董允,其實全都是治國之能臣,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不主張北伐。
那麼問題來了,諸葛亮一輩子主張北伐,為了北伐丟了性命,為什麼他臨終前會這麼安排呢?
因為諸葛亮知道,連他這麼牛逼的人,都沒辦法完成北伐大業了,至少他死後的十多年裡,北伐成功的希望是不存在的。
除非十多年以後,曹魏發生內亂或者出現昏君佞臣,否則兩國差距越來越大,最終對蜀漢越來越不利。
諸葛亮之所以安排這幫人來接替自己的職務,正是考慮到這一點,
認為北伐無望了,只有先管好蜀漢內部的發展,等到時機成熟了,再尋求出路,
這是保住蜀漢政權最重要的一步。而費禕挑起了恢復經濟的大梁。
總結:費禕被殺,這是蜀漢的劫數。
費禕治理下的蜀漢,可以說是蒸蒸日上,這麼發展下去,一旦中原王朝內亂,那蜀漢便就有了可乘之機。
因此郭循就出現了,有人說他是司馬昭陰養的死士,有人說他是姜維派去刺殺費禕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和理由。
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費禕被殺,的確是蜀漢的一場劫數。劉禪還想著在皇位上安享晚年了,結果費禕被殺了,劉禪就充當了亡國奴。
參考資料:《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