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旅遊+雪茄」激發產業發展新活力

2021-01-11 海南日報數字報
  ■ 本報記者 林書喜 

  特約記者 李珂 通訊員 李強

  11月23日下午,在儋州市光村雪茄風情小鎮,2019第7屆海南(儋州)雪茄文化旅遊節開幕,一場長達1個月的旅遊狂歡序幕由此拉開。豐富多彩的雪茄文化旅遊節活動,吸引了大量的市民遊客前來遊覽、觀賞和參與,光村雪茄風情小鎮人氣爆棚。

  自2013年以來,儋州連續7年在光村雪茄風情小鎮舉辦雪茄文化旅遊節,培育了儋州文化和旅遊消費的新業態、新熱點。時至今日,雪茄文化旅遊節已成為儋州乃至整個海南的文化旅遊品牌,對促進儋州雪茄產業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小鎮增添現代時尚色彩

  今年的雪茄文化旅遊節與往屆相比,規模大,內容多、時間長。在持續1個月的活動中,既有中式雪茄產品推介品鑑會暨大師見面交流論壇、首屆雪茄慢吸挑戰賽、持灰比賽、雪茄基地考察、雪茄文化研討、卷制體驗沙龍等雪茄主題系列活動;又有充分展示國內外優秀文化魅力、推動文化交流的童話小鎮浪漫婚禮秀、東協大學生大型文藝交流會演等。

  主辦方還準備了流光溢彩「夜經濟」系列活動、儋州特色美食小吃品鑑、儋州名特優產品購物等全民狂歡活動,以及充分融合海南西部旅遊資源的親子研學遊、「尋味儋州」美攝遊、「茄在儋州」全民自駕遊、「穿越千年來愛你」婚慶旅拍遊等主題旅遊產品推廣活動,可謂是好戲連連,精彩不斷。

  「燃情世界『茄』在儋州」主題音樂會,激蕩市民和遊客的心潮。11月23日晚,華語「音樂教父」羅大佑,唐朝樂隊丁武、李行亮等國內著名搖滾歌手和新生代歌手到儋州獻藝,給市民和遊客獻上一場視聽盛宴,點燃光村小鎮的激情。一次音樂和雪茄文化的激烈碰撞,為雪茄小鎮增添現代時尚、熱情奔放的色彩。

  「能在儋州聽到自己喜歡的歌手演唱,我們太激動了,嗓子都喊啞了。」演唱會結束後,專門從澄邁趕來觀看演唱會的李豔仍興奮不已。

  中西文化碰撞出新火花

  在11月24日舉行的中式雪茄產品推介品鑑會暨大師見面交流論壇中,來自國內雪茄菸廠展示了國內品牌雪茄的最新成果,企業嘉賓、雪茄資深專家共同為中國雪茄產業發展出謀劃策。

  風景迷人的儋州光村雪茄風情小鎮給國際雪茄侍煙師協會(IACS)創始人&主席亞米·培納格裡諾博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儋州是當之無愧的中國菸草之鄉,菸草質量相當好。」他認為,舉辦雪茄文化旅遊節這個創意非常棒,把菸草和文化消費結合在一起。他建議辦更多專業大師班、講座,專業地引導雪茄遊客。他希望雪茄文化旅遊節活動能持續地辦下去,讓更多的人關注中國雪茄,對產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為了讓市民遊客更好地了解儋州雪茄產業,主辦方還精心準備了雪茄基地考察、雪茄婚慶主題旅遊產品推廣月,以及雪茄文化研討、雪茄卷制體驗等系列活動。

  展現儋州多元開放胸懷

  今年的雪茄文化旅遊節期間,在保留傳統雪茄文化經典活動的同時,又新增極具創意的小丑表演、炫目多彩的巡遊表演現場、浪漫婚禮走秀、非遺體驗等豐富多彩的文化創意活動,讓外國雪茄文化與充滿本土風情的雪茄小鎮相得益彰。

  11月24日晚,作為第20屆海南國際旅遊島歡樂節活動之一,東協大學生大型文藝交流會演暨頒獎儀式在光村雪茄風情小鎮舉行,主辦方邀請東協大學生藝術代表團,展示了一批韓國、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精彩表演,引發觀眾的陣陣喝彩。活動促進了中國與東協國家及國際間的文化交流合作,給本屆雪茄文化旅遊節增添了靚麗色彩。

  (本報那大11月24日電)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5年投資近7億元 「儋州雪茄」成品牌
    12月9日至10日,第五屆海南(儋州)雪茄文化旅遊節在光村雪茄風情小鎮舉行,推出了雪茄品鑑、體驗,以及雪茄文化的展覽、研討等系列精彩紛呈的活動。光村雪茄風情小鎮及其產業基地,已成為「科技+產業+人文」的薈萃之地。  在科技上,儋州光村雪茄多次取得創新成果。
  • 海南日報數字報-希望海南的雪茄菸葉早日走入市場
    2005年,與雪茄相伴多年後,王麗莉開始創辦了《雪茄客》,這是世界上第一本有關雪茄的中文雜誌,那年全國手工卷制雪茄的銷量僅僅幾百支。  「國產雪茄與國外相比仍有差距」  「我就是想讓更多的中國人了解雪茄文化,讀懂雪茄。」王麗莉說,雪茄不是高價煙,也不是階級與財富的象徵,它是一種生活態度,需要的是與之匹配的紳士氣質。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郵輪遊艇:遊進尋常百姓家
    8月21日9時許,在三亞遊艇旅遊中心,一位導遊來到海南鴻洲海洋旅遊公司前臺,要求安排4艘遊艇。隨後不久,海南日報記者看到,遊客陸續湧入,其中有不少是趁著暑假帶著孩子過來親子遊的。  不一會兒,三亞遊艇旅遊中心外的鴻洲遊艇碼頭原本停滿遊艇的泊位空出了不少。「70多艘遊艇已經在上午9點出海了。」
  • 海南日報數字報-瞧!種雪茄用上了「雲」科技
    7月30日一早,五指山市番陽鎮番陽村菸農盧玉膠看到手機收到的菸葉病蟲害提示信息後,立即騎摩託車,趕往鎮墟上的雪茄菸葉種植基地除草除蟲。  盧玉膠的信息來源於「茄醫」微信群裡發布的雪茄菸葉病蟲害簡報。  「我們通過每15天發布一次菸葉病蟲害簡報,指導菸農種植菸葉,逐步幫助菸農掌握種植技術。」來自海口雪茄研究所的菸草植物保護專業博士陳德鑫說。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文創已露「尖尖角」
    雖然本地文創產業發展起步較晚,但在文旅融合發展以及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大環境之下,海南文創產業發展的勁頭及潛力不容小覷。  文化創意產業是指以創意為核心,以文化為靈魂,以科技為支撐,以智慧財產權的開發和運用為主體的知識密集型、智慧主導型戰略產業。20世紀90年代,發達國家提出了文創產業的概念。
  • 海南日報數字報-去海釣,做一次深海獵人
    近年來,隨著旅遊消費不斷升級,這類小眾產品開始走向大眾視野,逐步成為海洋休閒經濟新亮點。日前,《海南省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發展規劃(2020-2025)》發布,提出將大力推動創建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推進體育發展模式創新和制度創新,全面提升水上運動發展環境,為海南海釣旅遊產業規範化、系統化發展帶來新契機。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高舉「愛」的招牌
    婚慶市場延伸產業鏈  今年最熱門的旅遊業態是什麼?婚慶蜜月遊應該是其中之一。在三亞的海灘邊,常常可以看見情侶們執手相依拍攝婚紗照的浪漫場景;景區景點內,也少不了情侶們牽手而行的溫馨畫面。  「通過這些年海南不斷培育婚慶市場,目前這塊市場已經開始逐漸上漲,今年是海南目的地婚派和目的地婚禮的元年,邊旅行、邊拍婚紗照已成為很多新人的選擇,海南是婚慶遊最大的受益者。」省旅遊協會秘書長王健生透露。
  • 海南日報數字報-千年古城「化繭成蝶」
    適逢周末,從海口專門過來遊玩的李瑩深深被老城鎮的活力氛圍所吸引。  藉助於老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引領帶動,老城鎮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伴隨開發區發展帶來的地產項目開發、旅遊酒店開業、飯店酒吧的繁榮,使得這座千年古邑華麗變身為新型城市。  附近的老城鎮居民也都紛紛洗淨「泥腿子」,上岸進入工廠、園區,或者自主創業,開飯店、開計程車……農民轉身一變成市民。
  • 海南日報數字報-山蘭稻奏響黎家豐收曲
    自2017年白沙黎族自治縣首次啟動「啦奧門」豐收節以來,在白沙縣委、縣政府的重視支持下,在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陣容的大力推介下,白沙山蘭稻品牌效應日益凸顯,有力提升了白沙民族活動的文化影響力,「啦奧門」成功申報白沙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山蘭稻市場行情十分看好,也有力幫扶白沙更多的貧困戶和農戶拓寬了產業致富的新路子,實現增產又增收。
  • 「線上線下」共同推動 平湖林埭激發文旅發展新活力
    「林埭旅遊景點多,我們又不是林埭本地人,雖然想來這裡好好旅遊放鬆放鬆,但對於規劃合理的旅遊路線卻是無從下手。」老人高興地說,有了林埭鎮手繪地圖,他們就能知道林埭有哪些特色文旅項目,也能更好地規劃旅遊路線了。今年以來,林埭鎮結合本地文體特色,將品牌活動與美麗鄉村、全域旅遊、文化強鎮有機結合,充分發揮文化站職能作用,全力推進全鎮文體旅事業繁榮發展。
  • 雪茄,神賜的第十一根手指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文/海南日報記者 況昌勳 趙紅 通訊員 劉鳳  自從1492年,哥倫布從新大陸帶回被印第安人稱為「Cohiba」的可燃燒的葉子後,西方人就開始深深地愛上了它。無論是理察這樣的商人,還是馬克·吐溫這樣的作家,抑或是邱吉爾這樣的政治家,都迷上了雪茄,並且不可自拔,他們將其稱之為「神賜的第11根手指」。
  • 海南日報數字報-工藝介紹雪茄是如何製成的?
    >   ■ 本報記者 易宗平 通訊員 陸勝 張琳  在一塊平滑的木板上,靈巧的雙手拿起金黃的葉片,三四分鐘就完成展開、填充、包裹、手壓、定型、切割等環節,於是一支雪茄捲菸就宣告誕生了
  • 海南日報數字報-山海黎鄉 純美昌江
    2011年11月,國務院批准昌江黎族自治縣為全國第三批資源枯竭城市,隨即,昌江採取一系列措施,大力發展接續替代產業。  根據此前做出的城市轉型規劃,昌江正在構建「2+3+3」多元化產業體系,即熱帶特色優勢農業和綠色農產品加工兩大農業產業,礦石採掘冶煉深加工、新能源產業等支柱工業,旅遊、商貿物流和金融服務三大現代服務業。
  • 海南日報數字報-他是老外也是「海南仔」
    ■ 本報記者 尤夢瑜  緊張有序的工作、充實安逸的生活,走在校園中的王虎,就像海南每一個奮鬥著的「90後」一樣,在自貿區開放發展的浪潮中
  • 文化和旅遊部出臺指導性政策 支持數字文化產業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經濟日報記者 張 雪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印發《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夯實數字文化產業發展基礎,培育數字文化產業新型業態,構建數字文化產業生態等內容提出具體要求
  • 海南日報數字報-橡膠有了「保護價」
    天然橡膠是海南重要農業產業,也是國家重要戰略物資,海南天然橡膠產量佔全國40%以上。怎樣幫助廣大膠農逐步恢復割膠積極性和信心,穩定膠農生產性收入,支持和保護天然橡膠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是海南脫貧攻堅工作和鄉村振興戰略推進中亟待突破的瓶頸。得益於今年全省推行的天然橡膠價格(收入)保險,越來越多像馬道芳一樣的膠農,重新燃起了割膠的熱情,因為不管膠價如何下跌,收入都有了兜底保障。
  • 海南日報數字報-無法割捨的海南滋味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海南人的清晨,從一碗熱騰騰的粉湯開始。佐料豐富的粉湯,鮮、香、鹹,滋味飽滿。但若要說到味道的層次,還需再加一抹辣,才能夠真正讓味蕾得到滿足,打開一天的食慾。
  • ...雪茄文化旅遊節:吸引國內年輕高端遊客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創新...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6日消息(記者 鍾圓圓)連續舉辦8屆的海南(儋州)雪茄文化旅遊節近日落下帷幕,在培育海南文化旅遊新業態、打造儋州特色文化品牌的同時,這場一年一度的盛會給遊客解鎖了海南西部旅遊消費的新體驗。
  • 海南日報數字報-力爭打造我國商業航天主戰場
    當前,世界各國對航天產業發展高度重視,全球太空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航天產業即將進入太空經濟時代,從服務於國防、民用和科學探索,向服務於民生、創造新市場、推動世界經濟增長轉型。中央高度重視航天事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我國航天事業發展規律,從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出發,明確提出「建設航天強國」,為我國航天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隨著我國航天強國建設推進,我國航天產業迎來了大發展。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小小百香果 長成大產業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當地堅持不栽盆景、不搭風景,積極發揮生態優勢,紮實做強特色產業,致力實現年底脫貧摘帽的目標。  抓特色種養 興鄉村旅遊  在保亭六弓鄉田圮村一片160畝地的百香果果園前,鄉黨委書記林德國說:「我們六弓鄉將卯足勁,今年年底努力實現整鄉脫貧。」  六弓鄉是保亭偏遠山鄉,長期發展滯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