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在民間?超大滾裝船可運上千直升機,建造難度不及航母1/5

2020-12-06 迷彩虎視頻

文/白夜

如今,航空母艦顯然已經成為國家實力的代表性象徵,世界上擁有航母的國家寥寥無幾,能製造航母的國家更是屈指可數。航母在軍事實力上的表現毋庸置疑,儘管我國的航母發展起步很晚,至今只擁有遼寧艦和山東艦兩艘航母,但鮮為人知的是,我國的「民間航母」已經發展壯大。一旦有戰事發生,除過兩艘標準航母外,中國的也有替代航母作為後勤運送的「大傢伙」。

曾經有知名的軍事專家說過:打仗就是打後勤,擁有高效充足後勤的國家必定能取得相當大的戰場優勢。中國的「民間航母」就是眾多數萬噸的滾裝船,滾裝船之所以能被稱為「航母」,除過在噸級僅次於常規航母之外,在設計和用途上還有相似之處。要知道,航母是艦載機的大型平臺,在搭載艦載機的基礎上多出的無非是供艦載機升降的海上平臺,而滾裝船同樣能搭載軍事裝備,只是僅作為運輸,但其運輸能力卻是不可小覷的。

以我國的「渤海翡珠」號滾裝船為例,翡珠號的滿載排水量達到3.6萬噸,其運載能力十分強悍,每次出海能搭載超過5000輛的汽車,若運輸軍用直升機,則能搭載超過數千架。此外,滾裝船還能運輸大批的人員和坦克。在必要時,滾裝船顯然已經能承擔起海上的運輸作用,成為一艘艘「後勤航母」。除此之外,經過特殊設計的滾裝船若能加裝長直甲板,那麼起降戰機也有很大可能的。在海面作戰體系不斷發展的今天,將一艘民用大型貨船改裝為軍用並非幻想。

此前,我軍就曾將4架軍用運輸機停在了改裝後的大型貨船上,而這種稍經改裝的貨船在戰時同樣會變成一艘海上作戰平臺。要知道,我國目前的陸運高鐵體系已經建成,高鐵輸送軍用物資已經不成問題,並且我國的公路線運輸能力已經非常完善。空中方面,空軍的運-20已經展示出其強大的運輸能力,今年以來更是多次出國遠行運輸救援物資,並能將我軍裝甲部隊投放在千裡之外的俄羅斯演習區域。滾裝船無疑成為海上軍用運輸最強的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滾裝船的運輸能力不輸航母,但其和真實航母的建造難度天差地別。滾裝船在設計上僅需要加裝多層甲板,增加設於船舶與碼頭之間的橋梁跳板,以及用於固定貨櫃或拖車的定位器,有一定難度但是相當容易完成。相比之下,航母的核動力系統,艦載機甲板,電磁彈射起飛,降落攔阻系統等每一項都是很難研造的。在滾裝船高效率的運輸設計下,能對我軍未來海上軍備運輸起到關鍵的作用,儘管美軍擁有11艘航母,但我們的「民間航母」依然可以挑起後勤大梁,成為軍備運輸的中堅力量。

相關焦點

  • 一下子建兩艘直升機航母?步子邁大了,喀!容易扯著蛋
    據報導稱,俄羅斯7月16號在克裡米亞共和國刻赤市「海灣」造船廠同時開工建造兩艘23900型通用登陸艦,又被稱為直升機航母。消息人士表示,這是俄羅斯首次開工建造直升機航母。那麼,俄羅斯為啥要建這個?以他目前的國防工業和經濟水平能否一下子整出來兩艘?
  • 日本曾建造82萬噸巨艦,如今能否建造10萬噸級大型航母?
    不得不說,日本對航空母艦有著特殊的感情,在二戰時期就已經建造了超過20艘的航母,二戰之後一點點突破其憲法的限制,以「直升機驅逐艦」的名義又建造了至少4艘採用直通式甲板設計的「準航母」,其中「出雲級」作為日本戰後建造噸位最大的戰艦,宣稱滿載排水量為2.7萬噸,那如今的日本有沒有能力建造10萬噸級的航母呢?
  • 日本正式對「出雲」級直升機航母進行改裝
    日本政府批准新版《防衛計劃大綱》,提出對「出雲」級直升機母艦進行改裝,使其可搭載垂直起降的F-35B戰鬥機。此舉意味著日本正在切實採取行動,發展真正的航母。 實際上16DDH和22DDH就是兩級直升機母艦,除了尚未搭載固定翼艦載機外,已具備輕型航母的特點。其中2艘「日向」級現已服役。2009年8月,日本防衛省在2010財年預算申請中提出1160億日元(12.5億美元),用於在「日向」級基礎上,建造更大的「出雲」級直升機母艦。日本防衛省對「出雲」級的職能定位是自衛隊的旗艦,可執行反潛作戰和海上物資運輸任務,以及國際維和、大規模災害救援、緊急撤僑等行動。
  • 多建造幾艘成本遠低於航母的兩棲攻擊艦,可以替代航母嗎?
    多建造幾艘成本遠低於航母的兩棲攻擊艦,可以替代航母嗎?首先兩棲攻擊艦的特點確實有成本低,建造周期短等突出特點。如果拿美國的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為例其早期造價不足10億美元,後期算上物價上漲也就10億美元左右,8艘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建造周期一般在3-5年不等,價格甚至低於目前的美國最新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的18億美元。
  • 軼事丨巴西買航母像「撿漏」,1.5億採購3艘二手航母
    到了1969年,再次從荷蘭引進了一艘"巨人"級輕型航母,並更名為"五月二十五日"號。這兩艘均為英國製造的航母,長211米,寬24米,滿載排水量1.8—1.9萬噸,最多可搭載50架艦載戰鬥機。雖然只是"二手"航母,但是也讓阿根廷在短時間內擁有了雙航母編隊。只不過,這個局面維持了僅僅一年左右,"獨立"號就因為設備過於老化,在1970年宣告退役。
  • 這回不是日本,又一國宣布建造3萬噸級航母,美國態度出乎意料
    不過不管在哪一方面,就目前而言,美國的實力算是屈指可數,特別是美國的11艘核動力航母,多年來,讓世界各國羨慕不已,同時也刺激了其他國家對航母的青睞,使得各國都在憋著一股勁兒苦心研製航母,當然航母的建造難度之高,並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建造出來的,所以目前世界上只有一部分國家擁有航母,但是其他國家對航母的熱忱只增不減。
  • 不建航母過的更好?英國斥巨資建造的兩艘新航母,或將淪為擺設
    據環球網報導,英國為了修建兩艘航母花費了近80億美元,可如今看來他們斥巨資打造的航母很有可能會淪為擺設,對此也有人表示英國不建航母能夠過得更好。英國現在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軍費不足,所以他們辛苦修建了兩艘航母,但是卻根本沒有辦法讓這兩艘航母發揮出相應的作用。
  • 日本可輕易建造航母?大人時代變了,現代航母和二戰航母可不一樣
    距離2021年還有12天,在瀏覽視頻時翻看一些視頻下方的評論,但即便到2020年的今天,仍然有不少人認為日本可輕易建造航母,其原因就是認為二戰時期就有大量建造航母的經驗,甚至說二戰時期日本建造的信濃號航母滿載排水量高達6.8萬多噸,比現在中國國產「山東號」航母的噸位還要大。
  • 6.5萬噸航母服役,雙航母俱樂部再添新成員
    來自英國媒體消息,12月6日,英國皇家海軍與英國航空母艦建造公司,籤署文件,「威爾斯親王」號航母正式交付英國皇家海軍。「威爾斯親王」服役,使英國搶先我國一步,正式邁入雙航母國家,再次回歸雙航母俱樂部。該航母為常規動力,標準排水量為6.5萬噸,艦長280米,艦寬73米,包括航空飛行人員在內的航員編制為1600人。由於設計方案採用:滑躍起飛,垂直降落方式,使得固定翼艦載機的方案受限,故而選擇F-35艦載機,據現有數據顯示,一共可搭載36架F-35B戰機和4架直升機。
  • 韓國公布航母建造計劃想趕超日本地位 或刺激朝鮮
    韓國計劃建造3萬噸級航母,希望依託航母實現真正的「大國海軍,自主國防」的目標。  8月10日,韓國國防部公布了國防中期計劃,其中提到韓軍將在未來五年內投入300.7萬億韓元(約合1.76萬億元人民幣)用於建造3萬噸級輕型航空母艦和開發國產「鐵穹」攔截系統。
  • 俄羅斯國產航母開工,2艘還不如我們1艘大
    不過,莫斯科方面似乎並不甘心就此失去「藍水海軍」的頭銜,在大中型戰艦方面仍在進行著努力,甚至逐步涉及航母領域。據俄羅斯國內消息顯示,當地時間7月16日,俄羅斯現代史上的首艘直升機航母,已在克裡米亞半島的刻赤「海灣」造船廠鋪設龍骨。據悉,這款23900型直升機航母也被稱為「多用途登陸艦」,基本可視作是俄羅斯版本的西北風級艦,即兩棲登陸艦。
  • 製造航母有多難?蘇聯共有9項航母計劃,真正實現的只有2項!
    1940年航母確定選用第2套設計方案,可就在設計方案進入技術審查階段時蘇德戰爭爆發,計劃不得不終止。1943年衛國戰爭局勢明朗後,庫茲涅佐夫曾建議蘇聯建造2艘航空母艦,這一項目被稱為「第72號工程」,但同樣由於其他人員的反對而沒能實現。
  • 填補航母「空窗期」 俄開建兩棲攻擊艦
    據俄媒體報導,俄國防部計劃4月底前籤署建造首批兩艘兩棲攻擊艦的合同,並於今年5月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在克裡米亞的海灣造船廠開工建造。這意味著流傳多年的俄自造兩棲攻擊艦計劃終於塵埃落定。據俄專家介紹,俄羅斯對兩棲攻擊艦的需求由來已久。
  • 步履蹣跚,獨具一格的法國自建航母之路
    2010年9月1日,聖女貞德號退役 ,這艘比基輔級載機巡洋艦都要早的直升機航母一路活到了2010年啊!法國海軍用著還行。 當兩棲登陸艦使用,可以搭載兩個能夠搭載11輛輕型坦克的EDIC型登陸艇,或18艘LCM-6型登陸艇,或1艘EDIC型和9艘機械化登陸艇(暴風級是分前後兩段的,具體搭載什麼隨意) 用作浮塢時(拆除飛行甲板)可接納424噸的MSC型掃雷艇;用作指揮艦時,可利用艦載的聲吶、雷達等電子設備,指揮海、空及地面部隊登陸作戰。
  • 韓國首艘航母概念圖亮相 與英軍航母驚人相似
    全文摘編如下:韓國海軍向該國《中央日報》解釋了該航母的部分設計細節。它將是韓國造船廠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軍艦。雖然韓海軍沒有說明這艘航母的尺寸和總排水量,但其長度看上去與美國海軍美利堅級兩棲攻擊艦差不多,後者長約257米,排水量4.5萬噸。這艘航母將搭載至少10架F-35B隱身短垂起降戰鬥機和1架直升機。
  • 法國的面子工程:7.5萬噸核航母列入計劃,超過英國航母
    環球網12月10日報導稱,法國總統馬克龍在8日參觀全球最大的核反應堆製造商之一的法馬通公司時,對媒體公開表示,法國已經計劃籌備建造新型核動力航母,由於新式航母的噸位高達7.5萬噸,因此被媒體戲稱為"XXL"型航母。馬克龍表示,新航母將會在2038年正式服役,並替代法國海軍現役的"戴高樂"號航母。
  • 處心積慮,二戰後日本為重獲航母使了哪些手段?一步步突破限制
    1948年5月,日本設立海上保安廳,1950年6月韓戰爆發後,海上保安廳在1個月後即藉機增員8千人。而日本人的航母夢想則由此又推遲了1O餘年。直到1970年,時任日本防衛廳長官的中曾根康弘提出了"航路帶"的設想,而防衛廳隨即在第四次防衛力量整備計劃期間提出了建造2艘排水量8700噸、可搭載6架直升機的直升機型航母的構想。但由於70年代爆發的全球石油危機和來自政界、民間的反對聲浪,使得日本海自被迫放棄了費效比不高直升機航母計劃。
  • 8萬噸排水量,核動力推進,德國媒體曝光俄羅斯新航母建造計劃
    而自從唯一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號進入大修期後,俄海軍直接從遠洋倒退回到近海防禦的時代。事實上俄羅斯也明白,即便庫茲涅佐夫號完成升級改造工作,也完全護不住龐大的家底。想要和對手抗衡,俄羅斯海軍必須擁有更多的航母才行。縱然經費有限,但俄海軍的航母夢卻一直沒有放棄。不久前,德國媒體就披露了俄海軍新一代航母計劃的具體細節。並稱其為一款「令人震驚的武器」。
  • 法國建造新一代核動力航母 銳評:在發展核工業上,法國不遺餘力
    央廣網12月15日消息(記者胡鋮鋮)據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日表示,法國將建造新一代核動力航空母艦,並將於2038年取代「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報導稱,法國軍方最初考慮建造常規動力航母,但馬克龍堅持選擇建造核動力航母。那麼,法國計劃新建的這艘核動力航母和現役的「戴高樂」號航母相比,有哪些不同之處?法國執意建造核動力航母透露出怎樣的軍事戰略考量?
  • 韓國擬建可搭載戰鬥機「準航母」,與日本開展「航母競賽」?
    韓國宣布將建造新一代兩棲攻擊艦LPH-II,其設計與體量均近似輕型航空母艦,該艦預計將於2030年前服役。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23日報導,韓國聯合參謀本部議長樸漢基於12日的會議上決定,韓國將建造新一代的兩棲攻擊艦LPH-II,其可搭載短距起降戰鬥機或垂直起降戰鬥機,總造價約為25億美元。「LPH-II型大型登陸艦的建造項目將被納入韓國長期的軍隊建設計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