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公務員都不喜歡說自己真實收入。你誰呀?憑啥告訴你呢?
不要問,問就是到手3000多。
這話說的也沒毛病,對於中國剛上班的公務員來說,每月到手工資就在3000—15000元之間。等會???月到手15000?剛上班就這個數了?大家別激動,收起你的板磚。這樣的公務員崗位確實有,但是真的不多,還特別難考,要麼就專業特別嚴格。
畢竟中國只有幾個城市叫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就四座城市,蘇南浙北珠三角,那些高工資的城市也就那麼幾個,全算上,連50個恐怕都沒有吧!中國地級市有多少個?200多個,快300個了,在中國,2020年的今天!絕大多數公務員每月到手,也就是3000—5000之間!
作為一個講真話的老師,今天咱偏要來說說公務員工資!
真正公務員的工資分兩塊,一部分叫工資、另一部分叫獎金。
工資包括:
職務工資、級別工資(這兩個全國統一價);
工作性補貼、生活性補貼、住房補貼(這三個根據各地經濟水平而定);
公車補貼(科員500,正科以下650,副處1040,正處1300,不好意思正處以上我沒見過工資條,反正更多唄。有些地方還有上浮30%的說法)
取暖補貼(北方);
高溫補貼(南方,就是降溫費);
提租補貼(海關稅務才有的);
司法補貼(公檢法部門才有的);
機要審計補貼(單位內具體部門才有或者審計局類似的單位才有);
邊疆海島補貼(顧名思義,只有邊境和海島等偏遠地區才有);
還有獨生子女費 5元每月,據說全國統一價!有些單位對女性職工還有衛生費幾十元每月;
通訊補貼,這個也是看單位和級別了。有的單位直接發工資裡,有的直接給電話卡,有的單位直接給你手機充費,啥形式都有。
還有工齡工資60元一年喲!當然有些地方會把工齡工資合計到別的裡面!
這裡面的每一個具體項目,除了工齡工資,都和行政級別掛鈎,級別越高,工資就越多。
工資的晉升除了和行政級別有關,還有兩年一調檔,五年一調級的增長機制。以及每年的微調,或者趕上幾年一個政策,又普漲個多少錢。
公務員一年發13個月工資,其中第十三個月工資又叫獎金,是年度考核合格之後下發的。這第十三個月工資很多地方其實只發工資前兩項目,也就是職務工資+級別工資,新入職沒幾年的,也就是最多2000塊錢。但是在一些地方,這十三個月工資是全年收入的十二分之一,那這就包括獎金什麼的,那就沒邊了,能發7000—20000不等。
啊,對了,如果你不休幹休假,你可以領未休假補貼,這個錢,對於小年輕來說,一年也就是2000來塊錢。
總結一下,工資來說,除了12個月到手,剩下滿打滿算一般人也就是多5000塊錢唄!這裡說的一般人都是指上班沒兩年的年輕人。
據我的觀察和多年研究公務員職業的經驗,我發現了一個規律,從90年代開始,那就是大約7、8年,公務員到手工資會大約翻一倍。也就是說,在1992年,很多機關幹部一個月到手工資就是200—300元;到了2000年左右,很多機關幹部到手工資也就600—1000塊錢左右;在2008年左右,基本上達到2000—2700元;2016年以後公務員工資開始普漲,後面達到4200—6000多元。
這也剛好和公考從2015年以後開始越來越火熱的趨勢相吻合。
用我朋友個人的情況舉例子來說吧,2013年剛上班,一個月到手工資才2800多塊錢,後來這幾年又加了車補,市計劃變更漲錢,各種調級調檔微調,還有國家層次的漲錢,到了2020年,一個月到手淨工資大概7000塊錢了。不過我還有有個哥們,以前在地級市的移動公司上班,他說了句扎心的話了,當公務員7年,終於在七年後又拿到了當年的工資,也就是在2013年,他在移動的時候,他一個月到手也有7、8000呢!可是現在,據說移動員工像他這個年紀的,早就輕鬆過萬了。
第二個我們來談談獎金
二、獎金
關於公務員的獎金有很多明目
一般省份都稱之為績效!這筆錢那就各省情況不一樣了,有的2、3萬,有的5、6萬。有的地方誇張一點7-9萬。還有地方逆天的10萬+。
還有的名稱比如說叫:綜合治理獎、精神文明獎、文明城市獎、團結進步獎、民族團結獎等等。
這些種類繁多的獎金,和績效工資,統稱獎金。
當然,那些種類繁多的獎金,不是一個省都有,也不是一個單位每年都會得到。比如說,兩湖地區和江西,就有綜治獎、文明城市獎和績效。獎金多少全看單位性質、當地區財政和運氣這三個因素。比如說廣東地區,就還有房補,新疆、寧夏就有民族團結獎,在東北地區,呵呵噠了,黑吉遼就是有一個績效獎,還不一定發的下來。
大家應該還聽過一個說法,叫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大家是否是分灶吃飯呢?
先說一個總觀點,除開國家部委,中央黨群,國務院直屬的事業單位這些在北京的副部級以上單位,別的國考公務員,哪怕是中直機關公務員和參公管理,工資也都是和地方有聯繫的。也就是說,那怕是中直機關,工資也是和地方經濟水平有關係。
你要沒懂,可以把我上面這句話在讀兩遍。
結論性的話就是,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工資水平是越高的。經濟越落後的地方,工資水平也就是越低,簡而言之,發達地區報考省考單位,欠發達地區報國考單位,這句話大體沒毛病。
當然,越是經濟發達的地區,省考公務員的工資,是遠高於大部分國考崗位公務員。國考而言,無外乎稅務,海關,統計調查,鐵路公安,海事局等等。舉個例子就是,一線城市的海關和國稅的公務員,總是會抱怨,自己的工資少,一年會比當地公務員少好幾萬到十好幾萬不等。那怕某些一線城市的緝私局,一個月到手工資能達到15k,依然覺得自己窮。
因為中直機關有個毛病,除了13薪外,就只有一個中直機關精神文明獎了。。。而這個獎在很多地方也就是幾千塊錢而已。
在中國,一個地區的工資以區一級的財政為區分。
這是什麼意思呢,中直機關,比如說稅務,海關,在某個地級市的工資大體是沒有變化的,因為他們的工資,那怕是xx區稅務局,也是市稅務局發工資的工資,和你在哪個區沒有關係。
而省考公務員就複雜了,各個地級市下面有區,縣,縣級市,這些處級單位都有自己的財政,在這個區的所有區屬單位,錢都會和這個區的經濟掛鈎。舉個例子,xx區公安局和它市局的同一級別的幹部的每月工資是一樣的,但是公務員的各種獎金,這個xx區就不見得發的出來了。這就是很常見的xx區發了錢,隔壁區卻發的不一樣。而中直機關,都直接跟市財政走,就不會受到區財政的影響。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直接考國考,總體來說也是最穩定的。畢竟中直機關嘛。那省考,不知道哪個區經濟情況如何,報考市直和省直機關總沒有錯。
但是,敲黑板,這裡有三個例外。
1、北京和上海這兩座一線城市,公務員性價比都不高。一年收入可能連市內兩平米房子都買不起。。。管你國考的還是市考的,你都窮。。。這個窮,是相對當地房價。當然,公租房可以申請,共有產權房、保障房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看是否能申請。
2、不是所有國考單位在地方都窮,比如說 證監局,銀保監局,民航局。。。那都是富到流油的好單位。
3、稅務系統比較特殊,中央和地方都管,有的時候可以拿到地方的獎金,所以有些地方還是待遇很不錯的。一線城市可能虧點,那廣大欠發達地區,稅務局絕對香餑餑。
最後說點結論性的話,在中國的任何一個城市內,公務員的工資和全市工資比,絕對不算低,絕對不是這個城市的低收入者,怎麼都能達到中上等水平。
別跟我說什麼程式設計師、搞金融的年薪百萬,財務自由,哪怕在北上廣,公務員的工資也是中位數以上好嗎?
公務員是什麼,只要一次考試,給你一輩子吃糧的機會。只要你不作,大概率這輩子衣食無憂。沒有中年危機,沒有下崗風險。表面上看就那麼幾千塊錢一個月,但是公積金是按當地最高比例交,請假方便。還有食堂,還有工會福利,有些好一點的部門還有宿舍。這無形中省了多少錢呀。
特別經歷過疫情時期,有什麼工作能有體制內香嗎?工資照發,獎金不扣,不用擔心復工和失業。很多賺錢的個體戶,小企業主們,在今年恐怕都會跌入赤貧吧!?很多人也沒法上班,那麼老闆會不會扣你的獎金呢?體制內發不了大財,但是只要不作死,你就會活的還不錯。公務員的隱形福利太多了。
中央某部委,985碩士辛苦考進去了,一個月到手工資6k多,年底多發一個月工資,沒有年終獎,有宿舍有食堂,每月公積金3600。你覺得一個正部級單位,這樣工資高嗎?這點工資在北京怎麼過呢?同樣中央某部位,某專業院校本科畢業生考進去了,一個月到手5k多,但是補貼多,一年算年薪40來萬到手。這都是部委公務員,如果只看工資的話。
一個大學同學,大四畢業考入上海某正廳級單位,進來之後發現,每七天值一個晚班,住在上海郊區,一年工資加上公積金全算上15、16萬。幹了兩年,憤然辭職,老老實實上船燒鍋爐,幹了四年,現在每月2000美金。
舉一個成都的慄子,我師弟,碩士畢業,2019年考公務員進了成都市某區某局公務員,現在未定職狀態,一個月到手4000多一點,公積金2000多,轉正了能定四級主任科員,還能長點工資。但是,他的同事們幹滿一年的,年底能發7、8萬的獎金…你沒看錯,七八萬。驚不驚喜意不意外?我師弟非常開心,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並在拿到第一個月工資時,發了一個66.6的紅包給我。
舉個我同學的慄子,他211本科畢業考了老家省會南昌的公務員,一個月到手3600多,年底各種獎,綜治獎,精神文明獎,和諧什麼獎,生態治理獎等等,少的年份發3、5萬,多的時候最誇張,發了13萬多。在江西,一年發1.5年的工資很正常,比如說2017年,江西南昌的某些單位發了20多個月的工資,總體算算,大家年收入也都十幾萬,快20萬的人呀!有些部門還能更多呀!
大連市公務員,我就說一點,公積金,普通科員每月差不多4k,香不香?是不是比很多人到手工資還多。。。法院檢察院,科員級,就是剛上班的科員,每月公積金就查不到5k了!香不香?公積金一年就6萬塊錢!你覺得年收入能低嗎?
當然,誠如某些人說的,某些地方公務員工資很少,也沒發那麼多錢。但是,在廣大普通地區,也沒有什麼特別好的工作呀?公務員在當地依然是好工作呀。我這裡舉的是一些個例是想告訴大家,不是所有公務員都待遇那麼低,也不是所有公務員待遇都那麼好。那麼如果你想報考公務員,你是想報考工資高的還是工資低的?是不是報考前要弄明白?
作者/來源:華智公考趙老師
#社會百態#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