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請別再當自己眼中的老好人,作為員工的我不屑於這樣的殷勤

2020-12-12 小熊論職場

導讀:越成功的人越懂得如何服務他人,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曾在一次採訪中說過這樣一段話:在阿里巴巴裡面我就是個跑腿的服務人員,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企業更好,可以說我就是個賣嘴皮子的,真正懂技術懂管理的是公司所有同事。沒有他們,我什麼都不是。

馬雲的服務意識極強,如果說講服務型領導,他的手段與智慧可以說堪稱一絕,很多入職阿里巴巴的人都是衝著馬雲的名號去的,這是一種潛意識形態下的追求。

「什麼時候人們開始講服務,服務型的領導是僕人嗎?」

「服務型領導」一詞一直是職場領域中所關心的熱點,有人說踏入職場遇到一個好的領導等於成功了一半。

服務型領導的說法最早由西方傳入中國,絕大多數人喜歡把服務型領導的概念簡單的理解成「如家僕」一樣服務下屬的領導,這樣的理解方式其實是把概念狹義化了。

保姆」化的領導從來都不是最成功的領導,這樣的服務不等同於真正意義的領導才能。往往一些真正有領導才能的人,有時候可能給人一種冷冰冰的感覺,但是關鍵時候他總能抓住員工的內心,讓你心甘情願的為他效能。

我們把這種智慧暫且稱作為:「刺激利他技能」。

記得,某個春節的時候,聽起一個朋友說過一件很有趣的事兒,往年他們公司的年終獎都是發鈔票,但是唯獨那年,老闆把年終獎換成了一箱「進口紅酒」,還大呼,你們賺大了,這一箱酒比你們往年的年終獎貴幾倍。

但是朋友堅信:你還不如給我來點現鈔比較合算。

起碼在內心當中,很多員工是傾向於「發錢的」,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很多人根本無心去衡量紅酒的價值。

其實以上情況下老闆年終獎發酒的行為,也屬於一種「服務行為」,那麼我們所說的服務型領導,到底一般都具有哪些外在的行為表現呢?

服務型中的「服務」包括哪些外在行為?

為了更加具體的闡述這個概念,小熊這裡所說的服務包括但不限於某種特質性的動作或表現。

我們把職場當中所能產生的服務劃分為以下幾種情況:記住這裡強調一個觀點(有效服務)。

如圖所示,在領導學中,所謂的有效服務用比較易懂的文字可以概括為以下六種情況:

1:放權

2:關愛

3:提拔

4:給予動力

5:相互尊重

6:提升技能

而這6點根據其產生的不同效果可以分為兩大類:

1/2/3三點分為提升員工信任感

4/5/6三點分為提高員工願景值

任何一個有價值的員工,都離不開心裡的那份信任與希望,所謂的領導給予員工好的願景與信任便是如此!

為何發酒的行為不屬於有效服務,領導為何要懂得有效的服務?

服務型領導的服務意識本來可以歸屬於「職場關係」處理中去,因為這也屬於一種關係維護,那麼根據職場關係的核心要素可以知道,只有有效服務才能換來資源兌換,才能產出有效的價值。

具體概念:大家可以參考:職員必備:讀懂這3大準則,明白2個概念,才能更懂得維護職場關係

關於「有效服務的概念」,大家一定要明白,一切服務都是為了激發員工的「自我效能」,讓員工產生更多的自我價值並具有一定的使命感。

如圖所示,所有的有效服務都是為了提升員工的自我效能感,而不是引起員工的不滿,只有當員工覺得值得的時候,他才會有更多的價值反饋給你,從而更好的反饋服務給領導,最終形成一條規範的關係鏈。

發酒的行為雖然也是服務行為,但是這樣的改變讓員工產生了負面情緒,所以這樣的服務意識從理論上來說其實是錯誤的,即使你確實花了比發現金更多的成本,在領導學上也是一種失策的行為。

一個聰明的領導不會為了討好員工故意去做某些事情,但是一個智慧的領導會用最親密的方式獲得員工的信任。

聰明與智慧雖然同為褒義詞,但是兩者的境界卻大不一樣。

領導的服務意識缺失,即使服務的再多,最終會淪落為員工眼中的「老好人」,甚至有的員工會覺得這是光面堂皇的忽悠自己,最終遭到員工的背叛,使得公司受損。

如何做一個有正確服務意識的服務型領導?需要什麼樣的前提?

必要的六點條件肯定必不可少,也就是說,假如你想在領導的位置上做的越發的好,那麼你必須懂得放權,關愛,提拔,給予動力,相互尊重,提升技能。

是否做到這些就夠了?會不會做好這些又成了員工眼中的「老好人」,最後得不償失。

在領導學中,有學者曾對於這種相互關係的反饋值做過研究,最終數據表明,兩者之間的利益反饋並不完全和各自的付出呈完全的正比。

因為這裡面涉及到了一個歸因機制的問題:

假如一個服務意識極強的領導,遇到一個毫無奉獻精神的員工,那麼可能你的服務輸出之後是得不到回報的,因為出口已經因為對方的個體特性被封閉了。無法反饋出任何有價值的東西。

所以對於領導而言,要想成功的擁有服務意識,那麼就需要有一個大局觀,也就是企業中常說的「使命感」,你需要跨域與員工之間的關係,把公司利益擺在第一位。

這樣就使得問題得到了更好的解決。

擁有使命感的領導一般都擁有極強的辨別能力,對於那種刺頭員工,常常是出手致命,毫不留情。懂得捨棄,你才能擁有更好的人才。

最終我們得出一個結論:擁有使命感的領導人更容易成為一個優秀的服務型領導!

智慧的領導從不單打獨鬥,他會培養出無數個強將替自己打江山

社會社會,無群體不鬥爭,在企業競爭激烈的時代,不懂得網絡人才,即使你再也才能也不能做出500強企業。

群體競爭的現象讓現在的企業主更看住人才的挖掘,只有懂得吸納新人,傳送企業文化,才能替企業換血換代,不至於被社會所淘汰。

服務型意識的領導要學會培養出多個有服務意識的下屬,讓他們領頭去影響更多有服務意識的員工,這樣你的網才能快速的鋪開。

領導在這個傳授的過程當中有時候有類似於家長對孩子,老師對學生一樣的意義,只有當你的意識能影響到其他人的時候,方能產生更意想不到的效果。

劉強東曾在一次京東的領導聚會上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儘管休息,公司不可能沒有你就轉不動了」。

當時是這樣的一個場景,飯桌上有一個女性小領導有了身孕,但是一直堅持在崗,劉強東聽後相當氣憤,說到你怎麼不請假休息呢?

這一次行為即表現出了一種對下屬的關愛,也是一種企業文化的影響,通過這次事情,相信一桌子的人下次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時,便有了明確的處理方法。

放權,多給年輕人機會,劉強東說,我在美國學習的那段時間,公司不也一樣運行的挺好嗎?

用自己的服務意識去影響下屬的服務意識,一人影響十人,十人影響百人,這樣的團隊才更具有價值,也一定能產出更多的價值。

小熊總結,做服務並不是讓你當老好人,而是做一個智慧的人

在各行各業都開始強調服務的時候,服務意識越發受到職場人士的關注,其實越有本事的人更願意自己是一個服務者。

就像曹德旺先生所說的一樣,很多人充其量是個暴發戶,算不上什麼企業家。

「領導」是一個承上啟下的角色,必須擁有強大的使命感,你才能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

如果讓我用三個詞總結服務型領導的特質:

1 :責任心

擁有極強的責任心,才能擔當更重的擔子,才有可能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情。

2 :有魄力

只有敢於砍掉枯枝落葉,才能把重心的服務放在值得服務的群體上去,產生更大的價值。

3 :懂謙卑

懂謙卑的人一定會給企業帶來更強的凝聚力,使人感到一種親密的信任感,最終形成一種正能量的願景。

影響一個人的服務意識的可能有學歷因素,性格因素,但是萬變不離其中,只有你讀懂其中的精華,才能找到自己的短板,知道目標,才能改正。

當你擁有以上3點之後,你就明白:

第一:你不是服務於每一個人,而是服務那些有反饋機制的人。比如某企業的總經理,是不可能每天服務於所有員工的,他只負責影響他一小圈子的領導班子,讓他們再去影響自己的組織成員。第二:你所做的任何服務都是頂層邏輯,不是基層邏輯,你要考慮的是公司的整體走向,把握大局觀,領導下屬前進。第三:所有的服務意識是受職稱高低所影響的,多大的地位做多大的事,不往上也不往下,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服務就是一種智慧的手段。

其實到這裡,大家都應該明白,真正意義上的服務並不是局限於某種特徵的實際行為,而是一種深層次的影響力。

只有當你產生了這種影響力的時候,你才能影響周圍的人,才有可能培養出更多的優秀員工,從而反饋給自己所在的企業。

END:

寫在最後的話:

一個懂服務意識的領導,就是一個懂得讓員工產生自我效能的領導,而不是自我欺騙,你覺得的好,可能別人壓根就不需要。

只有當你的行為意識讓對方產生信任和感恩的時候,你的服務意識才能影響到對方,這樣的下屬才有可能變為你的左膀右臂。

服務不是當僕人,是做一個有謙卑之心,懂感化他人的領導。

相關焦點

  • 別做職場老好人,趁早看清這幾點,大多數人根本不會記得你的好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心理邊界的模糊性使個人傾向於向有利於自己的方向做事,但老實人往往會把這種模糊性與那些特別老實的人等同起來,因為他們不敢或不願意拒絕他人,首先是心理邊界意識不強。她們會把別人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把自己的事當作別人的事,模糊了我和別人在心理上的界限。這樣就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犧牲自己來幫助別人。
  • 新同事氣勢和能力看起來比領導都強,作為員工,怎麼辦?
    首先,再強勢的員工也只是員工,再慫的領導也是領導,這就是事實,不管強龍不壓地頭蛇還是不是猛龍不過江,兩人之間的競爭,結果不可知,但是過程肯定血腥,至於是否有什麼內幕,作為員工更是不知道,一無所知就做好員工的本分,遠遠的觀看一下就行,不要想著湊個熱鬧,別到最後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 教育教學|領導微信發「辛苦了」,作為員工應該怎麼回?
    01領導微信發「辛苦了」,作為員工應該怎麼回? 有幾種回答,僅供參考: 作死版: 領導說「辛苦了」,回「你也別閒著,幫我倒杯水」。 領導:辛苦了。回:趕緊過來捶背。 領導:辛苦了,辛苦了。回:你知道就好。
  • 領導問員工為何不辭職?員工怒懟:辭退不賠錢,我還能再幹20年!
    但也有不少人敢於維護自己的權益,雖然過程可能多坎坷,因為老闆的招數還是非常多的。這不,領導問員工為什麼不辭職?員工怒懟:辭退不賠錢,我還能在這繼續幹二十年! 原來發帖的員工在公司是做研發的,而且經驗比較豐富,月薪達到了35000的樣子。但是九個月之前公司竟然沒給出任何理由就要辭退他,並且還不想給賠償,員工自然是拒絕了領導的要求。
  • 領導最討厭的3類員工,就算再努力也不會被重用,希望你沒中
    很多情況下,下屬的行為會讓領導覺得不開心。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喜歡領導的人?其實這很簡單,只要你不被領導惹毛。現在,讓我們來討論一下領導最討厭的三種類型。不管他們怎麼努力,也不會再重用他了。一、 喜歡偷懶還偷偷甩鍋的員工一些人非常聰明,所以能給公司帶來非凡的成就。
  • 領導準備讓員工辭職,會通過三種方式說服員工。聰明的人學會保持警惕
    ,可是李女士卻認為領導就是在故意針對自己。在職場中,其實很多領導由於勞動合同的制約並不敢針對員工,可是一些領導完全不顧及合約以及法律,於是便通過以下這三種手段來勸退員工,那麼聰明人都應該學會警惕,不要再被他們的套路所欺騙。
  • 餵狗別餵飽,對三種人該翻臉就翻臉,別再做老好人了!
    因為「口」發生紛爭,這樣就很容易理解了。常聽到人說「和氣生財」,講究和氣是沒錯。可你的和氣也要有尺度,沒有尺度的和氣,只會讓人把你當軟柿子捏。人過五十,已經走過了人生的大半輩子,更要看透人世間的事情。這個年齡的人,再過幾年就快退休了。很多人在工作單位還是高不成低不就,令人無奈。生活也是壓力傍身,上有老,下有小,每天睜開眼就是事撲面而來。
  • 「那個很努力工作的員工,終於被領導逼走了」,領導為何這麼做?
    與領導有良好的關係,做錯了事情,領導不說也不評價,與領導關係不好,即使你做的再好,領導也不會說你做的很好,會說你是自作主張的。  管理,最重要的一條標準,是一視同仁。正如馬雲所說,員工離職的原因不外乎兩個,一是錢少,二是心有不甘。  當員工在工作中感覺到委屈,感覺到公司和領導對他的不公平待遇時,這個員工,必然會選擇辭職。
  • 為何有些員工「以下犯上」,依舊受到領導器重?這3點原因很重要
    特別是那種公司離不開的員工,更是深受領導的喜歡,在很多事情上都會考慮他的建議。雖然在一些人眼中這種行為是「以下犯上」,但是在領導心中卻不這麼想,而是會將那些建議記在心中,看看對公司是否有幫助。實力就是員工在職場的立身根本,要是員工連實力都沒有,想必也沒有領導願意聽他的話,更不用說什麼「以下犯上」,當眾指出領導的問題了。
  • 「領導不準我調崗,也不給加薪」:不懂領導想什麼,吃虧的是自己
    嘉嘉聽到上司這樣說,感到有點困惑,自己也不是公司裡離不開的人才,為什麼領導不願意自己調崗到總部呢?嘉嘉想:「如果我是領導,我曾經的下屬因為工作出色而被調往總部,對上而言,這是自己領導有方;對下而言,可以拿來激勵員工努力幹活;對自己而言,不相當於「朝中有人好辦事」了嗎?真想不通這麼有利的事領導為什麼就不肯放手呢?」
  • 員工閒著沒事,氣人不?都怪你:領導無方,管理不力,用人不當!
    他治理地方為安民為本,所以沒有做表面文章,請主公深入考察他!」諸葛亮都推崇蔣琬,真的假的?自然是真的!《資治通鑑》中是這樣說的:「蔣琬社稷之器,非百裡之才也。其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願主公重加察之。」劉備也愛才之人,聽諸葛亮這麼一說,也對呀!先考察考察再說。
  • 幫領導帶了2個月早餐,領導啥也沒說,轉正後,看到工資條我懵了
    就這樣,小張每天都要幫領導送早餐,連續送了60天,而每次領導在小張送完早餐後,只是說聲「謝謝」,有時拿著早餐就進了辦公室,謝謝都沒說,關鍵是從來沒有提到給小張飯錢的事。儘管每頓早餐也只有6元,但心裡還是有些不舒服。而在工作中,領導也沒有給小張任何好處,每天都要小張做各種各樣的事,學習新知識。
  • 職場上這3種人能力再強,也休想得到領導的重用,原因很簡單
    然而,職場上這3種人能力再強,也休想得到領導的重用,原因很簡單。一、個性過於突出的人。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自我表現,這種個性也不能說是壞事,但是有的人把這種個性也帶到職場中了,例如為了顯露自己獨有的個性,在服飾裝扮、言行舉止上故作姿態,為了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
  • 作為車間領導,你知道哪些員工值得培養嗎?看看下面三要三不要
    生產車間負責人,管理整個車間的正常生產運行,下面也管理這一群人,車間主管對於下面人的培養也是作為領導者的一個重要責任,員工跟著你能不能有後期的發展和進步?也是員工考量的一個方面。2、不要培養貪小便宜的人:我們要選擇培養的人一定不能貪小便宜,這樣的人如果我們把他培養起來,讓他做了領導,他很有可能會因為一些蠅頭小利而無視公司的規範要求,甚至可能和外人勾結而損壞公司利益中飽私囊。所以我們選擇培養人一定不能找喜歡佔小便宜的人,這樣的人一旦有了權利一定會損害公司利益。
  • 外人眼中的老好人,好脾氣,實際最擅長「冷暴力」的星座
    而且,這樣的人一旦生氣,還特別難哄,雖然他們不會大吵大鬧,卻會讓你陷入一種更可怕的「冷暴力」當中。本期, 我們要分享的就是外人眼中的老好人,好脾氣,實際最擅長「冷暴力」的星座。即使是一些特別的群體,天秤們也不會因此而歧視和嘲笑他們,反而會表現出自己最大的善意,儘自己最大的可能,在不傷害對方自尊的情況下幫助別人。這樣的天秤,怎麼看怎麼像是一個沒脾氣的小天使。但是,如果你真這麼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
  • 跟領導再熟,也不能有這4種口氣,容易被冷落,高情商這樣說
    跟領導再熟,也不能有這4種口氣,容易被冷落,高情商這樣說我們在職場中工作,在一般情況下,和領導的接觸機會都會比較少,除了日常工作任務的交接和匯報,還有會議和聚會上能夠見到,就只有偶爾自己的工作成果令領導不太滿意時,領導會找我們溝通和談話,不會再有更多的接觸機會。
  • 90後員工想請假2天被拒,領導怒懟:你不是請假,只是在通知我
    最近在一個職業論壇上,有一個這樣的熱門帖子被頂上熱搜,帖子的下面堆著無數的評論。 一名90後的員工因為私事需要請假兩天,可是,他的領導在看到這個請求之後卻直接拒絕,領導認為自己的員工說話語氣很不禮貌,更像是在通知他,並不是在和他商量。
  • 被領導提拔後,傻瓜請領導吃飯,職場高人巧回報
    被領導提拔後,傻瓜請領導吃飯,職場高人巧回報如果你在公司裡,各項都完成得比較出色的話,那麼肯定是會在眾多的員工當中脫穎而出的。傻瓜的話會請領導吃飯,而職場高人會通過這3個方式巧回報。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是哪3個方式吧。1、表示忠心第一種方式,就是表示自己的忠心。對於很多的領導來說,他們自然是希望自己的下屬能夠長期的跟隨他的。這樣的話,他在公司裡面不僅能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還會因為和下屬們相處時間長。
  • 經常被領導罵的員工,為何卻能接連晉升?無非是這3點原因
    經常被領導罵的員工,為何卻能接連晉升?無非是這3點原因在職場混跡,和領導之間的關係十分重要我。與領導關係好,受到重用的機會就更大,將來升職加薪自然不成問題。作為前輩,正好印證了一句話:打是親罵是愛。領導越是罵你,說不定就是越把你當自己人。既然被領導所看重,當然會得到培養,未來前途無量,平步青雲指日可待。情商低的人,可能在這種時候就會承受不住折磨與煎熬,選擇離開。而真正情商高的人,能夠讀懂領導的意思,儘可能地去完善自己,提高能力。
  • 員工提離職後主動做交接,卻被領導罵:浪費心血培養你,沒良心!
    引導語:提到辭職,相信很多員工都有過不一樣的經歷,比如辭職前內心的鬥爭,比如辭職之後,和領導的鬥智鬥勇最近,有一位讀者在職場論壇發了這樣一個帖子「員工提離職後主動幫公司交接,卻天天被領導罵:浪費這麼多心血培養你,沒良心」到底是什麼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