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經緯網10月22日電(記者殳磊),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新聞局舉辦,海峽之聲廣播電臺、一點資訊共同承辦的新媒體交流活動,「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記者團隊來到天津,深入了解天津市在改革開放的四十年裡的變化與發展。
天津高新區是天津市唯一成片開發的區域,規劃面積11.58平方公裡,由華苑產業區、濱海高新區、南開科技園、武清開發區、北辰科技工業園、塘沽海洋科技工業園六部分組成,是全國第一家「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園區。」
主要發展包括IT、高端科技,生物醫藥、先進位造業等,其中生物醫藥產業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在改革開放40年的進程中,天津生物醫藥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創新能力持續提升,產業整體實力顯著增強,在生物製藥、化學藥、中成藥、醫療器械等領域已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之後,兩岸記者參訪了天津市天堰醫教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這是一家以現代化醫學教學儀器、多媒體醫學CAI教學平臺、護理教學模型、臨床診斷技能訓練系統、婦幼愛嬰產品、急救醫學模型、中醫輔助診斷及技能訓練系統以及動物醫學教學輔助系統等先進教學產品開發、生產與銷售於一體的綜合型科技企業。
副總經理任成先生帶記者們參觀了各種醫療教學儀器,西醫如模擬闌尾切除手術儀器,模擬注射抽液儀器等,中醫如針灸模擬儀器,號脈模擬儀器等。任副總經理說:「我們醫生培訓的精神是,在錯誤中學習,在假的人身上,儘可能多犯錯誤,那麼他在病人身上就可以少犯錯誤或者不犯錯誤。」
任副總經理表示,模擬醫療教學是近期興起的,其中一些教學設備在臺灣也開始應用,如麻醉模擬儀器,在臺北榮民醫院、臺大醫學院都用於培訓中。兩岸的醫學理念是相同的,大陸這邊的很多醫學學術活動,都會請臺灣醫院的專家前來演講,相互交流,互相學習,在改革開放的40年裡,共同發展,共同成長。
下午,記者們馬不停蹄參觀了天津創業公社。「大眾創業,萬眾創業」,改革開放40年,創業已成為新時代的潮流,天津市著力打造創業基地,吸引海內外創業、創新資源,為此,創業公社天津的產業創新中心孕育而生。
公社不但為青年人創業提供平臺與服務,更攜手建設了天津市青年雙創基地和天津青少年發展基金,並積極組織各類創業大賽,吸引臺灣同胞一起參與創業項目,入駐園區,打造臺灣同胞創業基地。
如今已經有多家臺灣企業入駐,創業學院院長陳炳宏分享了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需要知道的重點以及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的優勢,他說:「臺灣年輕人腦筋的靈活度還是比較高,這邊的青年會稍微刻板一點,兩岸結合是很棒的,因為會有很強的互補性。」
責任編輯:徐亞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