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翡翠行業內,經常用 「一刀窮,一刀富」來形容賭石風險之高,一塊翡翠原石除了形狀和重量外,在切開之前誰也不知道裡面是什麼,賭石人只能憑藉經驗,依據皮殼上的表現,進行猜測和判斷,估算價格,而結果可能是一夜暴富,也可能是傾家蕩產。
18公斤的翡翠原石8000萬成交
這是一塊約18公斤的翡翠原石,土黃色的外層下包裹著暗綠色的玉肉,在打燈下會呈現翠綠晶瑩的光澤。而就是它,引發了一起高達8000萬的賭石風波。
▲ 翡翠原石
2019年4月24日,雲南玉石商人張有省在中間人張曉林和陶德軍的促成下,將這塊翡翠原石以8000萬元價格賣給某企業董事長馬某波。
據張有省之女張雪妮介紹,其父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到緬甸「淘金」,從挖玉工開始做起,經常往返於緬甸和中國進行玉石買賣,目前是該地珠寶玉石聯合協會的會員。
經檢測為危翠,僅值437萬
張雪妮講述,馬某波將翡翠原石切開後,發現價值不如預期,於是以「願意再出幾個億買高檔貨」為由,讓張有省、張曉林到緬甸再次收購原石與其交易,但是當他們將第二塊原石帶到時,對方卻要求退還第一塊原石貨款,還扣下了第二塊原石。
▲翡翠原石
而馬某波則認為,張有省和張曉林等人虛構翡翠原石的原產地,屬於詐騙。因為協商退款無果,他選擇報警。2019年12月13日,張有省因涉嫌詐騙罪被刑事拘留,今年1月14日被逮捕。隨後,張曉林、陶德軍也以同樣的罪名被刑事拘留和逮捕。
▲逮捕通知書
據起訴書顯示,張有省夥同張曉林、陶德軍,將一塊翡翠玉石虛構產地為緬甸木那坑口,騙取馬某波信任後,以8000萬元的成交。經檢測,該玉石實際產地為瓜地馬拉,市場價值不高於436.97萬元。
▲起訴書
對於虛構翡翠原石產地的指控,張雪妮表示父親張有省被抓後,通過父親的朋友拿到了該翡翠原石的入關手續,報關單上顯示2015年8月26日確實有一批731公斤的玉石毛料從緬甸入關,但是無法確認與上述翡翠原石有關。
▲海關進口貨物報關單
張雪妮解釋,當時這塊翡翠原石入關都是依託父親朋友的公司一起申報,所以與其它玉石毛料一同入關。「瓜地馬拉在美洲,父親不會英語,我從來沒聽說過他到那裡做過生意。」她認為該翡翠原石產地應該是緬甸,但她無法對此提供證明。
在張雪妮看來,賭石和一般的商品交易不同,將詐騙罪用在賭石行業站不住腳。她認為,馬某波私自扣押第二塊石頭同樣涉嫌違法,目前家屬正在商量,將追究馬某波的法律責任。
據悉,目前霸州市人民檢察院已提起公訴,認為張有省、張曉林、陶德軍夥同他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該案將在霸州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賭石內容是否包括賭產地
在賭石業內,素有賭「山門」的說法,意思就是指玉石的產區。由於地質環境對翡翠形成有極大影響,所以形成的原石不同地區的特點也不一樣,因此玩賭石必識場口,懂場口必知場區。
雲南省盈江縣珠寶玉石聯合協會在對這起事件進行了調查核實後,認為該起交易符合賭石行業的慣例:
一是,涉案翡翠原石沒有皮殼造假、開口造假、芯子造假、顏色造假、掩蓋殘缺造假、挖空增透造假、天窗造假等任何人工造假行為;
二是,賣家張有省及張曉林、陶德軍在整個賭石交易過程中未對賭石切開後的種、水、色做過任何承諾,因此該賭石切跨(切輸)的風險理應由買家自行承擔;
三是,賭石的內容包括賭場口(產地)、賭色、賭綹裂、賭霧、賭癬、賭底,對於賣家聲稱其賭石來自哪個場口本身就是賭石的重要內容,考驗賭石玩家的眼見和經驗。
在賭石行業裡,賣家虛報賭石的場口很常見,近些年哪個場口出好翡翠多,大家就會報相應的場口。另外,很多賭石已經交易過很多次了,所以有時候連賣家也搞不清楚真正的場口是哪裡,「這就需要買家靠經驗自行判斷。」
目前,賭石界人士對此案非常關注,該案的認定對賭石行業將會是一個風向標。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