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一個很容易讓人心馳神往的地方:浩瀚的沙漠、壯美的雪山、秀麗的草原、碧綠的湖泊、神奇的雅丹地貌、震撼的胡楊林、無數的古國遺址、珍貴的佛教洞窟、甘甜的水果......
作為我們國家地圖上的西北邊緣地區。新疆在古代稱之為西域。那時候,西域特別的神秘,被賦有神秘的面紗,一片神秘浪漫的西域大地。
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和睦相處、休戚與共,共同開發、建設、保衛祖國的邊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推動著歷史的文明進步。
其中,被稱為西域的新疆,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是各民族遷徙融合的走廊,是「一體多元」文化和東西方文明交融的地區,自古以來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古「絲綢之路」新疆境內5000多公裡的幹線上,留下了數以百計的古城池、古烽燧、千佛洞、古建築、古屯田遺址等,沿古「絲綢之路」成群、成帶分布,是世界上古城數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地帶,堪稱「世界古城博物館」,構成了世人矚目的人文旅遊資源。
新疆是中國多民族聚居區,豐富深厚的民族及民俗文化,為旅遊增添了豔麗的姿彩。新疆自古還享有瓜果之鄉、天馬之鄉、金玉之邦和地毯絲綢王國的美譽。這都構成了新疆旅遊最迷人的風景。
新疆自然景觀神奇獨特,冰峰與火洲共存,瀚海與綠洲為鄰,自然風貌粗獷,景觀組合獨特。境內有海拔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K2,中國最長的冰川—音蘇蓋提冰川,中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中國最大的內陸河—塔裡木河,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博斯騰湖,中國最大的雅丹地貌群—遍布南北疆荒原上神秘莫測的「龍城」、「風城」、「魔鬼城」,中國最大的矽化木園區—將軍戈壁矽化木群……構成了豐富的自然旅遊資源。
說起自然旅遊資源,不得不提的是名揚中外的火焰山。
火焰山古稱赤石山,位於吐魯番盆地的北緣,是古絲綢之路北道。維吾爾語稱之為「克孜勒塔格」,意為「紅山」,唐人以其炎熱曾名為「火山」。 山長100多公裡,最寬處達10公裡,海拔500米左右,主峰海拔831.7米。火焰山童山禿嶺,寸草不生,飛鳥匿蹤。每當盛夏,紅日當空,赤褐色的山體在烈日照射下,砂巖灼灼閃光,熾熱的氣流翻滾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故又名火焰山。
火焰山有其獨特的自然面貌,加上明代晚期吳承恩將唐三藏取經受阻火焰山,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寫進著名古代小說《西遊記》,把火焰山與唐僧、孫悟空、鐵扇公主、牛魔王聯繫在一起,使火焰山神奇色彩濃鬱,成天下奇山。
遊人到火焰山,還能看到唐僧路過時的栓馬樁—一柱凌空的山石還屹立在勝金口內;遠處一片平頂的山坡,則是唐僧上馬的踏腳石;拴馬樁東,隔峽谷有一高峰頂著一塊活像長嘴的巨石,人稱八戒石;一邊看著奇景,一邊說起孫猴子借鐵扇公主芭蕉扇扇滅火焰山烈火的故事,此行便變得興趣盎然。
話說唐三藏西天取經路阻火焰山,遇一長者道:「敢問公公,貴處遇秋,何返炎熱?」老者道:「敝地喚做火焰山,無春無秋,四季皆熱。」
三藏道:「火焰山卻在那邊?可阻西去之路?」老者道:「西方卻去不得。那山離此有六十裡遠,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卻有八百裡火焰,四周圍寸草不生。若過得山,就是銅腦蓋,鐵身軀,也要化成汁。」三藏聞言,大驚失色,不敢再問……
《西遊記》中師徒四人初到火焰山時便遭遇這一段對話,從此引出了鐵扇公主、牛魔王以及三借芭蕉扇的故事。
關於火焰山,維吾爾族有一個民間傳說:天山深處有一隻惡龍,專吃童男童女。當地最高統治者沙託克布喀拉汗為除害安民,特派哈拉和卓去降伏惡龍。經過一番驚心動魄的激戰,惡龍在吐魯番東北的七角井被哈拉和卓所殺。惡龍帶傷西走,鮮血染紅了整座山。因此,維吾爾人把這座山叫做紅山。
有著悠久的歷史、濃鬱的少數民族風情、奇特的地形地貌,吐魯番火焰山景區是新疆西部的一顆明珠,希望其文化可以更好地傳承!
如果你覺得我說的還不夠透徹的話,不妨來深圳現場參加我打開慧眼之《看得清擺得平》的公開課程,我現場幫你詳細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