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文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段時間我們幾家人舉辦了一個小型聚會。席間,閨蜜慧慧的女兒一展歌喉,使得我們這些家長都讚不絕口。好友小美朝著慧慧羨慕地說:"不愧是音樂老師的女兒,這活脫脫的就像一隻百靈鳥嘛。哪像我們這些不懂音樂的,想教孩子們都不知道怎麼教。""沒有沒有,其實教好孩子音樂不難,關鍵要懂得進行音樂啟蒙。"慧慧謙虛地說。
很多家長們都會覺得要想孩子音樂好就一定要被懂得音樂的人教,這其實考慮得不是很全面。更重要的是音樂啟蒙要做好。
許多家長在音樂啟蒙路上的誤區
音樂啟蒙是孩子在一定的階段下,要進行的一個音樂活動。它對於培養孩子們的節奏感、對旋律的反應度、聽覺敏感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很多家長們總是不難免在音樂啟蒙路上出現一些誤區。
父母自認為五音不全,就不去啟蒙孩子讓很多家長頭疼的一件事,就是自己的樂感不好,不知道怎麼樣去培養孩子。父母們認為自己唱歌不好聽,或者因為五音不全而跑調。就不好意思該如何開口教孩子唱歌。萬一把孩子們教得像自己一樣就糟糕了。於是,很多父母就索性不去對孩子們進行音樂啟蒙,任孩子們自由發展。
孩子將來不走音樂方向,就不進行啟蒙教育中國式教育中,就是只學考試需要的內容,不教考試之外的知識。很多家長也會這樣認為,反正以後也不希望孩子成為音樂家,孩子們不用靠音樂掙錢。學不學音樂都沒有關係。為了方便,很多父母就索性不對孩子進行音樂啟蒙教育。
為孩子報名各種音樂培訓班很多家長不知道怎麼去對孩子進行音樂啟蒙教育,而孩子們又躍躍欲試。所以家長們認為專業的老師更容易教好孩子,於是就為孩子報各種各樣的音樂班。但事實上,很多音樂班學的一些基礎的樂理。比如五線譜、對點線這些偏概念化的東西。並沒有給孩子們進行一個音樂啟蒙。孩子們也會因為沒有一定的基礎,加上學習難度高,產生自卑,從而不喜歡音樂。
音樂啟蒙給孩子帶來的益處多多
增強自我調節、控制能力音樂是一項慢運動。它需要我們保持平穩的心態,從容地欣賞它帶給我們的美。當孩子們得到音樂啟蒙的時候,他們會去調節自己的情緒,保持自己的情緒不處於一種跌宕起伏的狀態。這同時也很好地考驗孩子們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夠自由地調節好自己的情緒,不被情緒所控制,才能更好地去學習音樂、感受音樂。
記憶能力得到提高學好音樂可不是一門簡單活。一首簡簡單單的曲子,它包含了音階、音符、詞、曲等多種要素。而這些都是要靠背誦去記住的。簡單的幾個字符打亂一下順序,就變成了一首新歌。種種這些可以去鍛鍊孩子們的記憶力,讓他們在腦中形成一種音樂思維。
加強注意力的集中同時,音樂啟蒙也可以加強孩子們注意力的集中。音樂的曲風轉變可能是因為一個音符,或者一個音調。所以孩子們要有高度的集中力,才不會去錯過其中的每個精彩的細節。而且,在享受音樂帶來的聽覺盛宴時,一旦走神了,就很難恢復之前的一個狀態,所以也要保持高度的集中。
掌握三步曲,音痴也能養出小樂童
創造優越的音樂環境勝於報音樂班很多家長們覺得"音樂啟蒙"這個詞彙聽起來過於專業化,又或者因為自己不懂音樂。為了讓孩子們擁有良好的音樂能力,就把他們送去了音樂培訓班。音樂班的教程多數是機械性的,孩子們很難一下子就提起興趣。而且許多音樂班的價格也非常貴,到不如我們家長自己創造一個優越的音樂環境,讓孩子們更加放鬆地學習。
其實很多在懷孕期間的媽媽,都會進行"胎教音樂"。每天在家沒事就放一些輕鬆愉快的音樂給肚子裡的寶寶聽。這其實就是最早的音樂啟蒙。也是我們自己去給孩子創造的一個音樂環境。
不要把音樂想得太過於複雜。音樂離我們並不是很遙遠,它來源於世間萬物發出來的美好聲音。像泉水流經石塊碰撞發出來的譁啦聲、蟲鳴鳥叫聲...家長們對孩子們進行音樂啟蒙的時候就可以從大自然,日常生活這方面入手。
家長們學會去創造各種各樣的聲音環境,刺激孩子們的聽覺。父母們發出來的聲音,情緒可以是憤怒的、柔和的、開心的。讓孩子感受不一樣的情緒不一樣的語音語調。鍋碗瓢盆的碰撞聲、炒菜時的滋滋聲、洗手時的流水聲...豐富的音樂環境,讓孩子們更加地去關注音樂。
給孩子聽的音樂類型需多樣化很多家長們認為孩子們這個年齡階段就給他們聽兒歌就好。於是就把《兩隻老虎》、《小兔子乖乖》這些兒童曲反覆播給孩子們聽。小孩們屬於好奇心、對事物新鮮感比較重的。長期的聽一類歌曲只會讓他們覺得枯燥,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去自動屏蔽掉這些音樂,不利於培養樂感。
音樂類型多種多樣。家長們可以給孩子們聽一些流行音樂、古典音樂、英語歌這些類型。雖然很多家長們會覺得孩子們這麼小,這些類型們可以聽懂嗎?其實聽不聽得懂,不是很重要。我們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孩子們的樂感。欣賞得來是最好的,但就算他們不懂,孩子們在未來接觸此類型的音樂也比較容易。因為在此之前已經打下了基礎。音樂啟蒙為的就是對孩子們以後的音樂道路做鋪墊。
與此同時,家長們在選音樂的時候,也不可盲目挑選。一股腦地就把所有類型的歌曲給孩子聽。我們還要在這些不同的曲目挑選一些積極層面的音樂。因為現在世界的發展很快,許多主流文化多多少少摻雜一些負面內容。家長們要擇優挑選。
多接受音樂薰陶學習音樂算是一種比較高級的活動。音樂不是理性,他偏向與感性層面。所以耳濡目染式的音樂薰陶是極為重要的。文縐縐地向孩子們講述樂理,他們只會覺得學習音樂原來是這麼的枯燥。從而會打心底裡拒絕學習。
家長們在休息日的時候可以帶孩子們去聽音樂會。現場感受音樂和在家裡聽著音樂碟片的感覺,還是有差別的。現場的氣氛更能襯託出音樂帶來的美,孩子們也會被提起學習音樂的興趣。
現在多數城市都會有一些大型或小型的音樂廳。與其在家懶懶散散地過一天,還不如一家人去現場感受音樂的美。音樂廳的演出不單單只有唱歌,它還會有大型的合唱、大提琴表演、管弦樂等表演節目。這也可以培養孩子們對各種各樣的樂器進行一個大概的了解。假設也會孩子們想要接觸玩樂器的時候,也打下了一個基礎。
我是奶果媽媽,也是4歲孩子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和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