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音樂怎麼給孩子做音樂啟蒙?掌握這3點,音痴也能養出小樂童

2021-01-08 奶果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文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段時間我們幾家人舉辦了一個小型聚會。席間,閨蜜慧慧的女兒一展歌喉,使得我們這些家長都讚不絕口。好友小美朝著慧慧羨慕地說:"不愧是音樂老師的女兒,這活脫脫的就像一隻百靈鳥嘛。哪像我們這些不懂音樂的,想教孩子們都不知道怎麼教。""沒有沒有,其實教好孩子音樂不難,關鍵要懂得進行音樂啟蒙。"慧慧謙虛地說。

很多家長們都會覺得要想孩子音樂好就一定要被懂得音樂的人教,這其實考慮得不是很全面。更重要的是音樂啟蒙要做好。

許多家長在音樂啟蒙路上的誤區

音樂啟蒙是孩子在一定的階段下,要進行的一個音樂活動。它對於培養孩子們的節奏感、對旋律的反應度、聽覺敏感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很多家長們總是不難免在音樂啟蒙路上出現一些誤區。

父母自認為五音不全,就不去啟蒙孩子讓很多家長頭疼的一件事,就是自己的樂感不好,不知道怎麼樣去培養孩子。父母們認為自己唱歌不好聽,或者因為五音不全而跑調。就不好意思該如何開口教孩子唱歌。萬一把孩子們教得像自己一樣就糟糕了。於是,很多父母就索性不去對孩子們進行音樂啟蒙,任孩子們自由發展。

孩子將來不走音樂方向,就不進行啟蒙教育中國式教育中,就是只學考試需要的內容,不教考試之外的知識。很多家長也會這樣認為,反正以後也不希望孩子成為音樂家,孩子們不用靠音樂掙錢。學不學音樂都沒有關係。為了方便,很多父母就索性不對孩子進行音樂啟蒙教育。

為孩子報名各種音樂培訓班很多家長不知道怎麼去對孩子進行音樂啟蒙教育,而孩子們又躍躍欲試。所以家長們認為專業的老師更容易教好孩子,於是就為孩子報各種各樣的音樂班。但事實上,很多音樂班學的一些基礎的樂理。比如五線譜、對點線這些偏概念化的東西。並沒有給孩子們進行一個音樂啟蒙。孩子們也會因為沒有一定的基礎,加上學習難度高,產生自卑,從而不喜歡音樂。

音樂啟蒙給孩子帶來的益處多多

增強自我調節、控制能力音樂是一項慢運動。它需要我們保持平穩的心態,從容地欣賞它帶給我們的美。當孩子們得到音樂啟蒙的時候,他們會去調節自己的情緒,保持自己的情緒不處於一種跌宕起伏的狀態。這同時也很好地考驗孩子們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夠自由地調節好自己的情緒,不被情緒所控制,才能更好地去學習音樂、感受音樂。

記憶能力得到提高學好音樂可不是一門簡單活。一首簡簡單單的曲子,它包含了音階、音符、詞、曲等多種要素。而這些都是要靠背誦去記住的。簡單的幾個字符打亂一下順序,就變成了一首新歌。種種這些可以去鍛鍊孩子們的記憶力,讓他們在腦中形成一種音樂思維。

加強注意力的集中同時,音樂啟蒙也可以加強孩子們注意力的集中。音樂的曲風轉變可能是因為一個音符,或者一個音調。所以孩子們要有高度的集中力,才不會去錯過其中的每個精彩的細節。而且,在享受音樂帶來的聽覺盛宴時,一旦走神了,就很難恢復之前的一個狀態,所以也要保持高度的集中。

掌握三步曲,音痴也能養出小樂童

創造優越的音樂環境勝於報音樂班很多家長們覺得"音樂啟蒙"這個詞彙聽起來過於專業化,又或者因為自己不懂音樂。為了讓孩子們擁有良好的音樂能力,就把他們送去了音樂培訓班。音樂班的教程多數是機械性的,孩子們很難一下子就提起興趣。而且許多音樂班的價格也非常貴,到不如我們家長自己創造一個優越的音樂環境,讓孩子們更加放鬆地學習。

其實很多在懷孕期間的媽媽,都會進行"胎教音樂"。每天在家沒事就放一些輕鬆愉快的音樂給肚子裡的寶寶聽。這其實就是最早的音樂啟蒙。也是我們自己去給孩子創造的一個音樂環境。

不要把音樂想得太過於複雜。音樂離我們並不是很遙遠,它來源於世間萬物發出來的美好聲音。像泉水流經石塊碰撞發出來的譁啦聲、蟲鳴鳥叫聲...家長們對孩子們進行音樂啟蒙的時候就可以從大自然,日常生活這方面入手。

家長們學會去創造各種各樣的聲音環境,刺激孩子們的聽覺。父母們發出來的聲音,情緒可以是憤怒的、柔和的、開心的。讓孩子感受不一樣的情緒不一樣的語音語調。鍋碗瓢盆的碰撞聲、炒菜時的滋滋聲、洗手時的流水聲...豐富的音樂環境,讓孩子們更加地去關注音樂。

給孩子聽的音樂類型需多樣化很多家長們認為孩子們這個年齡階段就給他們聽兒歌就好。於是就把《兩隻老虎》、《小兔子乖乖》這些兒童曲反覆播給孩子們聽。小孩們屬於好奇心、對事物新鮮感比較重的。長期的聽一類歌曲只會讓他們覺得枯燥,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去自動屏蔽掉這些音樂,不利於培養樂感。

音樂類型多種多樣。家長們可以給孩子們聽一些流行音樂、古典音樂、英語歌這些類型。雖然很多家長們會覺得孩子們這麼小,這些類型們可以聽懂嗎?其實聽不聽得懂,不是很重要。我們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孩子們的樂感。欣賞得來是最好的,但就算他們不懂,孩子們在未來接觸此類型的音樂也比較容易。因為在此之前已經打下了基礎。音樂啟蒙為的就是對孩子們以後的音樂道路做鋪墊。

與此同時,家長們在選音樂的時候,也不可盲目挑選。一股腦地就把所有類型的歌曲給孩子聽。我們還要在這些不同的曲目挑選一些積極層面的音樂。因為現在世界的發展很快,許多主流文化多多少少摻雜一些負面內容。家長們要擇優挑選。

多接受音樂薰陶學習音樂算是一種比較高級的活動。音樂不是理性,他偏向與感性層面。所以耳濡目染式的音樂薰陶是極為重要的。文縐縐地向孩子們講述樂理,他們只會覺得學習音樂原來是這麼的枯燥。從而會打心底裡拒絕學習。

家長們在休息日的時候可以帶孩子們去聽音樂會。現場感受音樂和在家裡聽著音樂碟片的感覺,還是有差別的。現場的氣氛更能襯託出音樂帶來的美,孩子們也會被提起學習音樂的興趣。

現在多數城市都會有一些大型或小型的音樂廳。與其在家懶懶散散地過一天,還不如一家人去現場感受音樂的美。音樂廳的演出不單單只有唱歌,它還會有大型的合唱、大提琴表演、管弦樂等表演節目。這也可以培養孩子們對各種各樣的樂器進行一個大概的了解。假設也會孩子們想要接觸玩樂器的時候,也打下了一個基礎。

我是奶果媽媽,也是4歲孩子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和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音樂啟蒙,讓孩子從小享受聽覺盛宴
    因為我本身屬於五音不全的主兒,唱兒歌都會跑調的那種,對於音痴來說,音樂的節奏感好把握,可是拉到檯面上能把大合唱拐到姥姥家去。前幾年教我侄子唱歌(我這樣的還教小朋友唱歌,也是自信太足),唱的是《歌唱祖國》,我打著節拍,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我們唱歌,我們跳舞,慶祝大家新年好!唱完之後,我侄子還樂的屁顛屁顛的,告訴我,明天到學校唱給其他小朋友聽。
  • 對於家長來說,懂音樂和不懂音樂,到底有什麼區別??
    相信很多喜歡音樂的朋友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彈得一手好琴。那麼對於家長來說,懂音樂和不懂音樂,到底有何區別呢? > 一是孩子在家可以接受啟蒙教育,做作業時也可以得到幫助; 另一點是家庭裡的音樂氣氛更足,孩子也可以和父母一起四手連彈,享受合作的快樂。
  • 音痴秒變中國好聲音?田燚在線拯救音痴!
    來源:北國網原標題:音痴秒變中國好聲音?《虎牙練歌房》田燚在線拯救全網音痴!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有一顆熱愛音樂的心,但通常嗓子都不夠給力。你一定不知道的是五音不在線是完全可以拯救的!9月9日晚7點《虎牙練歌房》再度重磅來襲,攜手明日之子最強廠牌田燚四火老師拯救知名音痴抖音紅人等大咖陶媽媽,更有王者榮耀人氣主播上好佳體驗練歌房。音痴們的音樂夢這次能實現了!
  •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鋼琴家,孩子到底需要怎樣的音樂啟蒙?
    現在每個家庭的孩子,父母們都會讓他們學一門樂器,這不僅是中國家庭的基本配置,也是發達國家家庭中的一種普遍的教育理念。美國在音樂啟蒙教育中,專門對幼兒階段作出規範。比如:幼兒在2~3歲時,要能夠「自由敲打簡單節奏樂器」、幼兒在4~5歲時,能夠用樂器、環境及身體的音響來表達思想和情緒。
  • 耶魯爸爸的音樂啟蒙心得:樂器玩得好數學差不了,3歲娃就能玩
    三個孩子分別擔任小提琴手、大提琴手和鋼琴師,朋友先生則拿了一件我們都不認識的樂器,後來一問,才知道是德國的傳統樂器:巴伐利亞琴。一位華裔爸爸,怎麼連巴伐利亞琴都會彈?朋友告訴我們,老公從在耶魯上大學時,就是一名音樂發燒友,自學各種樂器。
  • 浙江臺籌備音樂新綜藝,5位擬邀嘉賓卻是「音痴」?有好戲看了
    最近這段時間浙江臺的《中國好聲音》正在熱播中,而另外一檔音綜《天賜的聲音》也官宣了節目嘉賓火熱來襲了,不得不讓人無奈浙江臺這是多喜歡音樂綜藝呢。無獨有偶,最近沒等到《天賜的聲音》開播,卻又迎來了一檔新的音綜來襲,綜藝名叫做《破繭成蝶俱樂部》,但這檔綜藝和之前的音綜相比,這檔籌備中的音樂綜藝看點更多,可以期待下了!
  • 寶寶音樂啟蒙玩具匯總~在玩樂中培養節奏感
    說到音樂啟蒙,可能很多家長想到的會是古典音樂胎教、鋼琴課、各種藝術的薰陶,難道3歲前的孩子就要開始學唱歌、學樂器了嗎?當然不是。對於3歲前的寶寶來說,音樂啟蒙主要是培養孩子的樂感,熟悉孩子熟悉音樂中的節奏和韻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爸爸媽媽!為什麼這麼說?
  • 學音樂的娃繞不開的問題,你會怎麼處理?
    音基到底應不應該學?現在學樂器、學音樂的孩子越來越多,音樂的學習少不了理論的支撐,音基學習也成為音樂學習當中必經的一個環節。不僅能提高孩子的欣賞水平,也對演奏力、音樂理解力有大大的提升。"來看看群裡媽媽們怎麼說:@琪琪:我怎麼覺得我們學了幾年鋼琴,老師也沒講過這些樂理,就是說,比如A大調,是升哪幾個音。是不是學了假的鋼琴?」@芝麻:我們當年是一個小時的鋼琴課外加一個小時的視唱練耳課,所以學的比較多。估計老師只是在上課時候順便講樂理,沒時間講那麼多。
  • 兒童古典音樂繪本,給孩子全感官的音樂啟蒙
    國家新聞出版署推薦圖書榮獲德國金唱片獎,全球暢銷18年,總銷量超百萬冊的古典音樂啟蒙經典精選《天鵝湖》《動物狂歡節》等8個經典高雅的古典音樂和故事,給孩子高起點的音樂啟蒙著名兒童古典音樂劇大師馬科希姆薩執筆的音樂故事
  • 在韓國的音綜裡,音痴也有一席之地
    然而最近兩檔韓綜反套路行之,在邀請實力歌手之餘,將音痴作為節目的重要元素,分別從不同方向來展現音樂的魅力。這就是《看見你的聲音》第七季與《不存在音痴Exit》。雖然模式不同,但是音痴這一角色在節目裡都承擔了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 日語中的「音痴」是什麼意思?
    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下日語中的一個趣味詞彙【音痴】讀音為【おんち】。首先我們來看看日語原文詞典「広辭苑」對其的註解。おんち【音痴】①生理的欠陥によって正しい音の認識と記憶や発聲ができないこと。また、そういう人。
  • 科技賦能在線教育 音樂蜂巢讓零基礎孩子快樂學鋼琴
    孩子學鋼琴的好處顯而易見。孩子學鋼琴有哪些痛點?據2018年統計,中國有3000萬家庭選擇讓孩子學鋼琴,但所有的孩子都在以傳統方式學琴。太多線下培訓機構和老師,為了取悅家長而急於求成,並沒有做好音樂教育這件事。
  • 給孩子啟蒙,我為什麼推薦《聲律啟蒙》而不是「三百千」?
    很多家長認為,《聲律啟蒙》不就是教對對子的入門書嗎?現在孩子又不需要對對子,讀這個不是在浪費時間嗎?其實,《聲律啟蒙》雖然是訓練孩童作對、學習聲韻格律的書,但它的內容卻十分豐富,文學性也一點不輸古典的詩詞歌賦。
  • 「音痴」綜藝即將來襲,五位小鮮肉齊上陣,確定不邀請劉昊然?
    《破繭成蝶俱樂部》即將來襲,不一樣音樂類型綜藝 但是最近有一檔新的綜藝節目,倒是引起了小編的注意,估計能引起不少人的注意。這一檔新的綜藝節目是音樂類型的節目《破繭成蝶俱樂部》,音樂類型的節目還是挺受觀眾們的歡迎的。
  • 孩子幼時喜歡音樂,長大卻對音樂無感,多半是家長沒注意這4點
    音樂教育能讓左右腦建立起更多複雜的神經聯繫,促使左右半腦的興奮和思維,從而促進全腦的開發。很多的年輕父母在孕期就給孩子做音樂胎教,孩子出生以後也不忘記給孩子打造美好的音樂環境。然而,有一部分孩子卻排斥父母給聽的音樂,一聽到音樂響起就說:關掉!是音樂不好聽,還是孩子沒天賦?
  • 「音樂陪伴計劃」讓特殊孩子走進音樂廳
    「音樂陪伴計劃」是一項專注於用音樂陪伴和幫助孩子成長的公益藝術教育項目,於2018年11月29日正式啟動。音樂陪伴計劃依託於星海音樂廳這一專業的藝術平臺,透過音樂會、沙龍、培訓、參觀等形式,用音樂陪伴和療愈孩子心靈,讓特殊兒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重症病患兒等需要幫助和關愛的少兒群體獲得音樂的啟蒙和滋養。
  • 英語音樂啟蒙: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小星星尤克裡裡彈唱
    本課概要:哄睡功能歌曲,英語音樂啟蒙①故事引入歌曲②聽伴奏做律動③聲勢互動④使用奧爾夫樂器碰鈴⑤尤克裡裡彈唱。教程視頻①故事引入:小星星在森林裡巡邏,忽然聽到小兔子的呼救。「小兔子,這麼晚了,你怎麼還沒回家呢?」
  • 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及耶魯大學鋼琴教授陳宏寬蒞臨小音咖參觀交流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小音咖音樂學校的全貌,小音咖創始人兼CEO李艾陪同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及耶魯大學鋼琴教授陳宏寬、美籍華裔鋼琴家、教育家和音樂活動家兼小音咖資深教育顧問周鏗一行,首先參觀了小音咖位於東湖路9號SOHO3Q的辦公區。小音咖創始人兼CEO李艾向陳宏寬教授和周鏗教授,介紹了目前小音咖的發展情況,並講解了小音咖的音樂教育理念。
  • 音樂啟蒙從學唱Do Re Mi開始,給寶寶最好的音樂和英語啟蒙!
    今天是周末,給大家推薦一首非常歡快的音樂和英語啟蒙歌曲《Do Re Mi》,安可最近聽了好多遍,已經會唱了。《Do Re Mi》是奧斯卡經典電影《The Sound of Music》(音樂之聲)的主題曲之一,也是著名的音樂啟蒙歌,被收入小學六年級音樂課本。
  • 田藝苗:學樂器可以稍晚,音樂啟蒙可以更早
    但我們不要覺得,學樂器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需要一個正式的開場,很多孩子只是覺得叮叮咚咚很好玩就開始學了。學音樂不需要孩子掌握複雜的技能、生活經驗和思考能力,有時候可能是我們自己覺得學音樂很難,無意中把這種想法傳遞給了孩子們。文章作者:田藝苗 | 圖:網絡轉載編輯 | 田藝苗的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