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否發生內戰,這並不關我們中國的事。但我想說,美國發生內戰不符合中的利益。從個人角度出發,我不希望美國發生內戰。對於大國來說,內戰並未消耗國力,反而是增加人民對國家認同感的添加劑。內戰結束後,一個新的團結的美國又將成為世界霸主。對於來說,美國自然衰弱是符合中國利益。任何大國的衰敗從來不是因為戰爭,而是慢性死亡。
如果美國發生內戰,消除的只是對國家統一存在異議的人。贏的卻是對國家有極高認同感的人們,這些人成為國家主人後,絕對會把國家走到正確的道路上。比如蘇俄內戰、我國的解放戰爭,最終獲得勝利的都是對民族有極強責任感的人,這些人執政後,國家的復興只是時間問題。可以想像,如果美國真的發生內戰,只會消除對美國不利的勢力,剩下的都是精華。今天的世界強國,都是內戰後國家實力都獲得飛速發展。別的不說,美國自身也是南北戰爭後走上快車道。如果今天的美國發生內戰,又是一次歷史的大洗禮,剩下的都是精英。總之,如果美國發生內戰,國力並未受到影響,或許又是美國實力增長的一次機遇。以美國的體量,指望內戰讓美國衰落,是不可能的。
內戰會引起美國國土分裂嗎?答案是否定的。在戰爭中,人民才知道國家統一的重要性。戰爭中的任何一方,都會以統一全國為目的。所以美國內戰不會引起國土分裂。今天世界各大國,國土分裂並不是內戰因素,比如蘇聯解體。所以我們也不要指望美國發生內戰,從而導致其國土分裂。
大國的衰落往往是慢性死亡,在奄奄一息的時候,戰爭才是最後的導火索。曾經的英法兩大殖民帝國就是典型的例子。英國在二戰後正式把世界霸主的地位交給美國,但美國實力是在1890年就已經超越了英國。英國在實力不如美國的情況下依然維持了五十年的霸主地位,可見今天的中國想要取代美國的地位,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英國參加兩次世界大戰,與其說是戰爭摧毀英國,倒不如是被美國摧毀的。二戰中,美國軍事打擊德國,在政治上卻堅決的打擊英國。英國努力維持英鎊地位和殖民體系,但美國堅持《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和民族自決政策。《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摧毀英國的金融地位,民族自決政策則瓦解了英國的殖民體系。如果軍事上輸給德國,英國國力尚存,其金融地位、殖民體系依然存在。僅僅需要幾年時間韜光養晦,又將會把德國打敗。而沒有金融、殖民地,英國國體迅速崩潰,二戰後無力回天。作為對比,一戰後的英國同樣損失慘重,然後金融、殖民地尚存,只需要十年的時間,英國實力恢復,來一個《帝國特惠條約》,把當時的頭號經濟強國美國打敗。可見英國是被美國打敗,而不是被德國的軍事打敗。指望戰爭消滅強國,在現代社會中幾乎不存在。今天的美國,更不會因為內戰而衰落。
蘇聯的解體再一次證明,一個國家的解體,並不需要內戰。蘇聯的解體被解讀為入侵阿富汗,但事實上從70年代開始,蘇聯的模式已經露出弊端。從經濟結構到文化自信,蘇聯全面出現問題。入侵阿富汗是最後一個導火索,直接促成蘇聯解體。想指望美國發生一場內戰而解體,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麼,美國會如何解體?或許現在是一個開始,首先美國在川普的領導下,加劇了美國社會的分裂,這和當年蘇聯解體前各個主體民族對立極其相似。內向力慢慢失去,就加劇了分裂。只要美國持續今天這種分裂的情況,離解體就不遠。其次是疫情讓美國國力受到極大的損害,而中國則保持了正增長,此消彼長,美國的霸主地位自然受到極大的削弱。值得一提的是,曾經挑戰美國的蘇聯、日本在經濟接近美國70%時,都被美國打壓下來。今天的中國在接近這個數據線時,美國忙於疫情,無暇顧及中國。對中國來說,這是一個好的機會。想當年蘇聯和日本在接近美國70%時,美國國內沒有發生什麼大的問題,可以騰出手來打壓蘇聯和日本。而今天的美國,雖然會時不時的出一些制裁中國企業的法案,但在疫情蔓延的情況下,美國顯然有心無力。最後,世界各國移民的湧入,也加劇了美國主體民族即歐洲白人後裔數量的下降。當主體民族數量下降時,那這個國家就危險了。當年的蘇聯又是一個例子,其主體民族俄羅斯族人口佔比持續下滑,這也是導致蘇聯解體的重要因素。今天我認為中國應該大規模移民美國,逐漸形成一股強大的族裔,這也是分裂美國的一種方式。只要母國足夠強大大,這些移民心裡還裝著母國,這一點無可質疑。
結語:今天的美國仿佛昨日的蘇聯,或許離解體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