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三國演義之溫酒斬華雄

2021-01-20 歷史觀測員

說到關羽,我們會想到他許多稱呼,比如武聖,關公,關二爺等等,也會想到許許多多關於他的故事,傳說,比如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等等。今天我們主要來談談關於關二爺溫酒斬華雄這件事。

首先來說說關二爺溫酒斬華雄最開始的出處----元末明初的小說家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回:

袁紹曰:「可惜吾上將顏良dao、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言未畢,階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眾視之,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立於帳前。紹問何人。公孫瓚曰:「此劉玄德之弟關羽也。」紹問現居何職。瓚曰:「跟隨劉玄德充馬弓手。」帳上袁術大喝曰:「汝欺吾眾諸侯無大將也?量一弓手,安敢亂言!與我打出!」

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試教出馬,如其不勝,責之未遲。」袁紹曰:「使一弓手出戰,必被華雄所笑。」操曰:「此人儀表不俗,華雄安知他是弓手?」關公曰:「如不勝,請斬某頭。」操教釃熱酒一杯,與關公飲了上馬。關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來。」出帳提刀,飛身上馬。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其酒尚溫。

但是我們知道三國演義這本書,亦真亦假,虛虛實實,但真正的三國歷史還是要看二十四史中的《三國志》。

而且在演義中,羅貫中先生的情感是尊劉抑曹的,所以裡面有很多的人物和事件與真實的歷史有所出入,就比如今天所說的關羽溫酒斬華雄,羅貫中老先生就把其他人的戰績,移花接木到關羽的身上,以此來彰顯出關公的武力,劉備的個人魅力,能將如此人物收入囊中,可見劉玄德的魅力。

其實溫酒斬華雄這件事在歷史記載上並不是關羽,而是三國時期人稱江東猛虎的---孫堅。在陳壽《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中有記載:「孫破虜討逆傳堅復相收兵,合戰於陽人,大破卓軍,梟其都督華雄」。之後還有詩讚曰:「威震乾坤第一功,轅門畫鼓響咚咚。孫堅停盞施英勇,酒尚溫時斬華雄。」此外《資治通鑑》裡亦有孫堅將華雄梟首的記載。

真正的歷史往往都是給合適的人看的,給智慧的人看的,了解多了,反而不是好事,因為真實的歷史是血淋淋的現實,是弱肉強食的。演義不會講死了多少人,百姓多麼悽慘,多麼苦難,會影響閱讀性,這樣閱讀的人就少了,講的人也會變少。

多讀點歷史是好事,演義之類的東西小時候看就好了。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雜聞論之:竟不是關羽溫酒斬華雄,斬華雄的另有其人!
    提起「溫酒斬華雄」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是關二爺出世以來的第一戰。 而後孫堅帶兵去攻打汜水關,董卓命華雄為先鋒迎戰孫堅。孫堅不敵,其部下祖茂被斬殺。又來到關前挑戰,連斬關東二將,城內諸侯紛紛困擾不願派兵出戰。 袁紹見狀嘆息道:「可惜我上將顏良文丑未在,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話音未必,關羽在臺下大呼道:「末將願斬華雄頭來,獻於帳下。
  • 溫酒斬華雄另有其人,並不是三國演義中的關羽,長知識了
    溫酒斬華雄另有其人,並不是三國演義中的關羽,長知識了 2020-11-25 00:
  • 三國演義裡「溫酒斬華雄」寫得如此精彩,但歷史上卻根本沒有
    餘吉摘要:在三國演義中,「溫酒斬華雄」是非常精彩的篇章,也是關公真正意義的首次出場,歷來為人所津津樂道。但實際上是三國演義「三分史實七分演義」中演義的部分,這就且聽老餘從地點、人物、事件等方面來一一分析。
  • 三國演義最大的笑話,溫酒斬華雄的關羽,原來只是羅貫中瞎編的!
    雲長停盞施英勇,酒尚溫時斬華雄。 相信對於喜歡三國歷史的讀者來說,關雲長溫酒斬華雄的典故應該是最耳熟能詳的了吧,在十八路諸侯都一籌莫展之時,一名小小的馬弓手能爆發出如此的氣魄,就連曹操都驚嘆「此酒尚溫!」怪不得後世之人會把關羽形容為「武聖」。
  • 《三國演義》中關羽溫酒斬華雄,而真實歷史中的華雄是被誰斬殺的呢
    相信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關羽溫酒斬華雄的故事。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中,描述了身為馬弓手的關羽在汜水關揮刀斬華雄於馬下的事跡。而真實的歷史中,確有華雄其人。華雄(?-190年),中國東漢末年的武將,為董卓帳下都督。
  • 《三國演義》關羽溫酒斬華雄,溫的是什麼酒?中學生都能喝趴關羽
    在《三國演義》中,對於關二爺的描寫最精彩的部分莫過於關羽溫酒斬華雄這一精彩片段了,酒剛溫熱,華雄人頭已經被關羽斬於馬下,這一戰也是奠定了關羽在三國乃至整個中國古代武將心目中的地位。那麼,問題來了,關羽溫酒斬華雄裡溫的酒是什麼酒呢?
  • 溫酒斬華雄講的到底是哪位?
    華雄劇照 在《三國演義》第五回「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中提到,關羽「出帳提刀,飛身上馬。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眾皆失驚。
  • 三國演義溫酒斬華雄:當時在場的人,除了關羽,還有誰能斬華雄?
    關羽是著名的歷史人物,義薄雲天、武藝高強,深受人們喜愛,他從凡人被奉為武財神,就可以看出民眾對他的認可度確實非常高,而關羽的成名戰,就是著名的「溫酒斬華雄」了,那麼大家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當時除了關羽,在場的人裡邊,還有誰可以斬殺華雄呢?
  • 孫堅戰敗潘鳳戰死,關羽溫酒斬華雄,曹操為何不讓夏侯惇典韋許褚出戰?
    這些人要是敢於出手,能否在數十回合之內斬殺華雄? 既然說溫酒斬華雄,讀者諸君就應該知道咱們今天的依據是《三國演義》而不是《三國志》,如果以《三國志》為依據,陣斬華雄的功勞就要記在孫堅身上了。
  • 關羽溫酒斬華雄的細節便是證明,難怪他能成就...
    電視劇版的《三國》是在原著《三國演義》的基礎之上改編,比起老版《三國演義》,新三國也有自己的特色。在新三國的改編中,應該以「關羽溫酒斬華雄」改編的最為成功。關羽之所以能在溫酒之際斬殺華雄,全是因為劉備所說的一句話,足以彰顯出劉備的用人之道和心計。
  • 三國演義:關羽斬華雄,一刀殺敵很霸氣,會用飛刀的關羽你見過嗎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關羽是一位非常厲害的將軍,他手中的青龍偃月刀斬敵無數,很多人聽到他的名字都望風而逃,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關羽溫酒斬華雄的一幕吧!老版《三國演義》中,陸樹銘飾演這一段的時候非常的乾脆利索,提著刀出去,很快就提著華雄的人頭進來,顯得非常的威武霸氣!而新版《三國演義》中,于榮光演繹這一幕的時候加了一些打鬥的場面,同樣非常的霸氣威武,兩版雖然劇情略有不同,但場面都是非常精彩刺激的!
  • 細數三國演義說的謊,貂蟬是虛構人物,溫酒斬華雄的並非關羽!
    相信你們知道這個人物是通過三國演義的,而三國演義只是一部歷史小說,是文學家根據歷史改編的。雖然很多都是很尊重歷史,但也有不少的杜撰的成分。在三國演義中,貂蟬是第八回出場,然後第十九回消失。這裡面關於貂蟬的介紹是這樣的:貂蟬本是司徒王允的歌姬,王允見董卓禍亂朝野,遂擔憂大漢的未來。貂蟬深明大義,願幫主家分憂。於是和王允設計一套連環計。
  • 關羽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真實的歷史跟劉關張三兄弟可沒關係
    「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是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情節,出自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故事的背景是董卓殘暴不仁、欺君罔上,穢亂宮禁,殘害生靈,於是曹操聯合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
  • 華雄囂張叫陣,張飛為何不主動請戰?
    描寫的就是《三國演義》中的桓侯張飛張翼德。《三國演義》中的很多人物、故事都深入人心,以至於讓人忽略了歷史原來並非是那個樣子。就好比關羽經典戰績之一的「溫酒斬華雄」。分析「溫酒斬華雄」是關羽關二爺的經典戰績之一。
  • 《新三國》智慧,為何關羽能夠輕鬆斬華雄,卻遲遲不肯動手
    中國的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小編同樣非常的喜歡三國這部名著,所以小編新開了一個話題來為大家單獨的解說下我們的大型連續劇《新三國》 回顧三國情節,這次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公溫酒斬華雄」。眾所周知,在聯盟軍剛剛成立之時,董卓便派手下的猛將華雄率領五萬大軍前來攻破盟軍。此時,聯盟軍的將領各個熱血沸騰,紛紛請戰,結果卻是一一被華雄斬於馬下。
  • 關羽溫酒斬華雄究竟用了多長時間,他們身上又有什麼樣的故事?
    關羽溫酒斬華雄究竟用了多長時間呢?在十八路諸侯進攻董卓的時候,華雄認為是「割雞焉用牛刀」,主動請纓,代替呂布擔任先鋒。董卓看到華雄請命很高興,於是任命華雄為驍騎校尉。華雄在董卓的心裡還是有一定的分量的,書中沒有提到華雄之前的官職,一直到主動請求擔任先鋒,才被臨時委任為驍騎校尉,位在呂布之下。華雄第一次作戰是跟鮑忠,當時華雄率領五百人衝出城來,「鮑忠急待退,被華雄手起刀落,斬於馬下」。
  • 初看是個青銅 不想是個王者 除了二爺 虎牢關下何人可斬華雄
    《三國演義》將小說和實力完美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許多時候來看它,總是覺得偶然之中蘊含著必然,而演義中描寫的關二爺溫酒斬華雄就頗含偶然中的必然,關羽當時只是馬弓手,還是蹭公孫瓚的名頭太進去的,敢在那樣的場合冷笑和請命出去和華雄對戰,可以說將他的高傲和自信表現得完美非常,那當時的十八路諸侯肯定不可能本一個華雄攔住,那麼除了二爺外還有誰可以斬華雄呢
  • 虎牢關若關羽不在,在場的誰能斬華雄?僅有一人能做到
    華雄來虎牢關的時候氣勢洶洶,在各路諸侯派出幾位武將前去迎戰的時候,卻都是敗仗而歸。最終再無將領派出武將前去迎戰。溫酒斬華雄是三國演義中一個比較經典的畫面,從中我們了解到了關羽的神勇,同時此戰也為關羽打開了名聲,讓當時十八路諸侯對其另眼相看。
  • 細數《三國演義》說的謊,貂蟬是虛構人物,斬華雄的並非關羽!
    相信你們知道這個人物是通過三國演義的,而三國演義只是一部歷史小說,是文學家根據歷史改編的。雖然很多都是很尊重歷史,但也有不少的杜撰的成分。 這麼看,作者是借貂蟬之名,抬升女性忠君愛國的思想。 清代名臣梁章鉅在其《浪跡叢談》中也有關於貂蟬的記載,他說正史之中無貂蟬之名,完全是三國演義之中杜撰的人物。在宋代之前跟沒沒有多少人知道貂蟬這個人。
  • 十八鎮諸侯被華雄堵在汜水關,除了關羽,還有誰有實力斬華雄?
    當他們到達汜水關時,遇到了董卓手下猛將華雄的攔截,於是雙方便在汜水關外擺下了戰場廝殺了起來。在這一過程中,華雄一回合斬殺了鮑忠,三回合斬殺了俞涉,不多時斬殺了潘鳳,並且還在偷襲孫堅時斬殺了他手下大將祖茂。連殺四將的華雄曾一度讓「盟軍」將領們心生膽寒了,沒人敢再去挑戰華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