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演義》中,對於關二爺的描寫最精彩的部分莫過於關羽溫酒斬華雄這一精彩片段了,酒剛溫熱,華雄人頭已經被關羽斬於馬下,這一戰也是奠定了關羽在三國乃至整個中國古代武將心目中的地位。那麼,問題來了,關羽溫酒斬華雄裡溫的酒是什麼酒呢?
其實羅貫中筆下關羽溫的酒應該是甜酒釀,度數比現在的酒的度數要低很多,那時候的酒是純糧食釀造的,古代中國極少有蒸餾酒。度數極低,二鍋頭是極早出現的高度數酒,但也出現在較晚的時代,所以古代的千杯不醉,大碗飲酒是可能的,現在的酒都是酒精勾兌的,當然不能多喝了,記得父輩的人在工廠的時候喝酒一斤多,就跟現在咱喝三四兩一樣。
還有人問為什麼是關羽溫酒斬華雄而不是張飛溫酒斬華雄呢?就小編看來,因為羅貫中寫三國演義的時代,關羽崇拜已經非常普遍,地位非常高了。所以,關羽在三國演義裡就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出場自帶主角光環,必須有許多神跡來佐證,才符合民間傳說中的關羽形象。而如果是張飛的話,就應該是張飛丈二長矛插華雄,名字聽起來一點也不雅。
至於提到的溫酒,在三國時期,他們的酒釀造的工藝極其簡單,過去酒的釀造技術較差,在生產酒的過程中會產生甲醇等一些有毒物質,又沒有辦法提純。所以會通過加熱來使這些有害物質揮發,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看到的關羽張飛等三國名將動不動就是用碗喝酒或者直接用酒罈子喝酒,因為度數低啊,關羽的酒量放到現代,也就是很一般了,說不定連一個中學生都喝不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