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究竟冒領多少功:斬華雄的是孫堅;誅文丑的可能是曹操

2020-12-03 騰訊網

關羽可以說是《三國演義》中最受推崇的人物,集忠、義、智、勇於一身,被後世尊為武聖人,與文聖人孔子並稱於世。但他實際上也是《三國演義》中虛構成分最多的一個人物形象。《三國志·蜀書·關羽傳》正文中對關羽的記載僅1140餘字,和其他武將相比,並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地方。實際上,關羽的許多英雄事跡都是杜撰出來的。

斬華雄

的其實是孫堅

華雄其實是孫堅殺的。《三國志 吳書 孫堅傳》說「

堅復相收兵,合戰於陽人,大破卓軍,梟其都督華雄等

」。而《三國演義》第5回卻詳細描寫關羽斬華雄的場面:關羽

「出帳提刀,飛身上馬,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震,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

——

其酒尚溫」

。雖然沒有如何廝殺的正面描寫,但側面描寫「其酒尚溫」說明關羽斬華雄速度之快,關羽的虎將風範躍然紙上。在此之前,華雄已連斬數員大將,勇不可當,斬華雄的功勞巧妙地掛給關羽之後,更顯其英勇無敵。此外,也就是在這裡,曹操首次認識關羽,為後文曹、關二人的恩恩怨怨埋下了必要的伏筆。

殺車胄、蔡陽的其實是劉備

《三國志 蜀書 劉備傳》和《三國志 蜀書 關羽傳》均有記載:「

先主

殺徐州刺史車胄,

留關羽守下邳」、「先主之襲殺徐州刺史車胄,

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

《三國演義》第22回說關羽在得到陳登的密告說車胄要殺劉備時,乘夜打著曹兵的旗號騙車胄出城而殺之,為了表現關羽的沉著穩重,急中生智,也就不惜將劉皇叔的大作送給關羽去幹了。同樣,斬蔡陽亦是劉備所為,

「曹公

蔡陽擊之,為先主所殺」

,這是在關羽找到劉備、劉備離開袁紹之後的事。而《三國演義》第28回寫張飛因怪關羽降曹而對其起疑,恰逢蔡陽率兵追殺關羽趕到,關羽斬蔡陽消除了兄弟之間隔閡。

誅文丑的並不確定是誰

誅殺文丑一事在史書中記述非常模糊,《三國志 魏書 武帝紀》

(曹操)

時騎不滿六百,遂縱兵擊,大破之,斬醜」

但斬文丑的到底是誰?是曹操本人還是他手下戰將都有可能。但依曹操當時大漢丞相的身份,親臨戰陣已經十分難得,衝鋒陷陣卻不太可能,所以文丑應該是被其麾下某位戰將斬殺的。《三國演義》第26回先寫張遼、徐晃不敵文丑,十分危急的關頭,

「忽見十餘騎馬,旗號翩翩,一將當頭提刀飛馬而來,乃關雲長也,大喝賊將休走!與文丑交馬,戰不三合,文丑心怯,

馬繞河而走。關公馬快,趕上文丑,腦後一刀,將文丑斬下馬來」。

文中不但讓文丑死於關羽刀下,還先拿張遼、徐晃兩位曹軍上將做鋪墊,讓二人先敗在文丑手下,從而突出表現關公勇冠三軍,舉世無雙。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雜聞論之:竟不是關羽溫酒斬華雄,斬華雄的另有其人!
    劉備聽聞消息帶著關羽,張飛等人跟著公孫瓚等人前來匯合。各路諸侯共推袁紹為盟主歃血為盟。 而後孫堅帶兵去攻打汜水關,董卓命華雄為先鋒迎戰孫堅。孫堅不敵,其部下祖茂被斬殺。又來到關前挑戰,連斬關東二將,城內諸侯紛紛困擾不願派兵出戰。 袁紹見狀嘆息道:「可惜我上將顏良文丑未在,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
  • 孫堅戰敗潘鳳戰死,關羽溫酒斬華雄,曹操為何不讓夏侯惇典韋許褚出戰?
    在三國名將中,死得最憋屈的可能就是董卓麾下的驍騎校尉華雄了——在他的大刀之下,江東猛虎孫堅狼狽而逃,上將潘鳳身首異處,但是關羽在轉瞬之間,就把他的首級扔在了十八路諸侯面前。羅貫中甚至都沒寫關羽斬華雄用了幾招,這可能是因為陣斬華雄太過容易,整個戰鬥過程乏善可陳。
  • 三國演義溫酒斬華雄:當時在場的人,除了關羽,還有誰能斬華雄?
    關羽是著名的歷史人物,義薄雲天、武藝高強,深受人們喜愛,他從凡人被奉為武財神,就可以看出民眾對他的認可度確實非常高,而關羽的成名戰,就是著名的「溫酒斬華雄」了,那麼大家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當時除了關羽,在場的人裡邊,還有誰可以斬殺華雄呢?
  • 《三國演義》中的「第一戰神」關羽是如何「造」出來的?
    在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中,主角之一關羽以勇猛而著稱,在小說的描寫中,關羽一出場即溫酒斬華雄,然後又是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一時英勇無敵,即使是在敗走麥城被殺後,也被後世尊崇為與孔子並列的「武聖人」。
  • 汜水關外,除了關羽還有誰能斬華雄?只此一人
    就在這樣的僵持之下,當時還是馬弓手的關羽主動請纓出戰對戰華雄,但是由於他的身份低微,遭到了各路諸侯的取笑,正在尷尬之際,曹操站了出來替關羽解圍,並為關羽倒了了一碗熱酒壯行。於是乎,關羽「溫酒斬華雄」的一幕上演,關羽去不多時便提了華雄人頭回來此時「酒尚溫」,由此可見,關羽斬殺華雄的速度很快,實力絕對碾壓華雄!
  • 汜水關前,如果華雄單挑顏良文丑張郃高覽四人,他能打過哪一個?
    三國演義中華雄是董卓旗下的一員虎將,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期間,董卓派遣華雄去守汜水關,抵禦十八路諸侯,整體表現還不錯,打敗了很多將領,最終被關羽所殺。 華雄具體打敗了哪些將領呢?首先斬殺了輕易出戰的鮑忠。借著華雄在和孫堅的對戰中表現英勇,反殺了孫堅部將祖茂,並且打敗了孫堅大軍,讓諸侯寒膽。
  • 顏良、文丑、張郃、高覽河北四庭柱斬得了華雄嗎?
    在延津之戰,文丑先是箭射張遼,後與曹營一流猛將徐晃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遇到關羽戰鬥不到三回合後膽怯逃走時,後腦空門大開變,被關羽從後追上一刀斬殺。文丑如果正面硬抗關羽的話,雖說不能擊退關羽嗎,但也能打上數十回合,不至於三回合後想逃跑被殺。至於能不能斬殺華雄,後面再說。
  • 關羽溫酒斬華雄究竟用了多長時間,他們身上又有什麼樣的故事?
    關羽溫酒斬華雄究竟用了多長時間呢?在十八路諸侯進攻董卓的時候,華雄認為是「割雞焉用牛刀」,主動請纓,代替呂布擔任先鋒。董卓看到華雄請命很高興,於是任命華雄為驍騎校尉。華雄在董卓的心裡還是有一定的分量的,書中沒有提到華雄之前的官職,一直到主動請求擔任先鋒,才被臨時委任為驍騎校尉,位在呂布之下。華雄第一次作戰是跟鮑忠,當時華雄率領五百人衝出城來,「鮑忠急待退,被華雄手起刀落,斬於馬下」。
  • 論三國演義之溫酒斬華雄
    說到關羽,我們會想到他許多稱呼,比如武聖,關公,關二爺等等,也會想到許許多多關於他的故事,傳說,比如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等等。今天我們主要來談談關於關二爺溫酒斬華雄這件事。首先來說說關二爺溫酒斬華雄最開始的出處----元末明初的小說家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回:袁紹曰:「可惜吾上將顏良dao、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言未畢,階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眾視之,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立於帳前。紹問何人。公孫瓚曰:「此劉玄德之弟關羽也。」紹問現居何職。瓚曰:「跟隨劉玄德充馬弓手。」
  • 三國演義中關羽為何能屢斬名將?這些細節不可忽視
    關羽的故事應該是家喻戶曉了吧,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千裡走單騎、過關斬將,後又斬龐德、擒于禁……威震華夏。在三國演義中,關羽被塑造為一個忠義仁勇、手持青龍偃月刀、腳踏赤兔馬的武將形象。作為五虎上將之首的關羽,為什麼能斬殺諸多名將,而其他四位虎將卻很少斬殺名將?
  • 關羽溫酒斬華雄的細節便是證明,難怪他能成就...
    在新三國的改編中,應該以「關羽溫酒斬華雄」改編的最為成功。關羽之所以能在溫酒之際斬殺華雄,全是因為劉備所說的一句話,足以彰顯出劉備的用人之道和心計。 十八路諸侯相聚虎牢關,每個人都想著建功立業,可第一場戰就被猛將華雄挫敗。華雄用竹竿挑著長沙太守孫堅的旗幟,在寨外大罵眾諸侯挑戰。
  • 華雄斬將闖關,十八路諸侯束手無策,曹操手下6將為何按兵不動?
    前言:在《三國演義》中溫酒斬華雄的故事非常精彩,講的是關羽在十八路諸侯無人敢應戰之際挺身而出,面對嘲諷關羽憑藉自己的實力,在酒溫未散之前將華雄斬殺了,讓十八路諸侯面面相覷的一個故事,體現出關羽的勇猛,當然這僅僅是小說,真正歷史上華雄被孫堅所殺,以下分析僅針對小說來講。
  • 三國演義最大的笑話,溫酒斬華雄的關羽,原來只是羅貫中瞎編的!
    雲長停盞施英勇,酒尚溫時斬華雄。 相信對於喜歡三國歷史的讀者來說,關雲長溫酒斬華雄的典故應該是最耳熟能詳的了吧,在十八路諸侯都一籌莫展之時,一名小小的馬弓手能爆發出如此的氣魄,就連曹操都驚嘆「此酒尚溫!」怪不得後世之人會把關羽形容為「武聖」。
  • 三國演義裡「溫酒斬華雄」寫得如此精彩,但歷史上卻根本沒有
    即時報來:「俞涉與華雄戰不三合,被華雄斬了。」眾大驚。太守韓馥曰:「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紹急令出戰。潘鳳手提大斧上馬。去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眾皆失色。紹曰:「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言未畢,階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眾視之,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聲如巨鍾,立於帳前。紹問何人。
  • 華雄連斬數將,曹操為何不讓人殺他,反而讓無名小卒關羽出了名?
    再來看當時華雄的戰績,打敗了江東猛虎之稱的孫堅,殺了孫堅四大將之一的祖茂,剩下的三大將分別是黃蓋,韓當,程普。這剩餘三大將尤其是在孫策時期,都是響噹噹的人物,大家想一下,能夠與這些人並列的祖茂,會是一個簡單人物嗎?結果還是成為了華雄的墊腳石。
  • 《三國演義》中關羽溫酒斬華雄,而真實歷史中的華雄是被誰斬殺的呢
    相信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關羽溫酒斬華雄的故事。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中,描述了身為馬弓手的關羽在汜水關揮刀斬華雄於馬下的事跡。而真實的歷史中,確有華雄其人。華雄(?-190年),中國東漢末年的武將,為董卓帳下都督。
  • 《三國演義》為加關羽功績,孫堅成二流武將,劉備變謙謙君子
    溫酒斬華雄的是孫堅在三國演義中關羽的成名之戰就是溫酒斬華雄,十八路諸侯都被董卓的都督華雄嚇退,諸侯手下的上將都被華雄斬殺,這時候關羽橫空出世,以馬弓手的身份在陣前斬殺華雄,回來的時候曹操給他燙的酒都還是溫的。
  • 三國中刀法厲害的十大武將,第一名居然不是關羽
    隨劉備入川履歷大功,後期隨諸葛亮南徵北戰都可謂居功至偉。魏延可謂是蜀國除諸葛亮外第一軍事統領,在北伐中斬王雙,敗郭淮都是其戰績。魏國張郃死後,魏延可以說是當世第一名將。第八名,張遼,字文遠。魏五子良將之首。張遼原本是呂布手下戰將,被關羽稱為「武力不在關羽張飛之下」。呂布死後投靠曹操,此後隨曹操徵討,戰功累累。
  • 關羽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真實的歷史跟劉關張三兄弟可沒關係
    「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是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情節,出自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故事的背景是董卓殘暴不仁、欺君罔上,穢亂宮禁,殘害生靈,於是曹操聯合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
  • 華雄囂張叫陣,張飛為何不主動請戰?
    就好比關羽經典戰績之一的「溫酒斬華雄」。分析「溫酒斬華雄」是關羽關二爺的經典戰績之一。正是這一戰,他吸引了曹操的注意力;也是這一戰,讓依附於公孫瓚的桃園三傑,開始受到更多人的注意;還是這一戰,讓關羽威名開始傳播,溫酒斬將之勇,古今罕有。關羽能夠斬了華雄,那與他齊名的張飛自然也不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