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違規亂象叢生 管理難題如何破解」系列報導之二 違規...

2020-12-27 每日甘肅

「電動自行車違規亂象叢生 管理難題如何破解」系列報導之二

違規行駛:引發交通事故「傷不起」

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張彬霞 見習記者 趙 超

隨著電動車數量的增加,道路上電動自行車闖紅燈、逆行,在機動車道行駛、不戴安全頭盔的交通違法行為時有發生,引發的交通事故也越來越多。

眾所周知,電動自行車穩定性較差,一旦發生碰撞,極易失去平衡而引發傷亡事故。據了解,僅今年上半年我市涉及電動車的事故死亡人數就達20人。12月19日,記者從秦州公安分局城區交警大隊、秦州區人民法院了解到了幾起電動自行車典型事故案例。

案例一:未戴頭盔 致人傷亡

在馬路上,我們經常能看到許多騎電動車的群眾不佩戴安全頭盔,殊不知頭部是人體最脆弱也最容易受傷的地方,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後果將不堪設想。

今年4月18日上午,王某某駕駛電動自行車,後面帶著安某某,沿秦州區精表路由西向東行駛至成紀大道瀛池大橋北口時,與王某駕駛的甘E牌號的小轎車發生刮碰,兩車受損,造成道路交通事故。

事故中,由於駕駛員王某某未戴安全頭盔,導致其頭部著地後造成腦死亡,安某某受傷。

案例二:任性逆行 車損人傷

在許多市民眼中,快捷、方便是電動車出行的優勢。然而,電動車逆行等不文明行為也日益凸顯,危險往往就在一念之間。

今年12月11日20時許,市民李某駕駛一輛電動自行車,由西向東行駛至籍水北路西大橋下東50米處時逆行駛入左道,與李某軍駕駛的由東向西行駛的三輪電動車發生碰撞,致李某受輕傷,兩車受損,造成道路交通事故。

事故發生後,執勤民警立即趕赴現場進行事故處理。最終,李某駕駛的電動自行車逆向行駛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李某負全責。

案例三:隨意穿行 「闖」出禍來

日常生活中,很多電動車駕乘人員認為電動車駕駛靈活,可以在車流間和人群中隨意穿行,結果常常「闖」出禍來。

今年10月10日14時許,李某駕駛電動自行車行駛至秦州區精表路第三人民醫院附近下行坡道時,因車速太快,與步行的行人杜某發生刮碰,不僅致使杜某受傷,李某本人的車輛也受損,造成道路交通事故。杜某受傷後立即前往天水四零七醫院檢查治療,診斷為:左橈骨遠端骨折。

因後期賠償問題,杜某將李某告到了秦州區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賠償醫療費、交通費、誤工費等。

10月23日,秦州公安分局城區交警大隊出具相關認定書,認定電動車主李某負本次事故全部責任,杜某無責任。最終,秦州區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經主持調解,當事人自願達成協議,由李某承擔杜某住院期間的醫療費、後續治療費、護理費、誤工費等共計7500元。

交通安全無小事。文明交通是我們共同的期待,也依賴於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希望廣大市民依法遵守交通規則,把安全二字牢記心中,避免事故發生,做到文明出行,安全騎行。

相關焦點

  • 電動自行車亂象叢生 管理難題如何破解(二)典型案例:違規行駛 傷了...
    電動自行車亂象叢生 管理難題如何破解(二)違規行駛 傷了自己 也傷別人□新天水記者 張彬霞 見習記者 趙超隨著電動車數量的增加,引發的交通事故也越來越多。道路上電動自行車闖紅燈、逆行、在機動車道行駛、不戴安全頭盔的交通違法也是時有發生。眾所周知,電動自行車穩定性較差,一旦發生碰撞,極易失去平衡引發傷亡事故,據統計,電動自行車事故中駕駛人頭部受傷概率約佔64.8%,僅今年上半年天水市涉及電動車的事故死亡人數就高達20人。12月19日,新天水記者從秦州分局城區交警大隊、秦州區人民法院了解到了幾起電動自行車典型事故案例。
  • 電動自行車亂象叢生 管理難題如何破解系列報導之四
    □新天水記者 黃虹 記者從天水市公安交警部門採訪獲悉,針對電動自行車的種種違規行為,天水市一直採取整治和宣傳教育為主的方式,多措並舉,確保道路交通安全有序。
  • 多地出臺「限電令」,能否破解城市交通管理難題?
    多地出臺政策對電動自行車進行嚴格管理,限制行駛區域、降低保有量「限電令」能否破解城市交通管理難題?近日,福州市區不少電動自行車的車頭或車尾處,統一換上了醒目的黃色號牌。這是依據去年10月福州市發布的《關於加強電動自行車規範管理工作的通告》,交管部門對現有或新購電動自行車採取的更換或登記上牌措施。數量不斷增長的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突出、交通事故多發,引發市民對道路安全與交通秩序的擔憂。目前除福州外,國內已有廈門、深圳等多個城市出臺相關政策,亦有浙江、江蘇等省份通過地方立法的形式頒布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對電動自行車進行嚴格管理。
  • 2021年,電動車進「嚴管」時代,3種電動車將限行,違規罰款扣車
    在過去,我們國家被稱為是「自行車輪上的國家」,因為自行車數量太多了,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城裡一些家庭更是人手一輛。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年來,另一種輕便車輛逐漸取代了自行車的地位,成了新的「國民神車」,這就是電動車。
  • 南京老舊小區電動車充電難題怎麼破
    交匯點訊 電動自行車充電導致的失火事故屢見不鮮,事故背後的「飛線充電」、樓道充電等現象屢禁不止,這一難題如何破?交匯點此前報導戳這裡。想實現充電安全和便利,能否兩全其美?交匯點記者今天再次實地探訪,發現南京已有不少老舊小區通過安裝充電樁的方式,率先讓小區居民實現「充電自由和充電安全」,消除了電動自行車違規充電帶來的安全隱患。
  • 上海4月發生4起電動自行車電瓶充電起火事故違規充電和電池故障是...
    本報訊 (記者霍一夫)據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消息,4月份,上海市連續發生4起電動自行車電瓶充電起火事故,共造成一死一傷。其中3起因違規充電導致火災事故,涉及室內客廳充電和室外「飛線」充電,1起因非法改裝鋰電池電瓶充電引發。據統計,電動自行車引起的火災已佔社會全部火災的10%。其中,80%的電動自行車火災發生在充電過程,主要原因為違規充電和電池故障。
  • 老年代步車亂象頻發 如何破解老年人出行難題?
    數量不斷增長的老年代步車仍存在安全隱患突出、交通亂象頻發、無證照管理等問題。有關人士呼籲,從源頭加強對老年代步車的管理。  近年來,老年代步車因為駕駛靈活、售價低廉、易於購買等優勢,備受老年人等消費群體的喜愛,成了馬路上的「常客」。
  • 第三方支付草莽江湖:「多用途預付」違規叢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第三方支付草莽江湖: 「多用途預付」違規叢生 持牌機構反被擠出市場3月19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就公司是否無證經營問題與品諾優創一位銷售人士諮詢,該人士顯然對央行的支付業務許可並不熟悉,並表示其「與央行公布的沒有關係」。
  • 擴散| 天津電動自行車最新規範發布!
    》,標準規定了電動自行車使用、停放、充電、維護保養等日常環節中需滿足的消防安全要求,以及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的消防安全技術條件。並對新建、擴建、改建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的設計和消防安全管理進行了規範。標準自2021年1年15日實施。
  • 監管及行業如何肅清直播亂象?
    曾經在遊戲直播「百團大戰」脫穎而出的觸手直播,如何走下神壇?此外,記者注意到,近年來直播亂象頻現,直播帶貨中也存在違規營銷行為。監管及行業如何肅清直播亂象?違規行為將如何受到約束?直播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又將如何?遊戲直播行業「二八分化」愈演愈烈曾幾何時,觸手直播也是資本青睞的寵兒。2015年7月,觸手直播正式上線。
  • 《共享電動單車安全隱患不少》後續——萬州奉節探索規範運營-今日...
    整治萬州清理違規電動單車7000餘輛亂停亂放、載人騎行、逆行變道、闖紅燈、接打手機,針對共享電動單車亂象,2019年6月,萬州便成立了由交巡警、城管、運管等幾個部門組建的「多勤聯動工作隊」。在與萬州相鄰的奉節也採取措施,整治共享電動單車亂象。探索奉節車管所推行「掛牌運營」共享電動單車管理混亂帶來的隱患,令人不安,但它帶來的便利,卻是人們生活所需。一時間,街頭電動單車如何用、怎麼管,由此引發的安全事故如何處理等問題,一時成了社會公眾關注的話題。
  • 太原市整治郵政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查扣違規車輛百餘輛
    12月17日,記者從太原市郵政管理局了解到,該局聯合太原市交警支隊對全市郵政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運營情況進行了集中整治,查扣各類冒用信息、違規配送、無牌上路等違規車輛百餘輛。整治期間,太原市郵政管理局一方面指定專人完成郵政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運行系統信息補錄,推進車輛系統升級;另一方面安排執法人員深入一線,按照行業三輪車管理「十不準」和「十統一」規定,配合市交警支隊聯合糾察違規行為420起,查扣各類冒用信息、違規配送、無牌上路等違規車輛百餘輛。整治行動進一步強化了省城郵政快遞電動三輪車運營秩序,力保業務高峰期間配送服務安全。
  • 深圳啟動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月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任建新2020年12月16日16時,深圳交警在深圳東門廣場舉行深圳市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月暨外賣、快遞行業集中整治行動啟動儀式。現場邀請全市外賣、快遞企業代表參加啟動儀式。徐煒在啟動儀式上致辭,並表示希望企業管理人員和騎手能將本次活動的要求和指示認認真真傳遞到位。一是貫徹落實「三個一律」、「集中整治」;二是希望外賣快遞騎手一定要珍惜生命,一幕幕交通事故讓人痛心疾首,請務必遵守「不闖燈、 不逆行、戴安全頭盔」的要求,做一名合格稱職的文明騎手。
  • 百度APP遭網信辦約談 APP亂象叢生亟需整治
    有網民認為,部分網際網路APP為了博人眼球、吸引流量,忽略了內容質量,對APP亂象必須「零容忍」。依靠政策和法律手段,加大懲處力度,是規範傳播秩序和淨化網絡環境的必要之舉。百度負責人表示,將嚴格落實管理要求,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對違規問題進行全面整改,暫停有關頻道更新,關閉違規帳號,嚴肅處理責任人。同時,加強內部管理,健全完善信息安全管理機制,確保類似問題不再發生。
  • 假冒偽劣產品、違規排放……兩江新區將對機動車維修行業這些違規...
    12月15日,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從兩江新區城市管理局了解到,為了嚴厲打擊機動車維修行業使用假冒偽劣產品、違規排放等亂象,兩江新區在轄區內開展為期3個月的專項整治工作。「我們採取『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策略方針,堅決打擊機動車維修行業違法違規行為,著力整治轄區機動車維修違規排放、非法經營、非法改裝、使用假冒偽劣產品等行業亂象,提高機動車維修質量和服務水平,為新區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提供良好保障。」兩江新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 擴散|天津電動自行車最新規範發布!
    數據顯示:有80%的電動車火災是在充電時發生的而電動車火災致人員傷亡的90%是因將其置於門廳或過道近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管理規範》,標準規定了電動自行車使用、停放、充電、維護保養等日常環節中需滿足的消防安全要求
  • 深網觀察 第304期|加強電動車常態化管理 , 保障市民安全
    深網評論員 明月從12月21日起,深圳交警開展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月暨外賣、快遞行業集中整治行動,按照「三個一律」嚴查民生行業電動車違法,即在電動自行車禁行區域駕駛未信息化備案的民生行業電動自行車有違法一律扣車;駕駛非機動車暴力衝撞執勤人員一律依法拘留;駕駛民生行業電動自行車不配合執法一律抄告區交安委辦通知所在企業列入黑名單,用集中治理彰顯城市交通精細化治理。
  • 司法親子鑑定仍存在違規代理亂象 「親子關係」豈能用來買賣?
    今年9月,有媒體調查發現,多家司法鑑定機構存在招代理、郵寄血樣等違規行為後,司法部再次發文嚴查親子鑑定中的「司法黃牛」。不過,記者了解到,嚴打之下司法親子鑑定仍存在違規代理亂象。「親子關係」豈能用來買賣?違規現象如何整治?今年9月,有打拐志願者反映,在某社交網絡討論群內,有人聲稱可以通過司法鑑定的手段,將非法收養的女嬰鑑定為親生關係,並為其上戶口。
  • 亳州市實施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管理新模式 破解監管難題
    亳州市實施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管理新模式 破解監管難題 2021-01-08 20: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