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季的樂夏的節目組對絕大多數樂隊還是挺尊重的,甚至比第一季做得更好。
舉個例子,有多少人對MLK麋鹿王國、薄荷綠、茶涼粉這三支樂隊有什麼印象。事實是這三支樂隊都參加了樂夏第一季,但幾乎加起來沒兩個鏡頭。
從這點來說,第二季對絕大多數樂隊還真算挺友好的。所以還是要感謝樂夏這一季讓很多樂迷認識並喜歡上像白皮書、rustic、mandarin、ETA這樣優秀的年輕樂隊。
而兩支狀況外的樂隊,直接導致了節目組改了劇本。
一是野孩子,他們如果不退賽,相信會走到最後。你絕不相信一個如此成熟的樂隊成員之間的音樂審美會差別這麼大,而更相信張佺從一開始選超級斬的時候,就策劃了這場蓄意已久的告別,這沒什麼不好,反而很溫情。
二是五條人,假設看到這個文章的朋友都已經被劇透到最後的結果了,我們把hot7和hot5中的五條人替換成野孩子,再加個後鯊。那麼基本就是樂夏開賽前,33支樂隊中知名度和受眾的前八或前六。
五條人很清楚上這個節目,展示個人魅力的度在哪裡。比如臨時改歌雖然出人意料,但是在節目組的接受範圍。可如果改的《道山靚仔》按原歌詞去唱在看守所裡之類,那節目組考慮到播出尺度,肯定不敢冒這個險;再比如野孩子的改歌退賽,福祿壽復活賽要唱《心靜自然涼》回懟,那是節目組無法接受的。
兩輪操作秀,前三期晉級樂隊總體沒有太多的意外,除了法茲被左右擠出晉級區、聲玩來了個一輪遊,總體還算大差不差。
但是1VS1改編賽開始後,馬賽克2分險勝明顯表現更好的島嶼心情,交易賽以更拉胯的表現大比分淘汰其實也挺尬的左右。這兩場本來能激起質疑的比賽,卻被另一場五條人輸給福祿壽的比賽的大流量衝得激不起一點浪花。
到了積分賽,在很多粉絲心目中三期至少各自奉獻了一場當期最佳的三支樂隊(福祿壽的沒咯,HAYA超級斬的千年等一回,HAYA的遷徙),不約而同的全部淘汰。
接著是復活賽,大家可以在復活賽中選出五場你最喜歡的表演,幾個星期後對標最後大結局的HOT5表演,會很有意思。
最後,再來說說為什麼這麼多人愛福祿壽。
眾所周知,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ADO、老崔、魔巖三傑、唐朝、地下嬰兒等統稱為國內第一代獨立音樂人,那麼他們在開創了一個時代的同時,也把國內獨立音樂做到了後人一個迄今沒有突破的高度。
但受於專業知識結構、創作環境、整體的音樂環境所限,除了老崔、竇唯等幾個大神,大部分音樂人都不可避免地碰到了首專即巔峰的尷尬地步。而之後所謂的二三代,說實話作品拿出去在國際上能打的還真不多。
回到近些年,整體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音樂節的蓬勃發展,樂夏節目的成功等,都在預示著國內獨立音樂的春天可能真的快要來了。以本季樂夏為例,超級斬的颱風和態度、mandarin的超硬技術、福祿壽的獨特風格。不管你愛不愛,但至少能看到這幾年很多年輕樂隊也是肉眼可見地快速成長,有態度、有作品、有表達。
而年輕樂隊憑藉自己的技術、作品、風格在「走出去」國內獨立音樂的一畝三分地之後,很多人更看中的是在國際上,能不能「輸出去」,也就是輸出東方或者國內獨有的音樂邏輯和審美哲學,而不是只做一個「唱京劇唱得很好的老外」。這一點上,包括對比鬱樂隊、九寶、杭蓋等,在國際上有較大的影響力的樂隊而言,福祿壽的東方元素風格相比就有更大的優勢。
這賽季到這,福祿壽應該是演了所有自己想演的歌,名次已經超過了很多非常優秀的樂隊,賺到了恰恰好的關注度,相比爆紅的五條人,其實她們的結果更讓人感到舒心。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或許福祿壽被淘汰也不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