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成員(從左至右):豎琴/吉他 捏捏、主唱/鍵盤 豆豆、電子/打擊樂 咪咪。樂隊供圖
在最新一期「樂夏2」中,福祿壽樂隊合作李雲迪演唱《沒咯》,獲183票排名第8積一分,暗黑風格驚豔眾人。在《樂隊的夏天2》(以下簡稱「樂夏2」)第二輪改編PK賽中,福祿壽FloruitShow樂隊(以下簡稱「福祿壽」)淘汰了節目「人氣王」選手五條人樂隊,從而成功晉級下一輪。
福祿壽為什麼每次都能「超乎想像」?
早在第一輪比賽中,她們就以「小白」的背景從後海大鯊魚、木馬等眾多老牌樂隊的包圍中脫穎而出,僅次於「重塑雕像的權利」樂隊,排名第二。儘管如此,這個時候在網上搜索「福祿壽」樂隊,能夠找到的樂隊資料仍是非常有限。因為,她們是一支剛剛成立一年半左右的後浪樂隊。
作為一支孿生三姐妹組成的女子樂隊,從一開始就有令人矚目的看點,三姐妹間感情極好,好到每當分開時,彼此就會感到「情緒不高」。大學畢業後,因為當時沒有明確的事業發展方向,三姐妹在迷茫中隱約感到未來相互之間的關聯也許會漸行漸遠。為了這一段特殊的時期的特殊感受,她們決定用一件三個人都很嚮往的事情來銘記它,三姐妹決定一起創作一首歌。於是,便有了她們的首支單曲《我用什麼把你留住》,以及我們今天看到的福祿壽。
「樂夏2」:曾擔心自己不燃也不烈
福祿壽可以被看作是 「樂夏2」 第一期舞臺上最大的一匹黑馬。在舞臺下,三個女孩看上去文靜、甜美、柔和,不帶絲毫「殺傷力」。登場的首支歌曲《玉珍》是一首寫給她們外婆的歌,福祿壽包辦了詞曲編曲演唱演奏的全部工作。
三姐妹與她們的外婆。樂隊供圖
當一句「起風啦」響徹了這個舞臺,也讓人們一下子記住了這「讓人想要吶喊」的歌聲。第一場的好成績讓福祿壽很意外,之前她們猜想,這個舞臺下的觀眾可能會想「動一動」,會偏愛「燥」起來的歌曲,所以她們在登場前已經做好了節目「一輪遊」的心理準備。不料,結果卻與心理預期有巨大的逆轉,一曲唱罷,連唱搖滾的酷女孩們都會誇讚福祿壽的可愛,成為了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團寵。
來到「樂夏2」之路並不複雜,去年才開始有真正現場演出的福祿壽,在演過五六場之後,經紀人告訴她們,有「樂夏2」的導演來看看演出順便給節目物色下樂隊,要走了她們的聯繫方式。到了年底,導演又來聊節目的具體事項。其實對於參加「樂夏2」這樣的綜藝節目,福祿壽開始的態度是抗拒,覺得自己不合適,第一季「樂夏」大多是熱血搖滾樂隊,而福祿壽的整體風格顯然沒有那麼「燃」,沒有那麼「烈」。導演組也不斷與她們溝通,表示要她們不要擔心,期望第二季節目將會更加多元化、更具包容性。
福祿壽的每一次表演都讓觀眾看到了驚喜。圖來自節目微博
初來乍到的三人,覺得自己就像節目裡的三個小學生,其他的樂隊都很照顧她們,還會送她們小禮物,「有時候跟其他樂手對話像跟舅舅說話一樣,很親切。」在來「樂夏2」之前,福祿壽對其他樂隊知之甚少,對「樂隊圈」的背景和訊息儲備量也就是普通觀眾水平,只聽過後海大鯊魚、野孩子等幾支樂隊。
在福祿壽和五條人的對決後,福祿壽回憶說,當下無論她們碰到哪一個對手,其實心裡都是一樣的害怕,只想能夠順利完成自己的演出就好,尤其是「五條人身上有一股什麼都不害怕的勁兒,就更讓人害怕了。」那場比賽的項目是改編抖音神曲,福祿壽的曲目是《少年》,起初拿到歌詞她們感到「很頭疼」,因為歌詞比較陽光、向上,作為主唱,豆豆覺得自己不好駕馭這樣的曲風,在對「少年」的理解上有不同的想法。三人經過一番討論,乾脆想,那就用自己的音樂來表達「不可能」的想法,比如「換種生活讓自己快樂」這種狀態是做不到的,就來表達遺憾。福祿壽說,原歌所表達的內容已經在那裡了,那改編呢,要麼表達新意,要麼挖掘其他的可能,這才是精彩的改編嘛。
福祿壽改編《少年》。
樂隊出道:在現場釋放自己太難了
福祿壽成立於2018年,截至現在也不過發表了八首歌曲。
姐妹三人與音樂的緣分離不開她們外婆「玉珍」的功勞。小時候外婆送了三人一架鋼琴,外公經常會陪著她們練習,一般是三個人輪流來演奏,外公會通過彈「Do、Re、Mi」三個音分別提醒她們(豆豆、捏捏、咪咪)去練琴。三姐妹從小就開啟了古典音樂、西洋音樂的教育模式,她們的童年就是在外公日常播放的莫扎特、蕭邦、勃拉姆斯中度過的。學生時代,三人都是老師眼中品學兼優的好孩子,從中央音樂學院附中順利升入中央音樂學院本科。
三姐妹小時候。樂隊供圖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福星、祿星、壽星,三星是最受人們歡迎的三個福神,作為民間吉祥如意象徵。在星象上,有三顆連成一條線的星星,它們之間距離相等,被稱作獵戶座三星。這兩層寓意也正是福祿壽名字的由來。福祿壽在發布第一首歌《我用什麼把你留住》的時候還沒有起名,發歌平臺要求要有創作者名字,三人開玩笑說,「我們不如叫福祿壽吧!」後來反而越來越覺得這個名字很好,三姐妹對宇宙、探索未知世界有很大的興趣。同時三星是喜星,一定程度上弱化性別,可以分散一部分聚焦到「三姐妹」特殊身份的注意力。
去年8月,是福祿壽第一次以樂隊的形式做現場演出。福祿壽的感覺只剩下「緊張」,第一次看到觀眾離得這麼近。因為以前她們大多進行的是古典樂演出,都是在音樂廳裡進行,和觀眾的距離比較遠。第一次在Livehouse演出,沒想到觀眾就在腳邊,「實在是離觀眾太近了,近到完全能察覺到對方的情緒。」三人從小學習古典樂,老師對她們的教導就是不要亂動,舉止要優雅,一心專注於手指演奏的部分,不要搖頭晃腦的,「做樂隊要在現場去釋放自己,對我們來說太難了!」
福祿壽樂隊在樂空間演出。樂隊供圖
三人成長:創作共鳴都在一起
1991年出生的三胞胎,老大豆豆負責主唱,老二捏捏是吉他和豎琴,老三咪咪負責電子和打擊樂。其中豆豆和咪咪讀的是作曲系,捏捏是管弦樂碩士。三個人平時都比較宅,除了外出演出之外,一般就是呆在家裡寫歌、彈琴,或者就是一起看看書和電影。一周基本上除了創作、吃飯、睡覺,時間都花在了排練上。家裡有一塊小黑板,寫歌、創作的時候三個人都在一起。
三個人對於編曲意見相左的情況很少,在創作方面的整合效率非常高,而且三個人審美高度相似,包括思維深度、大腦運轉的速度也幾乎同步。傳統樂隊模式會有每個成員清晰的分工,福祿壽沒有,三個人能幹嘛就幹嘛。樂隊中甚至沒有作曲作詞之分,大家以隨機的方式一起完成。創作通暢,大方向不會有分歧,不會出現兩個人認為好聽一個人覺得不好聽的情況。一首歌從創作編曲錄音完成,其過程本身就是三個人的共鳴。
在音樂喜好上,三個人的涉及面非常廣泛,她們都很喜歡Radiohead和坂本龍一,也喜歡電子樂,之前喜歡去一些電音節,平時在家裡也會放著音樂「蹦迪」。三個人也都喜歡具有神秘氣息、懸疑科幻感強烈的電影,喜歡一起吃著東西看著動畫片。
女孩子們在錄音棚裡的日常。樂隊供圖
創作:第一首歌想的是「告別」
福祿壽的創作大多來自生活細節的感悟,以及記錄自己內心的迷茫和變化,歌詞並不是絞盡腦汁苦想出來的,而是生活片段的提煉和再現。在大學畢業之後,三姐妹陷入了許多畢業生都會面臨的迷茫期,因為學的是古典音樂,身邊的同學大多選擇繼續出國深造或是當老師,或者進樂團當演奏員,這樣的「正路」似乎不是福祿壽三個人心目中的理想生活,但三人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要做什麼。在此之前,三個人一直都是長輩眼中「別人家的孩子」,乖巧、優秀、聽話、爭氣,成長中一步步走過來都是被推著前行,於是在大學畢業之後的一年中,她們乾脆拒絕「選擇」,在家裡呆著。
看到她們這種狀態,家人也很著急,因為從小聽話,所以在那一段按下「暫停鍵」的日子,家人才會失望更大,說你們專業也很好,為什麼不能好好工作生活?媽媽時不時會催促她們去做一點「正經事」,但三姐妹覺得,她們還沒有做過一件讓自己佩服自己的事。那一年中,三人仿佛遊走在社會角色之外卻又很開心,會經常爬到樓頂,聽著音樂,看著眼前一大片樓宇和天空。之前沒有去過的街心花園,老人遛彎去的公園,那段時間她們也都去逛遍了,「日子過得好自由啊!」
處在「學生期」到「社會人」的轉變中,三姐妹心中還想當個小孩,但是也知道不能一直當個小孩,作為一個社會人,又感覺很脫節,總是要成長的。在這樣複雜又矛盾的心情中「閒置」了一年之後,三個人決定要行動起來,寫出了屬於三個人自己想要的第一首歌,用來紀念一下自己心中的夢想。雖然是集體創作的第一首歌,但感覺又像在寫最後一首,想的是這首歌之後三人接下來各走各的路,有一種告別的意味。沒想到第一首歌發布到音樂平臺之後的反饋很好,等到她們寫到第三首就順利籤約了唱片公司。三個人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在一起,大聲宣布,「我是唱作人。」
在正式成立福祿壽之前,捏捏已經進入職業交響樂團工作,因為豎琴相對小眾,每個交響樂團通常只需要一個豎琴崗位,所以能考進樂團非常難,考進去之後反倒是工作很穩定。樂團的工資在國內同行業中是很高的,那時三個人的生活都要靠捏捏的工資。當樂團同事聽說捏捏要離職和姐妹一起做樂隊時,都很不理解,堂堂一個樂團的演奏員去唱什麼流行歌啊,反而捏捏覺得與姐妹一起做樂隊才是真正的「高就」呢,三個人終於尋到了可以共同前行和努力的方向。
以福祿壽樂隊的身份參加昆明草莓音樂節。樂隊供圖
風格:表達平時不太能表達的話語
福祿壽早在2012年上大學的時候就參加過選秀,那時候的組合名字叫「冰雪飛」,是分別從三姐妹的名字中各拿出一個字來組成的。她們參加了東方衛視的《聲動亞洲》,被高曉松收進了戰隊。回憶起「冰雪飛」時期,福祿壽說,那是別人看到她們的樣子:三個清新甜美的女生組合,但並不是她們準確的定位,她們自認不是小清新、陽光小女孩的組合,她們想去掉這樣的偽「標籤」。
第一首單曲《我用什麼把你留住》,源自福祿壽大學剛畢業時一段頗為漫長的迷茫期。那段時間她們的自我認同度很低,做什麼都覺得不太對,就感覺時間停住了。三個人從小到大沒經歷過什麼大的挫折,那一年可以算是精神上的低谷期。在寫出《我用什麼把你留住》之後,福祿壽拿給身邊的人聽,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你們怎麼了,哪來的這麼多苦大仇深。包括媽媽都說,你們受什麼傷害了,不能寫一些陽光的歌嗎?但她們只是想營造畫面、情緒、劇情。「我們在歌詞裡表達了一些平時不太能表達的話語,那是壓箱底的話呀。」《我用什麼把你留住》的「你」指的是時間,想用力的留住時光中美好的事情,但是又知道時間是留不住的,它總會流逝。生命中的一些人和事,一旦成為過往,就再也留不住了。在編曲上,她們在背景中採用了一個「轟隆隆」的聲音,戴上耳機聽歌的時候可以感受到宇宙浩瀚、跳出地球的氛圍,也有人覺得自己聽見了飛機、鯨魚,或是拖拉機的聲音,整首歌極具畫面感,有遠近切換鏡頭的感覺。
寫給外婆的《玉珍》是一首讓福祿壽出圈的歌曲,外婆是對她們很重要的人,小的時候外婆照顧她們很多,她們尤其愛吃外婆做的茶泡飯,感冒生病的時候,吃上一碗茶泡飯,感冒立馬就能好。另外還有一個特別神奇的事兒,在小的時候,三姐妹長得會比現在更像一些,有時候媽媽都分不出來她們誰是誰,在所有的親戚裡,只有外婆能分清楚三個人。在創作這首歌時,起初只是捏捏無意間彈出的一段旋律,三個人覺得很好聽,聯想到一次她們看到風把老人頭髮吹亂了的場景,那是一堆老夫妻在夕陽下納涼的背影,一陣風吹過,白髮被風蕩起的那一瞬間,令人心動。三個人剎那間同時感覺到,想外婆了!於是,便有了歌曲的第一句「風吹亂了她的頭髮」。
雖然此前創作的歌曲多以抒情慢歌為主,福祿壽也希望之後嘗試不同風格的歌曲。她們心中想要創作的是強烈卻不急躁,活潑卻不吵鬧,宏大而有力量的音樂。
新京報首席記者 劉瑋
編輯 田偲妮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