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戲社《臉譜戲三絕》首演成功!一座給孩子的童趣「小梨園」!

2020-12-12 淺淺微笑看星星

星之戲村兒童劇場「童戲社」於6月16日在星之戲村伍劇場正式開張,開業戲劇《臉戲三絕》也於當天首演。現場兒童愛好戲劇的要素,溢出,父子的互動的遊戲也豐富多彩,戲曲的扇子facebook,口罩,京劇的小旗等多種多樣的禮物,家長帶著孩子們,在這期間,遊樂場,戲園區的每個角落充滿了孩子們的天真的笑容。

傳統文化的第一課

上午10點半,「童戲社」在劇場舉行了別出心裁的開社儀式。主持人在致辭中傳達了「童戲社」的初衷。傳承傳統,重印經典,挖掘傳統戲曲中的童趣和美學,把劇目中融入原汁原味的傳統戲曲有趣地講給孩子們聽。然後演員和孩子們一起用唱腔唱「開社啦」三個字,同時敲鼓表示開社。音樂響起,演員帶著孩子們在舞臺上奔跑。現場一片歡騰,演出也開始了。

傳承+改編——讓孩子體驗不一樣的電視劇

「童戲社」主創人員的重頭大戲《臉戲三絕》配合全景臉秀展示的沉浸式劇目,由三部經典戲曲改編作品:《捉妖異》、《姐妹花》和《暴龍宮》。不僅是囊括生、旦、淨、醜四行的臉譜裝扮,同時也是戲曲四功五法中的多項絕活。給現場的家長和孩子們帶來了衝擊性的戲劇盛宴。《捉妖記》把京劇的醜行表演,如「短子步」、「金蟬脫殼」等搬上舞臺,讓孩子們非常興奮。《星花》中展示的「轉蛋」等動作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豐富的互動讓孩子們有很強的參與感。三折戲的高潮是改編自京劇《花果山》部分的《暴龍宮》。猿戲是武生行當的典型,「暴龍宮」裡的雜耍不計其數,大大小小的觀眾賞心悅目。

在舞臺上裝扮成「皮猴」的孩子們雖然也很喜歡模仿皮猴的表情和動作,但卻很天真。演出結束後,工作人員對2名觀眾進行了隨機採訪,其中一人表示:「無論是演出還是劇場活動,都感受到了星劇村的快樂。孩子們樂在其中。」另一位觀眾也表示:「上午的活動很有意思,演出也很有創意,沒想到戲曲這麼有意思。」

「親子園遊會」——趣味性十足的「梨園世界」

「童戲社」的每個場戲劇的主題安排了豐富的戲曲親子活動,共同製作一場熱鬧非凡,「親子遊園會」現場的媒體和觀眾建立充滿興趣的「梨園的風景」,但「遊戲區」的臉譜,獎牌的diy, facebook知識講解,召來了京劇研討會等活動方式,孩子們學習收穫喜悅和成長。「禮品區」戲曲周邊的雜貨店、點心品嘗等現場服務,也為大大小小的觀眾朋友提供了良好的劇場體驗。

話劇的魅力在於在劇場體驗,話劇的傳承需要新的力量。請放下手機,握著孩子的手,一起來的四合院裡的百老匯戲劇——星星村吧,中國風的劇場和中國的傳統文化的衝涼,為了你和孩子的創造最有價值的,最不錯的回憶。

相關焦點

  • 梨園戲《呂蒙正》入選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
    福建省唯一入選國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劇目梨園戲《呂蒙正》啟動錄製《呂蒙正》啟動錄製泉州網1月6日訊 (記者張素萍 通訊員林小偉 文/圖)一出經典好戲,如何留下它最美的時刻?昨日,被列入國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以下簡稱「戲曲『像音像』工程」)的梨園戲《呂蒙正》啟動錄製,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團長、「二度梅」獲得者曾靜萍攜手林蒼曉等梨園戲表演藝術家,將在為期四天時間裡,用影像留住經典。據悉,梨園戲《呂蒙正》是福建省唯一入選戲曲「像音像」工程的劇目。
  • 「戲曲大觀」三眼看懂戲曲臉譜
    這些臉譜色彩繽紛不禁讓人眼花繚亂那麼,有沒有簡單的方法能讓我們快速了解臉譜人物呢今天,文旅君帶您了解辨別臉譜的小竅門教您三眼看懂臉譜那麼,為什麼臉譜要用這些顏色呢?著名京劇研究家、京劇臉譜繪製大家劉曾復先生曾談到:「在發展中,京劇也很自然地向花部中重要劇種秦腔吸取非常有益的經驗,包括臉譜。」原來,京劇的很多臉譜是借鑑了秦腔臉譜。秦腔許多臉譜與京劇臉譜大同小異,例如關羽、包拯、孟良、焦贊、呼延贊、李元霸等。
  • 梨園夢戲曲文化體驗中心開臺,可供百位小朋友上京劇課程
    梨園夢(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周永生說,近年來,隨著國家大力開展戲曲普及,特別是推出「戲曲進校園」的政策,針對未成年人的戲曲普及工作成為一大教育熱點,「孩子是國家與社會的希望,只有他們真正熱愛戲曲,戲曲才會有未來。」開臺儀式。梨園夢戲曲文化體驗中心應運而生。
  • 犯罪大師梨園戲夢答案匯總 一起來看看
    犯罪大師梨園戲夢答案匯總 一起來看看時間:2020-12-14 14:45   來源:九遊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犯罪大師梨園戲夢答案匯總 一起來看看 謎題介紹 最近玩犯罪大師這個遊戲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的梨園戲夢答案是什麼?
  • 梨園劇場:再現百年京劇新活力
    走過近三十個寒暑梨園劇場是京城首家茶座式劇場,每當華燈初上,戲迷遊客就會聚集這裡,圍坐一張八仙桌,喝著蓋碗兒茶,品嘗著地道老北京小吃,這是人們來梨園劇場看戲時可享受到的愜意。自1990年開鑼唱戲,梨園劇場已經走過了近30個寒暑。
  • 《美食大冒險》首演成功 好評如潮人氣爆棚
    《美食大冒險》首演成功 好評如潮人氣爆棚 來源:紅網綜合 作者: 編輯:胡弋 2016-05-29 13:56:34
  • ...的中國》《此生最愛是梨園》入選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
    其中,由廣東音樂人創作的《親愛的中國》《此生最愛是梨園》等歌曲入選。《此生最愛是梨園》MV《此生最愛是梨園》MV記者注意到,由廣東音樂人蘇虎作詞、陳揮之作曲,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曾小敏演唱的《此生最愛是梨園》,是此次入選作品中唯一與戲曲相關的歌曲。
  • 根深葉茂的「梨園世家」——葉春善家族的五代人
    當葉中定於光緒七年(1881年)去世的時候,葉春山才7歲,而更小的葉雨田才4歲。葉春善當時楊隆壽(梅蘭芳的外祖父),創辦了小榮椿科班,葉春善就被母親送入了科班。科班學員以「春」、「榮」、「小」起名,葉春善的名字就由此而來。
  • 「千歲藝術家」同臺亮相,《天天有戲》梨園鬧春!
    2020年春節山西綜合廣播《天天有戲》推出「梨園鬧春」特別節目,除夕之夜到正月十五,三晉梨園藝術家們為您送上新春的問候和祝福,更有豐富的戲曲劇目、演唱會輪番登場。戲曲主播劉斐恭祝各位2020年新春大吉大利、生活天天有戲。
  • 讀懂高甲戲臉譜的「形」與「色」
    臉譜是戲曲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戲曲藝術的重要特徵之一。高甲戲是閩南諸劇種中傳播區域最廣、觀眾面最多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發源於泉州,源於明末清初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遊行,以「化裝遊行」方式起源,便決定了高甲戲在妝面化妝上的講究和造詣。  「以臉識人,以臉識情」,臉譜大多表現不同人物性格與面貌特徵,臉譜色彩對比強烈,既誇張又有象徵性,用色豐富。
  • 著名京劇老生名家張克先生收徒 傳承劇目《定軍山》在青首演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宇昕 青島報導  2020年7月18日晚,磕頭、敬茶、拜師,經常在戲中出現的這一幕在青島李滄劇院展現。著名京劇老生名家張克收徒,青島市京劇院青年演員包大鵬拜師儀式暨傳承劇目《定軍山》首演在青島李滄劇院舉行。此次將拜師儀式搬上李滄劇院的舞臺,請現場觀眾作為見證人,共同見證這一梨園喜事。
  • 犯罪大師梨園戲夢答案匯總 1-3關答案分享_遊戲資訊_遊戲頻道_動漫...
    謎題介紹最近玩犯罪大師這個遊戲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的梨園戲夢答案是什麼?《梨園戲夢》是犯罪大師最新謎題,我們只要破解本期謎題中的3個關卡就能獲得全部積分獎勵了。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蠶豆網編編為大家整理的梨園戲夢犯罪大師1-3關答案解析了,一起來看看吧!
  • 廣東原創作品《親愛的中國》《此生最愛是梨園》入選
    其中,由廣東音樂人創作的《親愛的中國》《此生最愛是梨園》等歌曲入選。記者注意到,由廣東音樂人蘇虎作詞、陳揮之作曲,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曾小敏演唱的《此生最愛是梨園》,是此次入選作品中唯一與戲曲相關的歌曲。這首歌用現代視角解讀傳統戲曲,曲目既有傳統粵劇唱腔的韻味,又打破了傳統曲牌的結構,可以說是對粵劇戲歌的一次成功探索。
  • 燕都悅讀|憶蘭陵王高肅說臉譜面具
    2019年12月,「蘭陵王與中國臉譜文化」研討會在景縣召開,我應邀參加,非常高興。景縣作為蘭陵王高肅的故鄉、中國董子文化之鄉、董仲舒故裡,打響蘭陵王的文化品牌,發掘中國臉譜文化遺產,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具有重要意義。來到景縣,說臉譜,憶高肅,心潮澎湃。
  • 新創小劇場話劇《爆米花》首演成功 以娛樂刺痛娛樂
    點擊「中國國家話劇院」可快速關注12月16日,中國國家話劇院根據經典喜劇改編的《爆米花》成功亮相國家話劇院先鋒劇場有觀眾看完首演後激動地說:「這部戲的確是一出精彩而又深刻的作品,不僅能在劇場中感受到娛樂至死的殘酷現實,還對娛樂化與文化責任進行深刻思考。」還有觀眾看完首演後激動地說:「《爆米花》裡幽默風趣的喜劇風格,令人回味,讓人深思。通過戲劇節奏引導觀眾思考,這部戲極具文化批判和文化覺醒。」
  • 鹽都圖書館舉辦手繪京劇臉譜親子活動 讓家長陪孩子尋文化識國粹
    「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紅臉的關公……」為了增進家長與孩子間的互動,搭建親子溝通的橋梁,同時讓孩子們了解傳統歷史文化,學習、欣賞臉譜藝術,培養視覺感知、文化底蘊,11月29日下午,60多位書友齊聚鹽城鹽都區圖書館,參加在這裡舉辦的手繪京劇臉譜親子活動,一起執畫筆、作臉譜、尋文化、
  • 文化變更跌宕起伏,中國戲曲臉譜
    實際上,張繆子早在論爭的十年後,即1926年7月28日在天津出版的《北洋畫報》上發表了《新文學家與舊戲》的短文,依據他目睹一些人的變化,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徐宗益工筆人物畫《貴妃戲蝶》解放後戲曲臉譜的繼承與發展
  • ...國粹經典 臉譜之韻」京劇臉譜文化傳承及手工製作活動
    為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進讀者對國粹京劇的了解和喜愛, 1月12日上午,敦化市圖書館舉辦了「國粹經典 臉譜之韻」京劇臉譜文化傳承及手工製作活動。手工製作活動開始前,老師為同學們講解了京劇臉譜以及京劇的起源和興起等知識。
  • 包公「斷臂」、趙雲「失蹤」、臉譜掉漆! 安康漢調二黃廣場雕像...
    安康漢調二黃廣場包公臉譜被貼「野廣告」。王靜說,6月3日,她帶著孩子到安康漢調二黃廣場休閒遊玩,卻發現這裡以包公、關羽等命名的戲曲人物臉譜上多處掉漆,包公的臉上還被汽車銷售公司貼上了「野廣告」。6月3日,西部網、陝西頭條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園內坐落的兩排漢調二黃經典劇目《龍鳳呈祥》《鍘美案》的人物雕像破損嚴重,除了包公斷臂,趙雲失蹤,臉譜掉漆變花外,其餘雕塑也不同程度破損,有人還在雕塑群內打撲克。附近群眾稱,這些雕塑是被人為多次破壞的,此前有保安管護所以遭人破壞少,「但現在沒有保安維護提醒管護,破壞就變得更嚴重了」。
  • 京劇的臉譜有什麼含義?美與醜的奇妙融合,組成了臉譜文化
    臉譜在我國已經有了很長久的歷史了,想要製作臉譜,就得先找到膠泥,膠泥必須是好的,將膠泥浸泡,揉搓,然後做好臉譜的模具,把泥放在準備好的模具上,刻出胚,將膠泥胚胎放在陰涼處風乾,胚胎放涼後打磨拋光,然後由專人在胚上上色,臉譜最講究著色,這需要專門的人製作,然後再進行一系列的創作,這樣一張臉譜就製作好了,這就是泥塑臉譜的製作方法,還有一種就是直接在人臉上作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