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戲《呂蒙正》入選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

2021-01-07 泉州網

福建省唯一入選國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劇目梨園戲《呂蒙正》啟動錄製

《呂蒙正》啟動錄製

泉州網1月6日訊 (記者張素萍 通訊員林小偉 文/圖)一出經典好戲,如何留下它最美的時刻?昨日,被列入國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以下簡稱「戲曲『像音像』工程」)的梨園戲《呂蒙正》啟動錄製,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團長、「二度梅」獲得者曾靜萍攜手林蒼曉等梨園戲表演藝術家,將在為期四天時間裡,用影像留住經典。據悉,梨園戲《呂蒙正》是福建省唯一入選戲曲「像音像」工程的劇目。

戲曲「像音像」工程是國家重大文化工程,旨在挖掘保護地方戲曲文化,通過選取當代戲曲名家及其代表性劇目,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反覆加工提高,留下完美的藝術記錄。入選劇目要求能代表本劇種的經典劇目,以及本劇種獨有的瀕臨失傳的傳統骨子劇目,劇目有傳承價值,思想內容積極向上,能體現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凝聚劇種表演藝術精粹、展現戲曲藝術獨特魅力。

「2019年,經過專家評審,梨園戲《呂蒙正》入選戲曲『像音像』工程,這是福建省唯一入選該工程的劇目。」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副團長林小偉介紹,戲曲「像音像」工程是「經典中的精品」,該工程在劇目選擇、拍攝水準上都有很高的要求,此次拍攝工作由北京基地錄製團隊中國數字文化集團有限公司擔綱,由曾靜萍、林蒼曉等一眾梨園戲表演藝術家主演。

《呂蒙正》劇照

作為宋元南戲劇目,梨園戲《呂蒙正》是梨園戲小梨園流派傳統「十八棚頭」之一,也是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近年復排成功的一個經典傳統劇目,這部戲文辭古樸典雅又不失活潑,演員表演自然細膩又生動有趣,深受觀眾喜愛。該劇講述了北宋年間,宰相劉文茂為愛女劉月娥搭彩樓選親,繡球拋中落魄書生呂蒙正,然而宰相嫌貧悔婚,劉月娥愛慕呂蒙正才華,與父親斷絕關係,隨夫入破窯居住。後來,呂蒙正金榜高中,才子佳人苦盡甘來。

據透露,待該工程後期製作完成後,梨園戲《呂蒙正》有望在央視等平臺播出,並作為資料留存。

相關焦點

  • ...的中國》《此生最愛是梨園》入選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
    近日,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發布,共20首緊扣時代脈搏的原創作品入選。其中,由廣東音樂人創作的《親愛的中國》《此生最愛是梨園》等歌曲入選。入選的20首作品中,既有令人動容的抗疫歌曲《武漢伢》《堅信愛會贏》《平凡英雄》;有反映生活進步、歌頌中國人民脫貧攻堅信心和決心的歌曲《起大梁》《春風十萬裡》《錦繡小康》《人民是天》《大涼山上卡沙沙》《石榴紅了》《邊塞喜訊》《赤子》,還有一批朗朗上口、充滿青春律動的歌曲如《你笑起來真好看》《青春的起點》等……這些易於傳播的新創作歌曲
  • 廣東原創作品《親愛的中國》《此生最愛是梨園》入選
    南方日報訊 (記者/徐子茗)近日,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發布,共20首緊扣時代脈搏的原創作品入選。其中,由廣東音樂人創作的《親愛的中國》《此生最愛是梨園》等歌曲入選。入選的20首作品中,既有令人動容的抗疫歌曲《武漢伢》《堅信愛會贏》《平凡英雄》;又有反映生活進步、歌頌中國人民脫貧攻堅信心和決心的歌曲《起大梁》《春風十萬裡》《錦繡小康》《人民是天》《大涼山上卡沙沙》《石榴紅了》《邊塞喜訊》《赤子》,還有一批朗朗上口,充滿青春律動的歌曲如《你笑起來真好看》《青春的起點》等……這些易於傳播的新創作歌曲,不僅唱響在各大文藝晚會的舞臺上
  • 梨園夢戲曲文化體驗中心開臺,可供百位小朋友上京劇課程
    「以京劇、崑劇為代表的中國戲曲藝術,是中華傳統文化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深植於每一個中國人身上的文化基因,繼承、發揚、傳播這些優秀的民族文化藝術,是我們責無旁貸的義務。」梨園夢(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周永生說,近年來,隨著國家大力開展戲曲普及,特別是推出「戲曲進校園」的政策,針對未成年人的戲曲普及工作成為一大教育熱點,「孩子是國家與社會的希望,只有他們真正熱愛戲曲,戲曲才會有未來。」開臺儀式。梨園夢戲曲文化體驗中心應運而生。
  • 戲曲的養成之路:形成期的唐代歌舞戲
    ,教於梨園。唐玄宗在宮廷中設立的這個「梨園」可謂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座集音樂、舞蹈、戲曲的綜合性「藝術學院」。由以上記載可以看到,其實對於今人來講,歌舞戲是中國戲曲藝術開始走向成熟的標誌,在中國的戲曲史和音樂史上均佔據著重要分量。
  • 童戲社《臉譜戲三絕》首演成功!一座給孩子的童趣「小梨園」!
    星之戲村兒童劇場「童戲社」於6月16日在星之戲村伍劇場正式開張,開業戲劇《臉戲三絕》也於當天首演。現場兒童愛好戲劇的要素,溢出,父子的互動的遊戲也豐富多彩,戲曲的扇子facebook,口罩,京劇的小旗等多種多樣的禮物,家長帶著孩子們,在這期間,遊樂場,戲園區的每個角落充滿了孩子們的天真的笑容。傳統文化的第一課上午10點半,「童戲社」在劇場舉行了別出心裁的開社儀式。主持人在致辭中傳達了「童戲社」的初衷。
  • 「千歲藝術家」同臺亮相,《天天有戲》梨園鬧春!
    2020年春節山西綜合廣播《天天有戲》推出「梨園鬧春」特別節目,除夕之夜到正月十五,三晉梨園藝術家們為您送上新春的問候和祝福,更有豐富的戲曲劇目、演唱會輪番登場。戲曲主播劉斐恭祝各位2020年新春大吉大利、生活天天有戲。
  • 廈門衛視梨園尋寶 《鬥陣來看戲》戲曲四季不斷
    《鬥陣來看戲》海報  搜狐娛樂訊 戲曲不是只有咿咿呀呀的彈唱,戲曲不是只有老年人才看的節目,它是代表一種文化的積累,一種文化的傳承,只有經過幾代人的積累和淬鍊,才能形成這代表一方特色的戲曲文化,所以說戲曲是精粹、是瑰寶。
  • ...的祖國》曲大衛改編 指揮:葛亞南 樂隊:中國戲曲學院民族管弦樂團
    樂曲改編增加了二胡、板胡、京胡領奏,在引子部分使用了古曲《流水》《梅花三弄》的音樂元素,在變奏部分融入了京劇音樂元素,使得樂曲在彰顯原曲風貌的同時,更具古風意蘊和梨園特色。曾獲首屆「ART」杯國際比賽二胡專業組一等獎(1989),中國「金唱片」獎(2003),中國唱片「金碟」獎(2005),中國十大發燒唱片獎(2006)、中國音像博覽會「特金獎」(2006),亞洲十大發燒唱片最佳唱片獎和最佳演奏獎(2007),傑出民樂演奏家(2017)等重大獎項。
  • 中國方正出版社6種圖書音像製品入選全國「農家書屋」
    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的《抗疫家書》、《中國共產黨人的故事》(第二輯)、《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案例剖析》、《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案例剖析》等四種圖書以及《紅色通緝》、《守望家風》等兩種音像製品入選2020年度全國農家書屋重點出版物推薦目錄。
  • 因為一個男人,中國「戲子」跟「梨園」有了關係,且至今都在延續
    梨園,泛指戲曲行,也可以以此來稱呼戲班。那些戲曲工作者,被時人稱作「梨園子弟」,那些世代從事戲曲演藝事業的家族,則被叫做「梨園世家」。《新唐書》記載:「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弟子。」
  • 梨園流光薪火傳
    2020年正值徽班進京230周年,也是京劇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第10年。在時間的長河中,經過數代藝術家的改革與創造,京劇已成為中國戲曲藝術的集大成者、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為紀念徽班進京230周年,自8月起,北京京劇院精心推出了流派經典劇目展演。
  • 重慶市為明學校中國戲曲文化主題運動會——華龍網
    自古梨園如夢,三尺戲臺上,多少繁華……  一句詞、一聲腔,驀然回首一曲佳話千古絕唱;一臺戲,一抹裝,投足一段歷史厚重滄桑……  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遺存最豐富、最具民族品格的藝術形式之一。戲曲集中華文化之大成,在世界藝術之林獨樹一幟。
  • 中國戲曲真衰落了嗎?沒有,看看霹靂將布袋戲「演」上國際大舞臺
    世人的大印象上,中國戲曲無疑是衰落了的。這個時代似乎已經不再是戲曲的時代,也早已沒有了梅蘭芳大師在吉祥園上臺引得萬人空巷的盛況。於是,我們說戲曲衰落了,現代是一個消費碎片化知識的時代,信息碎片化,是否藝術也要跟著碎片化?
  • 中國文化的發展,戲曲文化,京昆戲曲的發展
    但是,與此同時,許多地方聲腔,經過長期孕育,已以不同程度的戲曲形式,紛紛出現於市俚鄉間。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京劇鼻祖程長庚等徽班領軍人物,在使「徽漢合流"的同時,努力吸取崑曲的成熟經驗,催生了至今執掌中國戲曲之牛耳的京劇。他們歡迎崑曲藝人加盟,既可以吸取崑曲藝術經驗,發展京劇,又可演出部分崑曲劇目,以爭取原來的崑曲觀眾。
  • 戲曲小劇場人氣大爆棚!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1/4劇目未開演先售罄
    自11月初開票以來,2020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不少劇目一票難求,目前,崑劇《草橋驚夢》《315·回首紫禁城》與黃梅戲《浮生六記》均已售罄,《315·回首紫禁城》緊急加座。小劇場戲曲展演行至第六年,正贏得越來越多的市場青睞。
  • 犯罪大師梨園戲夢答案匯總 一起來看看
    犯罪大師梨園戲夢答案匯總 一起來看看時間:2020-12-14 14:45   來源:九遊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犯罪大師梨園戲夢答案匯總 一起來看看 謎題介紹 最近玩犯罪大師這個遊戲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的梨園戲夢答案是什麼?
  • 【梨園風】雙11,單身看過來,美女!
    馬雲樂得都沒空聽戲啦(光顧著掙錢了),但我們依然有好戲看,而且是《梨園風》歡樂戲迷秀2016年最後一次月冠軍爭奪賽的好戲! 川普VS希拉蕊的「背水的逆轉劇」讓吃瓜群眾們看了場比電影還精彩的年度大戲。還有,還有,這兩天,川普女兒也很火.但對於我們戲迷來說,地球那邊的事關咱們啥事,還有那個身高一米八的超模又不是咱閨女,所以,我們最在意的還是戲。。。。。。
  • 劇場年輕了 戲曲青春了
    記者注意到,這天晚上,不大的劇場裡,有不少是結伴觀戲的大學生。演出結束後,主創人員邀請觀眾一起交流,年輕的觀眾們一口氣談了很多感想,提出了很多問題:舞臺上幾把椅子的擺放有什麼考究?如何避免實驗戲曲的話劇化?演員如何跨行當完成對複雜人物的表現?這麼「素」的演出,為什麼感覺戲曲的程式和韻味一點也沒少?……冬日的小劇場,沉浸在古老戲曲和青春探索帶來的純粹感動中。
  • 廣西京劇的守望者,靈動戲畫的開拓人
    2012年6月16日上午九時許,在廣西圖書館多功能大廳裡,人頭攢動、座無虛席、原廣西京劇團團長、國家一級舞臺美術設計師,廣西著名舞美設計家,張忠安先生在作「八桂講壇•中國戲曲與中國戲畫」講座。
  • 第二屆新時代戲曲電影論壇在廣州舉辦
    在11月22日下午舉行的論壇上,中國戲劇家協會分黨組成員、秘書長崔偉,廣東省文聯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王曉,中國電影集團創始人、原董事長楊步亭分别致辭;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原主任、電影理論家饒曙光,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所所長丁亞平,中國戲曲學院原副院長趙景勃,江蘇省演藝集團藝術指導委員會藝術指導、國家一級導演俞克平,《中國藝術報》新聞部副主任鄭榮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