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弛說過:沒有夢想和一條鹹魚有什麼分別?
問題是你要怎麼寫。
憑藉一腔孤勇,一氣把自已想說的話全說出來,故事不在乎結構,不在乎技巧,也不在乎有沒有人看?
如此這般的寫作,為得是什麼?
如果僅僅為了發洩,可以寫日記;僅僅為了不吐不快,可以找個社交軟體隨便寫寫。
但既然對自已發問,肯定是想把這個小說寫好。
那你就不得不做一些準備工作了,也許時間很長,很麻煩,參考一下,看完後還有沒有想寫的衝動,再進行,我以寫過十多萬字棄坑,卻依然重新來寫,還越戰越勇的經驗說明一下。
為何創作小說
《小說的八百萬種寫法》中作者勞倫斯.布洛克曾問過:想寫小說的時候,你最好吃上兩片阿司匹林,躺在黑暗的房間裡,靜靜等待這種衝動過去。
他的言下之意是,你了解小說嗎?知道要做哪些準備嗎?如果熬過了那些痛苦的前期準備,依然有衝動想寫的話,就動筆吧。
1.寫大綱
寫大綱其實是比寫作更痛苦的事情,我認識的許多寫作朋友就死在了大綱上。
打大綱就是把你要寫的故事詳細、準確地列個先後順序,包括其中要埋設的伏筆,要對應的體驗,主題方向,支線情節,人物設定,世界觀……一系列細節全部想清楚。
如果用跳舞來比喻,就是你要做把一首樂曲的所有音樂和動作都一一對應設計好,嚴絲合縫,不能跳到某個音節,你就卡住了,像木偶一樣動彈不了,動作不流暢,這是每個寫作者經常會面臨的問題。
這需要熟練度和對音準的基礎訓練。
明白了吧,如果沒有大量的練習,就想去跳一段鬼步或是探戈,就和你沒有任何準備寫想一部小說一個道理,過程會讓人步步受挫。
2.大量的練習
練習之前,也要去學習一下技巧。
跳舞也要熱身、做基本動作規範吧?如果不做,那跳出來的舞四不像,不要說美觀了,看都看不下去。
同理,寫作也一樣,你寫的小說不符合大腦對文章的鑑賞,人們是看不下去的。
換位思考,讓你去欣賞一座雕像,可它雕刻的不象,鼻子歪的,眼睛腫的,身材走樣,你還會看它第二眼嗎?
所以寫小說,也得寫得像模像樣了才能拿得出手。
這個過程是個漫長,不輕鬆的馬拉松。
3.矯正你的大腦
你看到的紅色就真是朱紅色嗎?還是你對顏色的描述和實際顏色有偏差?
你活在一個自我的理想世界中?從來不曾了解真正的世界是怎樣運轉的。
你對一個人有看法,覺得他做的事情全是錯的,可世界並不認為他有什麼不好。
大腦會憑藉主觀意向,私自向你傳達一些指令,你便認為這是可靠之極的,但這些觀念如果和一些智者討論,你會發現自已格格不入。
如果自己的想法全是有偏差的,寫出來的小說也是有瑕疵的。
矯正大腦這個事,很難,可是不矯正,大腦看到的世界實在是有限的,不全面的。
如何矯正大腦?去尋找你身邊做事最成功、聲望最高的人,也許你可以不喜歡他,但他在這個世界中一定是比你的自我更正確的標杆。
如果恰恰是你的朋友最好,把你的觀點時常拿出來和他討論,對比,發現錯誤,找到正確的方向。
如果沒有這樣的朋友,就想辦法去交往,突破自已的次元壁,結交更高層次的朋友。
以上只是能夠向正確寫作靠攏的一點小心得,我在這路上一路踉蹌著前行,希望同喜歡寫作的朋友能夠走得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