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真實照片,大內侍衛扛槍,雛妓出門迎客,圖九用鈍刀處決犯人

2020-12-18 騰訊網

清末真實照片,三位濃妝豔抹的青樓女子,個個都是三寸金蓮,其中兩位還盤著二郎腿。她們大多都是家境比較貧寒的,淪落風塵,身不由己。吃的都是青春飯,在客人面前強笑顏歡。

大戶人家的少爺在讀書,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八股文被明清兩代帝王奉若神明。到了清末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絆腳石,那些西方技術和思想被斥為奇技淫巧和大逆不道。

在頤和園扛槍站崗的大內侍衛,身姿挺拔,威風凜凜。隨著熱兵器的出現,血肉之軀如何也是幹不了槍炮的。清王朝也不再因循守舊,刀劍掛於朝堂,侍衛持槍站崗。

一對夫妻,和老爺平起平坐,一定是正妻。不過圖中正妻端坐在那裡,一點也不高興,愁眉苦臉。不知道哪裡又受了委屈,明媒正娶來的,多少可以耍耍性子。

一位雛妓被龜奴扛著,出門迎客。古代,娼和妓是不同的,給客人表演才藝的叫"妓"(賣藝不賣身),只有長期陪伴男人於床笫之間的才叫"娼"。女子初夜都被豪紳出高價,等年老色衰,大部分再被龜奴娶回。

有錢人家的千金小姐,綾羅綢緞,從小就被纏了足。身後兩位是她的侍女,一位還沒有鞋穿。從小就要伺候人,也就不用纏足了。

清末的長城,已非常荒涼,到處都是斷壁殘垣。有人還騎著一頭驢行走,估計也賞不出什麼美景。清朝幾乎是唯一一個沒有對長城大修的朝代。

一位鄉下地主和她的小妾,一個身高馬大,一個小巧伊人。看這位剛領回家的小妾也就十五六,身高一米五左右。地主對她很寵愛,挽著手合影留念。

清兵用鈍刀處決犯人,這犯人是俘虜的義和團戰士,身後是洋人在監視。大量的百姓在圍觀,這種「殺雞儆猴」的法子對於愚昧的百姓很有震懾。用鈍刀處決犯人,令其生不如死,血淋淋的場面讓人浮想聯翩。魯迅在《藥》中說,饅頭用來填飽肚子,可蘸上人血就是藥了。

相關焦點

  • 晚清老照片:揭露大內侍衛真實模樣,負手而立頗有一代宗師架勢!
    圖為三位帶刀侍衛。大馬金刀坐姿很霸氣。在清朝,侍衛一共分成三種,即御前侍衛、乾清門侍衛、大內侍衛。老百姓統稱為大內侍衛。
  • 清末真實照片,老宮女給主子曬棉被,守護皇陵的侍衛氣勢如虹
    今天分享一組清朝末年的照片,感受一百多年前的生活場景!清末真實照片,一輛獨輪車上坐著八位女子和一個孩子,對於推車人來言,絕對是負重前行。後面一位衣錦華麗的男子春風滿面,不知道這八位女子是否是他的妻妾。如果是,的確是「妻妾成群」的真實寫照,就是沒辦法看出哪一個是正妻來。不過他也太摳門了,妻妾們只能心裡嘟囔他是「吝嗇鬼」了!去市場賣豬的男子,人畜同坐,物盡其用。那時候能夠養的起豬,在鄉下就是大戶了。畢竟那時候還沒有豬飼料,一頭豬長到百十斤,起碼得有兩年。逢年過節,賣頭豬,知足了。一位老宮女給主子曬棉被,一定是個豔陽天。
  • 劊子手為何要用鈍刀?是為了多砍幾下折磨犯人?
    眾所周知劊子手是古代對於從事直接處決犯人,執行死刑的人的職業的人的一種稱呼。但很少人願意去幹這件工作,儘管報酬比較高。在我們印象當中和電視裡,劊子手都是殺人一刀KO,可由於習俗和地域的不同,還有說法是真正的劊子手是不用鈍刀的,都是砍人砍多了砍鈍的,或者砍卷刃了,直接換刀,還有在中場停下來換刀的,有的劊子手用刀用習慣了,不願意換,鈍了,所以有的砍一刀不死的。劊子手要遵守的規定也不一樣,大部分的劊子手都認為必須將刀磨鋒利,一刀解決。
  • 慈禧的四品帶刀近身侍衛,清末最強大內高手—宮寶田
    「大內高手」大多數以為是影視中塑造出來的形象,但是實際上,是真的存在大內高手,只不過是大內高手就是統領大內侍衛的總管!大家在影視中看過的大內高手,都是十分的冷漠,功夫一流,飛簷走壁更是不在話下,影視中的大內高手今天,就來看看,清末大內侍衛總管
  • 這是真實晚清的大內侍衛:圖4是慈禧貼身衛士,圖7保鏢臭名昭著
    由於工作的性質,人們很少見過他們的真實模樣。本圖集收集了幾張罕見的晚清大內侍衛真實照片,一起來看看這些高手的真面目。圖上是紫禁城中,正在集合待命的御前帶刀侍衛。從照片上看,他們和普通士兵區別不大,軍容也不甚整齊,看不出來有什麼特別之處。
  • 晚清大內侍衛老照片:圖2是慈禧的貼身侍衛,圖4是御前帶刀侍衛!
    這組照片展現了最真實的晚清大內侍衛,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們的真實面目 慈禧太后和她的侍衛,看起來並不威武。
  • 處決戊戌六君子時,用鈍刀行刑慘不忍睹,譚嗣同被砍30刀後才斷氣
    儘管是砍頭,但是慈禧不想譚嗣同死的這麼輕鬆,於是下令用無刃的鈍刀代替極為鋒利的行刑刀,而譚嗣同則被足足砍了30多刀才氣絕,這也表示譚嗣同的頭是被一點一點鋸下來的。 其實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命令,是因為太后深恨譚嗣同,所以恨不得對他們施以凌遲的刑罰,但是因為在光緒11年就廢除了此刑,所以她不可能重開,所以她便交待用鈍刀行刑當然,當然6君子並不是受這種刑罰的第1人。
  • 慈禧為什麼下令用鈍刀斬殺「戊戌六君子」呢?深惡痛絕的表現
    慈禧下令處斬「戊戌六君子」的鈍刀名叫「大將軍」,那是一把沒有刀鋒並帶有斑斑鐵鏽的鈍器。最先被處斬的是楊深秀,劊子手沒有控制好力道,一刀下去,頭與脖子沒有斷,血不停地往外冒,如此反覆多次後,楊深秀才氣絕身亡。譚嗣同排在第五個,由於劊子手有了「經驗」,譚嗣同被「砍」了30多鈍刀才死亡,其痛苦如何可想而知!
  • 五花八門的清末刑罰老照片:圖7是半空蹲馬步,圖9女犯人痛苦萬分
    照片中就是清末刑罰暴曬刑。 照片中就是清末時期名為「站籠」的刑罰。「站籠」又稱立枷,是明、清時期是木製刑具。
  • 清末照片,出嫁新娘低頭垂目面黑如炭,瑾妃正襟危坐不苟言笑
    晚清給人的厚重感不僅僅止於文字,還有那些散亂的照片。歷史「大致如此」,卻遠沒有影視劇裡那般光鮮亮麗。過去的人和事,用老照片來展現,便可以重返歷史現場,也會為此感慨萬千。分享一組清末時候的老照片,感受一下那滄桑巨變!
  • 清末老照片:圖7犯人跪在鐵索上痛苦萬分,圖9坐中間的女海盜
    清末武官,桌子上還鋪著豹子皮清朝知縣大人審案現場。為什麼說畫面中這個人是知縣呢,因為照片中官兵的衣服上寫著「某山縣」的字樣,由此可以斷定這是知縣大人在審案。畫面中兩個犯人低著頭不敢看臺上的大人,不過這個縣衙並沒有電視劇中那麼光鮮,反而顯得有些破舊。清末北京提籠架鳥的玩跨子弟。這些紈絝子弟憑祖宗的福蔭,能獲得一個官銜,可以月月領月錢過活。
  • 清末劊子手的真實歷史照片,表情冷漠還兇狠,圖4現在看著都發怵
    圖為清朝末年劊子手準備對這名犯人行刑,可以看到這兩名劊子手錶情非常冷漠。 圖為清朝末年集體處決犯人,一排兇神惡煞的劊子手準備行刑,現在都感覺毛骨悚然。
  • 中國最後一位大內高手,實力究竟有多強?
    我們都看過古裝電視劇,也發現有些電視劇裡面出現過大內高手,帶刀侍衛的,那你知道這些人的實力究竟怎樣嗎?今天讓我們來見識一下清朝最後一位大內高手宮寶田,看看他究竟有多強。學成武藝的宮寶田在師傅的推薦下進宮做了四品帶刀侍衛,護衛統領。1900年,八國聯軍入京,老佛爺帶著光緒皇帝以「庚子西狩」為名跑到了西安。一眾清廷要員也要追隨太后避走西安,因此一路的保護任務就有宮寶田帶領眾大內高手負責。到了西安後,老佛爺大為賞識,賜了宮寶田「黃馬褂」。
  • 晚清十大武林高手真實照片及簡介
    董海川(1797年—1882年),清末河北人,八卦掌創始人。曾因伸張正義犯下命案,化身潛入王府做太監。後與楊露禪比武,一戰成名。楊露禪(1799年—1872年),清末直隸人士,楊氏太極拳創始人。自幼習武,名震鄉裡,後被推薦進京授武,期間打敗許多高手,獲得「楊無敵」稱號。
  • 上色老照片:直擊清末時期真實的死刑犯,看看他們臨死前的模樣
    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篇組圖,是來自於清末時期的死刑犯上色老照片。通過這一組老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照片拍攝於清末時期,鏡頭下真實的死刑犯,照片中是一名蓬頭垢面,戴著刑枷的罪犯。
  • 大內侍衛有多難當?清朝老侍衛晚年說出4個要求,一般人很難做到
    在我們的印象中,大內侍衛都是非常威風且武功高強的形象,最早在《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記載,「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諸葛亮大致意思是,當時正逢亂世之秋,多虧了身邊的侍衛不顧生死為國為民,才化險為夷,但是這裡的侍衛並不是指皇帝身邊的隨從,而是指諸葛亮身邊的將士,統一稱為侍衛。
  • 最後一次處決犯人的時候,圍觀民眾太無恥
    眾所周知,中國封建社會的刑罰是非常殘酷的,比如挑筋、斷手指、凌遲、五馬分屍、砍頭等等,其實西方國家也有這些刑罰,畢竟在幾百年前還沒有任何國家明令廢除死刑,所以總有一些罪大惡極的死刑犯需要處決,不過最開始他們處決死刑犯最常見的方式是火刑、砍刑和絞刑,直到18世紀末期才正式使用斬刑。
  • 清末老照片,穿長衫的落魄書生,女子展示三寸金蓮,李鴻章便裝出門
    遴選一組清朝末年得照片,感受歷史的滄桑。每一張照片後都有不為人知的故事,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拼湊在一塊,就是一段歷史的見證,可以直觀地看到那些無法再現的場景。
  • 清末照片,旗女油頭粉面,太監在抽菸,官員卑躬屈膝讓人倍感屈辱
    當西方用堅船利炮轟開國門後,苦難的中國人便在生死線上掙扎。以至於一提到晚清,國人無不痛斥一番。當洋教士拍下這些黑白照片,讓人更深切地體會亂世中的中國人,苦難深重。在封建社會,男尊女卑,女子地位低下,無才便是德。一直到清末,大戶人家還是娶妻納妾,風光無限。圖中的老爺就是一方豪紳,納了七個小妾。個個都裹著小腳,花枝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