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白金漢宮,我們沿著名為TheMall的林蔭大道向特拉法加廣場走去。
林陰大道的右側是聖詹姆斯公園
面對白金漢宮的聖詹姆斯公園(),原本是聖詹姆斯宮的鹿園,17世紀時查理二世聘請法國景觀設計師重新造景,19世紀初在英國著名建築師納許進一步美化之下,至今成為倫敦市中心最美麗的公園,是市民與遊客最佳小憩休閒之地,處處可見曬太陽、散步、野餐客。
達·文西密碼作為一部以為歐洲宗教、文化和藝術為背景的電影,影片的絕大多數鏡頭曾在聖詹姆斯公園拍攝。
劇組轉場於英法各大名勝古蹟,為我們勾畫出一幅充滿歐洲風情的文化版圖。
也為觀眾展現出來聖詹姆斯公園的豪華。
可惜我們只是從旁路過,沒有時間進去遊覽。
前方有三個騎警分別騎著黑、紅、白的高大馬匹緩緩走來。
馬匹在紅綠燈前停下安靜地等待通行
騎警看見我們在照相,露出了微笑
世界上共有包括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在內的20餘個國家設有專門的騎警隊,在和平的狀態下他們都很友善。
2010年11月,英國各大城市學生因為學費大幅上漲舉行大規模示威。
24日晚約7點左右,在事先沒有警告的情況下,守衛在白廳一側的警察部隊突然向兩邊閃開,他們背後的騎警立刻衝向約有1000多人的示威隊伍。
據《衛報》報導,馬隊衝擊行動發生在倫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廣場的南側、與英國政府所在地白廳相鄰。
事後,他們的強硬執法行為引起了爭議。
透過樹端可看見遠處大笨鐘的頂部
聖詹姆斯公園又有鴨園之稱,公園中央長形水池聚集了各種大小顏色鴨類,常可見到小鴨子在水面上展翅快飛,留下道道水痕,還有天鵝、鳥類、雉等多種保護鳥類,每天下午3點是餵食時間。
詹姆斯公園最佳絕妙美景,就是從橋上隔著湖水眺望白金漢宮,特別是晚上白金漢宮點燈夜景更為迷人。
從樹縫中看見了倫敦眼
(二)海軍拱門與特拉法爾加廣場
海軍拱門坐落於特拉法爾加廣場的西南角,正立面為四分之一圓弧的典禮用門樓。
海軍拱門得名自附近的皇家海軍總部,儘管並不與之相連。
建築在1910年由阿斯頓·韋伯爵士(SirAstonWebb)設計,他也為白金漢宮和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工作。
設計的重點在於為特拉法爾加廣場和白金漢宮之間營造一處適應典禮行程的優雅通道。
海軍拱門當中有等大的三閭古羅馬式圓拱門,兩側的拱門分別供左右行車輛同行,正中的拱門平時禁止同行,僅在國家慶典是解除封閉。
兩側各有一道較小的圓拱翼門供人步行。
愛德華七世為紀念母親維多利亞女王而興建此門,然而他未能活到建築落成。
在拱門的簷枋上刻有拉丁文題記:ANNO:DECIMO:EDWARDI:SEPTIMI:REGIS::VICTORI:REGIN:CIVES:GRATISSIMI:MDCCCCX:,意為愛德華七世在位十年之際,1910年臣民獻於維多利亞女王。
1912年建成。
拱門右側紅色的樓房是舊海軍部大樓,這裡不是開放點
這是詹姆士·庫克船長(CaptainJamesCook)的雕像,他是公元18世紀的一位地圖製作師、冒險家、航海家,他的遠徵隊曾到過太平洋,並且建立起了與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夏威夷群島的聯繫。
我們到澳大利亞旅遊時,曾經聽說過庫克船長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