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存千年以上的武器,基本上每個有點名氣的博物館都有一堆,比如英國皇家軍械博物館就有50多件……但要與越王勾踐劍一樣齊名的就只能是以下幾件了。
殺死耶穌的朗基努斯長矛
聖槍又稱朗基努斯之槍,是沾有耶穌鮮血的聖物。「Spear of Longinus」,中文譯作「朗基努斯之槍」或「隆基努斯之槍」,也被稱為「命運之槍」。
聖經中有這樣的一段記載:耶穌被行刑時雙手雙腳被釘在十字架上,但沒有死,3日後身上的血幾乎滴盡。耶穌在釘死在十字架的這天(星期五),猶太人要求將他的身體搬離十字架,因他們說不應在安息日(星期六)處決犯人。因為要張耶穌移走,所以當時一個一百人隊隊長,名叫朗基努斯(Longinus),他為了證實耶穌是否真的死了,用了一枝長槍刺入他的身體,這時鮮血從傷口噴出染紅了整枝槍,在《聖經》新約的約翰福音19章34節有關於這個長矛的記載:「惟有一個兵拿槍扎他的肋旁,隨既有血和水流出來。」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版這段話是:Instead, one of the soldiers pierced Jesus? side with a spear, bringing a sudden flow of blood and water.但這把槍沒有弄斷他肋骨,這正正吻合了舊約中預言,這槍因為是用來證實耶穌是否死去和染有耶穌鮮血的關係,從始便成為宗教聖物〔朗基努斯之槍〕,後世有人稱它為命運之槍。
因為這把聖槍沾了耶穌的寶血,所以據說永不會被摧毀,而且它也有神奇的治療能力,治好了因刺死耶穌而眼瞎的朗基努斯。朗基努斯曾在羅馬軍中服役了幾年,歷史上正式記載有羅馬軍隊的役期是十二年,只要能夠活到退役,之後生活將享有各種政府補助。記載中隆基奴斯幾乎近全盲的,在他扎刺耶穌之時,耶穌的血水沾到了他的雙眼,使其雙眼不再瞎盲,他大喊這人真是神的兒子(馬可福音第15章39節)。傳說中只要手持有該槍,一百二十呎範圍以內的人皆盡臣服,持有這槍者更可主宰世界的命運,但失去的人會即時斃命,在古代羅馬帝國中,這槍成為權力的象徵,多位戰績彪炳的君主,手中特有這把槍打勝了無數的戰役。
耶穌的聖槍,隨者行遍歐洲與中東各地,從耶路撒冷、君士坦丁堡到紐倫堡,好幾個世紀以來,歷史上有許多領袖都宣稱他們擁有這把聖槍,就可以戰無不勝,包括了君士坦丁大帝、查理曼大帝、拿破崙和希特勒。
在其他的傳說故事裡,這把槍曾經由英雄人物君士坦丁大帝所擁有過,他曾宣稱受神喻之引導,而在密爾維橋上的勝利,也決定了天主教成為羅馬國教的命運,君士坦丁大帝巡視他的新城市-君士坦丁堡時,也帶著這支槍在他之後,傳聞由346-395年西班牙裔的狄奧多西大帝所擁有,再來是攻入羅馬的西哥德王阿拉列370-410年,從阿提拉部族逃回的東哥德王狄奧多理大帝454-526年也都曾擁過一陣子,接著是查士丁尼483-565年,最後傳給查理馬特 689-741年,也就是在普瓦泰戰役擊敗穆斯林的皇帝,但他意外駕崩,於此後從查理曼以降五位來自薩克森的皇帝都保有了這把槍,然後是七位日耳曼一支族後裔的皇帝,包括了巴巴羅薩與威廉蓋撒,除此外應還有零星等小角色擁有過。西元313年2月耶穌受難的時代,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君士坦丁本人成為拜佔庭帝國的創立者,第一位見證耶穌受難保存耶穌遺物跟聖槍的人,答應鎮壓了近三百年的基督教,堅持下得到平反與信仰自由,基督教的真正創立者並非第一世紀的耶穌,乃是第四世紀的君士坦丁大帝。
西元742-814年歐洲中世紀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查理曼大帝,是法蘭克國家加洛林王朝的第二代君王,在其統治的四十六年間,建立起封建制度的新羅馬帝國,並在帝國內推廣文化,興辦學校,喚起了文學和藝術的復興,有關他的傳說甚多,聖騎士又或叫聖戰士、聖武士、聖堂武士等,其實不是指一個人,而是指當年跟隨查理曼大帝,都被叫做聖騎士,原因是而查理曼大帝是基督教的忠實衛道者,第二位擁有耶穌的聖杯,聖槍,杜林聖屍布。
查理曼佩劍,地位相當於蘇格蘭國王的烙餅石頭,從加洛林王朝一直到波旁王朝,都是國王權力的象徵之一。大多數法國國王的加冕儀式都用的這把劍,劍的主體製造於約公元950年,到現在剛好1000年出頭……路易十四等多位法國君主都配戴過此劍按照羅蘭之歌等文藝作品和坊間傳聞記載。這把劍取材自一把叫作sainte lance 的神器。這個sainte lance 還有一個名字。叫作朗基努斯之槍。沒錯,就是戮死耶穌的那把。
圖坦卡蒙宇宙匕首
1925年,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在埃及法老圖坦卡蒙的陪葬品裡發現了兩把匕首。其中一把匕首是黃金做的,還有一把是鐵製的。鐵製匕首的把手由黃金製成,把手頂端鑲著水晶。
這把匕首的發現讓考古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鐵製品在古埃及非常罕見,埃及是從公元前1000年之後才開始正式進入鐵器時代。而且這把匕首在墓裡待了3000多年居然沒有生鏽。
考古學家發現,埃及法老圖坦卡蒙(Tutankhamun)的陪葬品匕首是由一塊隕石上的金屬所製成的。
義大利和埃及研究人員表示與18歲的圖坦卡蒙木乃伊陪葬的這把天外匕首可能是希望他可以在來世用它保護自己。研究團隊使用了一種叫做「可攜式X射線螢光光譜法」(portable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的技術來分析這把匕首而不會破壞它,由此他們得出結論這把鐵質短刀是由隕石金屬製成。
挖掘出這把匕首的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Howard Carter)曾把該武器被描述為「裝飾很講究的水晶把手黃金匕首」,它現在於開羅的埃及博物館展出。
這把匕首刀刃上的鎳鈷比與鐵隕石是一致的,」 來自義大利的米蘭理工大學(Milan Polytechnic)的Daniela Comelli接受探索新聞(Discovery News)採訪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