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有哪些心地比較善良的妖怪,他們最終的結局如何?
《西遊記》中有哪些沒有殺生,很少做壞事的妖怪?
玉皇大帝為了平衡三界勢力,促進各方共同健康發展,和如來佛祖、太上老君兩大巨頭商議,擬定了取經大業。
所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取經大業就是為了吸收各教精華,讓三界眾生更好的發展。當然,取經之事卻是促進了佛教的發展和傳播,佛門獲得了最大利益。對玉帝來說,佛祖屬於五方五老,也是他的臣屬,他更重視整體的發展。
唐僧師徒最終成了完成取經大業的最佳人選,在取經途中,他們遇到了無數的考驗,尤其是一些攔路的妖王。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遇到的妖王大都非常兇惡,如獅駝國三妖吃光了一城百姓、靈感大王要用童男童女祭祀、白骨精殺死一家三口、蟒蛇精靠吸食人血修煉。
除了這些窮兇極惡的妖怪,《西遊記》中也有一些比較善良的妖王。
唐僧師徒經過玉華州,遇到的黃獅精,就是一個比較善良的妖怪。他拜九靈元聖為幹爺爺,雖有一身神通,能拿走孫悟空等的兵器,卻並未用法力欺負凡人,而是和人類和諧相處,就連豬羊都要拿錢去買,被沙僧變化的羊倌看到了賊物也從未起殺人滅口之意,這也許與九靈元聖的教導有關。
在荊棘嶺上,唐僧夜遇山精樹怪,一共有十個,包括十八公(松)、孤直公(柏)、凌空子(檜)、拂雲叟(竹)、杏仙(杏)、赤身鬼使(楓樹)、杏仙的四個丫鬟(兩株臘梅、兩株丹桂)。他們也對唐僧毫無加害之意,更無吃唐僧肉的想法,只是和唐僧吟詩作對,大談風雅。只是後來杏仙色誘唐僧,最後被孫悟空打破好事。
在小雷音寺,黃眉怪雖然厲害霸道,卻並沒有傷害凡人,只是他聽說完成取經大業便能得金身正果。為了成佛,讓人們尊他為祖,黃眉怪才不惜偷盜師傅法寶,下界阻礙唐僧師徒。
月宮玉兔下界後,變成天竺國公主,只為和唐僧結成百年之好,取唐僧元陽。玉兔雖然頂替公主,卻並沒有殺害她。在當公主期間,也沒有傷害其他人。
觀音禪院附近的黑熊精,也沒做什麼壞事,還常和老院主談經講道,後來覬覦唐僧的袈裟,卻沒有傷害什麼凡人。最終被菩薩收去做了守山大神,算是成就了正果,是《西遊記》中機遇最好的妖怪之一。
《西遊記》中,並不是兇惡的妖怪就一定會得到應有的懲罰,如車遲三妖兇惡至極,卻沒有受到什麼懲罰。也不是說好心的妖怪就一定得到好的結果,如荊棘嶺上妖怪豬八戒打殺。所以,真正的處理結果還要看後臺背景。
所謂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天地大道也是有一定規律的,總體來說,兇惡害人的妖王還是最終沒有好的下場,比較善良的妖怪修成正果的更多。像上面列舉的四大惡妖中,就有三位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五大善妖中,則有四位最終結果還算可以。